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民政暨殘聯會發言
時間:2022-10-31 09:46:00
導語:全縣民政暨殘聯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天召開的全縣民政暨殘聯工作會,是我縣在實施“十一五”規劃開局之年的一次重要的會議,對進一步推動我縣的民政和殘聯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剛才,武勝同志、才軍同志對**工作進行了總結,對**年工作講了具體的意見,希望各街鎮鄉、各有關部門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講四點意見。
一、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增強加快發展民政事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年,縣委、縣政府從保障人民群眾尤其是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權益,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支持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重視和支持民政工作,切實將民政工作列入縣委、縣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年縣委常委會2次、縣政府常務會4次分別專題研究民政工作,以縣委、縣政府名義印發有關民政工作的文件14個。2004年底,縣委、縣政府邀請市民政局黨組一班人到我縣檢查指導工作,市民政局將我縣確定為全市民政工作的聯系點、工作點、參觀點。同時,縣委、縣政府將民政工作納入全縣綜合目標考核,其分值占總分68分中的8分,有力地推動了民政工作的順利開展。全年共計投入民政事業經費2656.2萬元,其中爭取市級支持1277萬元?!拔灞<覉@”建設及集中供養五保戶的模式受到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回良玉副總理對此也給予高度評價;社會救助工作和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獲市政府目標考核一等獎;**縣民政工作榮獲全市“十佳民政”光榮稱號。通過民政工作的有效開展,較好地協調解決了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發揮了民政工作“上為黨和政府分憂,下為人民群眾解愁”的作用。
但是,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全縣民政工作仍然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全縣民政工作整體發展不平衡;二是社會救助體系與社會救助需求不相適應;三是村民自治工作有待加強;四是對老齡工作重視不夠;五是對殯葬改革工作消極對待;六是基層基礎工作較為薄弱;七是民政干部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高。這些困難和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切實加以解決。
要做好新形勢下的民政工作,必須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上來。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有許多方面涉及民政工作,如:必須加強和諧社會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等等。這些都體現了民政工作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民政工作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實增強做好新形勢下民政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一)要充分認識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中民政工作的重要作用??茖W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是堅持“以人為本”,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尤其是困難群體。民政工作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就要以滿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全面發展為目標,既要幫助解決物質利益,更要重視精神需求,維護人的發展和民主政治權利。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精髓。民政工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大力發展民政事業,切實搞好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社會管理等工作,促進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發展,促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
(二)要充分認識在構建和諧社會中民政工作的重要作用。民政部門是解決民生、維護民權、落實民利、體現民意的一個政府部門,社會和諧與否跟我們的民政工作密切相關。民政工作做好了,使老有所養、貧有所濟、殘有所助、災有所救,就能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當前,我們尤其要重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工作,解決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保障社會穩定,建設和諧**。
(三)要充分認識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民政工作的重要作用。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任務,并提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民政部門擔負著重要的職責和任務。通過培育與發展農村專業經濟協會,帶動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提高農業的市場化程度和參與市場的競爭能力,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產增收,從而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通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社會救助、社會管理和服務群眾工作,倡導精神文明,改變陳規陋習,從而實現“鄉風文明、村容整潔”;通過加強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組織,推進村務公開,實行民主管理,保障廣大農民的民主權利,從而實現“管理民主”。這些都是民政部門獨有的職能優勢,我們要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力爭有大的作為。
