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環保工作發展會議講話

時間:2022-03-12 03:16:00

導語:省環保工作發展會議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省環保工作發展會議講話

同志們:

新春伊始,我們在江門市召開全省環保局長會議,這次會議的主要議題是,學習貫徹總書記視察*重要講話精神以及省委九屆五次、六次全會精神,傳達貫徹全國環保局長會議精神,總結去年我省環保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的工作。下面我先作個發言,最后請德立副省長作重要講話。

一、*年工作回顧

*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各級環保部門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大、*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省委九屆五次、六次全會精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編制和實施環保規劃,全面推進治污保潔和*綜合整治工程,積極開展泛珠三角區域環保合作,強化環境執法和監督管理,環境保護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全省環境質量基本穩定,環境管理水平有新的提高,基本實現了年初講的“五大突破”的工作目標。

(一)參與綜合決策有新突破

*年,全省各級環保部門認真貫徹黨委政府的工作部署,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一中心,積極探索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路子,較好地發揮了環保部門在政府決策中的作用。

抓好環境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工作。去年,《珠三角環境保護規劃》已經省人大審議通過并形成決議,省政府及時召開了環保規劃實施工作會議,通過舉辦市長、主管副市長和環保局長等多層次的環保規劃培訓班,全面啟動了規劃的實施工作?!?省環境保護規劃》也基本完成并通過專家論證,“*”全省環境保護規劃擬定了基本框架。我省的環保規劃工作得到了國家的充分肯定,在最近召開的全國環保局長會議上進行了經驗交流。為配合全省環保規劃的實施,各地積極開展規劃的編制工作,珠海、中山的生態市建設規劃已通過了專家評審,深圳生態市建設規劃大綱已通過專家論證,佛山市《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規劃》通過了國家總局的評審,《惠州市環境保護規劃大綱》和《肇慶市環境規劃》的編制工作進展順利,并取得初步成效。

推進泛珠三角區域環保合作。去年上半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們積極開展泛珠三角區域環保合作,召開了泛珠三角區域環保合作第一次聯席會議,審定通過了《泛珠三角區域環境保護合作協議》,確定了環保合作的重點領域和內容。根據合作協議確定的重點,去年下半年我們及時組織召開了*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工作研討會,會同省發改委做好*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編制的前期工作;召開了環境監測、環保產業、環境宣教合作等專題工作會議。泛珠三角區域環保合作的開展,為泛珠三角區域聯手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促進區域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開展重點環境問題的專題調研。去年以來,我們針對環境與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積極開展調查研究。省局先后向省委省政府報送了《*年*省環境質量狀況報告》、《促進電力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報告》、《*三角洲空氣質量問題的報告》、《發展循環經濟的理論、實踐與建議》、《促進南沙可持續發展的意見》和《建設綠色*有關問題的建議報告》等專題材料。同時還參與了省委辦公廳組織的“可持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和“當前污水處理廠建設問題”的專題調研。通過這些重大環境問題的調研,及時講相應的對策建議,引起了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重視,德江書記、華華省長和德立副省長多次重要批示,促進了一批重大環境問題的解決,有力地推動了環保工作的發展。

提升環保示范創建工作水平。去年底,江門市通過了國家考核驗收,成為我省第六個國家環保模范城。*、佛山和肇慶等市的創模工作按計劃推進,深圳、珠海、中山市正式啟動了國家生態市創建工作。珠海、中山市和南澳縣生態示范區建設試點已通過了國家考核驗收,深圳市大鵬等5個鎮被國家環??偩质谟枞珖h境優美鄉鎮。去年全省新增24個省級生態示范鎮(村、園)。

