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時間:2022-06-07 09:24:00
導語:在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這次全市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市委、市政府“建設創新型城市”發展戰略和“大抓工業、科技強市”的工作思路,圍繞“十一五”工業發展規劃綱要和“6511”工程,全面總結回顧**年我市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工作情況,表彰獎勵**年獲得的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安排部署下一步如何推進和加強以企業技術中心為主要方式的企業自主創新工作和創新體系建設。下面,我講二個方面的問題。
一、去年以來技術中心建設工作回顧
**年,特別是去年6月17日“全市創建品牌企業和技術中心工作會議”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市經委、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質監局、市工商局等部門緊密合作,經過各縣(市)、區及企業的共同努力,全市工業企業的品牌戰略和技術中心建設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提升了企業競爭力,為全市工業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是實施品牌戰略成效顯著。去年以來,我市按照“創造品牌群體、發展比較優勢、建成經濟主體、帶動整體發展”的思路,通過“自主創建、外引內聯”等方式,誕生了一批新的品牌。截止目前,全市共有中國名牌產品11個,山東名牌產品81個,濟南名牌產品193個;有中國馳名商標8件,山東省著名商標66件。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品牌已經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品牌效應的擴大,帶來了產品市場占有率的提高;市場占有率的提高,又進一步促成了品牌向知名品牌的轉化,帶動了全市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是技術中心建設進展迅速。去年以來,我市基本完成了實現技術創新由政府推動向企業自主創新的轉變,以企業為主體,政府引導和社會各方參與的技術創新體系開始形成,企業技術創新的投入機制、運行機制、激勵機制逐步健全,出現了許多以企業技術中心為平臺的企業自主研發創新機構,企業技術中心的作用和效益日益顯現。以濟鋼、重汽、浪潮集團、二機床、力諾集團等為代表的技術中心企業,在提高核心競爭能力、帶動相關行業的技術進步方面,在全市做出了表率。一批企業的技術中心通過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實驗室、建立產學研基地、建立博士后流動工作站等方式,極大地提升了技術中心的水平,加速了科研成果的轉化,基本具備了重大課題的自主研發和轉化能力。全市企業技術中心完成的新產品新技術項目、企業研究開發經費總支出、新產品銷售收入、新產品利稅均有大幅度提高,技術中心已成為企業加速發展的推進器。
(一)技術中心成為全市企業技術創新的主體。**年,全市新增市級企業技術中心37家,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家。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94家,其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7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0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57家,技術中心數量和質量均在全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中處于前列。“十五”期間,技術中心企業累計完成重大創新成果2000多項,其中60%以上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部分成果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新產品銷售收入比率達到30%以上,對工業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大幅提高。
(二)技術中心成為培養和造就高層次科技人才的基地。通過營造寬松和諧的創新環境,技術中心產生了強大的凝聚力,成為企業吸引、培養和造就高層次人才的“搖籃”。據統計,全市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共引進人才2000多人,海內外人才交流達到3000多人次,企業技術中心從事技術開發活動的人員平均在46人以上。其中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和有博士學位的占8%,高級職稱的占30%,遠遠高于全市大中型企業3%和20%的平均水平。這些科技人才85%集中在企業技術中心直接從事科技開發工作。目前,我市已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動站15家,大部分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都已建站,中心與工作站融為一體,為企業技術中心培養、吸引高層次人才創造了條件。浪潮集團把博士后工作站和國家級技術中心作為筑巢引鳳基地,先后吸引博士后16名,博士33名,碩士264名,依靠這批高層次人才使企業得到了跨越式發展。
(三)技術中心成為企業自主創新的源頭。企業技術中心是技術進步的核心和實踐基地,是企業自主創新的源頭所在。據統計,**年,全市企業技術中心科技活動經費支出額達到60多億元,其中用于研究發展實驗的經費支出達到40多個億,科技活動經費支出總額占企業銷售收入總額的3.6%,科技活動的高投入,為企業自主創新提供了強大動力。去年以來,全市技術中心企業完成申請專利1200多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90多件,發明專利申請數占全市企業發明專利申請數的40%以上,企業知識產權開發保護意識進一步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大大增強。
(四)技術中心成為企業對外合作交流的平臺。注重內外結合,廣泛利用國內外技術資源,是技術中心建設的重要組織方式。全市94家企業技術中心與國內外200多所高校科研單位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有46家企業與高校科研單位共建技術中心和中試基地,通過產學研合作完成的開發項目達到900多項。濟南鋼鐵集團與清華大學共建“鴻康貝氏體鋼示范中心”、浪潮集團與山工大共建“熱能工程試驗研究中心”、濟南試金集團與清華大學共建強度中試基地等,都是技術中心開展國內外技術交流合作的成功典范。重汽、浪潮、輕騎、力諾集團等一批企業技術中心還在國外設立了機構,把資源整合鏈延伸到發達國家。