二、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努力促進全縣民政工作取得新突破
目前,全縣正處于“負重加壓、奮力追趕”重要階段,“十一五”發展的戰略重心是“打基礎、提速度、促和諧”。今年,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繼續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十六屆四中、五中全會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結合市里下達我縣的民政工作目標任務,以“為民解困”為第一要事,以“群眾滿意”為第一標準,以創一流為主要目標,開拓創新,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全面推進,切實加快民政事業發展步伐,做細、做實、做精、做亮各項民政工作,力爭全縣民政整體工作在渝西一流、部分工作在全市領先,真正成為全市民政工作的“聯系點、工作點、參觀點”,促進民政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全面建立街鎮鄉民政辦公室。市委、市政府于去年底制定的《**市鄉鎮綜合改革意見》和《關于深化鄉鎮機構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明確了在實施鄉鎮機構改革,精簡鄉鎮機構的同時,要全面設立鄉鎮民政辦公室。鄉鎮民政辦公室的設立,將為基層民政工作搭建一個管理服務的好平臺,使民政部門把“觸角”延伸到了最基層,有利于各級政府真實體察民情民意,直接關注社會弱勢群體;有利于鞏固農村基層政權建設成果,為解決“三農”問題創造了良好的空間;有利于及時有效地解決困難群眾的生活問題,真心維護困難群眾的根本利益。各街鎮鄉要根據全縣的統一部署,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規范和完善鄉鎮民政辦公室機構設置,按照市里的統一要求按時完成。
(二)穩步推進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做好社會救助工作,關系到困難群體基本生活保障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是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要繼續提高城市低保管理水平。我縣城市低保工作已經取得了較大的成績,要繼續推進低保網絡平臺信息化建設,實現低保工作從傳統手工操作方式向信息化、專業化方式轉變,用信息化建設進一步推動城市低保工作的規范化,切實做到“應保盡保”和“按標施?!?。二是要做好農村“五保”供養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新修訂的《農村五保供養條例》,加快完善農村敬老院建設,進一步提高農村“五?!睂ο蟮募泄B率,把符合條件的孤老對象納入保障范圍。三是要做好城鄉醫療救助工作。在城市,要加大資金籌措力度,努力提高醫療救助水平;在農村,要大力推行醫療救助制度,擴大救助覆蓋面。關鍵抓好醫療救助資金落實和使用管理兩個方面,把好事辦好,滿足城鄉大病困難群眾的需要。四是要大力發展慈善事業。要以“政府倡導、民間運作、社會參與”為主線,積極募集善款,深入開展救助活動,全面推進全縣慈善事業的發展。
(三)努力提升社區建設水平。社區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要場所,也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基本依托。要按照建設“和諧社區”的要求,著力建設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區。要進一步提升社區建設水平,完善基礎設施,多渠道推進社區硬件建設;要加強社區居委會干部隊伍建設,提高社區干部素質;要提高全社會社區建設的意識,社區建設不是個別部門的工作,各級政府要積極支持社區的發展,要積極發動居民群眾、社區單位參與進來,整合現有服務資源,將各職能部門的服務實體有效納入社區的服務網絡。
(四)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步伐。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民主管理。村務公開民主管理是調動農民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積極性的重要途徑,要把村務是否公開、決策是否民主、管理是否規范、監督是否有效作為檢驗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效果的重要標準。民政局作為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主管部門,要把依法指導村民自治工作的深入發展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引導農民群眾正確行使民主權利、理性表達訴求、自覺維護社會穩定;要抓好新村委干部的培訓,增強他們的民主法制意識,提高他們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要進一步加大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力度,全面落實農民群眾對村級事務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扎扎實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五)切實加強雙擁創建工作。創建雙擁模范縣是提高雙擁工作整體水平,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鞏固軍政軍民團結大好局面的重大舉措。各街鎮鄉、各有關部門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認真落實優撫政策,大力推行安置改革,鞏固雙擁創建成果,確保雙擁模范縣創建圓滿成功。一是要完善撫恤優待金自然增長機制,對重點優撫對象的撫恤優待金必須及時足額發放。全面落實六級以上傷殘軍人享受公費醫療待遇的政策,穩妥解決重點優撫對象“三難”問題。二是要大力推行退役士兵自謀職業安置改革,足額發放一次性經濟補助金,力爭今年退役士兵自謀職業安置率達80%以上。三是要切實做好雙擁創建迎檢工作。3年來,經過全縣軍政軍民的共同努力,我縣雙擁工作整體水平明顯提高,基本達到市級雙擁模范縣的考評標準。市里將于近兩天對我縣雙擁模范縣創建工作進行檢查驗收。3月24日下午,已經召開了創建市級雙擁模范縣迎檢工作會議,縣委黃書記對迎檢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各有關單位務必按照迎檢工作要求,切實抓緊抓好抓落實,確保一次驗收成功。當前,縣雙擁辦、各街鎮鄉和各有關部門務必要按照市級雙擁模范縣的考評標準,認真對照檢查,缺什么補什么。同時,要切實做好優撫對象的穩定工作,堅決杜絕越級上訪事件的發生。對因工作不力而影響雙擁創建工作的單位和部門,縣委、縣政府將嚴肅追究相關領導和工作人員的責任。