(二)全面治污工作有新成效

去年是治污保潔工作實施的第一年,全省各級環保部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認真履行統一監督管理的職能,制定工作方案,分解目標任務,強化監督檢查,有力地推動了治污保潔和*綜合整治工程。截止去年底,全省120項治污保潔重點項目中,已基本完成14項,已動工87項,占項目總數的84.2%;累計完成投資107.3億元,占總投資的29.1%。*綜合整治全面推進,截止去年底,重點整治區域和河涌整治項目已完成投資68億元,占投資總額的42%。省政府十大工程中的環保工程進展順利,累計已完成投資70.3億元,占投資總額的28.2%。一是水環境綜合整治成效顯著。去年底,全省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增加到61座,日處理能力達519萬噸,新增120萬噸。梅州、河源、茂名、云浮、湛江等市污水處理廠實現了零的突破。重點流域區域和河涌整治效果明顯,禽畜養殖和面源污染防治得到加強,*流域53家臨江采石場已全部關閉,復綠工作進展順利。通過這兩年的綜合整治,我省水環境質量基本穩定,局部地區水污染狀況有所緩解。在最近共青團中央等國家八部委聯合開展的“保護母親河行動”中,省環保局和深圳市環保局被評為先進單位。二是燃煤、燃油火電廠脫硫進程加快。已有9家電廠的18臺機組完成煙氣脫硫,裝機容量330多萬千瓦,年削減二氧化硫排放量約7.5萬噸,在建脫硫機組13臺,裝機容量約480萬千瓦。三是固體廢物集中處理處置設施建設速度加快。全省已建成16座符合標準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日處理量達15000噸,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能力達5萬噸/年,占總產生量的90%以上。省危險廢物綜合處理示范中心建設和茂名粵西危險廢物處理中心建設工作進展基本順利。

(三)污染源監督管理有新起色

強化建設項目環保管理。省政府召開了加強建設項目環境管理電視電話會議,下發了《進一步加強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意見》。全省各級環保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措施,認真開展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執行情況的檢查,對全省9755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進行了清理,對其中40個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依法作出處理。加強了重點行業的環境管理,經省政府同意印發了《*省電鍍、制漿行業統一規劃、統一定點實施意見》;召開了全省公路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工作會議和電信項目建設環境管理座談會,加強了公路和電信項目的環境管理,省局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地級市通高速公路建設工作突出貢獻單位”稱號。制定了《關于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監督管理的意見》,建立了環評單位自律、第三方評估、社會監督、行政部門監管的環境影響評價監督機制,進一步加強對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管理。

加大重點污染源的監管力度。積極推動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工作,制定了全省120家重點污染源全面達標實施方案,向社會公布了占全省污染負荷50%以上的95家省控重點工業污染源排污情況。佛山市對37家重點污染源安裝了在線監控裝置,*市56家重點企業中有22家46臺鍋爐安裝使用了脫硫設施,東莞市關閉拆除水泥企業34家,云浮市完成了24家水泥企業和2000多家石材企業的污染治理。

加強固體廢物的監督管理。認真實施國務院《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對原100多家持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單位重新審核發證,規范危險廢物和嚴控廢物經營活動。開展進口廢五金等進口廢物處理處置的清理整頓工作,制定了《*省進口五金類廢物企業環保驗收考核評估標準》,對全省108家進口五金類廢物定點加工企業進行考核評估,取消了10家不符合標準的企業的定點資格,實現了進口五金類廢物企業的全過程管理。繼續做好劇毒化學品和毒鼠強的收繳和銷毀工作,會同省衛生廳開展了醫療廢物處置情況的專項檢查,嚴肅查處吳川市非法回收醫療廢物企業12家,收繳并安全處置醫療廢物116噸。

推進清潔生產。省環保局、經貿委、科技廳聯合制定了*年*省推進清潔生產工作方案,在東莞中成化工公司聯合召開了全省化工行業清潔生產企業示范現場會。舉辦了清潔生產審核企業培訓班,對33家污染嚴重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強制審核,對43家申報省清潔生產企業進行了現場審查和驗收,30家企業被評為清潔生產企業。

(四)環境法制建設和環境執法工作有新進展

環境立法工作不斷加強。去年,省人大先后頒布了《*省環境保護條例》和《*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深圳市頒布實施了《深圳經濟特區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條例》。各級環保部門認真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做好環境行政許可的清理工作,修訂環境許可工作程序,制定工作規程,規范行政許可行為。并開展對新頒布的法律法規和執法實用知識的培訓,全省各級環保部門共培訓人員7746人次,環保執法人員法律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環保執法年活動”取得成效。全省各級環保部門按照省局“環保執法年活動”的工作部署,在全省開展了“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清查放射源,讓百姓放心”等多項環保專項行動,依法嚴肅查處了一批違法建設、違法排污企業,解決了一批人民群眾關注的環境問題。全省共出動檢查人員86000多人次,檢查企業44000多家,取締、關閉、淘汰企業705家,停產、限產、限期治理企業388家,立案查處企業2600多家。為了擴大專項行動的影響,各級環保局及時公布了一批排污不達標的企業,對30個環保老大難問題進行掛牌督辦,公開曝光違法案件447宗。由于各級環保部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密切配合、上下聯動,全省環保執法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省環保局等5個單位被評為全國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先進集體,全省有21位同志被評為全國先進個人。

