工貿行業安全生產整治行動方案

時間:2022-07-02 10:41:07

導語:工貿行業安全生產整治行動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貿行業安全生產整治行動方案

為進一步加強我縣工貿行業安全生產環境,提升工業企業安全管理水平,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總體要求。根據安辦《關于持續開展安全生產十四大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根據我縣實際情況,制定2020年工貿行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方案:

一、時間范圍

(一)排查整治時間。從即日起至5月31日。

(二)排查整治范圍。工貿行業領域安全隱患。

二、排查整治重點內容

(一)危險作業

1.有限空間作業。對照《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與監督暫行規定》,督促企業開展自查整改,組織開展專項執法。重點整治:未對有限空間作業場所進行辨識并建立有限空間管理臺賬;未在有限空間作業場所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未落實有限空間作業審批制度,擅自進入有限空間作業;未對從事有限空間作業的人員進行安全培訓;未對有限空間作業人員提供符合要求的勞動保護用品;未制定有限空間作業應急預案并定期進行演練。

2.高處作業。深刻吸取事故教訓,廣泛開展高處作業安全知識宣貫培訓與事故警示教育。針對墜落高度超過基準面2米及以上有可能墜落的高處作業,重點整治:未制定并落實高處作業審批制度;作業人員不具備高處作業的身體條件(如酒后作業、情緒異常等);作業人員未規范系安全帶(繩)、戴安全帽等勞保用品;將腳手架支搭發包給不具備資質的單位;在強風或大雨、雪、霧等不利天氣實施露天高處作業。

3.煤氣作業。以陶瓷、鑄造等涉及使用煤氣作業的企業為重點,積極開展煤氣作業安全大排查大整治。重點整治:未開展煤氣作業安全培訓;未在煤氣作業場所設立安全警示標志;從事煤氣生產、儲存、輸送、使用、維護檢修的作業人員無證上崗;未規范設置固定式檢測報警器及使用便攜式報警器;未配備防毒面具等勞保用品;未建立應急預案并定期開展應急演練;在煤氣區域堆放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在煤氣影響區域內設置人員密集的會議室、休息室等場所。

(二)涉危險區域作業

4.熔融金屬場所作業。以鞏固提升冶金安全整治成效為基礎,進一步組織開展高溫熔融金屬作業場所安全整治。重點整治:會議室、休息室、更衣室等人員密集場所設置在熔融金屬(液渣)吊運影響范圍內;熔融金屬泄漏、噴濺影響范圍內存在積水;作業人員未開展崗位安全培訓;吊運熔融金屬的起重機械不符合冶金起重機的相關要求;熔融金屬吊運設備及相關配套附屬件未按規定進行定期檢測。

5.涉爆粉塵場所作業。以粉塵作業場所10人及以上的金屬粉塵、木粉塵、糧食飼料粉塵企業為重點,大力開展重大隱患排查治理。重點整治:①粉塵爆炸危險場所設置在非框架結構的多層建構筑物內或與居民區、員工宿舍、會議室等人員密集場所安全距離不足;②可燃性粉塵與可燃氣體等易加劇爆炸危險的介質共用一套除塵系統,不同防火分區的除塵系統互聯互通;③干式除塵系統未規范采用泄爆、隔爆、惰化、抑爆等任一種控爆措施;④除塵系統采用正壓吹送粉塵,且未采取可靠的防范點燃源的措施;⑤除塵系統采用粉塵沉降室除塵,或者采用干式巷道式構筑物作為除塵風道;⑥鋁鎂等金屬粉塵及木質粉塵的干式除塵系統未規范設置鎖氣卸灰裝置;⑦粉塵爆炸危險場所的區域未使用防爆電氣設備設施;⑧在粉碎、研磨、造粒等易于產生機械點火源的工藝設備前,未按規范設置去除鐵、石等異物的裝置;⑨木制品加工企業,與砂光機連接的風管未規范設置火花探測報警裝置;⑩未制定粉塵清掃制度,作業現場積塵未及時規范清理。

6.涉氨制冷場所作業。繼續鞏固提升涉氨制冷治理成效,督促企業加強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重點整治:包裝間、分割間、產品整理間等人員較多生產場所的空調系統仍采用氨直接蒸發制冷;快速凍結裝置未設置在單獨的作業間內,且作業間內作業人員數量超過9人;氨氣檢測報警、排風及噴淋等裝置未安裝或失效;未按要求配備勞保用品;特種作業人員無證上崗。

(三)其它重點作業

7.外委施工作業。全面開展外委施工(含檢維修)作業重點安全問題及事故隱患的排查治理,重點整治:外委單位不具備相應作業承包資質;未制定檢維修工作方案;相關方未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或者書面約定各自安全生產管理職責;發包單位未履行統一協調管理職責。

8.特種作業。在冶金、有色、機械、建材、輕工紡織、煙草、商貿等八大行業全面開展特種作業安全隱患治理行動,重點整治:生產經營單位偽造、變造、買賣特種作業操作證,或者使用偽造、變造、買賣的特種作業操作證;生產經營單位對特種作業人員持證情況不查驗,默許特種作業人員無證上崗或持假證上崗;特種作業人員偽造、涂改、轉借、轉讓、冒用特種作業操作證,使用偽造的特種作業操作證及其它屬無證上崗行為。

(四)建筑施工。重點排查復工復產工業企業集中居住場所(如集體宿舍、板房等)、臨時建筑和未辦理任何手續的等安全情況。重點檢查工業園區內在建工程是否辦理施工許可(開工報告)、質量安全監督手續擅自進行建設施工活動;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的編制、審核、認證審查、技術交底和檢查驗收等環節管理程序是否到位;是否進行建設工程消防驗收;建筑起重機械在租賃、安拆及使用過程中是否存在違法違規行為。

(五)消防。重點排查工業企業消防安全管理主體責任落實情況;合用場所及其他各類場所用房是否符合消防安全標準;裝飾裝修材料是否符合消防燃燒性能要求;消防車通道、消防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保持暢通;消防設施器材是否配備齊全、完好有效;場所用電用氣設置是否規范;廚房及其他用火區域是否進行防火分隔,是否采取安全防范措施;電動自行車是否按規范要求停放。

(六)混凝土攪拌站。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繼續抓好預拌砂漿和預拌混凝土攪拌企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指導督促我縣新型墻材生產企業抓好安全生產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強各鄉鎮場、工業園區管委會及相關職責、職能部門的溝通協調,按照規范管理工貿行業安全整治的工作機制,嚴格監督和督導企業落實好主體責任。

(二)突出自查自糾。各企業要對照整治內容要求,對生產經營建設全過程及每個部位、每個環節、每個崗位全面排查安全風險點和隱患,制定風險防控措施,建立安全隱患清單和整改清單,落實安全隱患整改責任、措施、資金、時限、預案,徹底整改隱患。同時,要加強省安全生產監管信息系統運行管理,對自查的隱患及整改情況要按照“兩個15天”要求及時錄入系統。

(三)嚴格檢查執法。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本地、本行業領域的督導檢查,對發現重大隱患、嚴重違法行為和非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的,要嚴格“四個一律”、“五個一批”執法措施,堅決杜絕企業“帶病”生產。

(四)加強信息報送。及時做好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進展小結和工作總結,及時上報工作情況和重大隱患整改進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