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鎮創優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實施方案
時間:2022-12-20 05:15:37
導語:十鎮創優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工作任務
2021年,全面啟動“十鎮創優百村示范千村整治”鎮三年創建行動,建立健全工作推進機制,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提升鎮爭先創優活動,學習甘肅康縣經驗模式,將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與鎮村產業發展、生態環境、鄉風文明、鄉村治理等工作統籌銜接,一體推進。三年中,村為市級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行動的示范村開展創建;娘娘壩村、任家院村、新店子村全面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通過先易后難、標桿引領、示范帶動、抓點促面、分步實施、整體推進。其中:2021年—2022年完成村示范村、新店子村整治村創建,2022年—2023年完成娘娘壩村、任家院村整治村創建,2023年底完成鎮創建任務,實現鎮宜居康旅小鎮目標,農村人居環境質量顯著提升。
二、建設內容
以“七聚焦、七美麗”為抓手,實現農村戶用衛生廁所全覆蓋、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明顯改善為目標。按照“因地制宜、因勢造景、就地取材、舊物利用”的原則,突出原生態、鄉土味,充分挖掘自身優勢,著力構建“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鎮一風景、全域大花園”的大美格局,讓生態宜居、康旅小鎮成為鎮的靚麗名片。
(一)“百村示范”
1.創建內容
(1)聚焦村莊規劃,實現鄉村布局美。突出地域特點、文化特色、時代特征,充分考慮農村特點和群眾需求,按照“一村一業、一村一景、一村一韻”要求,科學編制村莊規劃,打造一批融入傳統元素、凸顯鄉土風情、適宜現代居住的高品質村莊。
(2)聚焦基礎設施,實現鄉村建設美。實施農村道路提升工程,推進農村公路建設項目更多向入戶路、資源路、產業路、旅游路傾斜,全面推行“路長制”,高質量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實施農村電網升級工程,將電氣化示范創建列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實施農村綠化美化工程,發動群眾,加大村莊內道路、溝渠、庭院周邊植樹種草養花等綠化力度,對村莊內的街巷道、學校、衛生室等公共用地,統一規劃、應綠盡綠,實現村莊內綠化層次合理、疏密得當、協調統一。
(3)聚焦改廁整院,實現鄉村庭院美。開展農村廁所改造,實現農村入戶廁所、鄉村旅游廁所、農村學校及幼兒園等機關企事業單位廁所全面達標,全面消除傳統旱廁和露天廁所。加快糞污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有條件進管網的要盡量進管網,不能進管網的必須采用三格化糞池式或沼氣池式廁所等有效形式進行處理,實現農村廁所外觀整潔、內部干凈,糞污處理無害化,全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以上。開展農村殘垣斷壁整治,依法依規拆除村莊內私搭亂建設施,騰出公共空間,清理修整有礙觀瞻的坍塌破房、殘墻斷壁、破危圈舍,實現村莊內無危房、無違建、無殘垣斷壁。
(4)聚焦清污治亂,實現鄉村環境美。以日常清潔保潔為重點,落實農戶門前“三包”制度,引導群眾每周開展一次集中清潔行動,每日開展一次衛生評比活動,清理整治“三堆”、“三亂”,實現由抓“清臟”向抓“治亂”持續拓展。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整治,建立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和回收資源化利用體系,全面推行垃圾分類減量治理模式,全面清理建筑垃圾,集中收集處理餐廚垃圾,實現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確保村內主干道、集貿市場、公共場所、道路沿線及關鍵地段整潔。以房前屋后河塘溝渠、排水溝等為重點,加快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和黑臭水體治理。改變農民生產生活習慣,教育引導農民群眾改變柴草亂放、糞土亂堆、垃圾亂倒、污水亂潑、畜禽亂跑等“五亂”行為,集中解決村莊“臟、亂、差”問題,實現村容整潔、環境優美、鄉風文明。