執法機制不斷創新。一年來,各級環保部門不斷創新執法方式,建立了部門配合、上下聯動的聯合執法機制,收到較好的效果。*市對嚴重違法排污、屢教不改的石井滘心鑄造廠業主當場行政拘留;深圳市區環保部門聯合新聞媒體開展“子夜行動”,通過新聞曝光和吊銷排污許可證等措施嚴厲打擊利用夜間偷排、直排廢水等違法行為;佛山市對重點污染企業采取“駐廠監管”并聯合多部門開展“零點行動”;河源市環保局在查處一些大企業的環境違法行為時,及時通報情況,爭取領導理解和支持,效果較好。與此同時,各級環保部門自身執法程序不斷完善,省局修訂了《環境違法案件查處程序》,編制了《違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法律規定行為的查處技術指引》。珠海市頒布了《合法性審查制度規定》以及《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的規定》,汕頭市開展了環保行政執法評議考試試點工作。

(五)環境管理能力建設有新提高

環境監測和監察能力得到加強。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全部實現了空氣質量日報,與香港合作建成了包括16個子站的珠三角空氣質量監控網絡,新建成7個水質自動監測站,同時還組建了泛珠三角區域水環境監測網絡。全省有19個地級以上市、78個縣(市、區)環境監察機構已更名和納入依照公務員管理系列,環境監察標準化建設如期推進,深圳市監察支隊率先通過了省環境監察機構標準化建設驗收。

環境信息化建設進展加快。省局辦公自動化系統全面投入使用,建設項目信息管理系統和全省排污收費信息系統投入試運行。省環保公眾網獲全國各省環保網站第二名和省直機關公眾網站第三名。各市信息系統建設也取得新的成績,佛山市建成了技術先進的在線監控系統和環境信息管理系統,珠海市建立了環保網上辦公平臺,開通了建設項目環保網上預受理系統。

宣教工作成效明顯。去年全省成功組織了以“治污保潔,人人參與—讓環保走進千家萬戶”為主題的第8個環保宣傳月活動,通過舉辦“人與自然和諧”環保書畫展、環保局長網上訪談和在《南方日報》開辟“綠色的諾言”專版等形式,擴大環保宣傳的社會效果,省環保局在全國環境新聞“杜邦”獎評選中,獲得優秀組織獎。各市也都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環保宣教活動,如深圳市組織的“市民環保之旅”和“綠色之聲”宣傳活動、湛江市主辦的“海洋與我們同在”系列宣傳活動、潮州市開展的“同飲韓江水,共保母親河”大型環保主題宣傳活動很有特色,社會影響較好。

機關作風建設和廉政建設得到加強。全省各級環保部門認真貫徹“兩個條例”,積極開展“三樹立、五落實”和“行風評議回頭查”等主題教育活動,堅持把學習教育活動與改進機關作風結合起來,與加強制度建設結合起來,與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環境問題結合起來,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去年全省環保系統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環保審批、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等各項制度,積極推行政務公開,實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審批結果公開、重大建設項目審批前公示和驗收公示等制度,強化環保社會監督。通過一系列的主題教育活動,全省環保系統廣大干部進一步增強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有了明顯的改進。

過去一年,我省環保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這是各級黨委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各有關部門大力堅持的結果,是全省環保系統廣大干部職工辛勤勞動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局向全省環保系統廣大干部職工致以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目前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仍十分嚴峻,環保工作還存在著不少問題。一是工作的前瞻性和創新性不足,思想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時常出現“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被動局面;二是面對繁重的工作任務,有些地方存在工作重點不突出、成效不明顯等問題;三是省局對基層環保工作的指導有待提高,對適應環保工作新形勢需要的政策法規調查研究不夠;四是一些地方環保部門存在行政不作為現象,機關作風和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五是客觀上存在著環保部門人員和經費不足的問題,影響工作的開展。對以上問題,我們要在今后工作中逐步加以解決。

