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鎮長述職述廉報告

時間:2022-07-15 09:12:00

導語:政府鎮長述職述廉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府鎮長述職述廉報告

各位領導、同志們:

我是今年二月份調入xx鎮,并有二月份在鎮人代會上當選為政府鎮長,負責政府全面工作的。一年來,自己團結帶領政府一班人,在鎮黨委的正確領導和鎮村干部的大力支持下,真抓實干,銳意進取,全面實施年初確定的突出(煙果、商貿、民生)三大經濟社會事業,提升(新農村建設、計劃生育、城鎮建設、安全穩定)四項工作水平,努力興辦10件實事的目標要求,為實現全鎮“加快發展、率先崛起”的宏偉目標做出了一定貢獻。下面,我代表鎮政府就一年來的政府工作情況匯報如下,不妥之處,請各位領導和同志們批評指正,我將誠懇接受。

一、搶抓機遇、優化產業,經濟工作再上新水平

今年以來,鎮政府因地制宜求特色,依托優勢謀發展,并不斷創新發展理念,突出工作重點,使全鎮經濟工作邁上一個新水平,農村經濟和農民收入取得了平穩較快增長。

1、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蘋果生產方面。繼續按照“擴規模、強管理、提品質、增效益”的發展思路來促進產業升級,春季新發展蘋果面積4500畝,全鎮蘋果總面積達4.2萬畝。在栽植過程中嚴把整地關、調苗關、假植關和栽植關,做到澆足一桶水、覆好一塊膜、套好保護套、留足保護行,確保一次栽植,一次成活,一年成園,經驗收全鎮蘋果苗木成活率達98%以上,位居全縣第一。在管理上通過聘請專家授課、組織果農外出參觀等方式,使全鎮果園標準化管理進程不斷加快。如:城北垣萬畝果園示范園區,在全縣范圍引進推廣大改型技術,并取得明顯成效,全年共接待縣內外十余次觀摩學習。全鎮今年共組織果農培訓12場次,受訓人員1500余人次。在果業中心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共建設標準化生產示范果園8座200畝,培養精品果生產示范果園100座2000畝。2008年全鎮共完成蘋果套袋1.3億枚,總產蘋果4000余萬斤,年產值達6000萬元。涌現出了一批管理示范戶、效益狀元戶,如:東關村村民洛中中,承包果園60畝,果品收入達25萬元;上東村村民賀志秀,承包果園27畝,果品收入達到12萬元。目前正值果樹冬季修剪季節,我們要求各村通過培訓、教育、引導,組建專業修剪隊伍,及相關專業管理隊伍,不斷提高果農的組織化程度。逐步實現區域內的“四統一”,即:統一整形修剪,統一病蟲施藥,統一施肥配方,統一品牌銷售,切實提高果業生產的集約化、標準化管理水平。

烤煙生產方面。在堅持“區域化、重點村、專業戶”生產的同時,不斷鞏固種煙老戶,培養種煙新戶,全鎮今年共簽訂煙葉收購合同110份,完成以馬家河、謝悉、蘭古莊、山陽為重點村的烤煙種植面積1086畝,總產量13.6萬公斤,價格在去年基礎上加價20%,為12.8元,畝均效益1600元以上。如:馬家河村窯圪垛村民劉鐵柱,種煙15畝,總產5563斤,收入3.5萬元;謝悉村郭家嶺村民牛建立種煙15畝,總產6487斤,收入3.8萬元。

蔬菜產業方面。為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鎮政府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經過廣泛調研,確定改造提升蔬菜種植產業,先后組織村組干部、菜農代表共100余人次,到襄汾、曲沃、陜西安塞等地進行參觀考察,將小府、祖師廟、東關、西關確定為重點村,初步完成了日光溫室及拱棚的新建、改造規劃。

畜禽養殖方面。堅持小群體、大規模,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技術培訓、規范管理,挖掘培育了一大批有典型帶動作用的養殖大戶。西關村劉森旺現存欄蛋雞16800只,日產鮮蛋1300斤,年產值近50萬元;林雨村石曉忠現存欄生豬400余頭,其中能繁殖母豬68頭,年出欄生豬300余頭,產值達50萬元以上。據統計,目前全鎮規模養殖戶已達30余戶,占全縣規模養殖戶的60%以上。。

2、不斷壯大工業企業

鄉鎮企業是地方經濟實力的重要體現,也是擴大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鎮政府通過不斷加大政策引導與資金扶持力度,使我鎮民營企業得以健康快速發展。全鎮現有鄉鎮企業約100個,解決就業人員達2000余人。本轄區內規模較大的有7個防滑鏈長,7個磚廠,2個面粉加工廠,9個大型蘋果冷藏庫。各企業都能順應市場需求,不斷擴大規模,運營規范,效益良好。

