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述職述廉報告(二)
時間:2022-10-16 05:40:00
導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述職述廉報告(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5年,按照局黨委的分工,我負責分管勞動就業、失業保險、職業介紹、再就業培訓和就業服務管理的工作。同時,將這些業務處(室)和單位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納入崗位職責,兩個方面一起抓。一年來,在局黨委的領導下,在我分管范圍內全體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比較圓滿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目標、創新目標和黨風廉政建設目標。多項工作走在全省同行的前列,今年我本人榮獲全省再就業工作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受到省政府表彰?,F將工作情況做如下述職述廉:
一、工作目標完成情況
(一)勞動就業和再就業工作方面
1、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年12萬就業計劃”工作目標,強化職業介紹、就業培訓、就業服務管理等工作,以開展爭創“優質服務文明窗口”活動為思想教育手段,積極開展再就業服務,多策并舉,促進就業再就業,取得明顯成效,各項工作目標均已完成。全年全市實現就業再就業的城鎮求職人員125085人,占市目標的104.2%(占省目標10.7萬人的116.9%)。其中,下崗失業人員44794人,占市目標的149.3%。再就業的下崗失業人員中,“4050”人員12213人,占市目標的152.6%。公益性崗位就業7727人,占市目標的154.5%。領取《再就業優惠證》人員再就業18957人,占年計劃的126.3%。培訓下崗失業人員達42077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市定目標控制在4%以內)。
2、組織全市職業介紹機構城鎮人員65151人就業,完成年計劃的130%,其中下崗失業人員36238人,完成年計劃的145%。市職業介紹中心兩個人力資源市場介紹城鎮人員就業34349人,完成年計劃的137%,其中下崗失業人員17859人,完成年計劃的179%。
3、指導全市培訓機構,共培訓42077人,培訓合格率96%,占年計劃3萬人的140.3%。開辦各工種初、中、高級工的崗前崗后職業技能培訓、考前培訓和技師培訓班,培訓認定2998人,占全年計劃的149%。創新培訓就業體制,積極開展創業培訓,實施syb培訓和定單培訓,培訓學員2266人(其中syb培訓1525人);全年組織了四次大型創業項目推薦會,收到明顯成效,共征集創業項目400多項,參展企業450家,參會人員10萬余人,達成合作意向1.2萬個,作為促進就業的創新模式,在全省首例,在全國開創了先例。
4、組織做好就業服務管理各項工作。一是指導全市發展各類勞動就業服務企業、服務型企業、商貿型企業及家政服務企業120家,開發崗位120個。二是促進落實再就業優惠政策,做好申報、審核、認定工作,使全市18957名持《優惠證》人員實現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占年計劃126.3%。三是積極落實小額擔保貸款,全市發放貸款額7587萬元,占省目標的126.5%。四是做好11703名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金的籌集、撥付和發放工作。累計發放《再就業優惠證》10.5萬人,其中,2005年發放25113本。
(二)失業保險工作方面
全市失業保險結余6.72億元;市本級失業保險基金累計結余5.05億元?;鸾Y余較去年分別增加46.72%和39.5%。
1、失業保險參保覆蓋情況。全市參加失業保險的用人單位有6588戶職工785987人,任務完成率100.1%,市本級參加失業保險的用人單位2479戶,職工513799人,任務完成率105.4%。
2、基金征繳和清欠情況。全市累計征繳失業保險費21808.75萬元,綜合征繳率101%,任務完成率150.46%。
3、保障失業下崗失業人員基本生活情況。全市新增失業人員27256人,正在領取保險金的失業人員35186人;市本級新增失業人員21750人,正在領取失業保險金的失業人員28233人。
全市共支出失業保險基本13883.1萬元,其中失業保險支出11067.7萬元,撥付再就業服務中心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760.84萬元,發放、撥付率均為100%。
二、做好本職工作的主要措施與體會
(一)找準位置,想方設法完成就業再就業工作目標