二、*年工作安排

*年是全面實現“*”計劃目標、銜接“*”發展的重要一年。全省環保工作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以“*”重要思想和總書記視察*講話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省委九屆五次、六次會議精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要以建設綠色*為主線,以改善環境質量、維護人民群眾環境權益、保障環境安全為根本出發點,全面實施環保規劃,加快推進治污保潔和*整治工程,積極推行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認真抓好農村生態保護,加強環境法制建設,強化環境監管,不斷提高環保工作為可持續發展服務的能力,促進我省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

做好今年工作,關鍵是抓落實、重提高、促發展。要重點抓好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認真實施環保規劃,積極開展泛珠三角區域環保合作

進一步抓好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工作?!?三角洲環境保護規劃綱要》已經省政府批準實施,珠三角各市要按照省人大常委會《關于〈*三角洲環境保護規劃綱要(*-2020年)〉的決議》的要求,抓緊修編或編制本轄區的環境保護規劃,爭取年底前上報省政府批準。要按照《綱要》講的“紅線控制、綠線提升、藍線建設”三大戰略,對轄區內嚴格保護區、控制性保護利用區和引導性開發建設區,制定操作性強的分級管理辦法和措施。要組織好環保規劃的培訓指導工作,明確目標,落實責任,確保規劃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全省環保規劃年前已通過專家論證,要抓緊向省委、省政府匯報,爭取省人大立法并組織實施。東西兩翼和山區各市要依照《*省環境保護規劃》的總體要求,及時組織開展本轄區的環境保護規劃編制工作,并于*年6月底前完成規劃編制及上報工作。要按照國家和省的統一部署,抓緊“*”環保工作總結和“*”環保規劃的編制工作,充分發揮環保規劃在參與政府綜合決策,促進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繼續推進泛珠三角區域環保合作。要按照《泛珠三角環保合作協議》的要求,積極開展各項工作。要會同有關部門聯合*流域有關省區共同編制《*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加快建立泛珠三角區域水環境監測網絡,舉辦泛珠三角環保合作展覽會和環境論壇,聯合開展“同飲一江水,共護母親河”等一系列新聞宣傳活動。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配合有關部門制定“綠色*”建設規劃,發展綠色經濟,倡導綠色文化,營造綠色環境。

(二)全力推進“三大工程”,加強環境綜合整治

今年是實現*綜合整治“三年不黑不臭”目標和治污保潔工程第一階段目標的最后一年,各級環保部門要按照目標要求,突出重點,加強監督,強化服務,抓好落實,確保治污保潔和環保工程取得實質性進展,力爭*綜合整治第二階段目標如期實現。

重點推進水污染綜合防治。要以環保規劃和環境容量為依據,科學修訂全省水環境功能區劃。*流域各市要認真評估*綜合整治工作的實效,針對薄弱環節,加大整治力度,使流經城市河段的水環境質量有明顯改善,基本消除黑臭現象?;洊|、粵西各市要抓緊實施韓江、練江、鑒江等重點流域、區域污染整治規劃,切實落實整治目標責任制。要著重抓好飲用水源水質保護工作,清理整頓威脅飲用水源安全的污染源,加強跨市、敏感區域污染控制和與周邊省區的水環境保護的協調工作,重點加強東江水質保護工作;加大力度推進污水處理廠建設,力爭到今年底全省污水日處理能力突破600萬噸,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45%以上。要針對當前污水實際處理率偏低狀況,抓好管網建設,提高集污能力。同時要加強污水處理廠的監管,今年所有污水處理廠都要安裝自動監測裝置,確保達標排放。

