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城市授牌儀式講話
時間:2022-03-29 03:00:00
導語:園林城市授牌儀式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園林綠地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礎設施,是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城市的重要抓手。按照國家和省上的部署要求,我市于2000年提出了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目標,經過五年多的不懈努力,以政府主導促進社會參與,以規劃建綠優化生態布局,以科技興綠提升綠化水平,以依法治綠加強綠線管理,以精品園林打造都市景觀,以項目帶動發展綠色產業,取得了明顯成效,實現了城市綠化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良性互動。
一是城市生態環境質量在創建中得到提高。通過持續推進重點綠化工程,因地制宜實施綠地系統建設,全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6.46%,綠地率達33.65%,人均公共綠地9.22平方米,道路綠化面積占31.5%。由于大環境的改善,城市空氣質量優良率超過80%,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大于85%。我市相繼獲得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全國節水型城市和全國衛生城市等榮譽,這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國家園林城市的創建成果,體現了城市生態環境質量的整體提高。
二是城市居民生活環境在創建中得到改善。通過合理規劃游園綠地建設,傾力打造綠色人居家園,全市新增防護綠地和風景林地3千多公頃,建成園林小區793個,建設特色園林公園113個。這些集擴綠增綠、園林藝術、景觀保護于一體的綠化建設工作,有效增強了城市園林綠化的生態功能和景觀功能,極大改善了市民的生活居住環境,并且在市民健身和疾病預防等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是城市持續發展能力在創建中得到增強。通過拓展綠化建設的生態效益,帶動城市周邊農村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全市發展園林規模企業4百多家,吸收農民工10多萬人,每年培育苗木花卉3千多萬株,產值超過11億元。綠色產業已成為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來源。同時,良好的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也成為構筑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基礎。
四是城市現代文明形象在創建中得到塑造。通過堅持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廣泛動員共建綠色家園,全市建設園林式單位1100多個,占單位總數的67%,每年義務植樹780多萬株,成活率超過90%。這種從市委、政府到普通市民,從專業部門到各行各業攜手創建的生動實踐,凝聚了社會各界愛家鄉、愛城市的情懷,激發了廣大市民愛自然、愛生活的追求,既使城市精神得到升華,也促進了城市的和諧進步。
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沒有終點。我們將倍加珍惜這一來之不易的榮譽,把這次授牌儀式作為新的起點,乘勢而進,完善措施,更加自覺地把城市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貫穿于構建和諧*的全過程。一要全面鞏固創建成效,組織實施好新一輪城市綠化系統建設規劃,構筑城在園中、園在城中、城園結合、城園一體的城市園林綠化新格局。二要提高園林綠化質量,發掘傳統園林藝術,發展現代園林文化,加快把*建設成為生態園林城市。三要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完善城市園林綠化法規制度,依法強化綠線管理,加強綠地保護,擴大綠化成果。要積極發展綠色生態產業,堅持把扶持綠色經濟、推廣綠色建筑、發展綠色交通,作為轉變增長方式的重要內容,推動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同步雙贏,努力把*建設成為中國中西部地區人居環境最佳、創業環境最優、綜合競爭力最強的現代特大中心城市。
最后,請允許我再次向建設部、省建設廳的各位領導對*工作的關心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