就業是民生之本。就業和再就業工作涉及到群眾的切身利益,已成為關系我國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社會問題。作為主管就業的副局長,我深感責任重大。在積極做好向政府有關領導和局黨委、局長請示、匯報的同時,我主要抓了以下九個方面的工作:
1、廣開渠道,促進就業再就業。一是通過職業介紹帶動就業。組織各級各類職業介紹機構開展職業介紹,運用市場機制配置人力資源,使24568名城鎮求職人員實現就業再就業。二是開發社區服務崗位帶動就業。我市作為全國100個社區服務、10個家政服務試點城市,著力抓好社區服務崗位的開發工作;發展各類勞動就業服務企業、社區服務組織和家政服務組織,全市通過社區用實現就業的有11466人。僅家政服務業有10360人實現了再就業。三是引導用人單位帶動就業。各級政府及勞動保障等部門指導幫助用人單位規范用人行為,積極吸納下崗失業人員,完善用人手續,搞好用人登記,使10341人實現了就業和再就業。四是鼓勵企業挖潛、主輔分離帶動就業。指導企業通過主輔分離、輔業改制、挖掘企業內部潛力,使4818名下崗、待崗人員得到妥善安置。五是鼓勵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帶動就業。認真組織落實國家和省、市關于促進再就業的優惠政策,鼓勵并促使62057人自謀職業,從事個體經營。有3657人以自由職業方式實現再就業。六是改善就業環境帶動就業。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多渠道、多領域實現就業,有8178人通過靈活方式實現就業。
2、明確責任,完善網絡,扎實推進就業再就業計劃工作。一是明確責任。圍繞實施新增城鎮12萬人就業再就業計劃工作,我局起草并由市政府研究下發了關于實施新增12萬人就業再就業計劃工作的意見和目標考核辦法,明確了縣(市)、區政府及市政府有關部門目標責任。二是加強工作督導。為了保證計劃的順利實施,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及縣(市)、區領導十分重視,經常對計劃實施情況進行研究督導。各級勞動保障部門建立了層層目標督導機制,局領導和處長分包縣(市)、區,縣(市)、區局領導分包街道(鄉、鎮)和社區,經常對工作進展情況進行檢查督促??h(市)、區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為勞動保障工作督查員,監督指導就業再就業工作,社會監督制度逐步完善。12月市政府組織六個組對縣(市)、區就業再就業工作進行了全面檢查,經檢查縣(市)、區工作措施得力,成效卓著,工作扎實。三是完善信息網絡,實施網上管理。目前,全市新增城鎮12萬人就業再就業計劃工作,已經實現網上統計、管理和考核,我市就業再就業計劃信息管理系統投入使用在全省開了先河,在全國是一流的,為實現我市就業再就業計劃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四是再就業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全年發放《再就業優惠證》25113個。對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和自謀職業的下崗失業人員共減免稅收6697萬元,涉及人數19793人;全市減免收費1331萬元,涉及人數19292人;公共就業服務免收職業介紹費96184人,發放補貼95.3萬元;再就業培訓免費培訓42572人、發放補貼668.9萬元。再就業資金全市地方財政實際到位5635萬元,已使用6119萬元。
3、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發放工作提前超額完成。今年年初,省政府下達我市小額貸款任務為6000萬元,為了落實小額貸款發放任務,我市研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并實施了政府協調下的由勞動保障、財政、金融等部門共同參與的集中辦公制度和工作協調機制,實施工作目標管理,將目標分解到各有關商業銀行和縣(市)、區,有效地推動了小額貸款工作,全年全市發放小額貸款1711筆、7587萬元,占年計劃126.5%。
4、消滅城鎮“零就業家庭”工作目標提前完成。全市登記城鎮“零就業家庭”1272戶、3354人,已幫助實現就業1272戶、2076人。其中,公益性崗位就業534人,靈活就業544人,自主創業就業122人,其它渠道就業876人。
5、勞動保障工作示范社區建設初見成效。今年以來,按照市政府提出的建設勞動保障工作示范社區工作目標,認真組織勞動保障工作示范社區建設工作。全市申報檢查驗收的示范社區(街道、鄉鎮)90個,其中,社區70個,街道(鄉鎮)20個,占全市35個示范社區建設計劃的257%。示范社區建設工作開展以來,明確了標準,統一了要求,使示范社區建設基礎工作明顯加強,必將有力地推動勞動保障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6、積極開展“春風行動”,幫助農民工進鄭就業。按照國家、省勞動保障部門要求,今年年初,我市組織了為期3個月的旨在幫助農民工進鄭就業服務為主題的“春風行動”?;顒悠陂g,全市共組織1172家用人單位進場招聘,提供空崗43803個,共有37363人求職登記,免費推薦崗位23051人次,提供政策咨詢53415人次,共有14813人達成了就業意向,免收職介費194200元。共舉辦引導性培訓班221期,共343班,免費培訓21606人,其中就業18309人,免收培訓費36678元。全市共印制了94250份“春風卡”和79940份宣傳手冊。全市共打擊、取締非法職介(人力中介)50家,為農民工挽回經濟損失5.3萬元。
