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黨員執政能力提升交流
時間:2022-11-26 03:48:00
導語:農村黨員執政能力提升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黨支部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領導核心,是執政黨意志、路線、方針和政策在農村基層的實踐者和執行者,對于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促進村域經濟的發展和農村社會大局的穩定,負有直接責任。農村黨支部要從戰略高度深刻認識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準確把握新形勢下共產黨執政的內在規律和基本要求,堅持不懈地推進創新,在實踐中努力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
一、把創新執政理念作為提高農村黨支部執政能力的前提
執政理念的核心就是為誰掌權、掌權干什么和怎樣掌權三大問題。這三大問題是擺在農村黨支部面前必須正確回答的問題,也是提高農村黨支部執政能力的前提。當基層黨員領導干部應牢固樹立三種科學的執政理念,正確回答好三個問題。一是牢固樹立執政為民的理念,正確回答為誰掌權的問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鶎狱h員干部身在群眾之中,熟悉群眾的情況,了解群眾的愿望,但僅此還不夠,必須要增強宗旨觀念,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心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多辦利民之事,善謀富民之舉,不斷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是牢固樹立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理念,正確回答掌權干什么的問題。農村黨支部的執政能力建設必須圍繞發展這個主題來展開。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要靠發展,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最終也要靠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農村黨支部必須高度重視農村經濟發展,始終把促進發展作為第一位的任務,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實現政治、經濟、文化協調發展,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政治文明共同進步。三是牢固樹立依法執政理念,正確回答怎樣掌權的問題。依法執政是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是有機統一的。對于農村黨支部來說,既要發揮農村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又要遵守憲法、法律,善于通過維護憲法、法律權威來維護黨的權威,鞏固和發展民主團結、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營造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社會環境。
二、把創新工作方法作為提高農村黨支部執政能力的關鍵
增強農村黨支部執政能力,就必須適應新的形勢,與時俱進,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努力推進工作方法的創新。一是適應“四個多樣化”的新要求,實現農村黨支部管理方式的轉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等各個領域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突出表現在社會經濟成份和經濟利益的多樣化、社會生活方式多樣化、社會組織形式多樣化、就業崗位和就業方式多樣化。“四個多樣化”對人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同時給廣大農村帶來許多負面反映,給黨的建設特別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帶來了大量新情況、新問題。農村黨支部和廣大農村黨員干部只有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把始終代表先進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始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的工作指導思想和檢驗標準,把黨支部定位于村民的代表者、村民利益的維護者、村務工作的監督者、村給經濟發展的引導者,才能贏得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才能牢牢把握黨在農村工作的領導權、主動權。二是適應加入世貿組織的新要求,實現農村黨支部工作方式的轉變。加入WTO后,隨著農產品市場的開放,農業面臨的競爭日趨激烈,農村經濟形勢日益復雜,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民對基層組織的依附關系弱化,原有的“集權”行為日益“松散”,基層組織的工作手段不斷弱化。為此,農村黨支部要調整對村委會,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方式,自覺改進和完善過去不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部分。農村黨支部在對村級其它組織的領導上主要是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是通過發揮政治影響,管好干部,管好黨員,提出處理有關事務的正確主張來實現的。村黨支部對經濟的領導主要是采取政策宣傳、示范引導、說服教育、黨員雙帶(帶頭、帶領)等間接管理方式,引導群眾發展經濟。三是適應村民自治民主政治的新要求,實現村黨支部領導方式的轉變。首先,農村黨支部的職能要準確定位。村黨支部必須避免行政化傾向,要從大量具體事務中解脫出來,將主要精力用于把握方向,通過村民自治工作,將黨的方針政策和農村黨支部的意圖轉變為群眾的自覺行為,讓村委會能夠獨立負責地開展工作。其次,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的份量越來越大、越來越重。