著力改善大氣環境質量。近年來我省大氣環境質量呈惡化趨勢,特別是珠三角空氣污染日益加重,局部地區已出現了光化學煙霧現象。省局去年10月份向省委、省政府匯報了這一情況,省領導很重視,華華省長專門作了批示,他講“空氣污染治理刻不容緩,同意環保局的對策和建議,其中特別要加強電廠脫硫脫硝和機動車尾氣污染治理,拿出具體的辦法來?!蔽覀円プ∵@個機遇,認真制定方案,積極推動電廠脫硫脫硝和機動車尾氣污染防治工作。要加強同發展改革和經貿部門的協調與溝通,推動脫硫工程的建設和火電廠區域布局調整。要強化機動車尾氣污染防治,積極爭取在珠三角提前實行歐Ⅲ排放標準和車用燃油標準。加強與公安、交通、技術監督等部門的配合,建立健全嚴格的在用車監管體系,強化在用車的監管。

加大固體廢物污染的整治力度。加快推進《*省固體廢物防治規劃》項目的實施,開展申報登記,摸清全省危險廢物的基本情況,嚴厲打擊非法收集、儲存、運輸、轉移、處置危險廢物的行為。進一步規范進口廢物管理,要在去年對進口廢五金企業清理整頓的基礎上,強化對定點企業的日常監管,并開展對進口廢塑料、不銹鋼和拆船企業的規范整頓工作。繼續做好全省劇毒化學品和毒鼠強的收繳和銷毀工作。

(三)嚴格環保準入,強化污染源長效管理

工業污染源管理是環保部門的重要職責之一,應作為環保部門常抓不懈的工作。要按照“多還舊帳、少欠新帳”的工作思路,把加強污染源監管作為全省環保工作的重點工作之一,不斷創新管理機制,采取得力措施,力求抓出成效。

嚴把環保準入關,從源頭上控制污染。要認真貫徹實施《環境影響評價法》,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與“三同時”制度,對不符合環保法律、法規,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境標準以及清潔生產要求的10類項目一律不予審批;對環境質量超標的地區,要嚴格實行污染物總量削減的控制措施,不得批準建設導致環境質量惡化的項目。進一步加強開發區、工業園區和定點基地的環境保護管理,國家和省批準保留的開發區要在今年底前完成區域環評,對不符合區域環評和環保規劃的建設項目和開發行為要嚴格控制。要加強重點行業建設項目的環境監管。電鍍、制漿造紙項目的建設必須嚴格執行省統一規劃、統一定點的規定,同時抓緊做好紡織印染、制革、化工、建材冶煉、發酵等重污染行業的統一規劃、統一定點方案的編制工作。要重視輻射建設項目管理工作。對移動通信、輸變電工程、鈾和伴生礦開發與利用項目要加強監管,對已建未批的項目要依法處理,對新上項目要納入統一管理。山區市縣環保部門要嚴格建設項目審批,防止在產業轉移和開發過程中的污染轉移。要加強建設項目工程監管和竣工驗收,克服“重審批、輕監管”的現象。

加大老污染源的監管力度。積極推進“三表合一”工作,做好排污申報登記和核定工作,摸清工業源排污現狀,逐步建立污染源信息動態管理系統。要加快建立重點企業環保信用檔案,逐步推進重點企業環保信息公開,規范和約束企業環境行為。省局要加快推進120家省控重點污染源的在線監控工作,爭取在*年實現省控重點污染源聯網監控。各市要對轄區內占污染負荷50%以上的重點污染源,逐步安裝在線監控裝置并與省局聯網。要加大排污費征收力度,依法足額征收,今年要配合環保執法行動,對排污費征收情況進行一次檢查。

加強放射源安全監管。要按照國家環??偩帧耙荒曛螛?,三年治本”的要求,在全省范圍開展輻射安全工作許可證的換發工作,摸清放射源管理現狀,結合我省實際情況盡快完善各種工作程序和行政規范,逐步建立放射源動態監管體系。同時,在去年清查放射源專項行動工作的基礎上,繼續加大放射性閑置源、廢源收貯力度,消除安全隱患;對未收貯的放射性閑置源、廢源要落實安全措施,限期送(收)貯;對拒不送貯的單位和個人,要依法進行強制收貯。

(四)完善環境法制,加大環保執法力度

加強地方環境立法工作。爭取盡快出臺《*省跨行政區交界水質保護條例》,抓緊修訂《*省機動車尾氣污染環境防治條例》,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省飲用水源水質保護條例》的立法工作。制定《*省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和《*省嚴控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等政府規章,為環境管理和環保執法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

