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員工狀況與企業改革改制調研報告(三)
時間:2022-04-25 10:02:00
導語:青年員工狀況與企業改革改制調研報告(三)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調研報告
二、青工對工廠的發展現狀及發展前景的心理預期
隨著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前期改革措施的進一步實施,職工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切身感受。同時企業今后的發展壯大也是廣大也是職工共同關心和思索的問題。
×⒈青工對于工廠近三年來發展現狀的總體評價與企業自身的總體評價意見相左,與個人期望有較大差距。
×青工約占工廠全體職工人數的,他們對于前期企業改革改制認同感的反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時,對于他們今后進行更深層次改革的支持力度,則對于企業而言有一定程度的預見性。青工對于近年來自身生活水平的提高評價較低:“年以來,您在以下方面的變化情況如何?”我們得到了如下表中所列情況:
增加很多
略有增加
基本沒變
略有減少
大大減少
個人實際收入
家庭實際收入
生活水平
×工廠在十三次黨代會中的統計數據表明,在個人收入方面是有所提高的。但反映在職工身上時,由于周圍環境隨著改革力度的不斷加大,個人收入和生活水平在不同的家庭中其差距在不斷拉大。對于小幅度普遍提高收入,這樣的薪酬體制并不能夠達到激勵作用,青工不會有明顯的感覺收入在發生變化。相應地,與其他效益較好的企業比較后,反而有更加落后的感覺。而對于企業發展方面的評價當中對于“硬”投入的部分,廣大青工較為認同,而對于相應“軟”環境的改善,則并不認可。在問題“您認為近三年來您所在的企業在以下各方面有什么變化?”的回答中我們得到了這樣的統計數據:
選項
明顯增強
有所增強
維持原狀
有所降低
大大降低
企業管理水平
設備科技水平
企業市場競爭力
企業經濟效益
成功機會
×由于工廠近年實施基礎工藝線的建線、改造等,廣大青工感受到了工廠設備、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但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對于質量貫標、環境貫標、系統以及辦公等管理方面的提高認同度卻不高。其一,受調研人員身處管理與科技崗位的比例不高,參與管理工作不多對于情況的了解掌握程度不深;其二,相應的投入與管理效率的提高不對等有;其三,提高的速度低于市場競爭要求的速度,相對而言差距更大,顯示出經濟效益、市場競爭力、成功機會維持原狀或有所降低。
×同時在問卷調查中,顯示出了廣大青工對于經濟收入的主觀預期與實際收入有較大差距。在問題“您所在的企業經過幾年改革,以下三項與您個人愿望值是:”的回答中,我們得到如下統計數據:
×選項
×達到
×接近
×有差距
×差得遠
××:家庭住房
×
×
×
×
××:個人經濟收入
×
×
×
×
××:個人自身發展
×
×
×
×
×
×
×有八成以上的青工認為在“家庭住房”、“個人經濟收入”和“個人自身發展”方面與自己的愿望“有差距”或“差得遠”。這說明,一方面青年職工對國企改革抱有較大的期望,另一方面也存在有些不切實際的主觀預期。
×⒉青工對于將來企業的發展前景持謹慎樂觀的心理預期,同時從企業角度出發對于改革改制有理性思考。
×廣大青工有較強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他們關心企業的前途與發展。做為百年老企業,面臨鐵路跨越式發展的機遇期,將面對很多的困難和挑戰。在問及“您對所在企業改革改制的前景如何評價?”時,我們得的統計數據是:
×充滿信心
×謹慎樂觀
×無所謂
×有些擔心
×憂慮
×
×
×
×
×
×有的青工信心不足,的青工認識模糊,有的青工表示對于工廠的發展前景持謹慎的樂觀態度。深入分析,有的大專以上學歷的青工,以及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持這樣的觀點。這一數據反映出,從整體上來看,廣大青工沒有盲目的樂觀,也沒有一味的消極悲觀,這為我們進一步的改革奠定了較好的思想基礎。通過我們的改革和發展,輔之以教育和引導,有希望能使他們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振奮精神,成為改革的先行者。面對企業的現狀,青工一定程度上有與企業同甘共苦的意識,這必然是企業改革發展的中堅力量。
×對于企業改革改制情況有了深入思考。在問及“您認為改革改制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限選一項)時,建議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整頓領導班子”;“提高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體現出了青工對于內嚴管理,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認同,已經將這些方面視為企業進行改革改制首要考慮的因素。同樣對于“您認為企業改革改制的成功主要依靠什么來保證?”(可選多項)的回答中,在十個選項當中,意見主要集中在以下五個方面:“領導班子的能力”;“企業內部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全體員工的積極參與和共同努力”、“企業科技水平提高”以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正確”。廣大青工在普遍關注我們企業在改革改制過程中遇見的實際問題,并且給予了意見較為集中的建議。但同時我們也應當注意到,“減員增效、下崗分流”、“減去富余人員”的選擇項目則被避開。從中也暗示了廣大青工希望改革,但又擔心引進競爭后,秧及自身的復雜心理。
應該說青年是企業改革發展成果的最大受益者,青年應該是最少保守思想,最具創新活力的群體。企業應及時將改革政策、信息傳達給青年,同時通過各種有效平臺把青年的思想與需求反饋到企業,這樣才能使青年成為企業改革和發展的有效推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