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信用工程中期推動會議上的發言

時間:2022-01-31 09:15:00

導語:農村信用工程中期推動會議上的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信用工程中期推動會議上的發言

農村信用工程中期推動會議上發言

各位領導、同志們:

今天,縣政府在這里組織召開全縣農村信用工程中期推動會,我們感到非常高興,這既反映了縣政府對全縣農村信用社工作的高度重視,也是對我們前一階段開展農村信用工程建設工作的充分肯定和鼓勵。下面,我代表縣聯社就農村信用工程工作做如下發言。

一、當前全面推廣農村信用工程的重要意義

農村信用社作為農村金融的主力軍和聯系農民的金融紐帶,全面推廣農戶小額信用貸款,開展創建信用村(鎮)活動是貫徹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體現。通過調整貸款投向,加大農戶貸款投入,促進農村先進生產力的發展;通過創建信用村(鎮)、改善信用環境,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通過改進貸款方式、簡化貸款手續,維護廣大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因而,全面推廣信用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有利于農民及時、方便、有效地獲得貸款

通過擴大生產經營,不斷增加收入,為擴大農民消費,開辟農村市場,促進全縣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

(二)有利于增強全縣基層黨政干部、信用社和廣大農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各鄉、鎮黨政干部,特別是村黨支部、村委會干部,通過參與調查農戶生產經營和收入狀況,了解貸款能力和資信,推薦信用戶,幫助廣大農民擴大生產經營,增加收入,必然增強支部和村委會的凝聚力和影響力,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同時也能增強信用社與廣大農民群眾的密切聯系。

(三)有利于規范農村金融秩序,促進農村信用文化建設

全面推廣信用工程,開辦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對于引導和規范民間借貸行為,促進依法打擊、取締農村高利借貸活動,維護農民根本利益有明顯成效。建設信用村(鎮),是農村信用文化建設的具體形式。通過建設信用村(鎮),使廣大農民和鄉村干部不斷增強“守信為榮,失信可恥”的意識,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必將產生重大跋涉。

二、前期信用工程的進展情況

2001年,中國人民銀行印發了《農村信用合作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管理指導意見》的通知,當年,我們在全縣啟動了“百戶信用工程”,同時展開了創建“信用村”的試點工作。2002年,“信用戶”評定工作全面鋪開,在人總行及市聯社有關政策的指導下,我們還確立了XX鎮作為全市“信用工程”建設的第一個試點鄉鎮。2003年上半年,隨著“信用工程”的不斷深入,“信用村”的評定工作也在全面展開,首批“信用村”評定工作已經結束,個村被授予“信用村”稱號。

截止月日,全縣信用社已評定信用戶戶,發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證本,累計向戶農戶發放小額信用貸款萬元,占當年全部農戶貸款總投量的%。評定信用村個,遍及全縣個鄉鎮,占比達%。

在前一階段創建農村信用工程過程中,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建立組織,制定方案。縣聯社成立了信用工程領導小組,并制定了《寧河縣農村信用社創建信用工程實施方案》。二是,大張旗鼓,搞好宣傳。充分利用傳單、廣播、電視等多種宣傳媒體,在全縣各個村鎮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宣傳。三是,公開公正,搞好評定。在堅持自主經營、自主決策、自主審批的基礎上,全縣農村信用社緊緊依靠地方黨政,特別注重發揮村“兩委”和代辦員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以社為單位組成評定小組,吸收當地有一定威望、秉公辦事的村干部、社員代表和代辦員參與咨信評定。四是,堅持了兩手抓,一手抓信用戶(村)的評定及信用貸款的發放工作,另一手抓陳欠貸款的清收,通過陳欠貸款清理,為信用戶(村)的評定創造了條件。

通過前一階段的工作實踐充分證明,開展信用工程建設、發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確實緩解了我縣農村地區的“貸款難”和“難貸款”的問題,對促進我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和農村社會的穩定,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實現了農民、政府、信用社三方滿意的共贏局面,同時也體現了全面推廣信用工程的意義所在。

三、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的評定標準

依據《寧河縣農村信用社創建“信用工程”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的評定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信用戶的評定標準:

信用戶的評定是以村為單位進行組織的,在評定信用戶之前,信用社首先考察村委會對信用工程是否持正確態度,是否支持和配合信用社的工作,思想和認識是否統一,干部和群眾的要求是否迫切,在條件成熟的前提下,才能組織信用戶的評定。具體標準如下:

1、在信用社營業域內具有常住農業戶口和固定住所;

2、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身體健康,年齡在18-60周歲,獨立門戶。

3、信譽觀念強,資信狀況良好,無拖欠貸款本息記錄,未與信用社發生過任何經濟糾紛;

4、有一定的生產技能和經營管理經驗,有可靠、合法的經濟收入,具有超前的市場競爭意識;

5、所經營的項目必須有固定的經營場地或有關協議、合同、農業訂單等;

6、所從事或經營的項目必須符合當地農業結構調整政策;

7、熱心支持和幫助信用社工作,信用社入股的社員,在同等條件下可優先評定;

8、在當地信用社或本村信用站開立存款賬戶;

9、農戶必須自覺遵守鄉規民約、遵紀守法,歷史上無違法行為,無違反社會治安劣跡,無任何有損社會公德的嗜好。

(二)信用村的評定標準:

1、本村借款農戶總數的80%以上不拖欠貸款;本村80%以上農戶在信用社或信用站有存款;

2、所發放的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收回率必須達到90%以上;

3、村辦企業、村委會及村農工商聯合體、個體私營企業、聯辦企業等不良貸款占比在30%以下,無逃、廢信用社貸款債務行為,并已落實不良貸款債務,有可行的盤活、歸還計劃,有實際的清償能力;

4、村黨支部、村委會領導班子穩定、團結奮進、開拓進取,能帶領全體村民勤勞致富;對開展評定信用戶、發放小額信用貸款工作高度重視,思想統一;能安排專人負責信用戶評定小組的具體工作,保證信用戶的貸款放的也、收的回;協助信用社對本村的賴帳戶、拖欠戶進行清收;積極支持和幫助信用社組織存款;與信用社無債務糾紛。

5、在信用戶評定過程中,兩委班子堅持原則,一身正氣,不怕得罪人,有化解矛盾,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把矛盾和問題轉移給信用社。

(三)信用社鄉(鎮)的評定標準:

1、信用村占本鄉鎮總村數的50%以上;

2、本鄉鎮不良貸款占信用社貸款總額的20%以下;

3、鄉鎮黨政部門能積極支持信用社工作,幫助信用社組織存款,清收舊貸;

4、本鄉鎮企業及相關的經濟組織與信用社無債務糾紛,并協助信用社積極采取措施,落實清收和盤活計劃。

四、下一階段的工作打算和建議

為切實推動農村信用工程的建設工作,市聯社明確了各區縣聯社“信用工程”建設的總體發展目標,為我聯社確定的目標是:到2003年末,全轄信用戶達到21300戶,建立信用村85個,信用鄉鎮2個,在支持上要加大投入力度,年農業貸款增量要達到放款總量的80%。目前這一目標,已提前半年時間實現,下半年我們的重點工作主要抓好以下兩方面:

(一)加強對信用戶、信用村(鎮)評定的后期管理。信用工程是一項共筑誠信、共謀發展的激勵機制,是地方黨政、農民群體與農村信用社合力種植的文明之花,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勞永逸,必須周而復始的精心培育、常抓不懈。通過信用工程的建立,我們要落實好“六個結合”:一是要落實好與組織存款工作相結合;二是要落實好與“雙清”工作相結合;三是要落實好與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四是要落實好與入股擴充信用社資本金相結合;五是要落實好與加強貸款管理和防范貸款風險相結合;六是要落實好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法制建設相結合。通過加強信用工程的后期管理,使我縣信用社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總體目標。

(二)三方聯動,密切配合,繼續把信用工程推向一個新的高潮。盡管全年目標已半年實現,但我們還將不斷擴大戰果,力爭在下半年使信用戶占比達到全縣農戶總數的%以上,信用村占比不低于全縣總村數的%,發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要在年末達到全部農業貸款投放的%以上。要完成這一目標,離不開縣、鄉兩級政府對信用社工作的支持與配合,更離不開村級領導班子的密切合作。

