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思想作風建設動員會講話

時間:2022-10-27 04:50:00

導語:干部思想作風建設動員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干部思想作風建設動員會講話

同志們:

今天,是我們黨的生日。八十三年前的今天,我們黨駕駛革命的航船,揚起追求共產主義理想與真理的風帆,歷經風風雨雨,闖過無數急流險灘,終于迎來了今天的燦爛與輝煌。在八十三載漫漫的征程中,無數革命先烈,為了探索人民大眾解放的道路,拋頭顱,灑熱血,奠定了共產主義的基業。

83年來,中國共產黨從誕生時的50多名黨員發展到有6400多萬黨員的執政黨,由小到大,從弱到強,在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正確領導下,經歷了革命、建設和改革三個歷史時期,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了民族獨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找到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開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譜寫了輝煌篇章,贏得了全國各族人民的衷心擁護。83年的光輝歷程,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告訴我們,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結束了近代以來國窮民弱、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悲慘處境,創建了新中國,走上了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從根本上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命運,我們的國家從黑暗走向光明,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改變了一窮二白的落后面貌,走上了通過改革開放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康莊大道,我們的國家從貧窮走向富裕,中國人民富起來了;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處于低潮、國際國內形勢復雜多變之時,頂住壓力,砥住中流,打開局面,使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于世界東方,勝利邁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的國家日益強大,成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中國人民強起來了,我們黨所以能夠發展成為今天這樣一個堅強的馬克思主義執政大黨,所以能夠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開創新的事業境界,所以能夠得到人民的擁護和信賴,很重要一條歷史經驗,就是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善于結合我國的具體實際和不同歷史時期的形勢,圍繞黨的中心工作,在帶領人民群眾進行偉大實踐的過程中,堅持不懈地加強黨的思想、組織和作風建設,使自己永遠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成為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F在,以同志為首的黨中央牢記“第一要務”,堅持“兩個務必”,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求真務實,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這全黨同慶、舉國同慶的日子里,我們應當為我們偉大的黨而驕傲,應當為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而自豪!

八十三年來,在我們**2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黨的組織不斷發展,黨員隊伍不斷壯大,到現在為止,全縣已有1200多個基層黨組織,29000多名共產黨員。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全縣基層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團結全縣人民,同心同德,為全縣的經濟發展、人民的安居樂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此,我代表縣委向工作在各條戰線、各個行業的廣大共產黨員和黨務工作者致以親切的問候!

回首過去,我們充滿著奮斗的感慨,充滿著成功的喜悅。特別是在去年防治“非典”和今年防治動物重大疫病工作中,全縣各級黨組織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分工協作、齊抓共管,充分發揮了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廣大黨員、干部勇往直前,不畏艱難,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確保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全縣黨的建設上了新臺階,干部隊伍出現了新面貌,經濟發展出現了新勢頭。

第一、領導班子更加求真務實。一年來,縣委堅持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換腦鼓勁,在黨員干部中興起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新高潮,大規模培訓干部18000多人次。通過組織學習,進一步將全縣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統一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上來,統一到縣委的決策上來,統一到加速建設小康**的實踐上來。堅持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改進作風。在全縣黨政機關推行了“三熱”機制、“四民”活動和優化經濟環境測評,強化了廣大黨員干部的民本思想和宗旨觀念,提高了服務水平。堅持以求真務實的精神增強團結。全縣各級領導班子按照縣委的要求,用發展消除分歧,用發展取得共識,用發展凝聚合力,認真堅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則,健全了黨內民主生活,增強了班子的整體合力。

第二、廣大干部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明顯轉變,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改善。無論是鄉鎮干部、還是縣直機關各部門的干部,都努力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行動上靠近群眾。今年2月17日至4月15日,全縣2040名黨員干部深入農村,住進農戶,開展了“訪民情、解民難、幫民富、保民安”活動,全面建設小康農村。在“四民”活動中,各單位都能按照“規定動作按規定、自選動作創特色”的要求,根據各自的職能優勢和特點。結合所在村的實際,突出了“四民”活動的特色,摸索和推出了一些好的做法,全面推進了全縣的各項工作。一是宣傳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努力促進農民增收;二是集中調處邵懷高速公路**段征地動工中涉及的各類矛盾糾紛;三是不斷把“四民”活動引向企業和社區。事實證明,我縣的干部隊伍是一支過硬的隊伍,是能夠承擔起領導全縣開創新局面的堅強骨干。

