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工作不夠大膽的調查與思考
時間:2022-07-28 12:04:00
導語:領導干部工作不夠大膽的調查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對全區61個區級中層領導班子和254名領導干部進行考察考核過程中發現,有19%的領導干部存之“工作不夠大膽”的問題,其中絕大多數是副職。帶著問題和困惑,我們對全區領導干部進行了認真細致地調查走訪,原創:發現在部分副職中確實存在工作上謹慎小心有余,開拓創新不足,大事小事都等正職指示,難事易事都靠正職決策的情況。還有少數的副職,認為上有正職撐著,下有一般干部負責,自己懶得去操那份心,因而存在議政謀政不積極或在其位不謀其政,得過且過現象。深入靜思,除去部分副職是因為性格原因外,絕大多數副職“工作不夠大膽”,作用沒有充分發揮,能力沒有充分顯示是有其深層次原因的。
從主觀上分析:一是認識上有偏差。少數副職經常感嘆:“副職是個受氣的苦差事,走快一步有越位之嫌,走慢一步又有不盡職之憂?!痹趯嶋H工作中,一些副職就把充分發揮自身能力與驕傲自滿等同起來,把工作中的靈活性與不尊重領導等同起來,把敢試敢創與愛出風頭等同起來,因而干工作怕出力不討好,自己束縛了自己的手腳。二是缺乏“挑擔子”意識。近年來在一些干部中流行一句口頭禪,“吃菜要吃素、穿衣要穿布、當官要當副。這一句是對當副職,沒壓力、無責任、逍遙自在的表白。在日常工作中,有些副職“甘當配角不冒尖,樂當綠葉不爭艷”。由于配角意識太強,該行使的權力不行使,該承擔的職責沒承擔,影響了單位整體工作水平的提高。三是自私心理作怪。有些副職信奉“船打出頭鳥”的陳腐思想,怕工作中太露,功高蓋“主”,有爭功擠位之嫌,引起正職誤解;怕拍板失誤,承擔責任,引起領導責怪;怕栽了跟頭,失去群眾信賴,影響個人進步。另外,有些副職總認為,干工作有了成績是正職的,出了問題是自己的,干脆應付著干工作,無功也無過,不擔責任又清閑,不遭嫉妒人緣好。
從客觀上分析:一是有些領導機關在工作指導上存在片面性。機關組織檢查評比,安排布置工作,往往抓“一把手”,強調“第一責任人”而忽視了分管領導;一個單位出了成績,往往宣傳“一把手”多,有的甚至搞“移花接木”,把副職干的工作也說成是正職的榮譽,挫傷了副職積極性。而一旦副職分管的工作因開拓創新而出了“格”,又往往容易受到上級和“一把手”的指責甚至批評。二是群眾思維中存在舊的定勢。認為副職是抓具體工作的,對重大問題沒有決定權,眼里只有正職,對副職不信任、不尊重,在完成副職交待的任務時打折扣或暗地里頂著不辦;對不合自己胃口的甚至公開頂撞。三是一些“一把手”不愿放權。有的“一把手”對副職缺乏基本的信任,總愛以經驗少、翅膀嫩為由,工作中大小權獨攬,大小事親“斷”,制約了副職作用的發揮。還有極個別正職專橫,缺乏民主意識和作風,不能正確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把“一把手”負責變成“一把手”說了算,把班子其他成員的不同意見看成是“唱反調”、不配合、搞不團結,尤其對自己推薦提拔過的干部視為受施舍者,認為后者應以人身依附來感恩,否則就是“忘恩負義”,不尊重領導。使副職的地位得不到應有的尊重,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嚴重挫傷了副職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為調動副職干部的積極性、創造性,充分發揮副職干部的作用,讓到職能夠放。心大膽的工作,我們認為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上級要為副職干部創造發揮能力的環境。一是人才成長的環境。在評價干部功過上要用新角度新眼光來觀察、看待副職,對工作的失誤要具體分析,給予諒解和保護;對有棱角的,不能認為是驕傲自滿、組織紀律性不強,要鼓勵有主見、有魄力、有開拓精神的副職冒尖。二是干事創業的環境。要實行干部干事創業實績備案制度,對凡主管、主辦工作實績突出,受到上級機關表彰或得到上級機關推廣經驗的,都可報請在組織部門進行實績備案。并對干部實績備案實行動態管理,每年根據干事創業的實績變動情況,對備案人和備案內容進行調整充實。要把干事創業作為選拔干部的重要依據,堅持以發展論英雄,憑實績選干部,做到誰最能勝任工作就選誰,誰最能干好事業就用誰,誰最能加快發展就讓誰干,原創:讓想干事的干部有機會,讓能干事的干部有舞臺,讓會干事的干部有地位。三是輿論宣傳環境。要改變新聞報道和樹典型工作中正職一花獨放的局面,對有成績的副職要一視同仁,讓副職有脫穎而出的機會。要善于抓主管,多給副職壓擔子,對墨守成規、工作無建樹、責任心差的副職要亮黃牌、打板子,增強副職的責任意識和競爭意識。要讓群眾更多地了解各級副職發揮的作用和工作中的實績,樹立副職的良好形象和威信。