進一步加大環保執法力度。中紀委五次全會將打擊違法排污行為作為今年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重點問題之一,我們要抓住這個契機,繼續開展打擊違法排污專項行動,下大力氣整頓群眾反映強烈、影響社會穩定、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行為。重點查處違法建設、違法排污、污染飲用水源等突出問題。要認真貫徹實施省紀委、省監察廳《關于對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行為黨紀政紀處分的暫行規定》,對違反環保法律法規的行為,不僅要追究違法單位的法律責任,更要追究單位負責人和有關責任人的黨紀政紀責任。

不斷完善執法機制。要進一步完善與其它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健全環保案件移送制度,堵截環保違法行為查處的漏洞;要健全環保系統互動、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省要建立上一級環保部門對下級環保部門執法情況的考核制度。要重視環保執法隊伍的建設,通過加強行風建設、法律知識培訓、執法人員操行考核、落實執法責任追究和加強社會監督等措施,不斷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效能。

加強環境政策研究。要針對環境管理中出現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講切合我省實際、可操作性強的環境管理政策和措施。積極開展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和建立節約型社會的相關政策研究,深化和完善環保責任考核,探索綠色GDP核算體系。加強環境標準的研究,制定嚴格的地方標準。當前要針對我省污水處理、廢物處理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中存在的問題,會同有關部門開展調查研究,及時講解決對策,促進污染治理設施社會化、市場化、產業化,推動環保產業的發展。要積極開展污染物總量控制、排污許可證制度、污染源在線監控等污染源管理新制度的研究,建立健全污染源管理長效機制。

(五)積極開展示范創建活動,大力推進循環經濟發展

積極開展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生態市、全國優美鄉鎮、全國生態示范區等國家級示范創建活動。肇慶市要確保各項指標全面完成,爭取上半年申報國家環保模范城市驗收。*、佛山等市要加快環境綜合整治進程,重點解決好飲用水源達標率偏低和大氣質量超標等問題,努力為創模創造條件?,F有的模范城市也要鞏固提高創模成果。深圳、珠海、中山等市要盡快完成生態市建設規劃的編制、論證和報批工作,并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全面啟動生態市創建的各項工作。

深入開展省、市級生態示范區的創建工作。要按照分類指導的原則修改完善省級生態示范區(鎮、場、園、村)建設標準,力爭今年新增省級生態示范區50個。要按照國家“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的要求,積極開展市級生態示范村的創建活動,以生態示范村建設為載體全面推進農村治污保潔工程,切實改善農村環境質量。省局將在近期出臺市級生態示范村建設的指導意見,各市要按照省的要求,結合本地區實際,針對農村污水、垃圾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和畜禽養殖污染等問題,制定適合當地的生態示范村建設指標,全面啟動市級生態示范村創建,爭取年內全省創建100個市級生態示范村。

加大力度推進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要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及相關政策法規的研究制定工作。加大我省循環經濟試點建設力度,積極推動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和ISO14000國家示范區的創建工作,珠三角地區要創造條件,爭取每個城市抓好一個以上示范園區的建設,深圳、珠海、中山市要結合生態市的建設先行一步。繼續推進清潔生產示范試點,今年要在*、深圳、中山、佛山、東莞、惠州、江門等市開展電鍍、印染、建材、造紙、化工等重污染行業的清潔生產試點及示范工作,重點抓好產生和使用有毒有害物質企業的強制清潔生產審核。要總結推廣100家原污染嚴重、經實施清潔生產后效果明顯且排污達標的企業的經驗,進一步推動清潔生產工作上新水平。

(六)加強能力建設,提高環境管理水平

今年,要抓緊編制《*省“*”環境管理技術能力建設規劃》,逐步推進五大能力建設。

一是提高環境監測能力。全面推進環境監測標準化建設,做好自動站的建設和管理工作,開展城市空氣質量預報,在全省逐步建成組織網絡化、管理程序化、技術規范化、方法標準化、監測自動化、質控系統化的現代化環境監測體系。要加強監測數據的質量控制,全面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積極開展環境監測數據的分析和運用,為環境管理和綜合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要不斷拓展監測新領域和新項目,以適應不斷發展的環境管理需要。