第三、基層黨建創新邁出新步伐。一是切實抓好創建基層黨建示范點工作。鄉鎮建立了10個黨建示范點創建單位。高沙鎮黨委、辣妹子食品廠黨支部等4個基層黨組織先后被列為省、市級黨建示范點創建單位。二是認真開展了建強幫富活動。全縣確立了6個“建強幫富”示范村,黨支部新帶出1000多名致富能手,20多個專業村。通過這些致富能手、專業村的幫扶,全縣共有5000余農戶走向了致富路,有300多下崗職工走向了再就業,60多個村步入小康村。三是加強了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全縣共在非公有制企業成立單獨黨支部10個,成立聯合黨支部6個,選派了86名同志進駐重點企業擔任黨建工作指導員。四是大力發展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全縣投資130多萬元先后完成了高沙、**、山門等4個A級站和里仁、南水等67個B站的建設,并抽調網絡人才,成立了**縣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辦公室,散會后,我們還要舉行**黨建、遠程教育網站開通儀式,從今天起,我們的黨建工作就有了讓**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的平臺。

第四、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措施得到進一步落實。全縣廣大共產黨員和干部按照同志關于“思考得更深一些,眼光更寬一些,要求更高一些”的要求,進一步明確了全縣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進一步解放了思想,理清了思路,凝聚了力量。在調整農業結構,加快工業改革,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別是廣大鄉鎮干部在開展以“學精一門技術,發展一個項目,致富一方群眾”為內容的“三個一”競賽活動中,積極主動地為農民引進和推廣良種,提供市場信息,進行政策扶持,深入田間地頭,引導農民調,指導農民種,幫助農民銷,解決了農民在調整農業結構中因循守舊不想干,怕擔風險不敢干,缺乏本領不會干的問題。今年,中央1號文件出臺頒布后,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干部積極落實糧食直補政策,全縣共向農民發放種糧補貼款1202萬元,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民有所求,我有所為,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賴和支持。這次縣委表彰的“五個好”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都是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典型和模范。

第五、一大批先進典型不斷涌現。全縣基層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扎扎實實開展以爭創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五個好”鄉鎮黨委和“五個好”村黨組織為內容的“三級聯創”活動,為黨的組織建設做了大量工作;廣大共產黨員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認真工作,模范帶頭,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今年,高沙鎮黨委被省委評選為全省“五個好”鄉鎮黨委,并代表先進典型在全省“七一”表彰大會上發言,同時還被省委命名為省級基層黨建示范點。山門鎮黨委和羅溪瑤族鄉黨委被市委評為全市“五個好”鄉鎮黨委,南水、蔬菜、里仁、江潭、金寨和雷霆6個村被市委評為“五個好”村黨組織。還有一大批企業下崗黨員,他們在企業破產、倒閉、停產后,以大局為重,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體現了工人隊伍的優秀品質。一大批農村黨員帶頭致富,積極參與農業結構調整,用自己勤勞的雙手,逐步擺脫貧困,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今天,縣委表彰的單位和個人,就是帶領群眾致富,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部分優秀代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花園鎮派出所副所長王祥茂,他在花園一呆8個年頭,工作表現非常出色,立三等功三次,受嘉獎10次,今年3月14日,金市村山林起火,下午二時許,一股大火竄入一片400多畝的杉樹林,10多名群眾被圍在火中,王祥茂同志大喊一聲“還看什么,趕快救人?!闭f著,沖入火海,奮勇撲火,眉毛燒著了,頭發燒著了,衣服燒著了,他全然不顧,最后由于過分勞累和缺氧,王祥茂被一股火焰沖倒在地,經過2個多小時的搶救才蘇醒過來。

同志們!我縣近幾年黨建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成績。這是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廣大群眾積極配合,大力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向大家表示誠摯的感謝。

