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人如何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時間:2022-06-30 05:15:00

導語:共產黨人如何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新的歷史時期,共產黨人、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努力改造主觀世界,并以改造主觀世界的成效,推進改造客觀世界。最根本的就是要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應對面臨的挑戰,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當前要著力樹立正確的利益觀、理想觀、地位觀、權力觀、事業觀。

(一)利益觀。在以利益為動力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追求利益這是必然的趨勢,在以經濟成份多元化的條件下,人們追求利益的多元化也是必然的趨勢。共產黨人能否追求利益,共產黨內能否提倡利益多元化,我們是唯物主義者,共產黨人當然也有個人利益,問題在于我們如何正確看待個人利益,正確處理個人利益、集體利益與國家利益的關系。有人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傳統的價值觀已經過時,再提倡無私奉獻已不合時宜,“大公無私”是虛幻的,做不到的,人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活著。這種把無私奉獻精神與物質利益原則對立起來的觀點是不正確的。我們共產黨人的價值觀是集體主義的價值觀,價值觀的核心是利益觀,也就是集體主義的利益觀。集體主義的價值觀、利益觀的內涵,包含著無私奉獻精神與物質利益原則的統一。集體主義利益觀,既表現為個人、集體與國家利益的一致性,公與私的一致性,是公中有私,公為了私。又表現為個人、集體與國家利益的差異性,公與私的矛盾,堅持先公后私,大公無私。

公中有私,公為了私。公中有私,不是有公便無私。因為集體、公是由個人、私組成的,集體利益中包含個人利益。集體與個人、公與私是辯證統一的關系,是互為前提,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大河有水小河滿,小河有水大河滿。公中有私,也包含著公為了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為了實現共同富裕,每一個人的富裕。集體主義利益觀,并不排斥個人利益,而排斥的是個人主義利益觀,我們反對的是自私自利的私,損人利己的私,借公濟私的私,以權謀私的私,而不是反對個人利益。個人利益與個人主義是兩個本質不同的概念。

先公后私,大公無私。集體與個人,公與私本質是統一的,但也存在差異和矛盾。因此,必須堅持先公后私,大公無私。因為公與私、集體與個人相比,公的、集體的不能不占首位,不能不占主導地位,個人利益必須服從集體利益、國家利益,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否則這個社會就無法前進。在處理公與私、集體與個人關系時,還要有大公無私的精神。大公無私是指凡處事要公平正直,不徇私情,完全從人民利益著想,毫無私心。當然也包括為了公的集體的利益必要時犧牲個人的利益,犧牲個人的一切,甚至寶貴的生命。

由此可見,集體主義價值觀、利益觀,既體現了物質利益的原則,又體現了無私奉獻的精神,利益是基礎,精神是利益的升華,兩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辯證統一的關系。共產黨人可以有正當的個人利益,但更要弘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無私奉獻精神。是堅持集體主義利益觀還是堅持個人主義利益觀,是衡量一個共產黨員是否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分水嶺。因此,共產黨員一定要樹立集體主義利益觀。

(二)理想觀。共產主義理想是共產黨人的一面旗幟,為之而奮斗的目標,也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的源泉。有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也是衡量一個共產黨員是否確立了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集中表現。在新的形勢下,一些黨員和干部對理想信念淡薄了,講實惠的多了,講理想信念少了,說理想是空的,利益是實的,要丟掉空的,抓住實的,“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錢就圖”。

怎么看待理想與實惠,兩者并不矛盾,社會主義理想是人們的長遠、整體、根本利益,以精神形態出現。實惠是人們眼前的、個人和局部的利益,以物質形態出現。精神可以變物質,物質可以變精神。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挫折到勝利,靠的就是馬克思主義的理想和信念,沒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就沒有今天的一切。革命的先輩和先烈們,為了實現革命的理想,奉獻了畢生的精力,寶貴的生命,從而取得我國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勝利,使今天的中國人民得到幸福的生活,得到了實惠,這就是精神變物質。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難道只講實惠,不講理想,不為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子孫后代的幸福生活去奮斗嗎?何況理想和實惠不是截然分開的,我們的實惠會在追求理想的實踐中逐步實現的。因此,共產黨人決不能只講實惠,只追求個人和局部的眼前利益,而丟掉理想信念,不愿為國家的長遠、整體、根本利益而奮斗,最終個人利益、個人實惠也保不住。因為國家的長遠、整體、根本利益是個人、局部、眼前利益的根本保證,國強才能民富。

(三)地位觀。共產黨人如何正確看待執政的地位,樹立正確的地位觀。歷史上一切剝削階級執政以后,都是少數人對多數人的統治,官統治民,官主宰老百姓的命運,老百姓是被統治、被奴役者。只有工人階級執政以后,共產黨處于執政地位以后,人民群眾才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社會的主人,真正當家作主。而共產黨只是代表人民的利益、接受人民的委托,履行執政為民的任務。因此,一切處于執政地位的共產黨員,不論職位多高,都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公務員,都要擺正主人與公仆的位子,決不能錯位,顛倒主人與公仆的關系,變人民的公仆為人民的老爺,滋長主宰人民群眾、高人一等的官僚思想,特殊化思想。而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把共產黨的執政地位,看作為人民服務的廣闊天地,民有所求,我有所應,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一心一意為人民辦實事、辦急事、辦難事、辦好事;看作為社會主義事業多作貢獻的條件,充分運用執政的地位,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為人民的事業建功立業,造福于人民;看作為實現人生價值的機遇,抓住機遇,勤奮學習,刻苦鉆研,充分施展個人的智慧和才能,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實現共產黨人的人生價值。

