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發言稿
時間:2022-07-05 03:46:00
導語:農業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發言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前一段時間,按照市委統一安排部署,緊緊圍繞“改革創新、科學發展、服務三農、爭創一流”的活動主題和“扎實推進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加快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農村”的實踐載體,積極參加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學習調研階段和分析檢查階段的一系列活動,感到收獲很大,啟迪很深。特別是對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有了進一步理解,增強了以科學發展觀統領三農各項工作的自覺性。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參加學習實踐活動的主要體會和初步成果
通過參加學習實踐活動,個人感到在以下幾個方面體會比較深:
體會比較深的第一點,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做好各項工作的根本指導思想??茖W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與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脈相承的科學理論,是我們必須始終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對這一點,通過認真、系統地閱讀規定的三本書,理清了兩個歷史脈絡,明確了一個戰略部署,感受尤為深刻。首先是通過閱讀《、鄧小平、論科學發展》這本書,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我們黨高度重視發展問題的歷史脈絡。三代領導人各有側重的論述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深感落后就要挨打,提出了要趕上和超過最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的歷史任務。鄧小平針對和階級斗爭為綱導致國民經濟瀕臨崩潰邊緣的沉痛教訓,提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四化建設是最大的政治”、“發展是硬道理”等一系列重要論述??偨Y蘇東劇變的教訓和我國改革開發的成功實踐,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核心是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其次是通過閱讀《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選編》這本書,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科學發展觀從提出到完善的歷史脈絡。從開始的一個概念、一個提法,到后來系統化、理論化,歸結為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這一理論的提出,毫無疑問也是時代的要求(事實上在鄧小平時代就已經埋下了伏筆——鄧小平南方談話:本世紀末突出地提出共同富裕問題)。第三是通過閱讀《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干部文件選編》這本書,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黨中央率先實踐科學發展觀,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做出一系列戰略部署的重大意義。包括新農村建設、建設和諧社會、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自主創新等等。通過學習,對黨中央決策的領會和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
體會比較深的第二點,扎實推進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加快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農村,必須始終堅持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這一根本指導思想。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濰坊市的三農工作不斷創新,農業“三化”、新農村建設、農村社區建設、農產品質量區域化建設繼續走在全國、全省前列,這實際上就是我市貫徹科學發展觀、大力實施統籌城鄉發展方略的結果。今后一個時期,我市三農工作要保持領先地位,為農民群眾帶來更多實惠,必須始終堅持和深入科學發展觀這一根本指導思想,繼續大膽創新,著力構建解決三農問題的長效機制,在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新格局方面走出新的路子,為全省、全國創造和提供新的經驗。
體會比較深的第三點,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挑戰,推動農民持續增收,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做貢獻,必須牢牢把握和全面運用科學發展觀這一強大思想武器。當前,金融危機對我市三農的沖擊影響開始顯現。一季度全市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增長幅度低于全省、全國水平,有的地方出現負增長。這對我們做好三農工作提出了重大挑戰。應對這場危機的影響,必須牢牢把握和全面運用科學發展觀這一強大思想武器和根本方法,站在長遠、全局和戰略的高度,著力解決制約和影響農民增收的體制和機制問題,提高三農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全市農村經濟社會轉入又好又快的科學發展軌道。
在前段的學習實踐活動中,突出了實踐特色,把科學發展觀自覺地融入到三農改革試點中去,推動了各項工作的開展。
一是把開展學習實踐活動與研究起草改革方案緊密結合起來。三農改革是我市作為全省經濟體制綜合配套改革的六個重點內容之一。三農改革方案是不是切合實際、能不能抓住關鍵問題,是改革成敗的首要環節。在具體工作中,把開展學習實踐活動與推動三農改革結合起來,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經過充分研究論證,形成了“八化、八個機制”的三農改革總體框架,為市里形成《改革總體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據。