重溫過去,是為了指導現在,總結經驗,是為了開創未來。目前,在我縣黨員干部隊伍中,滿足現狀、不思進取和消極畏難、無所作為思想仍然存在,居安思危意識和開拓創新精神不夠強;機關作風還沒有得到根本轉變,服務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黨員干部違法違紀事件屢有發生,反腐敗斗爭任務艱巨;干部年輕化需大力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還要大力加強等等。所以,要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的步伐,每一位共產黨員尤其是黨的領導干部,就必須進一步思想大解放,觀念大更新,思路大調整,工作大轉變,從而實現經濟大發展。結合我縣的實際,主要是抓好“五個一”。

第一、突出一個主題:加快經濟發展

“發展才是硬道理”,“發展上不去,一切都無從談起”。對**來說,首先各級干部要有加快發展的責任感、危機感和緊迫感。所謂責任感,就是要體現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所謂危機感,就是要看到與先進地區的差距。所謂緊迫感,就是要珍惜機遇,抓住機遇,用好機遇,乘勢而上,只爭朝夕,奮起直追。如果失去一次機遇,就將落后一個時代,我們**再耽誤不起了。長期以來,我們一直處于維穩的重壓之下,絕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用在解決各種矛盾上。實踐證明,大改革大發展小不穩,小改革小發展大不穩,不改革不發展全不穩。因此,我們要用改革發展促進穩定的思想來統一各級部門各階層的認識,用改革發展的主調來消除各種不和諧的聲音,用改革發展的舉措來化解矛盾、促進穩定,用改革發展的成果來振奮精神、堅定決心。我們**的發展要靠我們**人來努力,我們**的困難要靠我們**各級黨組織和全體共產黨員來克服。我們承認落后但不甘于落后,我們不敢輕視困難但也決不能畏難不前。無論出現什么情況,遇到什么困難,加快發展的精神始終不能減,決心始終不能變。不管東西南北中,咬住發展不放松。形成一個全黨動員、全民創業、全面發展的熱潮,創造一個干部放手干事、群眾放膽致富,客商放心投資、經濟放開發展蓬勃向上的局面。

要加快發展,關鍵是要增加投入。發展是硬道理,投入更是“硬中之硬”。在我們**這樣的欠發達地區,沒有大投入就沒有大產出,更談不上大發展。今年1到5月,我縣實現國有及其他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3.1%,利用外資同比增長327.4%,利用縣外境內資金同比增長454.%。但是,長期以來我們**是個投入嚴重不足的地方。到去年,我縣人均固定資產投資額還只有全省人均數的45%,其中,國有及其他固定資產投資占全社會投資總額的比重比全省低了30多個百分點。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牢固樹立并長期堅持項目立縣的方針,千方百計增加投入。把項目工程作為加快我縣發展的唯一載體,各鄉鎮、各部門要抓緊落實項目。省委、省政府關于湘西地區發展的號角已經吹響。**已被正式列為湘西地區開發范圍,我們要十分珍惜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勵精圖治、奮發圖強以項目為支撐,以市場為導向,加快推進**的開發建設和經濟發展。近日,我們已經組織制定了**實施湘西開發的具體方案,請各級黨組織加強領導,狠抓落實。

第二,扭住一個重點:大辦工業企業

加快經濟發展,工業是核心。我們要想經濟有個大發展,就必須把工業發展放在經濟工作的首位,大力實施“工業興縣、園區興工、開放興園”戰略。

工業興縣,就是要在全面開展經濟建設過程中突出產業建設,在全面加速“三化”過程中突出工業化進程,要采取改制搞活一塊、民營發展一塊、招商引進一塊的方法,逐步形成我們**的工業格局。在此基礎上,從產品創新抓起,以產品帶企業,以企業帶產業,培育一批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多、市場競爭力強的支柱產業。既要鋪天蓋地發展中小工業企業,又要培植頂天立地的大企業和大產業,通過三年的努力,在我縣形成以年銷售額100萬元以上的企業為群體、1000萬元以上企業為支撐、億元以上企業為龍頭工業經濟體系。全縣要著重抓好機械制造業、食品工業、竹木加工業、小水電開發、建材業、造紙業等六大產業。

