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局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方案

時間:2022-09-28 09:36:39

導語:農業農村局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農村局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特別是近期作出的“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根據號文件要求,縣農業農村局決定在全縣農業系統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制定了縣農業農村局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強化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按照“不能等事故發生再倒查是誰的責任;不能等隱患變成事故再倒查整改隱患;不能等事故救援不力再倒查應急準備;不能等吸取教訓再倒查政策機制;不能等事故問責再倒查履職盡責”的五個不能要求,深化源頭治理、系統治理和綜合治理,堅決整治制約安全發展的突出矛盾,堅決補短板、強弱項、堵漏洞、除隱患、防風險。扎實推進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保專項整治取得積極成效,繼續保持農業系統安全平穩態勢,為實施鄉村振興提供安全生產保障。

二、主要任務

推動全縣農業系統各企業、經營主體堅持以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務必把安全生產擺到重要位置,切實解決政治站位不高、思想認識不足、安全發展理念不牢、紅線意識不強、安全責任缺位、隱患排查不扎實和抓落實存在很大差距等突出問題;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和管理制度,健全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建立公共安全隱患排查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推進安全生產由企業被動接受監管向主動加強管理轉變、安全風險管控由政府推動為主向企業自主開展轉變、隱患排查治理由部門行政執法為主向企業日常自查自糾轉變;完善安全生產體制機制法制,大力推動科技創新,持續加強基礎建設,全面提升本質安全水平。根據農業農村行業特點,結合農業系統安全生產實際,確定6項重點任務。

(一)學習宣傳貫徹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一是組織觀看專題片。集中組織觀看學習“生命重于泰山——學習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電視專題片。二是集中開展學習教育。安排專題學習,結合本行業實際研究貫徹落實措施,分級分批組織安全監管干部和企業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開展輪訓,推進學習教育全覆蓋。三是深入系統宣傳貫徹。結合組織“安全生產月”活動,積極推進安全宣傳“五進”。四是健全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全方位、全過程、全鏈條壓緊壓實各級安全責任。認真落實《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省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實施細則》。要按照“三個必須”要求,認真落實《部門安全生產主要責任清單》33條剛性規定,把安全生產工作作為本行業領域管理的重點內容,切實消除監管盲區漏洞。深入推動企業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五個必須落實”》40條剛性規定,建立健全企業全過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二)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一是提高企業安全管理能力,深入推動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五個必須落實”》等若干規定,強化企業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的第一責任人法定責任,加強安全考核,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二是推動企業定期開展安全風險評估和危害辨識,2021年底前各類企業建立完善的安全風險防控體系。三是建立完善隱患排查治理體系,規范分級分類排查治理標準,明確“查什么怎么查”“做什么怎么做”,2021年底前建立企業“一張網”信息化管理系統,做到自查自改自報,實現動態分析、全過程記錄和評價,防止漏管失控。四是督促企業加大安全投入,通過實施安責險,加快建立保險機構和專業技術服務機構等廣泛參與的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五是大力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建設,分行業領域明確3年建設任務,突出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日?;@性化,建立自我約束、持續改進的內生機制,實現安全生產現場管理、操作行為、設備設施和作業環境的規范化。六是加強企業安全管理制度建設,完善和落實企業安全生產誠信、承諾公告、舉報獎勵和教育培訓等制度,建立健全企業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情況向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和企業職代會“雙報告”制度,自覺接受監督。

(三)消防安全整治。配合消防部門推動本系統單位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和落實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制度,開展經常性消防宣傳教育活動,分批次、分類別組織重點人群開展消防教育培訓,形成社會化消防安全宣傳教育良好格局。

(四)漁業船舶安全整治。加強漁船碰撞事故防范,強化漁船和漁港水域安全監管;開展以漁船脫檢脫管、船舶不適航、船員不適任為重點的專項整治,嚴厲打擊漁船超員超載、超風級超航區冒險航行作業行為,全面提升依港管船管人管安全的能力和水平。

(五)農業機械安全整治。重點全部摸清農村農業機械(含無牌無證)車輛、駕駛人的數量;檢查上道路行駛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及其駕駛人無牌行駛、無證駕駛;拖拉機超速、超載、超限運輸、人貨混載;逾期未檢審和未按規定換牌換證;非法改裝、拼裝;非法挪用、套用牌證;使用假牌、假證和報停、報廢拖拉機作業;酒后駕駛和疲勞駕駛;制動、燈光等安全設施不全等行為。重點整治拖拉機違法載人,堅決杜絕使用拖拉機接送學生上學、放學、接送農民趕集以及接送民工上下班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