3、努力搞活城鎮商貿

今年,鎮政府重點加大了對橋南蘋果交易市場和吉州商貿市場的資金投入和規模管理。去年以來,鎮村先后投資20余萬元完善了橋南蘋果交易市場,設立了信息平臺,建立了網站,促進了銷售,拉動了生產,2008年橋南市場交易量占全縣果品的60%,交易額達6000萬元。吉州商貿市場通過門面裝修,配套設備的完善,各類專賣店、連鎖店的加盟和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效益不斷增加,這兩家市場已成為全鎮乃至全縣發展區域經濟、搞活商貿業的“領頭雁”,拉動全鎮商貿業和社會綜合效益的快速發展。根據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全鎮從事批零、餐飲等服務行業的個體商貿戶達1440戶,從業人員達5000人以上。

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新農村建設呈現新亮點

在新農村建設上,我鎮嚴格按照中央提出的“二十字”方針,堅持典型引路,全面推進,整體提高。各村設立了網絡文化站及遠程教育系統,可為群眾及時提供致富信息;上東村、林雨、大田窩等村安裝了路燈,實施了亮化工程;700余戶農民通過“四改”建立了沼氣池,用上了液化氣,點上了沼氣燈。在農村環境衛生方面,鎮政府出臺了《xx鎮農村環境衛生清潔政治實施方案》,鎮村分別成立了領導機構,各村都因地制宜出臺了相應的環境衛生制度和門前“三包”制度,配備了保潔員,確定了包片負責人,指定了垃圾傾倒地點,共建立垃圾池地點,共建立垃圾池120余個,涂白巷道墻體8000余米,清理“牛皮癬”廣告300余處,統一規劃了畜禽圈舍、柴堆糞堆,徹底改變了垃圾圍門、圍田、圍村的現象,對村莊主要路段的雜草進行了清理,對行道樹進行了涂白,使各村的村容村貌大為改觀,進一步改善了群眾的居住生活條件。

上東村在“四化四改”和“六個一”工程基本完成的基礎上,今年又新建沼氣池60個,新栽國槐、木槿等風景樹1000余株,硬化巷道5000平方米;林雨村投資1000余萬元,完成了建筑面積13200平方米、可容納住戶132戶的農民住宅小區建設主體工程,附屬工程也基本完工;西關村高起點、高標準的新農村建設規劃于5月份由專業部門設計完成并通過審定,正在組織實施,占地4800平方米的休閑廣場和占地1300平方米的貫牛窯住宅小區土地補償與場地平整工作已結束,磚混三層建筑工程2500平方米的活動中心大樓主體建設工程已完工;大田窩村的新農村建設與移民搬遷同步實施,投資20余萬元平整宅基地12000平方米,規劃新宅基地40戶(包括移民搬遷20戶98口人),目前已有22戶主體工程完工,投資5萬元占地1000平方米的休閑廣場已投入使用,并完成街巷道硬化約5000平方米,基本實現了戶戶通。

三、立項引資、興辦實事,基礎設施建設邁出新步伐

今年以來,鎮政府以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的要求,不斷立項引資,盤活資金,狠抓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鎮品味。

一是成功實施了圪針溝泄洪洞修復工程。該工程是全縣三十項重點項目之一,由我鎮具體組織實施,通過組織專家論證,優選施工方案,公開招投標等程序,由浙江中遂建筑有限公司以236萬元中標。該工程于5月10日動工,10底竣工。該工程的修復完工為我縣城區防洪防汛、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保障作用。

二是配合實施了全縣商貿市場建設工程。完成了東關蔬菜交易市場建設工程和橋南煤炭交易市場建設工程。東關集貿市場建設工程正在動員拆遷,組織實施當中。

三是西關村自主投資90余萬元完成了結子溝200米、西關石橋段150米護河壩工程;投資60萬元完成了西關貫牛窯溝200米涵洞建設工程,增加新農村建設用地6000㎡。

四是配合完成了投資110萬元的辛村煙水配套工程,鋪設管網2萬余米,修建蓄水池4個,總容積達3000立方。

五是配合完成了投資420萬元的小府—馬家河—木家嶺15公里油路建設工程;配合完成了投資270萬元,總長12公里的林雨—蘭古莊—上貼的油路建設工程。

六是完成了投資12萬元的祖師廟、大田窩水利設施改造工程,為祖師廟柏凡頭村修建200立方米蓄水池一個,為大田窩村修建50立方米蓄水池一個,改造與新裝換主管道1500米。

七是完成投資40余萬元的東關至柏村4.2公里道路硬化工程,投資13萬元的馬家河—窯圪垛1.5公里道路硬化工程和投資10萬元的井圪塔坡1公里道路硬化工程。

八是完成了投資45萬元的祖師廟棗園路、東關雷神溝共計800米的巷道硬化工程。

九是完成了投資70萬元的祖師廟平田整地工程,新增耕地80畝。

十是配合完成了城北垣3000畝蘋果節水灌溉工程,項目涉及東關、學背后、上東村與山陽等村。

同時,積極配合縣上實施的錦屏山公園規劃、縣醫院選址、屠宰廠與公交客運站建設、209與309國道拓寬改造等重點工程。

四、關注民生,排解民憂,社會事業獲得新發展

為了讓人民群眾盡快實現“學有所教、病有所醫、住有所居、老有所養、勞有所得”的理想目標,今年以來,鎮政府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1、是大力發展教育衛生事業