園區興工,就是要為工業發展建設產業聚集的平臺和載體。要大辦工業企業,必須以園區建設為突破口,按照產業突出、相對集中、形成特色、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建設工業園區??h城羊絲坳規劃建設的工業園區,要加快建設步伐,使之成為全縣工業園區的樣板。每個中心鎮也要建設一個上檔次的工業園區,并力爭在全縣建設一個以企業為主的主體工業園區。工業園區建設必須堅持高標準規劃,高效能運作,高規格管理。重點要解決好規劃、征地、啟動、隊伍建設和管理體制問題。要按照先規劃后建設、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則,搞好整體策劃;要堅持空地待商、用好土地,并確保農民失地不失產、失地不失業;要拓寬思路,采取公司運作、整體招商、貸款融資等市場經濟的手段,多渠道籌措資金;要給予園區充分的自主權和優惠的政策,支持園區放開放手發展。

開放興園,就是園區建設要徹底向民營民資、外商外資開放。要改變縣工業園區發展相對滯后的狀況,必須以園區為載體,思想上放心放膽,政策上放寬放活,積極引導民營民資進入園區,大力發展。必須以園區為載體,采取領導帶動、企業主動、部門聯動、社會推動的方式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特別是要以世界500強、跨國公司和國內上市公司、著名民營企業為目標,力爭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資規模大的大項目。為此,我們要進一步轉變觀念,破除那種“親商就是傍大款”、“肥水不流外人田”、“寧為雞頭不為鳳尾”的觀念,形成引資者是功臣、投資者是貴賓、公務員是仆人、破壞招商是罪人的共識;要進一步創新招商辦法的同時,實行常年招商、網上招商。要通過向民營民資、外商外資的全面開放,推進工業園區建設走出一條“由農到工、由公到民、由低到高、由內到外、內外并舉”的路子。

第三,抓好一個關鍵:優化經濟環境

環境是資源,環境是競爭力,環境也是生產力。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群眾是財富的創造者,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政府的責任就是優化和維護環境。我們要把優化經濟環境作為關系我縣全局的“生命線”來抓,突出抓好“兩個環境”。

第一個環境是經濟發展的硬環境。要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交通、電力和城鎮建設。

第二個環境是經濟發展的軟環境。要努力打造好“四個**”:

一是打造“法制**”。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政府、法制政府、透明政府、高效政府、責任政府。進一步強化“三項職能”,即圍繞企業、基建、園區建設搞好服務,尤其是對企業的設立、年審、變更等審批事項,提供“直通車”式的零距離的高效便捷服務;加強“一個監管”,即加強對窗口和窗口部門的監管,確保為服務對象提供優質服務。從今天起,《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施行了。各級黨組織要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要切實執行行政許可法,把依法行政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二是打造“平安**”。要高度重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深入開展打黑除惡斗爭,始終保持對各類犯罪分子的高壓態勢,確保社會治安優良;高度重視維護穩定的工作,牢固樹立群眾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堅持嚴格執行政策,依法辦事,并切實加強群眾思想政治工作和群眾來信來訪工作,確保社會大局穩定;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嚴格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三是打造“誠信**”。要采取多種形式在全社會深入開展誠實守信教育,努力營造“守信為榮、失信為恥、無信為憂”的社會氛圍,并建立健全行政性、市場性、社會性懲戒機制,使失信無信的人處處不受歡迎。要繼續實行對貸款和擔保貸款逾期不還的公務員采取停工、停職、停薪和不評優、不提拔、不調動的“三停三不”措施,維護金融債權,通過維權促進金融安全,促進貸款投放,促進全社會誠實守信。

