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危機處理演講稿

時間:2022-10-04 10:42:00

導語:民營危機處理演講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營危機處理演講稿

各位領導、黃主席和各位嘉賓。

我們看到發展的時候,首先看到的是風險,其實我認為,對于我自己來說,在04年以前,包括我個人的主要精力,更多的是放在發展上,抓住機會,04年可以說是民營經濟的年,我們感受到,04年是體檢年,我們最重要的工作是將我們的財務進行審計,包括將我們的財務資料公開化,從而得到方方面面的信任,不少的企業說,我的財務狀況現在沒有辦法公開透明,否則會死得更快。資料公開不是解決風險的根本的問題,要將風險控制在起初的時候,如何控制,如何控制風險,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人的心態的問題,我們的行為模式對我們的價值觀來說是有影響的,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就有什么樣的行為模式和結果。企業是社會各種關系的綜合,你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就會如何處理社會的關系。如果不正確的處理好,就會積累很多的風險。

民營企業要增長,根本的問題是要重視自身存在的問題,要敢于面對自身的問題,才可以提升自己從一個企業的運轉來說都存在冒險主義在里面,如果你的資金足夠多的話,你是不會輸的,總是會贏的,這是一個基本的原理,但是不行的是,你的資金總會用光的,企業的經營也是這樣的,不能說,十年、二十年后,我的企業是好的,所以你要無限制的支持我們,所以要維持短期的利益和長期發展的問題,有限的資源如何利用的問題,是很關鍵的。長期的業務和短期的風險要有一個比例,長期的業務的比例要達到70%以上,要拿出30%的資金進行風險性的嘗試,如果這個比例搞錯了,對于未來的發展是很重要的,如果搞錯了就難翻身了。

民營企業如何處理好多元和專業的問題,不少的民營企業都在多元化的經營,這本是沒有錯,你是做一個還是多元的經營,問題是是否善于進行多元的經營,是否有能力經營多元的公司,作為一個多元的公司,有哪些的問題,你做多元的問題是可以的,但是多元是否做得比別人強,例如復興集團來說,我們進入地產的時候是從很小的規模作起的,但是這些年我們在專有品牌方面有所提升,所以我們在香港上市,國際資本也是認同的,這說明經濟上經歷了良性的循環,整個集團如果做多元化的投資,要有多元化的結構和多元化企業的文化和能力。而且要做得非常專業。

我們還要處理內涵的增長和外因的發展,我們要增長,要發展,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我們在跑馬圈地的同時,一定要將地種好,如果民營經濟長期停留在跑馬圈地,沒有能力將地種好的話,那么你的地遲早要交出來,所以我們要培養,將自己的每一塊已有的土地,精耕細作,做好的問題。在這一點上,我們還是值得自豪的,最重要的就是在做南鋼的時候,當時的產能只有200萬,而且是中低的鋼材,這些年我們在產品上提升了,我們在規模上擴大了,我們在效率上提高了。前幾年大家都賺錢的時候,看不出南鋼的競爭力,當這幾年經濟狀況不好的時候,就看出了南鋼的競爭力,我們現在還是可以盈利的,所以不但要跑馬圈地,還要種好地。

我們要處理好自己做大做強的問題,有的企業宣稱說我們是太大了,不會死的,但還是死了。有的企業有錯覺,覺得我足夠大,有問題政府會救我的,從做民營企業的第一天開始,大家要清醒,對自己的每一個決策負責,每一個決策都要表現在經營結果上。我選擇,我負責,這就是民營企業的風格,這里面還有一個價值觀的問題,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社會創造價值。這樣做每一個決定的時候,不是簡單的將東西堆積在一起。

還要解決快與慢的問題,什么時候快,什么時候慢,環境好的時候,要快一點,不好的時候,要慢一點,自己要知道自己的家底和自己的負債能力,人才狀況。我們是民營企業的負責人,我們在價值上要深挖潛力,要知道自己的發動機是什么,如果在這些方面沒有一個清楚的了解,只是想不斷的加快,很有可能有一天就會撞車,我認為我們80%的問題,不是太慢的問題,我們80%的問題是太快的問題,在中國有太多的機會,有太多的沖動,有太多的事情,包括我自己在內,都是充滿了激情。所以如何解決快和慢的問題,就是我們生和死的問題。進和退的問題,進比較容易,退比較難。中國人是充滿智慧的,經常說舍得,但是舍比較容易,得比較難。去年我們在環境變化的情況下,我們也賣掉了一些東西,包括出售了一些資產,回籠了一些資金。

