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寬就業渠道 做好婦女勞動力轉移工作
時間:2022-01-13 11:05:00
導語:拓寬就業渠道 做好婦女勞動力轉移工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婦女離家創業,是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按照省、市婦聯的部署,雙豐鎮婦聯把農村女勞動力轉移工作作為新形勢下深化“雙學雙比”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緊緊圍繞鎮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從促進農村女富余勞動力轉移的大局出發,充分發揮婦聯自身優勢,以市場為導向,拓寬就業渠道,積極引導農村婦女走出家門,走出社會,闖出一片新天地。
一、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現狀
目前,全鎮農村人口27,530人,耕地15萬畝。人均耕地5.44畝,婦女總數13,870人。其中有勞動能力的婦女8,610人,婦女勞務輸出753人,占有勞動能力婦女8.7%。
在勞務輸出的753名婦女中,從年齡來看,35以下的200人,占總數的26.6%。36—45歲的430人,占總數的57%;46歲以上的123人,占總數的16.3%。
從文化程度來看,小學文化的78人,占總數的10.4%,初中文化的641人,占總數的85%,高中文化的34人,占總數的4.5%。
從婚姻情況來看:已婚婦女666人,占總數的88.44%,其中有約三分之一的是夫妻共同外出打工的。另三分之二多數是孩子已經長大,家務負擔較輕,能夠脫身外出打工。未婚婦女87人,占總數的11.56%。
二、農村婦女勞務輸出中的基本做法
2004年3月20日雙豐鎮第一屆人大四次會議上的報告中要求: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拓寬增收渠道,成立雙豐鎮勞務服務中心,加強就業服務,積極聯系用工需求,引導和推動農民到城鎮經商,進入木材小區務工,鼓勵富余勞動力到大城市和國外打工,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拓寬農民增收的外部空間。
1、廣泛宣傳動員,引導、幫助農村婦女轉變舊觀念,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農村婦女勞務輸出、離土創業,推動了農村社會的經濟發展,是開展農村婦女致富工作和幫助貧困婦女增收的一個新的突破口,在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我們把轉移農村婦女勞動力作為農村婦女脫貧致富的一個重要途徑,在廣大農村婦女中大力宣傳農民離土創業,勞務輸出是增收致富的需要,是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引導和幫助農村婦女轉變舊的觀念,充分調動起她們創業和擇業的積極性。同時調查也表明,由于外出打工所獲的資金對農業的再投入,使農業得到良性發展,對發展現代農業,以及農村第三產業的發展,農村結構調整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我們積極引導廣大農村婦女“樹雄心立壯志,飛出黑土地,闖市場掙大錢,回報我家鄉”,通過廣泛宣傳,在農村廣大婦女中營造勞務輸出和離土創業的良好輿論氛圍。
2、開展技能培訓,提高農村婦女的就業能力。我們充分發揮“雙學雙比”、“巾幗建功”兩大活動的作用,結合我市產業優勢和傳統項目,針對農村婦女素質差異和就業愿望的不同,努力開展有針對性的特色培訓。對缺乏技能、年齡較大、走出去有困難的婦女,除進行農業、畜牧業實用技術培訓外,著重開展技術含量較低、周期短的技術培訓,為她們就地轉移創造條件;對中青年婦女,我們及時與市婦聯溝通,安排家政、美容、美發等實用技術培訓為她們外出務工和自主創業夯實基礎;對致富婦女和返鄉婦女開展就業、創業提供服務,鼓勵她們自主創業,帶領當地婦女闖出一片新天地。