(5)聚焦鄉村產業,實現鄉村收入美。大力發展鄉村富民產業,按照“一縣三品、一品一鏈”產業發展思路,因地制宜發展烏雞、中藥材、食用菌、中蜂、水果采摘、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提升基地規模,培育龍頭企業,建設現代農業園區,加快一二三產融合步伐,提升產業在農民增收中的支撐作用。
(6)聚焦文化傳承,實現鄉村人文美。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嚴格保護現存傳統風貌建筑,做到風貌協調、獨具韻味;對各類歷史環境要素進行合理保護利用,延續村落傳統生活方式和地方傳統民俗文化,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保護文化遺存,傳承民風民俗、傳承地方文化、弘揚農耕文明。
(7)聚焦長效機制,實現鄉村治理美。健全完善鎮、村責任落實機制、投入保障機制、宣傳發動機制、示范引領機制、考核督導機制。建立健全農村戶用廁所改造運行維護社會化服務機制,成立改廁技術管護服務隊開展管理維護,實現畜禽養殖糞污、廁所糞污等生產生活廢棄物綜合處理、資源化利用。
(二)“千村整治”
1.創建內容
(1)規范環境衛生,全面“治污”。以整治村莊周圍、河道水渠、集鎮市場、農戶庭院為重點,落實農戶門前“三包”責任、保潔員日清潔責任,引導鎮村干部和農民群眾每周常態化集中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每日開展一次衛生評比活動,實現農村環境“兩清”“兩標”“五無”。推廣可降解塑料袋和農用地膜,控制白色污染,持續鞏固村莊清潔行動成果。
(2)規范鄉村功能,綜合“治亂”。補短板強弱項,提升基礎設施,加快“路水電網”等基礎設施改造,持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農村戶用廁所改造,完善農村公共廁所配備,提高農村廁所的衛生標準和無害化水平。按需配套重點村落污水處理設施,提升河道環境質量。嚴格實行牲畜家禽圈養,推動畜禽養殖區與農民群眾生活區分離,規范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生活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
(3)規范市場管理,源頭“治市”。以農村小作坊、小商店、小攤點、小餐館、小商販等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和農村集市為重點,推進農村食品生產經營規范化建設,整頓交易秩序,嚴厲打擊無證照經營、制售假劣食品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強農村集貿市場管理,對鎮村集市、主街道兩側的占道經營、亂擺亂放、臨時攤點、無照營業等行為進行集中整治。
(4)規范違建治理,重拳“治違”。結合“四改一拆一通一落地”三年行動,對河道兩側、集鎮市場和街巷道路兩側地帶等重點區域的違法建設行為嚴格規范整治,打造無違鎮村。嚴厲打擊侵占耕地行為,對擅自占用耕地,特別是占用基本農田的違建行為依法嚴肅處理;嚴厲打擊侵占儲備土地行為,對侵占已征用土地和或在已收儲土地上堆放建筑材料的行為要予以清理。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以黨委書記同志為組長,黨委副書記、鎮長同志為副組長,各領導班子為成員建立工作領導小組(見附件),集中開“十鎮創優百村示范千村整治”鎮三年行動工作,強化責任擔當意識,加強工作指導,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協力推進。
(二)健全長效機制。各村建立任務清單和責任清單,完善落實機制。以村為單位,設立村工作小組,建立現場會、工作辦公會、協調會和日常巡查、檢查等工作運行和監督問責機制,使各項建設工作目標具體化和責任化。實行督導考核,把“十鎮創優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三年行動工作成效納入鄉鎮年終績效考核范圍,同時,由領導小組辦公室指揮中心牽頭,按照督查考核細則,監督檢查整治工作成效,加強指導督查,強化動態跟蹤。
(三)加強工作督查。實行一月一調度、一季一點評、半年一小結,一年一總結“四個一”工作制度,加強工作督查督辦,各村按照工作計劃扛起主責、協同跟進工作臺賬,把好政策關、技術關,開展督導檢查,鎮紀委要加強督查,督促工作落實落細,確保各項目標任務高質量完成。
- 上一篇:秋季松材線蟲病專項普查工作報告
- 下一篇:計算機網頁設計軟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