因而,要實現上述目標,主要取決于能不能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強領導,提高質量,繼續加快農村信用工程建設工作進度。農村信用工程涉及農戶的切身利益,是一項政策性強、工作量大的社會工程,為此,我們希望各級政府要把信用工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抓好村評審這一關鍵環節,高質量地做好進一步的組織推動工作。

2、大力組織好支農資金來源。當前,農村金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各類金融機構搶拉存款,農村信用社存款分流嚴得,可用資金逐年減少;加之,近兩年我們推行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聯保貸款,刺激了農村的投資和消費需求,資金供求失衡,因此長期以來我縣農村信用社都是在存貸超比例的情況下滿負荷運轉?;I集到足夠的支農資金,使誠實守信的農戶都能及時得到貸款支持,是農村信用工程不失信于民的根本保證。因此,各社都要把組織存款作為第一要務來抓,要認真組織落實人民銀行關于農村信用社在吸攬存款方面的政策規定,充分發揮在組織資金方面的政策優勢;要切實抓好基層網點和信用代辦站建設,充分發揮在組織資金方面的地緣優勢;要積極開辦各種代收代付、代保管、保險、發行和買賣債券等中間業務,充分發揮在組織資金方面的空間優勢;針對農村存款工作的季節性特點,要因地制宜地延長營業時間,開展好汽車銀行、電話預約和上門收款等服務活動,充分發揮在組織資金方面的人緣優勢;要在評定信用戶、發放好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基礎上,切實好好增資擴股工作,盡可能多地吸收社區內的農民入股成為信用社社員,進一步增強資本實力,充分發揮組織資金方面的品牌互動優勢。

3、把握“立足社區、面向農戶”的市場定位,通過信用工程確立農村信用社新的經營理念。今年年初,市聯社決定凡是地處農業地區的農村信用社,其新增貸款應全部用于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對工商企業貸款實行“存量高速、收回再貸”,即保持年初余額,只能減少不能增,多收回可以多貸,少收回必須少貸,其收回再貸的企業必須是科技含量高、產品有銷路、信譽良好的特、一級企業,或者是為種植業、養殖業產前、產中、產后提供服務的原材料、產品深加工以及為農業項目配套的企業、公司,并將據此嚴格進行考核檢查。

我縣是個傳統的農業大縣,各鄉鎮經濟發展還不太均衡,為此,各社在進一步加大支農工作力度的同時,還要把工作重心放在服務上,應擴大服務范圍和領域,對農戶實行“零距離”服務,主動為他們提供各種生產經營和市場信息,結合當地的自然生態資源,共同研究致富門路,培育市場,引導投資與消費,并通過信貸資金的有效扶持,切實推動我縣的農業發展。

為了穩步推進“信用工程”建設,聯社將建立監督機制,堅持信用社包鎮(鄉)、信貸員包片、代辦員包村的三級管理體制,制定并嚴格落實責任考核制度,信貸人員要切實承擔起對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聯保貸款的發放、管理、收回責任,確保農戶貸款既要有足夠的量,又要有較高的質;要特別加強貸后的跟蹤檢查,確保貸款正常運行,防止出現風險,要進一步完善信用戶經濟檔案的內容,及時記錄信貸資金的投向、運行狀況及效果;對出借、轉讓貸款證的信用戶,要立即收回其貸款證,取消其信用戶稱號及貸款資格,并公布于眾;對信用村、信用鄉(鎮)要堅持每年審驗一次,不合格的要按管理權限取消其信用村和信用鄉(鎮)稱號。

我們堅信,有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有縣各有關部門和各鄉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我縣農村信用工程建設一定能取得豐碩成果,它必將有力促進我縣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對改善全縣信用環境、健全信用體系也會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

2003年,我們將在縣政府及市聯社的統一安排部署下,與各鄉(鎮)、村一起,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進農村信用工程的建設,為我縣農村小康社會的建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