7、開展民營企業招聘周和崗位技能對接服務月活動,服務民營經濟,促進城鎮就業。按照國家、省勞動保障等三部門部署與要求,今年6、7月份,我市組織了民營企業招聘周和崗位技能對接專項服務月活動?;顒悠陂g,全市共舉辦招聘會35場,組織用人單位936家(其中民營企業613家),提供空崗11574個(其中民營企業提供7462個),有8873人達成意向(其中民營企業6968人)。發放政策問答等宣傳單(手冊)近50000份,媒體刊登、播發稿件47篇(次)。
8、積極參與調研,認真落實鄭東新區失地農民就業政策。從落實鄭東新區失地農民就業政策以來,全市共辦理失地農民失業證18639份,有6089名失地農民實現就業。共免費培訓失地農民5483名,發放崗位補貼890人、102.5萬元,發放自謀職業補貼292人、118.7萬元。共辦理東區失地農民失業證8293份,就業4270人,培訓2503人。按照李克書記指示,我與金水區有關領導一行8人,赴廣州、青島、大連、杭州,考察失地農民就業與生活保障問題。我們在組織赴外地考察基礎上,與金水區研究起草了完善和落實鄭東新區失地農民就業和基本生活保障政策的具體意見,在廣泛征求基層及聽取有關部門意見基礎上,提交市委、市政府研究。
9、開展再就業宣傳,營造促進就業的社會輿論氛圍。為了樹立典型,推進工作,按照局黨委部署和要求,今年以來,我們以宣傳貫徹全國和全省再就業工作表彰會議為契機,專門研究下發了加強再就業宣傳工作的具體意見。各縣(市)、區高度重視,經過基層推薦,組織篩選,共征集再就業工作先進典型材料179份,其中,先進集體16份,先進工作者58份,優秀企業36份,優秀個人69份。目前,在對典型材料核實整理基礎上,組織省會媒體陸續進行宣傳,以此樹立典型,廣泛交流,推動就業再就業工作再上新臺階。
(二)勤政廉潔,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
一年來,能夠堅持以鄧小平為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結合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全面貫徹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嚴格遵守黨的四大紀委和八項要求,自覺維護黨的紀律的嚴肅性。按照黨風廉政建設崗位職責的要求,管好自己、管好家屬、管好身邊的工作人員。年工資收2.7萬余元。要求自己分管的處(室)和單位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組織開展了以《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和《廉政準則》為主要內容的黨紀條規學習教育活動,在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員勤政廉潔,堅決反對和杜絕行業不正之風,任何人都不能找借口向服務對象吃拿卡要和借故刁難。
(三)團結協作,發揮各級班子整體作;揚長避短,調動全體同志的工作積極性
2005年我分管的各項工作之所以能夠順利完成,上靠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靠全體同志的團結協作,在繁忙的工作中,我強調大局意識和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并注意發揮各級領導班子的整體工能。同時,揚長辟短,創造機會,力爭使每一個同志的才能和積極性得到充分展現。由于我重視對同志們工作積極性的肯定和保護,注意關心和鼓勵大家做好工作,大家都能夠面對繁重復雜的工作局面,講政治、講政氣、講奉獻,從而形成了一個上上下下統一思想,團結協作,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榮辱與共,同求發展的工作局面,為圓滿完成全年的各項工作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個人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對理論學習重視不夠,學習抓得不緊,主動深入學習少,效果不很好。
2、具體工作抓得多,宏觀考慮工作少,工作的主動性不強,開拓進取不夠。
3、黨風廉政建設方面自己尚能自律,對下屬的要求還不是非常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