處于執政地位的共產黨人,由于為人民服務作出了貢獻,受到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信賴,從而委以重任,這種職務的升遷表明一個人的進步,可喜可賀。但共產黨人要警惕官本位的誘惑,決不能把升官發財,當作人生追求的目標。在現實生活中,為什么出現賣官買官的現象?為什么出現報喜不報憂、數字出干部、干部出數字弄虛作假的現象?為什么出現損害群眾利益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為什么出現對上負責對下不負責,對上拍、對下壓的現象?這說明升官發財官本位的思想正不同程度地影響著我們的干部隊伍。因此,共產黨人一定要樹立正確的地位觀,增強公仆意識,把執政的地位,工作的職位,看作為人民服務的場所、條件和機遇,執政為民,就是為人民、為社會、為國家多作貢獻,而不能執政為官,做官當老爺。如果共產黨人把執政的地位,工作的職位看作升官發財的機遇,搞特殊化的條件,貪圖享樂的溫床,追逐名利的場所,那身為人民公仆的黨員干部與歷史上剝削階級的官員有什么本質區別呢?這不僅會使黨嚴重脫離群眾,動搖黨的執政基礎,甚至會亡黨亡國。是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還是執政為官,升官發財,這也是兩種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具體體現。因此,共產黨員一定要樹立人民公仆的地位觀,堅持執政為民。

(四)權力觀。處于執政地位的共產黨人,手中握有大大小小的權力,如何正確看待手中的權力,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還是立黨為私,以權謀私,這不僅是兩種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反映,也是關系黨和國家政權性質、前途命運的問題。因此,共產黨人一定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權力就是服務:領導權,就是服務權,黨領導人民群眾,就是服務于人民群眾,不服務人民群眾,黨的領導就失去存在的價值;權力就是責任:權力是以責任為前提,權力越大責任越重,不負責任的對待權力等于喪失權力;權力就是保障:權力要尊重人民的民主和自由,保障人民權利的實施而不受侵犯,領導的權力不能與人民的權利相對立,領導必須依法行使權力,不能漠視人民的民主和自由,不能侵犯人民的合法權利,否則就是濫用權力,違法違紀行為;權力就是承諾:我們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是人民的重托,我們應不辜負人民的重托,履行承諾,誠信守信,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護好權,盡心盡責為人民辦好事。如果我們辜負人民的重托,不履行承諾,失信于民,人民就有權收回權力。

共產黨人決不能立黨為私,以權謀私。共產黨人如果把權力看作為地位、身份,待價而沽;看作謀私的工具,搞權錢交易;看作貪圖享樂的溫床、奢侈浪費,搞特殊化;看作實現私欲的機遇,玩弄權術,拉幫結派;看作向上爬的階梯,獲取名利。那就是舊官僚的惡習,做官當老爺,喪失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導致政權的異化。因此,共產黨人一定要樹立執政為民的權力觀,清政廉潔、勤政為民,盡心盡責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護好權。

(五)事業觀。共產黨人應如何看待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是僅僅看作職業、謀生的手段,選擇一個收入高、待遇好的職業,營造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還是把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作為黨的事業、革命的事業來看待。同志指出:一個人“如果只為自己、為家庭而活著,那個意義是有限的。只有為國家為社會為民族為集體的利益,奮不顧身地工作著,毫不保留地貢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這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才是光榮的人生,閃光的人生”。由此可見,如何正確看待自己的工作,實質上是個人生價值觀的問題,因此,共產黨員不論從事何種職業,都要樹立忠于黨的事業的觀點,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忘記共產黨員的身份,首先是黨員,然后才是專家、學者、公務員等,要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要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以艱苦奮斗、敬業、勤業、創業的精神,忠誠于黨的事業,出色地完成“本職”工作。

共產黨員要熱愛本職工作,要干一行、愛一行,勤奮學習,刻苦鉆研,成為本職工作的行家里手,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做出優異的成績,為社會主義事業多作貢獻。如果一個共產黨員連本職工作都不熱愛,此山望看那山高,不安于位;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做了和尚也不撞鐘;或雖忙忙碌碌,但業績平平,出不了效果,這就談不上忠于黨的事業。

共產黨員要勤奮踏??,都要以求真務實的精神,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扎實勤奮地工作。工作中要力戒漂浮,力戒空談,力戒形式主義,力戒刮風,力戒虛假,真正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扎實勤奮工作,不斷把黨的事業推向新的勝利。

共產黨員要以開拓創新的精神,創造性地工作。新時期,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如何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開創新局面,是各行各業都面臨的新課題。黨員干部要具有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創造性地工作,就要克服那些上面怎么說,我就怎么辦,名為組織觀念強,實為不動腦筋的懶漢思想;克服那些不敢講紅頭文件沒有講過的話,上級領導沒有講過的話,只會講空話、套話、官話的現象;克服人云亦云,缺乏獨立思考,工作沒有新思路、新舉措,開創不了新局面的現象。總之,要克服應循守舊,墨守成規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努力開創工作新局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千百萬人民群眾共同的事業。只有調動億萬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我們的事業才能取得勝利。因此,共產黨人要以自己忠于黨的事業的模范行動,凝聚群眾、團結群眾、帶領群眾,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