3、積極完善信息網絡,組織勞務輸出,拓展婦女就業空間。一是主動與用工單位疏通、協調,隨時為廣大農村婦女用工信息,鼓勵她們抓住現在的大好時機,發揚創新和創造精神,搶抓機遇擇業,利用優惠政策自己創業。二是加強與市婦聯、市勞動局的溝通,整合信息資源,組織婦女外出勞務,搭建起農村女勞動力對外輸出的金橋梁。三是積極與雙豐木材小區、雙豐家具集團和雙豐米業集團聯系,獲得最新用工信息,為不具備外出務工條件的農村婦女聯系本地勞務,盡最大可能幫助婦女增收致富。四是我們與在外務工的婦女保持緊密聯系,隨時了解外面勞務市場的用工行情。通過出去的婦女為在家的婦女創造更便利的輸出條件,打消一些婦女的顧慮。
4、樹立婦女典型,形成“點—線—面”一體化格局。幾年來,婦聯樹立起一批勞務輸出典型,大張旗鼓地進行了宣傳表彰。“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靠典型的示范作用帶動起越來越多的農村婦女勇敢地走出家門,走向市場。充分利用“兩節”期間外出打工者都家探親的機會,結合“科普之冬”活動,讓典型現身說法,做報告和介紹經驗,用事實說話,讓更多的婦女了解到外出打工的好處,吸引更多的婦女加入到勞務輸出的大軍中。
5、完善制度建設,加強就業服務,為農村婦女勞務輸出提供有效幫助。一是我們充分婦聯組織信息靈,社會信譽高等優勢,為農村婦女勞務輸出提供堅強的后盾。二是發揮我們與勞動、民政、衛生部門取得聯系,優先為外出打工婦女進行體檢,辦理健康證及各項職業介紹手續,為農村婦女進城打工創造條件。
四、農村婦女勞務輸出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解決辦法
(一)、存的問題
1、思想觀念保守落后,主要表現在:
一是一部分家長思想觀念陳舊,不愿讓自己的孩子,特別是女孩子外出打工,存有“不放心”、“撒不開手”的心理。二是自身存在著“在家千般好,出門事事難”的畏難情緒,不愿離開家。三是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認為種點兒地,掙點兒錢就行了,不圖大富大貴。四是一些婦女存在“嫁漢嫁漢穿衣吃飯”的老觀念,認為出去掙錢是男人的事,自己看看家、照顧好孩子就完成任務了,根本不用管別的事。這些舊的思想觀念嚴重阻礙了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進程,也嚴重影響了農村婦女發展經濟的積極性。
2、從事職業比較單一,創業門路窄。
由于農村婦女文化水平偏低以及專業技術知識匱乏,適應不了高新技術及管理工作的需要,再加上缺乏實用技術,只能干些大多數人都能干的體力活,掙不了多少錢。
3、創業信息渠道不暢。
農村有的村屯沒有勞動中介組織,婦女很難獲得適合自己外出打工的信息,無形中扼殺了她們外出打工的積極性。
4、對離土創業、外出打工者管理不善。
農民外出打工,戶口解決不了,致使子女不能就近上學,或者入學后要交高額學費,增加了家庭的經濟負擔。再加上管理制度不夠規范,除對打工者正常收費外,還存在亂收費現象。如管理費、治安費、暫住費等,嚴重影響了她們外出務工的積極性。
(二)、建議解決辦法:
1、強化培訓,提高農村婦女的整體素質。一是在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逐步加強高中和中等專業技術知識的教育,使她們成為一代有知識、有文化、有技術的新型農民。二是加強技能學習,舉辦多種實用技術、技能培訓,提高其自身能力,增強她們參與市場競爭的本領。
2、進一步加大宣傳和引導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幫助他們轉變觀念,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等宣傳媒體,加上走訪、座談及典型現身講解等形式,使農村婦女轉變“小富即安”、不思進取的小農意識,勇敢地走出去闖社會,掙大錢。
3、加快小城鎮建設速度。促進現代化生產力發展的重要途徑是產業的非農化和人口的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的優先條件是實現城鎮化,小城鎮建設有了一定規模,非農產業就會不斷壯大,農村婦女勞動力的勞務輸出和離土創業機會和就業崗位就會大大增加,婦女就會在經濟大潮中真正地撐起“半邊天”。
雙豐鎮婦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