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家長會代表講演參考
時間:2022-08-26 04:28:00
導語:校家長會代表講演參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你們好!
祝愿各位家長都能成為一個既知道愛護小雞,最后。也善于愛護小雞的稱職母雞。
有著不同的身份。做著不同的工作:有的機關任職—其中一部分人可能身居領導崗位;有的商海弄潮—其中一部分人可能腰纏萬貫;有的下崗在家—其中一部分人可能正為生計發愁;有的鄉村務農。日出而作,非常感謝校方召開這次家長會.使我各位家長有了一個相聚和溝通的機會!來自不同的地方。日落而息…剛才觀察了一下。今天開會遲到大部分是來自農村的家長,肯定是做了一陣農活后,才洗腳上岸,換上新鞋趕來的為了增加孩子的營養,有的提了幾斤蘋果,有的提著一只保溫桶—猜想里面肯定是一只燉爛了土雞婆,可憐天下父母心?。?/p>
大家都是平等的因為我都擁有一個共同的心愿—望子成龍,但不管我做什么的坐在這里。望女成風;都擁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兒女心中的父母,老師眼里的家長。所以,今天我想借這個機會,就如何做父母和怎樣當家長,同各位講幾句心里話。
還有很多不足;同各位家長相比,孩子同那些品學兼優的孩子相比。也存在著不少差距,所以我要講的不能算是經驗,只能算是感受。如果能夠引起各位的共鳴,將感到莫大的榮幸。
朋友相聚、親人團聚的時候,作為中年人。談得最多的恐怕就是孩子的學習問題。談論時,有的眉飛色舞、津津樂道,稱贊自己的孩子很聽話;有的搖頭嘆氣、一籌莫展,抱怨自己的孩子不乖巧…不知道在座各位家長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個人認為孩子聽不聽話、乖不乖巧,與父母稱不稱職有很大的關系。因為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稱職的父母!
可能有人會不以為然:為了證明我觀點是錯誤的可能會舉出下面的例子—有一對家住農村的夫婦,這樣說。從來沒有刻意地照顧和管教過他兒子,但池們兒子最終卻考取了清華大學。當別人問他家教經驗時,孩子的父親回答說:沒有什么經驗,就是早晨莫讓他起早了晚上莫讓他睡晚了三餐莫讓他吃少了而一對經濟條件很好的夫婦,對孩子百依百順,既照顧其飲食起居,又為之聘請家教,總之是硬件軟件一起上,以便讓孩子一門心思讀書,考取重點大學,但孩子最終卻名落孫山。
上面的情況肯定存在但這只是特例,不否認。這種特殊現象,就正如我平常所講的那樣: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但普遍性的規律則是無心插柳難成蔭,有意栽花花才發。稱職、對孩子負責的父母,孩子一般都聽話;如果孩子不聽話,一般與父母不稱職、對孩子關心不夠有關。
怎樣才能做一個稱職的父母和家長呢那么。
要疼愛孩子
母親疼愛孩子,高爾基說。那是連母雞也知道做的事。每一位做父母的都知道疼愛自己的孩子。但在目前的社會背景下,該怎樣疼愛孩子呢?個人認為,應該把對孩子的愛,化成一種以責任為內容的教育,教育孩子對親人、對社會要盡責任??赡懿荒苊骨嗍?,可能做不出驚天動地的業績,那么就從身邊的事情做起,從最容易做到事情做起,從教育孩子做起吧?如果每一個做家長的都能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有益于親人、有益于社會的人,就是對孩子、也是對社會盡到責任。
題目叫《只能陪你一程》其中有這樣一段話:每個人都只是穿插在人生活中的一個片斷,最近讀到一篇文章。這注定你永遠只能陪人一程。愛自己的父母,希望他長命百歲,但你再孝順,也會走在前面…只能陪父母一程;喜歡自己的兒女,時刻夢想用自己的身軀為他遮風擋雨,然而你再高大,總有一天你也要走在面…只能陪孩子一程”這段文章給我以這樣的啟示:只能陪父母一程,就要珍惜時間孝順他只能陪兒女一程,就娶抓緊時間培養他錢財是身外之物,名利是過眼云煙,盡心盡力培養好了孩子,就是對他最深的愛!
要熟悉孩子。
世上也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孩子。從性格修養來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孩子們有的內向,有的活潑;有的低調,有的張揚;有的喜靜,有的愛動;有的急躁,有的沉穩;從心理素質來講,有的剛強,能承受屈辱和壓力;有的脆弱,弄不好就可能走向極端;有的自信,有的自卑;從興趣能力上講,有的興趣廣泛、知識面寬,有的興趣單一,知識面窄;有的形象思維強、有的邏輯思維強;從家庭環境來說,有的家境寬裕,有的家境困難…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每一個做父母的要盡可能地關注、熟悉自己的孩子,善于探索、總結孩子的成長規律。只有這樣,才能因人施教,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大家應該明白,跟自己的孩子,除了父子、父女、母子、母女關系外,還應該是朋友關系、兄弟姊妹關系!應該了解自己孩子的理想抱負、興趣愛好、喜怒哀樂,應該經常同自己的孩子溝通、交流,應該知道孩子每次的考試成績,應該記住班上科任老師的電話號碼并經常同他保持聯系,應該經常觀察孩子心理、生理的變化…如果沒做到這些,就不能算稱職的父母和家長!
要寬容孩子
正處在生理的發育期、思想性格的逐步成熟期和人生觀、價值觀的基本定型期。這一時期,進入高一年級的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有可能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作為一名家長,應該記?。阂苍S殘缺的才是完美的對于孩子,應該多一點理解,少一點抱怨;多一點寬容,少一點苛求,切不可求全責備。偉人會犯錯誤,做家長的會犯錯誤,那么我為什么要求自己的孩子一貫正確呢?責任是引導孩子們正視錯誤,分析錯誤,盡可能少犯錯誤。既然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那么自己的孩子就不可能次次成功。要引導他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順境與逆境,做到成功了不驕傲,失敗了不氣餒,順境中不得意忘形,逆境中不怨天尤人。成才的道路千萬條,未來的社會什么樣的人才都需要,孩子將來考取什么樣的大學,從事什么樣的職業并不重要,重要的要讓自己的孩子有進取心、責任心、同情心。
要引導孩子
種豆得豆,種瓜得瓜。不同的教育方法,會收到不同的效果。同孩子朝夕相處,自己的一言一行會對他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不能在教育孩子時是一套,自己行動時又是另一套。如果我自己斤斤計較,卻要求孩子寬以待人;自己虐待老人,卻要求孩子孝敬父母;自己從不讀書看報,卻要求孩子認真學習;自己打牌賭博,卻要求孩子不上網玩游戲;自己用錢大手大腳,卻要求孩子勤儉節約…那是絕對不可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的
二是有所不為的好人,現在社會上的人分為三種:一是有所作為的能人。三是無所不為的壞人。自己的孩子可能成不了能人,但千萬不要讓他成為無所不為的壞人!要想盡辦法引導他做好人。學校做一個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健身、學會審美的好學生;家里做一個有禮貌、有能力、有熱情的好孩子;杜區做一個遵守法紀法規、遵守社會公德的好公民!
- 上一篇:秋季英語教研情況目標
- 下一篇:航空集團創優情況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