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鎮生產生活條件改善的調查報告
時間:2022-12-25 10:10:02
導語:村鎮生產生活條件改善的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鎮位于市西部山區,山區、丘陵各占1/2,轄18個行政村,總人口3.1萬人。土地總面積12.3萬畝,耕地面積2.5萬余畝,荒山面積9萬畝,其中可利用荒山6萬畝,現已完成荒山開發3萬畝。主要資源有鐵礦石、石灰石、石英石等,2012年生產總值4.4億元。
為了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按照市“還青山綠水,走生態發展之路”的要求,我鎮打算以南五村為主對老礦區進行資源整合,土地進行恢復治理,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對自十里亭以西至黑硇重點發展現代農業,打造綠色長廊;對西部山區進行科學謀劃,重點發展旅游業。但在具體實施中,由于受歷史、自然等因素影響,我鎮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與群眾日益增高的需求還相距深遠,亟需改善。
一、粗放式開采對我鎮的影響
20世紀80至90年,是村礦區開采的高峰期,1995年前后因資源枯竭開始衰落,進入殘采期。村礦區一方面為國家經濟建設提供了優質的鐵資源,為我鎮的率先發展提供了產業和資金支持;另一方面粗放式的開采造成資源迅速枯竭,遺留了嚴重的問題,對現在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嚴重制約了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當前礦區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1、環境惡化:水土流失,礦渣占用耕地,地下水位下降。村鐵礦在開采初期,基本上屬于小規模、大群體、不規范的開采模式,礦山企業一味追求經濟利益,對礦區周邊的生態環境缺乏保護意識。地下形成采空區,地上產生大量的矸石、礦渣、垃圾等廢棄物以及開采所產生的廢水、廢氣等都對生態平衡造成破壞,而且影響到居民的生存和發展。惡劣的環境嚴重制約了南五村(西毛村、村、陽、后坡、趙冊)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的致富增收,耕地減少,人畜飲水困難。由于長期過度開采資源,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嚴重,水源井枯竭,加上供水設施損壞,長期無人管理,居民飲水和農業用水十分困難。吃水靠買,澆地靠天,農業發展滯后、農民增收困難。2、采空區面積大,威脅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對資源掠奪式、粗放式開采,造成地下資源銳減,導致地質受損。目前村鐵礦區已經出現大面積的采空區(包括:龜山、南洼、坡山、白草崗、鳳凰山、黑山、長嶺前、寺山),已有塌陷區6.8平方公里,廢棄礦井56個(已進行了填埋),礦區地面的沉陷已經威脅到周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采空區距離村莊較近,分布著大量的耕地、林地,涉及耕地1200畝,林地1120畝。塌陷地無法耕種,田間交通道路、水利設施等受到破壞。省國土廳對我市采空區進行認證時,確定村已存在10處較為嚴重的地裂、地面下沉現象。3、礦區治理難度大。村鐵礦雖然屬于邢鋼集團,但是在邢鋼撤離后礦區屬于無人管理狀態。當時村鐵礦是國有企業,以較低的價格征用了大量土地,取得了土地的所有權?,F在,村鐵礦所征用的土地大都被閑置,隨著耕地的減少,附近村民想要開發鐵礦區,但苦于沒有取得合法手續。再者,一些小規模開采的鐵礦,如龜山、南洼、白草崗等,采礦權主體已經全部消失。鐵礦區一些歷史遺留問題想要徹底解決,需要多個職能部門的協調合作,僅靠村鎮一己之力難以解決。
建議和措施:
一是對礦區生態環境進行修復。以市水生態修復工程為契機,協調林業、水利等部門開展對荒山荒坡進行綠化,修復生態環境,減少水土流失;加大農田水利和田間道路修復力度,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徹底解決礦區群眾吃水、用水難問題。幫助建設蓄水池、灌溉溝渠等水利設施使輕度塌陷地逐步恢復耕種,依托我鎮其他村發展現代農業的先進經驗,發展農業種植、增加村民一產收入。在基本收入得到保障的前提下,結合礦區實際,在專業技術人員及相應資金的支持下,尋找符合實際的發展項目,發展替代產業。二是對采空區進行安全評估和綜合治理。我鎮礦區采空區面積大,地質破壞嚴重,已經危及到附近村民的安全,有些村民的房屋已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裂縫、下沉等現象,造成了恐慌、不穩定的苗頭。目前礦山企業處于停產狀態,而且由于之前的小規模開采和礦山開采權主體更換、消失,“誰開采、誰治理”的原則已經不適用。為了加強對采空區的治理,改善村民的居住環境,我鎮將積極申報國家礦區綜合治理項目,爭取國家資金的支持,對采空區進行綜合治理,保障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三是復墾土地,高效利用土地。對尾礦、廢渣、矸石等固體廢棄物進行清理,確保堆放合理、安全,不濫占耕地、污染環境。在專家的指導下對被破壞或廢棄的土地進行回填、平整或改造,恢復土壤成分,將廢棄土地變廢為寶。將土地恢復至可供種植作物或養殖需求的狀態,不僅可以增加土地面積、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有助于周圍生態環境的改善和農民致富增收。