教育事業方面,拆除了西關小學有嚴重安全隱患的主教學樓,投資150萬元在原址上修建建筑面積1600㎡的四層教學樓,并于9月份投入使用;認真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全鎮3223名小學生全部免除學雜費和教科書費,41名寄宿生全部享受生活補助。

農村合作醫療方面,今年圓滿完成了兩次籌資任務及審證、校驗和微機錄入工作。2008年參合人數20678人,參合率98.2%,全年全鎮參合農民享受補償款118.5萬元。9月份完成2009年的籌資任務,參合人數為20681人,參合率達到98.2%。合作醫療的實施,極大地緩解了我鎮群眾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2、是繼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進一步擴大農村低保覆蓋面,全鎮共有529戶1244人享受農村低保,全年農村低保金共76.1萬元已發付到位;城鎮低保實現應保盡保,全鎮享受城鎮低保人數達887戶,2109人,年發放低保金達372萬元;為216名80歲以上老人發放了每人每年360元的養老金;為86戶五保戶發放了每人每年1500元的救助款;實行大病救助補償,共有62人次享受救助18.12萬元;為302人辦理了8萬余元的農村養老保險;為276戶房屋倒塌戶和受損戶發放補助63300元。

3、是貫徹落實計劃生育政策

今年以來鎮政府嚴格目標考核,不斷強化服務,下大力氣掃除釘子戶。2008年,全鎮共出生172人,其中計劃外26人。上半年移交法院的7戶釘子戶全部按程序執行完畢,起到了一定的震憾和促進作用。在包村干部和村組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使全鎮全年光實施女扎101例,征超11.5萬元,全鎮綜合節育率為87.28%,計劃生育率達84.88%,政策外孩比率32.39%,基本完成了縣上下的的各項任務指標。

五、狠抓安全,確保穩定,和諧xx建設取得新進展

2008年是不同尋常的一年,從我國舉辦奧運會、殘奧會,全省第八屆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到造成國際影響的襄汾9.8潰壩事故等,全市安全生產形成嚴峻的安全生產形勢,為此鎮政府安全穩定工作擺上了重要議事日程。

一是明確責任及職責分工。年初,鎮村兩級均成立了安全生產工作領導組,并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制定了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預案,特別是在奧運會舉辦期間,鎮機關工作人員24小時輪流值班,保證了全鎮經濟社會的安全穩定,期間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

二是全面排查安全隱患。5月份在全鎮開展了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工作。共發現隱患992戶,涉及人口3374人,土窯洞3101孔,全部發放了安全隱患明白卡,并采取了相應措施;4月份對河道進行了排查,投資20余萬元清理了河道垃圾,疏通了各溝岔、河道,力保汛期安全。10月份對全鎮農用三輪違法載人進行了整治,并對約1000名三輪車駕駛人員進行了安全知識及業務技能培訓。

三是及時化解信訪矛盾。在信訪工作中,我們堅持掌握重點,區別對待:對有理有序、盡快辦理,有理無序、規范辦理,無理無序、說服教育,違法違紀、堅決打擊。同時堅持領導班子成員輪流接訪和干部下訪制度,確保矛盾解決在基層,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積極開展“平安xx”創建活動,從制度建設到宣傳教育,從矛盾排查到體系建設,都能做到責任明確,落實有力,為構建和諧xx創造了良好條件。

六、加強管理、優化環境,機關辦公條件有了新改善

為了進一步轉變鄉鎮服務只能,提高行政效能,創建辦公環境,我們在年初就對機關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進一步細化完善了班子人員及包村人員的崗位職責與目標任務,完善了機關的學習制度,環境衛生制度,安全保衛制度,文書打印制度,來人接待制度等,讓大家工作辦事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同時,我們在財力緊張的情況下,對樓頂及時進行了防滲防漏處理;更換了三樓大、小兩個會議室的桌椅,及部分房間的辦公設施;通過調整房間,在內部設立了農村會計委托服務中心和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并購置配備了相應的辦公設施;由于現有車輛落后陳舊,不能適應工作需要,更新添購了一輛現代公務用車;針對機關辦公多年來沒有供暖,到了冬天,靠合署辦公和輪流上班來解決的實際,我們對原有供暖系統進行了更新改造,購置了新鍋爐,建起了自己的采暖供暖系統,讓大家有了一個比較舒適的辦公環境,進一步激發了大家干事、謀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總之,今年以來在鎮村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全鎮各項工作進展順利,但是縱觀全局,明年的工作任務還很艱巨。因此,我們一定要凝神聚力謀發展,求真務實干工作,為全面開創我鎮“率先發展、率先崛起”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