(五)技術中心成為帶動行業技術發展的龍頭。相當多的企業技術中心,不僅是本企業的技術創新的核心,而且逐步成為行業技術中心,通過信息交流、新產品新技術成果和推廣應用,以及對技術創新的指導、咨詢、評價和服務,帶動了行業技術發展和創新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市已在汽車、煙草、電子信息軟件行業建立了三家行業技術中心,以將軍集團為主體的煙草行業技術中心自建成以來,經過兩年多的建設,已成為煙草行業技術創新的龍頭,共申報專利180多項,完成創新項目90多項,其中26項是行業共性、前瞻性技術,對提升全省煙草行業技術創新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市技術中心建設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還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一是思想認識上還有差距。二是技術中心管理上還有差距。三是技術中心建設質量上有差距。四是與先進地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這些問題希望各有關企業、特別是企業領導要引起高度重視,采取切實措施把企業技術中心工作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二、抓住機遇,進一步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一)認清形勢,抓住機遇。市委大明書記在全市“增強自主創新意識、建設創新型城市”專題討論會上要求:我市要盡早確定建設創新型城市的規劃,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等資源,落實自主創新政策,聚集人力,努力建設創新型城市。鮑市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我市今后5年的自主創新工作也做了具體要求:要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品牌為目標、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的集成突破。為此,我們要認清形勢,牢牢抓住機遇,團結一致,發揮省城優勢,進一步推進我市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工作,以強化企技術中心建設為抓手,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帶動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濟南市的城市知名度和核心競爭力。
(二)加強領導,強化措施。抓好技術中心建設是建立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和長效機制的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創新體系和長效機制,確保技術創新持續健康發展,是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推進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工作,是一個涉及政府部門、社會各界和廣大企業的系統工程,我們必須共同擔負起這副重擔。一是制訂出五年中每年推進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工作的具體方案,要長久規劃、扎實工作、穩步推進。二是工業發展引導資金首先向技術中心企業傾斜,作為投資扶持重點,我們過去已這么做了,已初見成效,下一步還要加大力度和幅度,制定出鼓勵企業技術中心建設的政策、措施,以推動該項工作的開展。三是要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企業直接承擔著企業發展、產品技術升級、名牌產品創新和技術中心建設任務,特別是過億元的骨干企業,要樹立品牌意識、科技進步意識,增強品牌創新和技術中心建設的緊迫感、責任感,切實把企業發展的重點放在依靠科技進步上。
(三)堅持標準,提高質量。技術中心建設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把建立體系和培育核心技術并舉,實現由數量建設向質量建設轉變,上水平、上檔次,真正起到示范帶動作用。首先,嚴把認定質量關。進一步規范考核評價工作,堅決克服重認定、輕管理的傾向,從嚴掌握認定標準,確保中心建設的質量和水平。其次,強化整頓提高。對已經認定企業技術中心,要進行徹底的整頓核查,實行嚴格的動態管理,對中心建設重視不夠、管理不善、科技投入不足、一兩年沒有省部級創新項目的中心企業,該警告的警告,該建議摘牌的建議摘牌,決不能姑息遷就,確保我市的企業技術中心既有量的增長,更有質的提高。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我國“十一五”時期發展的主要目標、指導原則和重大部署,并強調本世紀頭20年是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十一五”時期尤為關鍵;我們一定要有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寬廣的世界眼光,緊緊抓住機遇,應對各種挑戰。今年是我市“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開好局,起好步,事關全局,非常重要,我們要認真領會科技創新和自主創新的深刻內涵,緊緊圍繞“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16字方針,切實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著眼未來,立足當前,本著研制一批,儲存一批,生產一批的良好運行機制,發揮各級企業技術中心的作用,加快科技興企和科技強市步伐。
同志們,推進企業技術中心建設,是推動我市工業加快發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國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需要。從上半年我市工業經濟運行的數據看,我們勝利實現了“雙過半”,同時也為下半年經濟指標的完成和“十一五”開局之年“開好局,起好步”打下良好基礎。這是全市工業戰線上同志們共同努力的結果,更凝聚了全市企業技術中心的同志們的智慧和汗水。我們應當樹立起省會城市排頭兵地位的觀念,要有信心、有決心,更要有雄心;要有骨氣、有勇氣,還要有霸氣。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奮力拼搏,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新時期的戰略機遇,在實施新興工業強市戰略中,建設出更多、更高水平的技術中心,為推進濟南工業的更大發展和創新型城市的建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上一篇:領導在市工業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 下一篇:副市長在市油區工作會議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