二、現代農業發展有待加強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現代農業已經成為村鎮的一大支柱產業,目前,我鎮擁有現代農業園區13個、農業專業合作社3個。但是,我鎮的現代農業發展還不夠強大,表現在企業市場知名度低、產業鏈短、輻射帶動作用不強;農業專業合作組織少、發揮作用?。晦r業技術缺乏、農民積極性不高。
建議和措施:
一是在企業做大做強上下功夫。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給予現代農業企業融資、推介等方面的支持,完善服務企業措施,提高企業知名度,走名牌戰略之路??梢越梃b我市推廣玻璃的相關經驗:成立玻璃研究院、建立玻璃網站、參加大型展銷會等方式,對現代農業企業、品牌進行推廣,提高知名度。利用品牌效益延長產業鏈,提高標準化生產水平,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增加企業效益,由市場低端產品向高端產品過渡。企業發展壯大了,一方面自身的示范作用會帶動周邊小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會輻射帶動周邊配套產品的發展,而且有助于提高農戶的積極性。提高現代農業科學化生產、管理水平。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對已形成種植規模的園區進行道路網、山地水利網、管理房網點等農業基礎設施規劃和建設提供服務。
二是加大對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的引導、扶持力度。農業專業合作社是現代農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民間組織,有助于提高現代農業規?;?、標準化水平,有助于系統規劃,減少、規避市場風險。但是由于是農民自發成立的合作組織,在生產上、管理上還不夠科學規范,需要借助科技、農業、林業等部門的力量,給予農業專業合作社全方位的指導。提高市場敏銳性、提高標準化生產水平、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進而提高市場競爭力,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這樣可以引導、帶動更多的農戶自愿加入到合作組織中來,形成大規模的集群產業,讓現代農業專業合作社成為帶領農民致富的法寶。
三是堅持送教到鄉,用科技致富農民。1、科技部門和種植、養殖大戶結成幫扶對子,給予農戶全程跟蹤式技術服務,提高科技含量。2、有針對性地進行科普宣傳教育活動,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加強對新型技術和科學種植、養殖的推廣和典型示范,引導農民參與到現代農業發展中來。提高農民辨別真、假農資的能力,降低農民損失。加強對有一定文化基礎農民的培訓,培育新型農民。目前,我鎮聯合農業中專學校在五龍山莊開辦農業技術中專班,招收80名農民接受農業種植、養殖方面的科學技術和農業知識,受到了農民群眾的一致好評,為農民進行種植、養殖服務,為農民打開了致富之門。
四是發展現代農業旅游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依托朱莊、孔莊、西南溝等地周邊自然人文景觀和生態環境等實施旅游開發。開發朱莊村凈峪寺、孔莊村圣母宮、西南溝廣神巖、孔莊慘案遺址等人文景觀,規劃建設孔莊大峽谷、朱莊水庫、西南溝秦王洞等一系列具有明顯經濟優勢和廣闊發展前景的旅游項目,把孔莊大峽谷打造成為知名的旅游品牌。拓寬旅游市場,完善旅游路線和旅游服務設施,整合周邊環境資源和人文資源,打造農家樂、現代農業觀光和人文自然景觀相結合的特色旅游之路。
三、人畜飲水困難,農田水利設施缺乏
我鎮共有18個行政村,有14個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飲水難問題。由于原有的水源井枯竭、供水管道年久失修、農田水利設施缺乏且破損嚴重等原因導致飲水難成為制約我鎮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群眾怨聲載道。由于沒有水,農業園區在建設過程中,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打井、飲水問題,而且由于地勢高、水位深增加了施工的難度,使不少企業打起了退堂鼓。
建議和措施:
一是對我鎮的水源情況進行摸底,科學規劃解決飲水難問題。根據各村實際情況,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適合打井的村,鋪設供水管道集中供水;沒有水源的村,建議實行聯村供水;地勢太高的村可修建蓄水池。
二是對農田水利設施進行修復、建設。針對已經破壞的干渠、支渠,能夠修復使用的進行修復;一些無法修復的可申請專項資金用于農田水利建設;使農民徹底告別“望天收”的尷尬。另外,要大力推廣新型節水灌溉技術,降低生產成本。
三是給予現代農業企業建設水利管道方面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提高服務企業理念,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入駐的先期問題。水是農業的根本,對于需要建設水利設施的農業企業,給予技術指導和物資支持。降低現代農業企業入駐難度,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