農村黨支部應當在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同時,成為村民自治的主導力量,必須更加重視把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有機統一起來,因為這是檢驗村民自治條件下黨在農村領導地位鞏固與否,領導水平與能力強弱的最重要的標準。再次,村黨支部在重大問題決策上黨內民主和黨外民主要相互結合。要使村黨支部的執政權威更具有充分的民意基礎,村黨支部領導村委會的工作,一方面不能包辦代替村委會的工作,另一方面對自身職權范圍內的事也要進行民主決策。黨支部對村中大事要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先在黨內進行民主研究,以統一思想,然后廣泛征求村民意見。這樣做,可以黨內民主推動黨外民主,并使兩者得到有機結合。既維護了村支部領導地位,保證黨的方針政策在農村基層的貫徹落實,又通過發揮村委會作用,使廣大農民群眾的意愿得到了充分表達,從而使黨的民主集中制和黨的路線在實踐中得到充分體現。第四,農村黨支部要嚴格依法辦事。農村黨支部不能以“加強黨的領導”為名,把村委會變成黨支部的輔助組織。村黨支部通過宏觀調控來影響村務決策,通過規范干部施政行為實現對村務管理的有效監督。
三、把創新工作制度作為提高農村黨支部執政能力的保證
制度建設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把制度建設貫穿于農村基層黨組織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中,有利于把廣大黨員和各級黨組織在實踐中創造的好經驗好作法規范地確定下來,長期地堅持下去,從而可以確保農村黨支部在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的黨建工作中獲得長期、穩定的發展,實現農村黨支部的執政能力建設與其它建設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在農村黨支部制度建設上應著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堅持和完善農村黨支部學習培訓制度。黨要管黨首先就要從管黨員的學習開始。要積極探索農村黨員經常受到教育的機制,大力建設學習型農村黨支部。要建立和完善農村黨員學習培訓制度,解決好黨員學習的組織、陣地、師資、教材、方法等問題,把建設學習型黨支部作為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基礎工作和保障機制來落實。第二,堅持和完善農村黨支部的工作制度。積極探索新形勢下農村黨支部的執政規律,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善于運用法律規范和法律原則處理和解決工作中的問題,在實踐中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地統一起來;建立健全黨支部的民主決策制度,充分反映黨員意愿,把黨員議事制度和村民議事制度有機結合起來,以充分發揮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農村黨支部的民主科學決策,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第三,堅持和完善農村黨支部的作風制度。推進農村黨支部的作風制度建設,為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提供過硬的黨風保證和廣泛的群眾基礎。推進農村黨支部作風建設尤為重要的是建立和完善組織生活制度和黨員管理監督制度。要探索開好組織生活會的新方法,切實克服自我批評晴蜓點水,批評別人難破情面的現象,改變當前工作匯報代替生活會的傾向。要把黨員自我約束、黨內監督和群眾監督統一起來,從多方面規范黨員行為,提升黨員形象。要通過堅持和完善黨支部的作風制度,解決好黨內存在的影響黨群關系的各種問題,始終保持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堅決反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等不良作風,時時刻刻注重實際,講求實效,以實實在在的政績換取人民群眾的滿意和愛戴。
四、把創新管理方式作為提高農村黨支部執政能力的基礎
黨組織的先進性最終要通過每一個共產黨員的先進性體現出來,只有每個黨員都保持了先進性,黨的整體才有先進性。農村黨員隊伍整體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農村黨支部的戰斗力、凝聚力,直接影響到農村黨支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為此,我們要正視目前農村黨員隊伍的問題,并切實加以解決,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農村黨員隊伍。一是要切實加強農村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支部書記在農村黨支部中處于核心地位,是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穩定的關鍵。要按照十六大報告要求,著力提高農村黨支部書記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依法執政的能力和總攬全局的能力。切實加強農村黨支部書記的學習教育和培訓,使農村黨支部書記成為勤奮學習、善于思考的榜樣,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榜樣,勇于實踐、銳意創新的榜樣,不斷提高農村黨支部書記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二是切實加強黨員隊伍建設。農村黨員自身素質不高,“帶頭致富,帶領農民共同富裕”的能力不強,影響了黨的威信和形象,弱化了黨在農村的群眾基礎和執政基礎。針對這些問題,村黨支部要緊密聯系地區的改革與發展實際,緊密聯系黨員思想和工作的實際,緊密聯系群眾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實際,毫不松懈地開展黨員學習教育活動。要通過開展“定崗定責、聯戶幫帶”、“五個好黨支部”創建等活動,增強黨員責任,使黨員在活動中潛移默化,提升素質,展示形象。三是切實加強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建設。當前農村中青年農民不愿入黨的現象十分堪憂,一方面體現了基層黨組織戰斗力、凝聚力不強,缺乏感召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農村黨支部在黨員發展工作上也還存在問題。要加強黨員后備隊伍建設,積極培養入黨積極分子。要全面實施“雙優”工程,把農村致富能手中的優秀分子優先培養成黨員、把黨員致富能手優先培養成村組干部,逐步改善基層組織黨員結構,增強基層黨組織活力。
- 上一篇:矛盾焦點干部考察交流
- 下一篇:家庭困難學生資助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