二是把開展學習實踐活動與加強三農改革調查研究緊密結合起來。重點圍繞城中村、城郊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發展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組織、推進城鄉戶籍制度改革、農村社區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建設等重大問題開展調研,為推進全市三農改革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是把開展學習實踐活動與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領導重要批示,推動三農改革工作開展緊密結合起來。前段,上級領導分別對農村社區化、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建設做出了重要批示。為落實好上級領導的重要批示,進一步打造我市三農改革工作亮點,市委、市政府確定會議對這兩項重要工作進一步部署和推動。在會議籌備過程中,和三農試改辦的同志一起自覺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精心研究,認真謀劃,切實把實施意見、工作規劃、考核標準、領導講話等會議重要文件起草好,為推動全市三農科學發展發揮積極有效的作用。
二、存在的突出問題
前段學習實踐活動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實事求是地看,學習和實踐都還是初步的。對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一是對當前三農熱點、難點問題的反映還不夠敏銳。比如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全市農民增收幅度減緩,這其中存在哪些體制機制性問題還缺少深入的研究。在眾多的不確定因素面前,我市有的農業龍頭企業遭受了毀滅性打擊,其深層次原因何在,如何從完善體制機制入手避免類似問題再次發生,對策措施還不夠深透。
二是推進三農改革的主動性、超前性還不夠。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外地已經推行多年,成效也十分明顯。在我市去年才開始在個別地方開始試點。專業合作社的發展也不夠快。
三是推進三農改革的外部協調和內部運行機制還不夠完善。從外部來看,主要是有關部門的參與度不夠。從內部來看,發揮三農試改辦每個同志積極性、創造性的機制和辦法還不健全。
三、存在問題的原因剖析
存在上述問題與不足,根本原因是在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提高素質、指導實踐方面還有差距。具體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理論學習有差距。主要是對解決“三農”問題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中的重要作用和以科學發展觀引領“三農”工作的思想方法等一系列理論問題缺乏深入透徹的學習研究,理論學習不系統、不全面、不深刻,特別是存在比較浮躁的情況,滿足于一知半解、淺嘗輒止,致使理論創新和理論轉化為實踐的能力提高不快。
2、進取精神有差距。工作研究就事論事多、開拓創新少;自我加壓、追求一流的精神不夠強;拼搏奉獻、攻艱克難的勁頭不夠足等等,影響了改革創新水平和工作創新能力。
3、調研工作有差距。主要是下基層調研進村戶了解實情少,存在匆匆忙忙、蜻蜓點水,調研不夠深入的情況;主動研究問題、創造一流成果的意識有些弱化,導致了思想反應遲緩、工作創新不足,影響了與時俱進水平和決策參謀能力。
4、黨性鍛煉有差距。主要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政績觀方面錘煉不夠精深,帶隊伍、樹形象、出成果的意識樹立的不夠牢固,用堅強的黨性教育自己、約束自己、管理自己不夠一貫。
四、整改措施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通過深化改革建立解決三農問題長效機制的關鍵時期,面臨的任務十分艱巨。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認真進行整改,對于進一步提升本職工作水平,為全市農村改革與發展做出積極貢獻意義重大。為此,決心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整改。
一是進一步強化理論學習。按照牢固確立科學發展的世界觀、方法論的要求,切實加強和改進自身理論學習,把理論學習更好地與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三農”改革工作結合起來,著力提升謀劃三農改革的戰略眼光和理論思維能力,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工作能力。在學習方法上,積極參加統一組織的學習,重點抓好業余自學。并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討論活動。在學習內容上,進一步科學發展觀理論和“三農”工作業務知識,拓寬知識面,提高融會貫通能力。
二是進一步推進工作創新。按照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推進思想解放和工作創新。既要圍繞全市“三農”工作提出創新思路,又要結合分管工作及時推進工作創新,同時推進以實踐創新為基礎的理論創新,確保市委、市政府關于全市三農改革的決策落到實處,取得成效。
三是進一步提高調研水平。做到真正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抱著真心實意向基層干部和農民群眾學習的態度,扎實開展調查研究。根據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三農改革最新動態,及時確定重點調研課題,組織好深層次調研。探索建立調研聯系點制度。
四是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把為農民群眾服務、為基層服務、為干部職工服務作為自己的職責和義務,做到“憂群眾之所憂、急群眾之所急”,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盡最大努力解決干部職工提出的合理要求和建議,努力在為人民服務中實現人生價值。
五是進一步堅持廉潔自律。時刻牢記“公生明、廉生威”的古訓,把為民、務實、清廉作為自己的自覺行動,強化廉潔自律意識,嚴格遵守廉政紀律,始終做到警鐘長鳴,筑牢防腐拒變的防線。始終保持清醒頭腦,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做到不該收的東西堅決不收,不該去的地方堅決不去,樹立領導干部的良好形象。
- 上一篇:國土局實踐科學發展觀發言稿
- 下一篇:鄉鎮領導科學發展觀發言稿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