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食品產業發展調查與思考
時間:2022-03-25 08:47:18
導語:綠色食品產業發展調查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快發展我區綠色食品產業,是提升我區農業產業化發展經營水平,是實施“新型工業強區”的戰略的重要抓手,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區上下始終把發展綠色食品產業作為重點工作來抓,著力培育了一批市場競爭力強、發展潛力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的綠色食品加工企業,對全區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基本情況
截止2014年底,我區綠色食品加工企業共113余戶,其中農副食品加工企業40戶,食品制造企業33戶,飲料制造企業40戶,全行業從業人員達到60000余人,總產值60億元左右,是區屬工業經濟的重要支柱。
(一)規上工業發展情況。2014年,22戶規模以上綠色食品加工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54.5億元,占區屬規模以上工業總量的57.1%;實現利潤總額2.6億元,占區屬規模以上工業總量的60.5%,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的8戶,超10億元的2戶,主要有集團、敘府酒業、糧油、坊等為龍頭企業。
(二)企業技術中心情況。我區綠色食品加工行業現有國家級技術中心1個,省級技術中心2個,市級技術中心2個,健全了企業科技創新支撐體系,增強了區科技創新引領能力。其中,集團的技術中心是全國茶葉行業唯一的國家級技術中心,并且成立了省茶葉行業的首家“院士(專家)工作站”。
(三)品牌建設情況。我區綠色食品加工行業現有“五糧液酒”、“敘府牌曲酒”、“敘府牌茶葉”、“碎米牌芽菜”等4個中國馳名商標,“龍芽”“竹海雪”、“柔雅敘府”“六和液”等10個著名商標,“坊”、“麥加樂”“思坡醋”等18個市知名商標,國家地理標志產品1個。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規模小,實力弱。從總體上看,我區綠色食品加工企業除規上的23家外,大部分企業處在初加工和粗加工階段,資源綜合利用率低,企業管理水平、企業經營者素質普遍較低。多數中小企業,實行的是“家族式”、“作坊式”管理,一方面缺少綠色食品加工業向縱深發展的技術支撐和儲備,使得加工業靠技術創新上水平的動力不足;另一方面缺乏與國際市場接軌的適應現代化外向型企業發展的先進理念,生產效率和效益不高,市場競爭能力弱。
(二)基地建設滯后。農產品品質狀況決定加工產品的質量,直接對產品銷售和效益產生影響。我區綠色食品加工專用化程度、組織化程度低,綠色食品加工業大多還沒有形成“公司+基地+農戶”,種養加一條龍,產供銷一體化的格局,與農民沒有真正結成利益共同體,有時甚至出現農戶銷售和企業原料供應均無保障的現象,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綠色食品加工業的較快發展。
(三)品牌意識淡薄。大多數綠色食品加工企業商標意識差,不注重商標注冊,不注重產品宣傳。作為我區優勢特色行業的白酒生產企業共有30家,但除敘府酒業獲得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外,大多數企業以生產散白酒和代外地企業生產包裝酒的低端市場為主,存在“小富即安、小步即滿”的思想,多數企業缺乏開拓創新精神,不敢也不愿進行技術改造,更不愿其他企業法人、自然人參股投入,引資擴大生產規模,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壯大和龍頭企業作用的發揮,在白酒行業面臨調整的關鍵時期,受到的影響較大。
三、建議舉措
(一)發展壯大企業規模,提高企業綜合競爭能力。一是要加大對綠色食品加工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支持力度,特別是對有一定生產規模、發展前景較好的重點企業,加強引導并給予更多的政策扶持,形成規模化、集約化的龍頭企業群。二是積極協調金融部門推行積極的金融政策,拓寬綠色食品加工企業融資渠道。積極為綠色食品加工企業提供信貸支持,解決好優勢綠色食品加工企業的資金需求。
(二)引導企業樹立品牌戰略意識,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綠色食品有無市場競爭力關鍵在于能否形成自己的品牌優勢。只有企業樹立質量意識、品牌意識,圍繞質量塑造品牌,圍繞品牌開拓市場,才能更好開拓市場。一是引導企業樹立品牌經營理念,推進品牌創建,積極進行質量標準化認證,科學制定品牌產品發展規劃,支持特色加工產品注冊,大力開展名牌產品推薦認定,做大做強名牌產品。二是引導企業推進營銷創新,提高名牌產品知名度。充分利用各類展示展銷平臺、大眾媒體等宣傳推介品牌,擴大品牌影響。通過良好的品牌樹立企業產品形象,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三是依靠科技創新,建立戰略合作和技術創新聯盟,不斷提高綠色食品精深加工的檔次,增加其附加值,延長產業鏈。
(三)加快綠色食品加工園區建設,發揮產業集聚優勢。一是根據我區農業特點,突出茶葉、水稻、高粱、芽菜、大頭菜等為重點,加快形成優勢綠色食品加工業。把加快發展以茶葉、水稻、高粱、芽菜、大頭菜為原料的加工業作為當前全區發展綠色食品加工業的重中之重。這類行業是當前我區資源優勢相對突出、經營基礎相對較好、對工業經濟發展影響較大的行業。要爭取在該類行業中培育出更多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有重要影響,擁有自主品牌的龍頭企業,發展壯大一批競爭力強和市場占有率高的產業集群,形成大中小型龍頭企業共同發展格局。二是要盡快建立區域化優質原料生產基地,進一步抓好特色農業專業鄉鎮建設;大力引導綠色食品加工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作用,提高“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聯結對接程度,推動綠色食品加工企業規模的發展壯大。三是加快綠色食品加工園區建設,引導加工企業向園區集中,以此帶動周邊地區農產品、原材料生產基地的形成,通過各個加工企業和產業化群之間的相互吸收,互通有無,實現共同發展,促進綠色食品加工企業向規?;⒓s化方向發展。
(四)加強領導,健全政務服務體系。一是加強對綠色食品加工企業的統一規劃、統籌部署和協調管理,加強對企業的監管和服務力度,逐步形成產加銷一體化管理體制,對綠色食品加工業進行統一指導、協調、管理和服務。二是強化行業協會的協調工作,利用行業協會提高相關技術、信息等的服務和協調,為企業做好市場預測,使企業快速了解行情、及時調整決策和投資方向。三是應建立健全綠色食品加工業的服務體系,為企業提供信息咨詢服務、技術服務、培訓服務和法律咨詢服務等,保障綠色食品加工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推動全區綠色食品加工企業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 上一篇:經信局扶貧工作情況匯報
- 下一篇:幼兒園語言藝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