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困難職工現狀及扶貧幫困情況調查
時間:2022-11-01 12:26:00
導語:縣困難職工現狀及扶貧幫困情況調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總
在市場經濟中,老企業的改制和新企業管理用人機制的轉變,在城市和一些企業中出現的下崗職工和特困職工,是各級政府、工會及全會社特別關注的問題。及時做好對下崗職工和特困職工的調查研究,探索解決問題的新辦法,是一項極其有益的工作?,F將**縣全縣下崗職工和特困戶情況及如何扶貧幫困的做法調查報告如下:
一、全縣下崗職工和特困戶及分布情況:
1、全縣現有職工全總數39296人,其中下崗職工總數12873人,城鎮職工23000人。應進入失業保險的45000人,已經參加失業保險的41000人。
2、應進入最低生活保障的591戶,已進入低保享受補助的347戶1077人。
3、全縣特困家庭下崗人數497人,主要分布在縣物資總公司32人,縣多管局19人,縣經貿局201人,商業總公司37人,縣供銷社48人,縣農機局28人,縣糧食工業公司109人,縣糧食供銷公司10人。
二、特困戶的特征和特困原因:
1、困難特征:一是基本生活困難戶,二是醫療困難戶,三是子女上學困難戶,四是家庭居住困難戶,五是就業困難戶。
2、特困戶的困難原因:①病災戶,主要是生突發病和慢性重病,拿不起藥費。②離異戶,這一部在困難戶中占比例雖然不大,但影響卻大,單身無崗無收入又帶孩子,家庭生活難以維持。③缺技術、資金戶,有勞動力、缺技術,有技術又缺資金,這是困難戶的普遍原因之一。④年齡較大戶,這方面困難戶,既缺勞動能力又缺生產技術,困難程度較大。⑤特殊困難戶,占比例較小,但需求的救助力度大。
三、對下崗職工和特困戶的主要幫扶情況:
1、全縣已經失業保險的6632人,全年發放失業金1023萬元。2、2003年全縣已進入低保享受補助347戶1077人,全年發放保障金52萬元。
3、幾年來共辦理《特困證》2386戶,發放困難補助金187萬元,(其中1998年辦理270戶,發放17萬元;1999年辦理370戶,發放24萬元;2000年辦理402戶,發放46.8萬元;2001年辦理272戶,發放35.3萬元;2002年辦理251戶,發放30.84萬元;2003年辦理395戶,發放18萬元;2004年辦理426戶,發放16.4萬元。)
4、2003年,為特困戶辦理醫療優惠卡1185人,減免醫療費用12萬元。
5、低保家庭子女上學優惠2萬元,資助特困生9人1.8萬元。
6、獻愛心捐助活動開展5次,捐資總額630萬元,(其中1997年捐資156萬元,2000年捐資179萬元,2001年捐資114萬元,2003年捐資85萬元,2004年96萬元),用于最低生活保障金發放138萬元,用于企業解困288萬元,用于走訪慰問困難職工90萬元。
7、近年重大節日走訪慰問困難職工3890戶,發放慰問金總額99萬元。其中2003年395戶,送慰問金12萬元,慰問品折價6萬元,2004年慰問426戶,送慰問金16.4萬元。
四、幫扶救助特困戶的主要做法及經驗
1、應用政府職能,建立有效機制。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企業改制的不斷深入,在城市出現下崗職工和特困戶的情況,是一種長期現象。因而幫助下崗職工上崗,救助特困戶,是各級政府應盡的長期職責。**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幫扶救困工作,早在1997年縣政府印發了《**縣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暫行辦法》出臺了扶持下崗職工再就業政策,建立了最低保障制度。去年,縣政府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意見》,提出具體措施,強化目標責任制。最近,又出臺了《**縣就業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工作職責》,進一步明確24個成員單位的救助特困戶的職責。在此同時,今年初,縣政府在確定新增5000個就業崗位的基礎上,又撥??顬橄孪聧徛毠べ徺I400個就業崗位。
2、依托工會組織,建立援助中心。去年12月,**縣總工會困難職工援助中心正式掛牌成立,從此,**縣困難職工,就能通過援助中心享受全方位、多渠道、一站式、一條龍式的服務。援助中心是縣總工會幫扶困難職工的援助機構,主要職責是信訪接待、困難救助、就業幫助和法律援助。該縣援助中心還明確規定了援助對象的條件;進入最低生活保障線職工;列入當年縣總工會建檔的特困職工,困難勞模(市級以上);家庭遭遇意外災害,致使生活難以為繼的職工;夫妻雙下崗職工;需要提供法律服務,政策咨詢的職工;有其它特殊困難的職工。凡有以上困難,出具身份證和單位證明,到縣工會填寫《困難職工援助申請表》,然后分類進行援助。
3、組織社會力量,建立培訓網絡。經過調查發現,多數困難職工的困難原因是沒有實現再就業。只有解決好了就業問題,困難職工的生活問題才能從根本上得到改善。因此,**縣委、縣政府和縣總工會,既千萬百計幫助困難職工解決當前生活上存在著的問題,又采取得各種得力措施組織實現再就業。再就業技能是關鍵。因而,就組織和利用社會力量辦學培訓。困難職工再就業??h總工會先后與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技能培訓學校聯手,加強對困難職工的技能培訓。該學校擁有固定資產6000多萬元,開辦電腦、縫紉、焊工、修理等13門課程,每年培訓城鄉就業人員達1600多名,其中下崗職工占500人;培訓出國人員800多名,其中下崗職工占100多名。在此基礎上,還組織縣境內的涉外賓館、糧食、供銷、外貿等行業,舉辦有針對性的季節培訓班,讓下崗職工得到多面手的培訓,以拓寬就業渠道。最近,在縣城又新增加一所專門培訓出國勞務人才的學校,把培訓下崗職工當作主要任務來抓,目前在培訓人員近千名?,F在全縣有11個鄉鎮設立培訓點,與縣城構成了培訓網絡,使就業人員和下崗困難職工,在縣內任何鄉鎮都能得到培訓。
4、培養企業典型,建立再就業基地。在抓培訓網絡建設的同時,還突出培養企業典型建立再就業基地。經過三年培養,去年有兩個下崗職工再就業基地掛牌,即:蘇果超市和大平乳奶廠。蘇果超市總經理丁玉云是1994年下崗,開始做服裝生意,后又做煙酒生意,經過積累開辦了蘇果超市,招收下崗職工140人,每年上繳50萬元利稅,捐獻助殘款物總價值2萬元。大平乳奶公司總經理賈平是1995年下崗,從三頭奶牛發展到現在擁有500頭奶牛的全市最大的私營乳奶生產企業?,F在該企業總投資上千萬元,年生產銷售4000噸奶,吸納下崗職工100人。這兩個典型的培養和樹立,在全縣起到了一花帶來滿園春的效果。今年3月份,縣總工會又在全縣女企業中選出16名精英,同時選樹兩個再就業基地——紫晶山莊和霞威針織有限公司,引導她們在搞好經營實現女性人生價值的同時,重視社會效益,大力招收下崗職工再就業,把她們的企業作為再就業基地的選拔點。歐亞會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芹手上有三個公司,共有職工500多人,其中下崗職工就達1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