還有我們要懂得和大家分享,例如我們的上市,03年的時候復興醫藥發行了可轉債,04年我們在香港上市,募集了17億港幣,當時的價格與我們的理想價格是有差距的,但是如果不懂得和別人分享,就不可能有更多的人支持你。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是,當公司發展到有問題的時候,要敢于“賣”,手上如果有合適的現金就不要賣,我最近看到一些民營企業跟我探討這個問題的時候,我說如果你認為是好的東西,要你說服別人是做不到的,否則你就不會賣,在溝通的過程中該賣的就要賣,這也是我們要處理的問題。

處理好與政府、官員的問題。一方面我認為與政府的關系不能太軟也不能太硬,不能太軟就是要與政府有良好的溝通,沒有政府的支持,民營企業不能有很好的發展。不能太硬就是我們不能用非法的手段,保持太好的關系。因為,你用這種手段的話,你的企業是很脆弱的,你如何經營起來的,就會怎么倒下去的。不能過于太軟,政府的利益和政府的利益角度是不同的,你的決定,不能因為省長跟我說的,他不會讓我虧的,省長的角度是認為你的發展是符合社會發展的,你是否賺錢是你企業家的問題。

例如美國一個企業家,本來想蓋18層樓,一個領導來的就變了28、38、78層,本來18層是不會死的,但是78層一定會死的,不能怪領導的,這說明我們要自己做決策,這要清晰的把握好。還要處理好企業和資本市場、銀行之間的關系問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我們得到第一筆銀行貸款的時候,要有原則,任何與我們有貸款的原則,可以公開任何的資料,要透明。企業還是立足于自己的現金流,你一定要做有利潤的現金流和有現金流的利潤。這是我們的生存之本。我們還要多渠道的發展,我們一味的靠著銀行,尤其是中國的銀行體系不健全,大部分的資金是短期融資比較多,如何加大資本的融資和股權的融資,這對于民營企業來說,這涉及到心態的問題,因為涉及到分享的問題,我認為要與別人分享,才可以得到更多的幫助。

還要處理好股東之間、股東和經營層的關系,復興集團13年五個股東一直榮辱與共,最近整個集團推出一本書,就是《贏》,這本書為什么推薦給大家,就是企業之間和股東之間的溝通,所以我認為坦誠是最重要的,大家不要互相猜忌,如果13年我們五個人分幾次家,每次分家都會停滯不前,就不會有13年的發展,所以我很感謝股東對我的支持。所以我有感恩之心,感恩社會各界對我們的支持,如果有這樣的感恩之心,就會很好的和社會處理好各種各樣的關系,大家也會多支持你。首先要建立起良好的公司結構。最怕的是,明著我跟你說,什么利益都不要,暗地里想要的很多,這樣的公司,就沒有時間和精力放在管理和經營上。

我們都是老板,很多的時候要職業經理人為我們做,還要監督職業經理人,這是很關鍵的,很多的風險就是因為沒有處理好這種關系而產生的。如果要比較,一定要用職業經理人,所以要充分信任別人,同時也要監督職業經理人,如果少了任何一面,企業都無法發展,都會存在風險。

企業的一個價值,根本上來說,除了為股東、社會創造價值外,我們的基礎是要為客戶創造價值,要為員工創造價值,我認為應該對員工好一點,這是有回報的,我在公司里面認為,我不要對一個員工說,“我來復興是對復興做貢獻的,我不計較報酬”,我認為這是不對的,我也承受不起。我希望員工說,我做得很努力,我也應該得到我的回報,要讓員工愿意為復興努力和工作。我不希望開除員工增加效率,所以作為民營企業家,從出身的第一天要承擔這種責任,要處理好這樣的關系,要讓各種的價值充分的發揮出來。不好意思占用大家這么多的時間。

如何排出風險,一個企業的核心就是在座的各位,就是我們的心態,為什么做企業,我們要處理好我們的心態和方方面面的關系,就可以防范企業最大的風險。最后有幾句話分享。一、聽老婆的話,意思是,多吃飯、少喝酒、良好的身體是很重要的。二、跟共產黨走,還是要跟政府、社會各界保持良好的心態,要多聽聽社會的聲音。三、為社會創造價值。四、做受人尊敬的民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