(六)清潔燃料、農村生活垃圾等安全整治。

全面開展進村入戶排查潔凈型煤爐具密封不嚴、積灰堵塞、排氣不暢、私自加蓋密封蓋等問題隱患,積極推廣使用一氧化碳濃度報警等安全裝置。加大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力度,切實提高安全意識,嚴防中毒等事故發生。

加強農村生活垃圾治理1、實施村莊清潔行動在全縣村屯組織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對村內垃圾池、村街兩旁、河道溝渠等公共區域進行重點清理整治,生活垃圾實現清根見底,村莊達到干凈整潔。2、建立農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體系引導農戶實行生活垃圾初級分類,按照“爛與不爛、能賣不能賣”兩次初級分類的辦法搞好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和利用,利用鄉鎮、村屯等地的廢品回收站點,加大對可利用的生活垃圾和資源的回收力度,減少對農村環境的污染,不可回收生活垃圾由保潔公司收集轉運到縣垃圾處理廠進行無害化集中處理。3、構建村莊保潔長效機制按照“有設備、有技術、有隊伍、有制度、有資金”的標準建立城鄉環衛一體化長效保潔機制,實行全縣村屯保潔工作全覆蓋。健全完善縣、鄉(鎮)、村環衛監督考核制度,加強對農村保潔質量監管,確保生活垃圾清理整治達到標準、村莊長效保潔管理機制取得實效。

三、時間步驟

從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分四個階段進行。

(一)動員部署(2020年7月)。按程序制定全縣農業系統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計劃和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各部門和企業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對開展專項整治三年行動作出具體安排。

(二)排查整治(2020年7月至12月)。積極配合屬地有關部門對本行業(領域)的安全風險隱患進行全面深入細致的排查治理,建立問題隱患和制度措施“兩個清單”,制定時間表路線圖,明確整改責任單位和整改要求,堅持邊查邊改、立查立改,加快推進實施,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三)集中攻堅(2021年)。動態更新“兩個清單”,針對重點難點問題,通過現場推進會、“開小灶”、推廣有關地方和標桿企業的經驗等措施,加大專項整治攻堅力度,落實和完善治理措施,整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四)鞏固提升(2022年)。深入分析安全生產共性問題和突出隱患,深挖背后的深層次矛盾和原因,逐項推動落實??偨Y全市農業系統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健全長效機制,形成一套較為成熟定型的安全生產制度體系。

四、工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相關部門要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深刻認識做好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的重要性,強化領導責任,勇于擔當作為,層層抓好組織實施,絕不能只重發展不顧安全,更不能將其視為無關痛癢的事,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加強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的動態檢查和過程監督,納入安全生產工作考核和干部績效考核。為確保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有效開展,經局黨組研究決定農業系統安全生產工作領導小組承擔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領導小組職能,統籌安排部署專項整治行動,辦公室設在局安全科,具體負責綜合協調、溝通聯絡、組織調度等日常工作。各部門要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具體工作實施方案。

(二)優化監管方式。堅持補短板、堵漏洞,健全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切實提升監管效能。深入開展“四不兩直”明查暗訪,對重點問題、重大隱患盯住不放、一抓到底,督促徹底解決。采取“監管干部+專家”的督查模式,實施精準排查、精準治理、精準監管。督促企業自查自糾,對企業主動發現、自覺報告的問題隱患,重點實行跟蹤指導服務。充分運用正反兩方面的典型,積極開展以案釋法,加強宣傳教育,鼓勵和引導廣大群眾特別是企業職工舉報重大隱患和違法違規行為,形成全社會參與支持、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三)嚴格追責問責。各部門要加強對本行業(領域)安全整治工作的監督。綜合運用通報、約談、警示、曝光等有效措施,加強督促檢查,并將整治情況納入安全生產考核內容,確保取得實實在在成效。要建立和落實與紀檢監察部門安全生產違法違紀問題線索移交查辦工作機制,對整治工作不負責、不作為,分工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得力,重大問題隱患懸而不決,逾期沒有完成目標任務的,堅決問責??h農業農村局將組織安全生產綜合督導組和暗訪組,對事故易發多發行業和高風險企業開展明查暗訪,抽查評估相關部門開展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情況。

各部門要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具體實施方案,從7月起每季度最后一個月19日前報送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開展情況。2022年12月,縣農業農村局對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進行全面總結后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