四是打造“文明**”。要加強經濟建設為中心,以衛生為基礎,以文化為內涵,以育人為根本,以服務人民為宗旨的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講文明,改陋習”活動,把各項教育活動深入到戶、具體到人。文明不文明,首先看衛生。全縣下下要從環境衛生抓起,特別是要在城鎮廣泛開展“清潔家園、清潔社區、清潔城鎮”的“三清”活動。要大力加強退耕還林、植樹造林、封山育林工作,加強清潔能源建設和水利設施建設,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始終保持我市青山綠水、鳥語花香、藍天白云、明月清風的良好生態,致力創造旅游在**、求學在**、居住在**、創業在**、成功在**的區域品牌。

總之,要通過各種努力,在全縣牢固樹立“以人為本、以客為尊”的觀念,牢固樹立“你投資、我投勞,你興業、我興縣,你發財、我發展”的理念,尊重納稅人,善待投資者,做到重商、親商、愛商、安商、護商、富商,從而,真正把我縣建成為“服務的高地、成本的洼地、投資的福地、興業的旺地”。

第四、夯實一個基礎,這就是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各級黨組織要以增加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為目標,切實加強和改進基層黨建工作。

一是圍繞中心,著力于加速建設小康**的目標任務,切實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要緊緊圍繞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業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來進行,讓農村黨員在農產品基地建設、精深加工和銷售服務等方面充當生力軍和排頭兵。要繼續鞏固和擴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成果,積極探索“干部經常受教育、農民長期得實惠、組織持久得到加強、黨群干群關系不斷改善”的有效途徑。深入開展以創建“五個好”村黨組織、“五個好”鄉鎮黨委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為主要內容的“三級聯創”活動,進一步建立健全“三熱”工作機制。結合縣級領導分片聯點駐村的實際情況,繼續實行“領導辦點、部門聯村、三級聯創”抓農村基層黨建,把農村工作與黨建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形成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常抓不懈的工作機制。在鄉村黨組織深入開展“立志改變落后面貌,比學趕超系發展”活動,在機關黨組織深入開展“緊貼經濟、高效優質、優化服務促發展”活動。加強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配套建設,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理順村黨組織與村委會的工作關系。要積極吸納農村經濟能人進入基層組織,發揮農村基層組織成員示范帶頭作用,加快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帶領群眾致富。

企業黨建工作,要針對企業改制和改造后的新情況、新問題,積極探索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強企業領導班子和組織建設,做到企業改制后黨的組織不散,黨的關系不斷,黨的工作不停。繼續在非公有制企業中推行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和調研員的“三員”制度,架起黨建工作和非公有制企業之間的橋梁,推動非公有制企業黨建活動的有效開展。

二是堅持務實創新,拓寬領域,強化功能,努力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各級黨組織要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努力拓寬農村、企業、機關、學校等方面黨建工作的思路,從農村黨員老化、企業黨組織弱化、機關學校黨建工作開展不能經常化等薄弱環節入手,強化傳統領域基層黨組織的功能。按照“加強組織、發展經濟、富裕農民、鍛煉干部”的目標要求,繼續選派干部到村駐點,既有效減輕了農民負擔,又切實加強了村級黨組織建設。同時,努力建立新機制,拓展新領域,加快在非公有制企業和民辦學校等新經濟組織及社會團體等方面建立黨組織的步伐,不斷擴大黨組織的覆蓋面。做到有群眾的地方就有黨的工作,有黨員的地方就有健全的黨組織,有黨組織的地方就有正常的組織生活和堅強的戰斗力,使基層黨組織的功能得到更好的發揮。

三是著力于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加強黨員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根據黨中央的部署,在全黨開展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我省先在常德試點,然后有計劃有步驟地全面推開。各級黨組織要積極做好有關準備工作。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針對機關、企業、農村、街道社區以及學校、社團組織等不同類型黨員的特點,積極加強和改進黨員教育管理。認真開展民主評議黨員工作,對那些宗旨觀念不強,黨性意識淡薄、作用發揮不明顯的黨員加強管理,嚴肅處理不合格黨員,疏通“出口”,進一步純潔黨員隊伍。要擴大黨的群眾基礎,重點做好在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干部中發展黨員的工作,尤其要注重在生產、工作一線和高知識群體、青年中發展黨員。要切實保障黨員的知情權、參與權和黨內監督權等民主權利,建立健全充分反映黨員和黨組織意愿的黨內民主制度。

