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情況的調查報告
時間:2022-05-30 03:10:00
導語: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情況的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商聯
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軸上的兩個車輪,共同推動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黨的“十六大”對民營經濟做了進一步的肯定,為民營經濟的發展掃除了觀念和政策上的障礙,西部大開發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民營經濟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笆蟆泵鞔_指出,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深刻認識這一論斷,對加快我旗個體私營經濟乃至全旗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我旗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現狀
巴林右旗非公有制經濟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指引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特別是我旗“小城鎮建設”和“開放帶動”戰略的實施,為民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今天,非公有制經濟無論是在發展速度上,還是在規模上,都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對于我旗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截直到2004年11月末,據統計,巴林右旗個體工商戶發展到了2388戶、2家企業集團,86家股份制私營企業。從業人員達到了6300人,注冊資金19579萬元。全旗民營經濟實現營業收入15627萬元,完成現價產值7800萬元,實現增加值5215萬元,實現利潤985萬元,上交稅金1600萬元,占財政收入的34%。
二、非公有制經濟在我旗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近幾年來,非公有制經濟在全旗經濟發展中已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為地方經濟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具體表現在:
(一)、已成為全旗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我旗財政收入34%來源于個體私營經濟,他們自主經營、照章納稅,增加了地方財政收入,緩解了財政困難。
(二)、帶動了相關部門和產業的發展。我旗屬欠發達地區,農業經濟不穩定、經濟基礎薄弱。近幾年,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有效的促進了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促進了生產力的解放,增加了社會財富,也拓寬了農村牧區脫貧致富的路子。
(三)、個體私營經濟異軍突起,打破了傳統單一的所有制模式和行業壟斷,適應了生產力的發展,給企業注入了生機和活力,促進了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四)、個體私營企業主在抗震救災、扶危濟困等公益事業方面做出了貢獻,在支持地方建設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五)、活躍了城鄉經濟,搞活了商品流通,滿足了社會多方面的需要。在老百姓衣食住行等方面,個體私營經濟成了主力軍,現在人們感受最深的就是出行、購物、消費、休閑的方便,這是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結果。
(六)、拓寬了就業渠道,分散了城市和農村剩余勞動力,減輕了國家負擔,緩解了社會矛盾,促進了社會穩定。
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總體發展水平低,經濟基礎薄弱,融資困難
由于歷史原因,我旗個體私營經濟起步晚、規模小、水平低。近幾年來,個體工商戶的數量雖增加很快,但大部分投資于服務行業和小商品市場,在產品深加工、養殖業、種植業及產業化經營等方面卻涉及很少。這就造成了我旗投資結構不合理,服務行業“僧多飯少”的局面。目前,我旗非公有制經濟在發展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大多數個體私營企業經濟基礎薄弱,缺乏必要的生產資源;多數經營者尚未擺脫家庭經營的習俗,產供銷相互獨立,各自為戰;只瞄準本地市場,缺乏沖擊外部市場的能力,競爭能力較弱;生產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產品幾乎沒有,而且名、優、特產品少。由于缺乏必要的信用擔保,許多中小企業均面臨著融資困難、發展后勁不足等諸多問題,制約了企業的正常生產和長遠發展。
(二)、優惠政策難落實,“三亂”現象仍然存在
我旗自1995年開始,陸續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的有關政策。2000年4月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若干規定》,同時又出臺了《關于招商引資的若干規定》。這對我旗個體私營企業的發展創造了較寬松的社會環境,但仍有所欠缺。由于宣傳力度不夠,許多人對優惠政策不了解;有些部門對優惠政策的落實難以到位;在審批、辦證等方面仍然存在濫收費的問題。造成許多個體私營企業者負擔加重,挫傷了他們發展企業、擴大生產的積極性。
(三)、企業內部管理機制落后,管理人才嚴重緊缺
我旗大部分私營企業沒有成形的內部管理機制和用人機制,仍然存在著“一把手”說了算和“唯親是用、唯友是用”的用人現象。一部分個體私營企業者缺乏管理經驗,小農經濟意識嚴重,短期行為盛行,嚴重制約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和生存發展能力。
四、加快我旗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調整產業結構,加大企業扶持力度,增加融資渠道
要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堅持“不限比例看發展、不限速度看效益、不唯成份看實踐”的方針,將政府職能轉向引導和服務。要堅持多種經濟共同發展,調整我旗產業結構。積極引導個體私營企業向資源開發、產業化經營等方面發展。隨著西部大開發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隨著入世后中國經濟的不斷全球化,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外來的沖擊力也越來越大。私營企業要依托資源優勢,增加產品的科技含量,創造自己的特色品牌,以應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要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由政府出面,幫助他們解決在資金、技術、人才等到方面遇到的困難。政府應建立相應的信用擔保機構,和金融機構一起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二)、積極落實優惠政策,加大對“窗口”單位的監管
提高對非公有制經濟服務意識,切實將營造巴林右旗完善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外部環境,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來抓。政府行政職能部門要把落實關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各種優惠政策作為突破口,納入議事日程,積極引導,大力支持。對落實好的單位要予以表彰,對阻礙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要給予制止和處罰。要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健全行政審批監督機制,根據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對個體私營企業的收費項目,收費標準進行認真清理,要認真查處“三亂”和“吃、拿、卡、要、報”行為。各“窗口”單位要改變工作作風,服務到位,將優惠政策真正落到實處,切實減輕個體私營企業的負擔。
(三)、努力提高個體私營企業者的素質,增強企業競爭力
個體私營企業者由于受客觀條件的局限,普遍缺乏法律知識、市場經濟知識和企業管理知識。對于私營企業的管理者,政府部門要定期組織培訓班,對他們進行培訓,使他們的知識不斷更新,視野不斷擴大,觀念逐漸轉變。對于中小企業經營者,我們應充分利用廣告牌、標語等方式進行宣傳,可以設立各種知識宣傳欄和法律知識援助熱線,幫助全體民眾提高文化水平,增強法律意識。應引導個體私營企業者改變觀念,增強創新意識,走出不求上進、保守求穩、安于現狀的誤區。個體私營企業者要守法經營,善于合作,克服狹隘的“老板”情結。
(四)、改變企業用人機制,處理好企業與員工的關系
企業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民營企業需要從各方面來增強企業的競爭實力,人才已成為企業競爭勝負的關鍵。所以企業選人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實行“外引內進”廣開門路,尊重每一位員工,充分發揮企業員工的聰明才智,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他們覺的自己也是企業的主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企業才能獲取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才能健康的發展下去。
(五)、積極發揮工商聯在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中的作用
工商聯是黨和政府聯系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橋梁和紐帶,在經濟建設中發揮參謀和助手的作用。進一步加大工商聯工作的領導力度,使工商聯更好地發揮統戰性、經濟性、民間性的作用,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做優、做大、做強。堅持“團結、幫助、引導、教育”的方針,把會員的思想教育工作和提高其在社會上的政治地位結合起來,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鼓勵他們為全旗經濟建設多做貢獻。要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對會員的生產、經營、財務、納稅、質量技術和信譽情況進行監督。建立好企業項目庫,不斷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精品范文
10非公經濟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