二是提高環境監察能力。要以加強基層環境監察能力為重點,實現機構名稱、執法范圍、操作程序、執法文書和行為規范的五統一,不斷提高執法水平,增強快速反應能力。今年上半年要完成省環境監察總隊及*等11個環境監察支隊和部分大隊標準化驗收工作,到年底爭取實現全省80%以上地級以上市和部分縣級環境監察機構標準化建設達標,力爭*年全省環境監察機構標準化建設全面通過達標驗收。

三是提高環境信息化能力。要以實現“數字環?!睘槟繕?,加快建立環境統計與排污申報、建設項目環境管理、污染源在線監測和排污收費等環境管理應用系統,形成結構合理、功能齊全的環境管理電子政務應用平臺。到今年底,珠三角所有縣(市、區)環保局都要連通全省環保廣域網,其他地區也要根據自身情況,爭取盡快實現信息聯網。

四是提高應急事件處理能力。要建立環境質量預警預報系統和環境污染應急事件的快速反應系統,構筑環境安全應急處理體系,妥善處理環境污染的突發事件。要增加應急監測和監控設備的配置,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和跨界污染事件處置協調能力。各市要積極爭取政府支持,抓緊解決放射源管理的人員編制問題,并配備必需的儀器設備,以適應我省輻射環境管理的需要。

五是提高引導公眾參與環境保護能力。各級環保部門要建立環境信息公開制度,定期公布環境質量狀況,實行重點項目的環保審批公眾咨詢制度和聽證制度,保障公眾對環境的知情權和參與權。要以建設綠色*為主題,開展各類環保宣傳活動,積極開展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等創建活動,力爭今年底綠色社區達100個,綠色學校達600所。要繼續抓好“六五”世界環境日主題活動,舉辦“弘揚環境文化,建設綠色*”環境論壇,發揮環境宣教在倡導生態文明、普及環境知識、引導公眾參與中的積極作用。

三、以抓好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不斷加強環保部門執政能力建設

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是黨的*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堅持用“*”重要思想武裝廣大黨員,全面提高黨員隊伍素質,加強和發展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舉措,是增強和凝聚黨心民心,鞏固執政基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發揮排頭兵作用的政治保證。全省各級環保部門要從實踐“*”重要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充分認識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重大意義,把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作為今年的一項重要工作抓緊抓好,用先進性教育活動煥發出的精神力量推動各項環保工作的落實。各地要以學習實踐“*”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引導廣大黨員學習黨章,堅定理想信念,堅持黨的宗旨,增強黨的觀念,發揚優良傳統,認真解決環保系統黨員和黨組織在思想、組織、作風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促進影響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環境問題的解決,不斷增強黨員隊伍和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為環保部門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中更好地發揮排頭兵作用,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全省各級環保部門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在當地黨委的領導下,切實把先進性教育活動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扎實有效地開展好教育活動。一是要認真解決環保部門思想認識問題。堅持把不斷提高思想認識貫穿于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始終,把解決黨員的思想認識問題同解決黨員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要通過先進性教育活動,增強環保部門廣大黨員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環境協調發展中的歷史責任感,不斷提高環保部門“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意識,爭當環保排頭兵。二是要做好聯系群眾的工作。要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要把服務人民群眾與推進“民心工程”結合起來,以“治污保潔工程”為載體,推動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問題的解決。要重視群眾來信來訪,下決心解決好群眾長期反映的熱點、難點環境問題。各級環保部門的黨員干部要深入基層,深入實際,加強分類指導,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要把是否解決了群眾反映強烈且通過努力能夠解決的突出環境問題,作為教育活動是否取得成效的衡量標準。三是要大力加強機關作風建設,樹立環保部門的新形象。要在鞏固“作風建設年”活動的基礎上,把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與開展政務公開、落實廉政建設責任制和創建文明活動結合起來。要加強制度建設,加大對權利運行的監督和制約,建立和完善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專家咨詢和評估制度、決策聽證和公示制度、決策責任追究制度。要逐步完善“一個窗口對外”的環保審批和許可工作機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要按照“三有一好”的標準,加強機關作風建設,樹立親民愛民、求真務實的好作風,塑造環保部門干凈干事的良好形象。

同志們,當前環保工作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我們要統一思想、增強信心、克服困難、開拓創新,以更加進取的精神、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良好的形象,努力促進我省環保工作再上新水平,為實現我省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