第五、強化一個保證:轉變干部作風

加快發展的關鍵在干部,干部的關鍵在作風。尤其是在我縣這樣一個經濟條件比較差的地方,只有堅持“硬件不好軟件補,條件不好干部補,財政不好作風補”,把抓干部作風建設貫穿于改革和各項工作的始終,加快發展才有保證。這個問題建南同志要專門講,以更好的黨風、更好的政風,推進各項工作。干部隊伍作風建設,要突出抓好三點:

第一點,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江浙地區有個說法:“不怕群眾不精神,就怕干部不來神;不怕群眾不上路,就怕干部沒思路;不怕群眾不明白,就怕干部不清白;不怕群眾不行動,就怕干部沒帶動;不怕群眾不聽話,就怕干部不像話;不怕群眾不想干,就怕干部不實干”。實踐證明,只有干部樹立嶄新的觀念、具備扎實的作風,才能帶領群眾發現新機遇,找到新門路,創造新辦法,開創新局面。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先進觀念就是先進生產力,解放思想就是解放生產力。我們要通過深入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屆三中全會《決定》精神,促進干部尤其是各級領導干部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自覺破除求穩怕亂、固步自封的僵化思想,樹立求實創新、敢為人先的改革觀念;破除溫飽即安、小富即滿的小農意識,樹立奮起直追、永不滿足的進取觀念;破除依賴等待、怕苦畏難的懶漢思想,樹立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創業觀念;破除官僚作風、衙門習氣,樹立以人為本、愛民親商的服務觀念;破除以“我為中心狹隘的地區和部門利益觀,樹立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協同觀念。

第二點,要執政為民,聯系群眾。我們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的目的,是為了使全縣人民盡快過上小康、富裕生活。我們要實現這一目的,必須充分調動全縣人民投身開發、改革和發展的積極性。全體黨員、干部都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你民服務的宗旨,堅持以人為本、以民為本、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做到心里裝著群眾,凡事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特別是在實施各項改革和發展措施時,要堅持從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從群眾的承受能力出發,廣泛深入群眾,了解群眾疾苦,傾聽群眾呼聲,吸納群眾意見,凡符合群眾根本利益、多數人贊成的就做,凡不符合群眾利益、多數人不贊成的就不做。當前,要努力做好就業再就業、社會保障、農村扶貧和城鎮“雙聯”工作。繼續深入開展以“訪民情、解民難、幫民富、保民安”為主要內容的“四民”活動,大力推行以“走出去熱心服務、迎進來熱情辦事、經常性熱線聯系”為主要內容的“三熱”機制,落實好為民服務的各項措施。

第三點,要真抓實干,精抓細管。干部作風建設的核心是要“實”、要“干”。要切實做到做人老老實實、做事踏踏實實;工作扎扎實實、業績實實在在,要牢牢記住**加快發展靠干,要在干中見精神,干中看政績。要大力倡導實干興邦的作風,要繼續在各級領導班子成員中實行“分工、分線、分塊、分項”相結合的工作方式,推行“一線工作法”,通過抓本級促下級、抓項目促發展、抓典型促全面、抓作風促落實。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都要學習經濟工作,熟悉經濟工作,支持經濟工作,參與經濟工作,使自己成為經濟工作的行家里手、精兵強將,并以此帶動全縣上下形成學經濟、懂經濟、搞經濟的熱潮。各級領導干部要切實提高自己在實際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在具體工作中要做到突出重點、抓住項目,深入實際、掌握情況,研究政策,制訂方案,組織動員、辦點示范,協調督辦、總結經驗,既要有鉆勁,又要有韌勁。為確保工作落到實處,要加大督促力度。特別是對工業項目工程和招商引資進展情況,實行一月一匯報,一月一調度,以鼓勵先進,鞭策后進。

同志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黨建工作的任務光榮而艱巨,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首的黨中央周圍,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圍繞“民營為主、工業強縣”的發展戰略,從服務全縣工作大局著眼,從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著手,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精誠的團結、更加創新的思維,投入為人民服務的偉大實踐,為建設小康**做出新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