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初探
時間:2022-05-08 01:10:00
導語:農村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石泉縣饒峰鎮黨委王正平
(2006年4月28日)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流動異鄉務工經商人口中的黨員越來越多,流動的范圍越來越廣。這些黨員大多來去自由,既沒有在原所在地黨組織辦理《流動黨員證》,也沒有在流入地登記黨員關系,更談不上過組織生活。長期以來,流動黨員就成了(流出流入地)“兩不管”的“自由”黨員了。這種狀況很不利于農民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也給農村基層黨組織對農民黨員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新問題。如何加強流動黨員管理,確保流動黨員流動不流失,永葆黨員先進性,在目前還沒有一套健全完善的管理辦法的情況下,是一個值得探討和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擬就石泉縣饒峰鎮黨委來自一線的調查資料為依據,結合日常黨建工作中總結出的經驗,談談如何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并提出一些對策和措施,供黨建組工部門和黨務工作者參考。
一、黨員隊伍現狀
饒峰鎮地處石泉縣城西北部,距縣城19公里,轄區總面積160平方公里,全鎮轄19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118個村民(居)民小組,3588戶,13089人,現有黨支部29個,其中農村支部19個,機關事企業單位黨支部10個,全鎮黨員551名,其中正式黨員523名,預備黨員28名,女黨員72人,35歲以下的黨員121人,60歲以上的黨員148人。全鎮農村黨員443人,農村流動黨員90人,占全農村黨員總數的20.3%。其中省外流動53人,省內流動37人,在37人中市內17人,縣內13人。就業去向為:在非公有制企業78人,個體工商戶9人,其他3人(投親靠友、外出落戶)。流動時間6個月內的16人,6—12個月的17人,1年以上的57人。年齡結構為35歲以下的27人,35歲—45歲的42人,46—60歲的15人,60歲以上的6人。有87人不經常參加組織生活,3人不參加組織生活。在組織關系管理上,持流動黨員活動證的4人,未持證、未開據黨員證明信或轉出組織關系的86人,占流動黨員總數的96%。交納黨費情況:有34人能足額及時交納黨費,有36人不能及時足額交納黨費,有20人不交納黨費。發揮作用情況:有5人發揮作用好,12人發揮作用一般,不掌握情況的73人。
二、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饒峰鎮在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方面研究探索出了一定的管理辦法和措施,對加強農村黨員教育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一是建立流動黨員管理臺帳。以支部為單位,對每個外出流動黨員在外出之前到支部登記,外出工作穩定后及時將通訊地址及聯系辦法報告支部。二是黨員外出前夕,黨支部對外出黨員進行一次談話囑托,要求他們保持黨員本色,在外務工要發揮好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三是要求流動黨員每半年向支部匯報外出情況,交納一次黨費。四是支部加強與外出黨員的聯系,各支部落實外出黨員聯系責任,每個支委聯系3—5名外出流動黨員,掌握他們的外出情況,并及時向外出黨員反饋支部活動情況。通過以上各項管理措施的落實,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
1、外出黨員流動性強,不便于管理。一些黨員外出務工地址經常發生變化,黨員個人不主動與支部保持聯系,支部與黨員關系脫離。大多數黨員沒有掌握一技之長,外出務工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難以找到穩定的工作或固定的廠家。
2、流動黨員的組織觀念淡薄,黨員意識不強。黨組織雖然要求流動黨員外出必須辦理組織關系流動手續,持證外出,但絕大多數外出黨員不自覺辦理流動手續,給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帶來一定的困難,黨組織了解外出流動黨員情況很被動。還有個別黨員外出務工有了固定的職業,并在外地安家落戶,但仍不辦理組織關系轉移手續。
3、流動黨員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先鋒模范作用。由于黨員外出沒有履行任何手續,所到之地的黨組織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黨員,更談不上發揮黨員作用。
4、大多數流動黨員不能按時交納黨費。黨組織要求流動黨員至少每半年交納一次黨費,匯報一次外出情況,而大多數流動黨員做不到。
三、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對策和措施
1、根據黨章規定,每個黨員必須參加一個黨的組織,履行黨員義務,做黨組織所分配的工作。因此,外出半年以上的黨員必須辦理組織關系轉出手續。
2、黨員流動是今后長期存在的現象,要加強對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必須把流動黨員辦理組織關系轉移手續作為一項黨內制度或紀律來執行。
3、對外出六個月以上不辦理組織關系轉移手續、與原所在黨組織失去聯系的,按自行脫黨處理,由黨員所在原支部大會宣布除名。
4、通過多種途徑尋找黨員下落,使黨員流動不流失??刹扇 敖M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黨員找黨員”相結合等方式,通過聯系親朋好友、同鄉同學同事戰友等關系與流動黨員取得聯系,明確通信地址和聯系方式,黨組織確定聯系人,使流動黨員流動不流失。
5、流出地和流入地共同管理流動黨員,流入地黨組織要對流入黨員進行登記,并要求流動黨員參加流入地黨組織生活。流動黨員要積極主動向流入地黨組織申報組織關系。經流出地登記組織關系后,流出地黨組織應開據接收流動黨員回執,使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落到實處。
6、務工黨員所在企業建立流動黨員臨時支部。一些務工黨員相對較多的廠礦企業,凡有流動黨員3人以上的,可建立臨時黨支部,讓流動黨員建立自己的“家”。
7、勞務中介機構要抓好流動黨員管理工作。凡通過勞務中介機構組織外出的務工人員,是黨員的首先要憑《流動黨員證》進行登記,將黨員關系介紹給務工所在單位,并建議所屬單位優先聘用黨員,促使黨員自覺登記。
8、務工黨員相對較多的縣(區)建立流動黨員管理站,專門負責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