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骨干 提升工作水平 增強企業團干部的凝聚力

時間:2022-07-30 05:59:00

導語:培養骨干 提升工作水平 增強企業團干部的凝聚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培養骨干 提升工作水平 增強企業團干部的凝聚力

同志們:

根據大會的安排,在會上做個發言,主要是結合自己的工作范圍談談幾個具體問題。

第一個問題:以鞏固和提升企業共青團地位和戰斗力為核心,統攬青工戰線的各項工作

去年青工部做了幾件實事,如舉辦了幾場招聘會;開展了全省青工鉗工技能大賽;推廣了馬鞍山、蕪湖等市青年創業行動的具體做法;青年文明號、青年安全示范崗等青工工作繼續保持生機與活力,影響力不斷擴大等。但在工作的組織實施中也發現還存在著令人無法回避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工作示范帶動作用不夠顯著,工作參與面不夠廣泛。究其原因,除了團省委要進一步加大對基層的工作支持力度外,還存在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構成我們青工工作基礎的企業共青團組織自身的組織動員能力較過去以往有了較大的削弱。不正視這個問題就不能把握今年以及今后一個時期全省青工工作的著力點和落腳點,不正視這個問題,就是對我們的事業不負責任。要解決好這個問題,必須理清思路,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運用各種手段,系統實施。在這里,我談談我個人的一些思考,供大家參考,不正確的地方請大家批評:

1、以企業共青團聯誼會等為載體,切實為企業共青團干部服務,培養骨干,提升工作水平,增強上級團組織對企業團干部凝聚力。

2、團的各級領導機關聯合政府等有關部門,出臺服務于企業青工成長成才、有著一定含金量的政策,搭建載體,開展活動,強化企業共青團服務青工的手段。

3、在保持青年文明號一定稀缺性的同時,綜合運用青年文明號良好的社會影響力將這項創建活動向大型非公有制企業延伸,向餐飲、美容美發等第三產業延伸。

4、以青年企業家協會會員單位作為企業團建的重點,各級團的領導干部要帶頭結對、帶頭走訪、帶頭宣講新形勢下企業共青團的工作職能作用。

5、把各類高新區、開發區管委會團的建設作為做好區內企業共青團工作的重要節點,高度重視,抓緊抓實。

6、以企業普通青年職工為對象,開展多種形式的評比表彰活動,把他們培養成共青團工作可以依賴的骨干力量。

第二個問題:以街道團工委建設為核心,夯實社區共青團工作的基礎

“人力瓶頸”是制約團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這個“瓶頸”在街道社區表現得尤為突出。當前,全團都把建設青年中心作為新時期共青團工作的一項戰略任務來抓,不斷加大力度。我認為,只有把街道團工委建設好了,城市青年中心建設才有可能。這是因為街道團工委書記是城市青年中心建設的直接實施者,也是今后城市青年中心正常運轉的具體指導者,是要對城市青年中心起著實際領導作用的。這支隊伍是經濟體制和城市管理體制轉軌過程中,實現共青團工作格局重新調整的關鍵環節,事關城市共青團工作的大局,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要竭盡全力,想盡辦法,奮力拼搏,將這支隊伍建設好。為了上下一體,同心協力把這項工作做好,借這個機會,提個工作上的要求,希望每個城市的團市委都能在近期抽調最出色的干部,對全市街道團工委的基本情況作一個全面的摸底調查,立足街道社區的實際,站在承接青少年事務管理任務、有效服務社區青少年需求的高度,拿出一篇高質量的調研報告,我們匯總后向省委組織部作專題匯報,爭取引起高度重視并出臺相關政策。

當然,不出臺政策,并不意味著我們對街道、社區團的工作不能搞或搞不好。當前,街道、社區團的工作重點是:

1、各市對街道團工委書記普遍進行一次培訓,要求他們在社居委普遍建立團支部;在小區物業管理公司中發現、培養骨干,有條件的在物業管理公司中成立團支部。

2、各市團委要主動牽頭,幫助區團委及街道團工委搞好街道轄區單位團組織與街道團工委的共駐共建工作,以身作則,帶動示范更多單位團委,特別是街道轄區單位團委轉變觀念,積極主動參與街道團的工作,重點是要在機制建設上下功夫。

3、注重整合資源,開展好面向社區居民的志愿服務工作和面向社區青少年的文化體育活動。

4、繼續開展好城市青年中心試點工作,確保先期建立的城市青年中心真正能運轉下去。

第三個問題:以基層基礎機制建設為重點,做好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和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

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工作、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是黨和政府賦于共青團組織參與青少年事務管理職能的具體體現,是新時期共青團工作新的增長點,是共青團干部學習公共管理、了解政府運作的大舞臺和好途徑,更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必須不折不扣地做好。當前,從全省看,無論是未保工作和預防工作在基層、基礎還是在機制建設方面,都存在著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突出表現在一些城市的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和預防青少年犯罪領導小組沒有建起來,或雖成立了,辦公室沒設在同級團委;團委沒有專門的人員和專門的經費從事這兩項工作;沒有建立定期開會研究部署工作、檢查工作的機制等等。這些問題在區、縣、街道、鄉鎮表現的尤為突出,制約了未保工作和預防工作的開展,使得團組織服務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能力受到削弱。未保工作和預防工作內容豐富、千頭萬緒,抓什么,怎么抓,借這個機會,我談談自己的體會:

1、上行下效,把未保委和預防小組成立起來,建立工作制度,明確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

2、收集、整理未保工作和預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向黨政領導反映,尤其要向人大反映,通過人大的監督、視察,聽取政府相關部門工作專題匯報,推動未保工作和預防工作所需人、財、物及相關成員單位工作職責的落實。

3、將預防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評體系中去,劃定分值,推動各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對此項工作的重視,提高團委的發言權。

4、建立維權熱線,建立與司法部門所屬法律援助中心的溝通協調機制,建立一支穩定的維權志愿者隊伍。

5、在公、檢、法、司、民政、教育等部門廣泛開展創建優秀“青少年維權崗”活動,推動這些部門對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和預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積極參與。

6、開展杰出(優秀)青年衛士評選工作。既樹立先進典型,又培養骨干,更好地為維權案件查處及其他相關工作打下基礎。

7、以預防艾滋病和遠離為重點,做好青少年自護教育。

8、實實在在地建設幾個法制教育基地,讓中小學生都來參觀、學習,增強法制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9、有條件的市依托社區,把失學、失業、失管的社區青少年統計出來,分析情況,提出要求,向政府匯報,推動社區青少年事務管理工作的隊伍建設。

以上工作,需要明確的是:共青團在其中扮演的是積極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協調者的角色,要有所作為;但又不能“所有的問題都自己扛”,要有所不為。

第四個問題:把工作是否落實作為檢驗我們一切工作成效的標準

共青團工作總括說來有兩大塊,一是繼承性工作,二是創設性工作。無論是繼承性工作還是創設性工作,都必須是鞏固、壯大團在社會生活中的影響力、增強青年決心跟團走的具體舉措,可操作,有實效。換言之,共青團的工作不能搞成團干部的自說自話,不能變成表現自己多么忙多么累的安慰劑,不能做無用功,搞花拳繡腿去浪費寶貴的資源,消耗寶貴的時間。為此,我們必須要清醒工作,始終牢記總書記的教導,用“黨放心、青年滿意”作為我們各項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在工作實踐中,用有多少青年自覺自愿參與團的活動作為衡量共青團工作社會影響力大小的標尺;用有多少基層團干部得到鍛煉、提高作為衡量共青團工作水平高低的標尺;用有多少青少年得到實實在在的幫助作為衡量共青團社會貢獻大小的標尺。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我們開動腦筋,想辦法,將工作落到實處。我始終認為,誰掌握了解決問題的方法,誰就真正明白了事物的本質。

以上是我對工作的一些思考。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