2、正職要為副職干部提供發揮能力的條件。能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副職的積極性、創造性,既是衡量正職素質高低的標志,也是一個單位工作能否經常上臺階的關鍵。因此,作為正職,應該在“四多四不”上下功夫。
一是多提醒,不指責。工作千頭萬緒,件件都要督促落實,在繁瑣的事務中,難免會出現問題和疏漏。正職要對立“千斤重擔眾人挑”的意識,只要是大膽工作,積極努力,就應該配合支持。下屬在工作中的某些方面沒有想到或顧及到,應及時提醒,協助把事情考慮周全、穩妥,而不能說這不行,那也不行,以免挫快積極性。二是多支持,不拆臺。這是密切配合的潤滑劑。下屬在各項事務中往往處于一線,遇到的具體情況和矛盾也最多,班長應主動協調事務,化解矛盾,起到拾遺補闕的作用,不能袖手旁觀,更不能有失誤時冷嘲熱諷。三是多擔責,不爭沖。最需要防止和克服的就是愛說自己怎么行,別人怎么差,工作取得成績時總往自己身上拉,出現問題總朝別人身上推。這樣做的結果,不但不能在群眾中樹立威信,反而會損害自己在群眾中的形象。爭功諉過,只能說明人的思想素質不高,也不能把工作做好。四是多關心,不冷漠。應注意觀察,及時發現下屬的苦衷,主動關心過問。對反映的問題,該解決的應及時解決,該向上報告的就及時報告,使人心里感到溫暖。要放手讓其干工作,不能事事攏在手中。
3、副職要解放思想,擺正自己的位置。副職干部的地位是與自身作用發揮的大小成正比的,只有在工作中與時俱進,不斷開拓進取,多出實績,才能贏得領導和群眾的支持和信賴,才能有地位和威信。副職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正確處理好與正職、同事及下級的關系,尤其是在正副職之間建立和諧互動的良好關系,必須堅持做到“三要三不要”。
一要增強責任心,不要只站在自身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副職是在正職的領導下開展工作的,不管所分管的工作是否重要,是否被別人重視,甚至是否有實權,副職自己首先要重視,要把自己所主抓的工作基本情況掌握清,工作具體標準研究透,處理事情原則把握準。副職在正職面前是被領導者,但不是依附者。要服從正職的領導,積極支持正職的工作,但不能盲從,不能一切事情不動腦子:不講原則地“百依百順”。無論是正職還是副職,只是分工不同、崗位不同,責任是一樣的。如果自己松一松、散一散,自己所分管的工作就會出錯,一個單位一個部門也許就會出問題。副職分管的工作是整體工作的一部分,副職作為領導班子中的一員,不能只站在副職自身和分管工作的角度去想問題、提建議、辦事懶惰。在正職的決定與自己不一致的時候,只要是不違反原則的,則主動退讓一步,不發牢騷,不講怪話,不抵觸,堅決維護正職決定的嚴肅性和權威性。要摒棄私心雜念和小團體利益,堅持副職服從正職、個人服從集體的原則,處處做到搭橋不折橋,事事維護正職的核心作用,時時增強班子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二是要忍辱負重,不要明哲保身。寬容忍讓,是一種素質、涵養和氣度。副職作為正職的參謀和助手,可能在某些方面提出的主張得不到采納,甚至有時個人才華也得不到施展。這就要求副職在貫徹正職決策、落實工作任各時,要從大局和長遠著想,胸懷寬廣,不背包袱,忍辱負重。工作中,副職常常夾在正職和部屬之間,難免會遭到一些誤解,受到一些埋怨,這時,副職就更應注意寬容忍讓,注意工作策略和工作方法,不怕受埋怨,不怕受委屈。有時在落實正職決策過程中,因種種原因可能會遭到部屬的抵觸和反對,作為副職要冷靜思考應對措施。若是正職決策失誤,千萬不能當著干部的面把責任推向正職,而要“舍車保帥”,敢于承擔責任,并及時與正職研究新的決策方案。為了顧全大局,寧可替人受過,也不明哲保身,充分表現出副職應有的素養和氣度。
三是要敢于直言,不要老是一團和氣。副職要當好正職的助手、參謀,就要多進言、多建議、多想辦法、多出主意,而不能投其所好,老是阿諛奉承。要和而不同,對工作有利的建設和不同意見,即使正職聽了不高興、不理解,也應敢于直言不諱,敢于大膽表明自己的觀點。當然,這種大膽不是固執,副職在處理此類問題時要講究方法、注意場合、考慮效果。盡量做到“忠言”順耳、“良藥”可口。一旦自己的正確意見不為正職所接受,也應從班子整體出發,按領導集體決定或正職意圖辦事,并努力做好工作盡量減少損失。
精品范文
10領導任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