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會議發言

時間:2022-05-08 09:40:00

導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會議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會議發言

20*年以來,**縣著眼于推進城鄉協調發展,共享改革發展的文化成果,把建設“鄉村少年宮”作為推進農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突破口,整合教育資源,搭建教育平臺,初步解決了農村未成年人工作陣地、隊伍、活動、制度等方面的“瓶頸”制約,促進了農村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一、強化鄉村少年宮建設的保障機制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的鄉村少年宮建設領導小組,負責對全縣鄉村少年宮建設情況進行統籌規劃和協調指導。制定出臺《關于“鄉村少年宮”建設的實施意見》和《實施細則》,確定了“統一規劃、因鎮而異、一校一策、分步實施”的建設思路。把“鄉村少年宮”建設情況列入對各有關部門的年度考核內容之中,定期進行督導檢查,評估考核。各鎮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各相關學校成立專門工作機構,層層抓好鄉村少年宮建設。建立工作匯報、調度制度,協調解決建設中的重大問題,扎實有效地推進“鄉村少年宮”建設。

2、落實建設資金。采取政府投資、社會捐助、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辦法,多種渠道籌措“鄉村少年宮”建設和運行資金??h委、縣政府將“鄉村少年宮”運行經費列入縣級財政預算,實行財政傾斜政策,對中心少年宮進行重點扶持。同時,鼓勵社會資金支持,以冠名、掛牌等形式,吸引社會各界支持鄉村少年宮建設。目前,全縣投入資金400多萬元,其中財政投入300多萬元,社會投入100多萬元,首批30所“鄉村少年宮”全部投入使用。為確保鄉村少年宮正常運轉,縣財政對每所鄉村少年宮每年撥付3萬元專項經費,用于基礎設施設備維護和輔導員交通、生活補助等。各鄉鎮、學校也加大資產投入,全縣共修繕、改造閑置校舍等6000多平方米,折合價值1600多萬元,有力地保證了鄉村少年宮建設工作的全面推進。

3、采取多種模式。立足農村實際,堅持因地制宜,新建與改建相結合,探索形成了三種模式。一是龍頭帶動模式。選取相對獨立的場所,建設規格高、設施全、有特色的中心型少年宮,帶動周圍各學校少年宮開展工作。學生日常活動在本校進行,特色活動或者重大活動在中心少年宮開展。二是校內獨立模式。采取少年宮活動室與常規教室分離的方式,在學校內安排獨立校舍作為少年宮活動場所,能夠相對獨立地開展活動。三是校內交替模式。整合學?,F有校舍和教師資源,教室和場地都是活動場所,教師都是輔導教師,正常教學和少年宮活動在相同的空間、不同的時間有條不紊地交替進行。

二、突出鄉村少年宮的育人功能

1、明確場所定位。一是思想道德教育陣地。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引導廣大農村未成年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二是文體活動基地。向農村未成年人普及科技、勞動、文藝、體育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培養他們勤動手、善思考、敢創新的良好習慣。三是城鄉教育交流平臺。為城區學生開展實踐教育和體驗教育提供第二課堂。四是社會能力培養基地。組織主題實踐活動,學習了解社會,增強適應社會的能力。五是農村文化建設中心。通過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活動、聯誼活動、親子活動,吸引未成年人和家長參與。

2、確立活動原則。一是公益性原則。少年宮不開展以贏利為目的的經營性活動,免費為農村未成年人提供活動場所和器材,免費指導開展文體活動,免費輔導學習科技技能。平時面向在校學生,周末和節假日向社會開放。二是基礎性原則。主要進行科技、藝術、體育等基礎知識教育和基本技能訓練,提高未成年人的綜合能力。三是依托學校原則。主要依托鎮村中小學校管理和建設,充分整合利用學校現有的設施、師資等資源,實現長效運行。四是特色發展原則。讓孩子們根據自身特點和興趣愛好,自愿選擇活動項目,不搞“一刀切”。

3、建立師資隊伍。少年宮的主人是農村未成年人,少年宮運行的組織主體是師資隊伍。在師資隊伍建設中,一方面加大教師培訓力度,一方面推行跨鎮教師“走教”,努力實現一專多能和師資共享。同時,結合中國舞蹈家協會實施“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對50名教師進行集中培訓;充分發揮社會志愿者的作用,通過與等高等院校合作、向協會組織發出倡議等形式,廣泛招募社會各界志愿者,目前已招募志愿者450余人;邀請部分民間藝人、勞動模范、先模人物等擔任輔導員,進一步充實了師資力量,為鄉村少年宮開展活動提供了隊伍保障。

三、豐富鄉村少年宮的活動內容

1、開展道德實踐活動。以“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為主題,組織開展唱響一首道德歌曲、讀一本好書、觀看一部優秀影片、簽訂一個承諾、每天做一次家務、拜訪一次道德模范、每月參加一次義工志愿服務、寫一篇德育心得等“八個一”活動,吸引農村未成年人積極參與,引導他們從點滴做起,養成良好習慣,培養高尚品質。

2、開展國學經典誦讀。組織編寫適合不同年齡段的三套《國學經典誦讀讀本》,免費提供給所有農村中小學校學生,推進國學教育進課堂。學校每天安排二十分鐘誦讀國學經典,鼓勵學生利用節假日堅持自讀,組織全縣中小學生“國學經典誦讀展演”,讓學生在經典誦讀中感受人文傳統,陶冶道德情操。

3、開展時事政策教育。組織開展“綠色生態文明校園”實踐活動,引導孩子們養成環保意識。組織開展“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活動,讓學生學習宣傳禮儀知識,做“文明小使者”。圍繞抗震救災,組織開展“感恩的心”活動,引導孩子們關注災區,奉獻愛心。組織開展社區服務、家庭讀書等活動,引導廣大農村未成年人走出校門,走向社會,讓他們從中受到教育。

4、開展文化體育活動。從學生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出發,引進曲藝表演、剪紙藝術、民樂演奏、腰鼓表演、手工編織、陶藝制作、中華武術等項目,通過琴房、舞蹈房、科技活動室等活動場所,開展“特色大課間”、“陽光星期六”等活動,開闊學生視野,增強動腦動手能力,寓教于樂,學生參與熱情高漲,參與率達到100%。

建設鄉村少年宮的實踐使我們深深感到,為農村孩子做事,永遠沒錯;為農村孩子做事,功德無量;為農村孩子做事,永無止境。我們將認真落實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加大鄉村少年宮建設的力度,積極開展各項主題實踐活動,深入推進農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創新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