(六)切實加強殯葬管理工作。根據市政府(渝府發〔**〕75號)文件和市民政局(渝民發〔**〕11號)文件要求,我們對全縣火葬區進行了調整。“十一五”期間,全縣城鎮居民(非農業人口)全部劃定為火葬區,火葬區內的死亡人員一律實行火葬。縣政府已經下發了《關于促進殯葬改革健康發展的通知》(足府發〔**〕18號)文件,從4月1日起執行。各街鎮鄉一定要按照(足府發〔**〕18號)文件的要求,切實抓好殯葬管理工作??h民政局要會同國土、林業等部門盡快制定殯葬改革工作的具體實施意見,以便各街鎮鄉更好地開展工作。其他各相關部門要站在講政治、保穩定的高度,密切配合,狠抓落實,確保全縣殯葬改革工作穩妥推進,促進全縣殯葬改革健康發展。
(七)切實加大老齡工作力度。要堅持“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方針,圍繞“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總體要求,大力推進全縣老齡事業發展。加快建立和完善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努力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積極探索養老服務業的體制機制創新,加快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步伐。加強道德和法制建設,認真落實維護老年人權益的法規政策,進一步營造敬老養老助老的良好社會風尚。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健康有益的基層老年文體活動,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相互支持,形成協調配合、分工合作、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切實幫助老年人解難題、辦實事,努力提高全縣老齡工作水平。
三、著力解決殘疾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促進殘疾人事業穩步發展
今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推動殘疾人事業持續快速發展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項工作,意義非常重大。各街鎮鄉、各有關部門要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始終把實現“平等、參與、共享”作為殘疾人事業的奮斗目標,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實現殘疾人工作新的突破,更好地服務于全縣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
(一)切實抓好殘疾人維權工作。要把維護殘疾人的利益作為殘疾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制定政策和發展規劃,以及在實施各項改革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殘疾人的實際承受能力;要注意兼顧殘疾人的各方面利益,不僅要使殘疾人得到眼前的實惠,更要有利于殘疾人的長遠發展,不僅要使殘疾人獲得經濟利益,更要保障他們的政治和文化權益。
(二)要致力解決殘疾人的實際問題。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殘疾人工作,全縣殘疾人事業取得了顯著進步,廣大殘疾人的生產生活條件有了明顯改善。但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殘疾人收入低、就業難、競爭力弱、承受力差的弱勢狀況還有待進一步改變,特別是低保邊緣殘疾人、精神和智力殘疾人、重殘人、一戶多殘、病殘一體等特殊困難家庭還需要我們的幫扶。因此,必須把解決貧困殘疾人的生產生活問題擺在重要位置,一手抓“救助式”扶貧,一手抓“造血式”扶貧,切實做好殘疾人住房救助、種養業扶持、按比例就業、技能培訓等工作,加快構筑和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從殘疾人最需要什么入手,做好殘疾人幫困扶助工作,推動我縣殘疾人事業更快更好地發展。今年,要特別抓好50戶殘疾人危房改建工作,逐步改善殘疾人居住條件。
(三)切實抓好殘疾人康復工作。一是要完善殘疾人康復服務網絡。圍繞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目標,進一步推進康復工作組織管理、技術指導和服務網絡三個平臺建設,大力推進社區康復工作,逐步實現“康復進社區、服務到家庭”,使廣大農村殘疾人也能就近就地得到康復訓練與服務,不斷提高他們參與社會的能力。進一步深化“光明行動”,加強殘疾人醫療救助及康復保障制度建設,推進重點康復工程和基礎康復服務工作同步共進,推動殘疾人康復事業全面發展。二是要扎實做好殘疾人康復具體工作。要以白內障復明為重點,全面完成殘疾人康復工作任務。
四、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自身建設,為發展民政暨殘疾人事業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一)要加強組織領導,關心支持民政暨殘疾人事業。各街鎮鄉要加強領導,將民政暨殘聯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目標責任制考核內容,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要關心、支持民政、殘聯工作,經常研究熱點問題,解決難點問題,促進全縣民政和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創新。
(二)要強化自身建設,努力強化四種意識。推進民政暨殘疾人事業發展關鍵在人。必須堅持抓班子、帶隊伍,不斷加強民政暨殘聯干部隊伍的教育、管理和監督,提高干部隊伍素質。要強化大局意識,緊緊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找準民政、殘聯工作與經濟建設的切入點;要強化學習意識,努力學習民政和殘聯業務及其相關知識,同時結合實際進行理論與實踐探索;要強化協調意識,善于處理各方關系和善于運用協調機制,提高民政、殘聯綜合協調能力;要強化創新意識,不斷創新民政暨殘聯工作方式、方法和機制,為民政和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增添活力。
(三)要積極宣傳引導,拓展社會支持力量廣度。民政、殘聯工作必須十分重視社會力量和人民群眾的參與。要堅持和完善“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民政暨殘聯工作新機制,轉變工作方式,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民政和殘疾人事業的發展。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廣泛的宣傳引導,在政府、社會和個體等各個層面上,形成全社會都來關心、支持民政和殘疾人工作的良好氛圍。
- 上一篇: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通知
- 下一篇:浪漫花語支數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