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示范帶動規范以規范提升功能以功能促進教育的報告

時間:2022-07-10 04:05:00

導語:以示范帶動規范以規范提升功能以功能促進教育的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以示范帶動規范以規范提升功能以功能促進教育的報告

黨建活動陣地是黨員參加組織活動,履行黨員權利和義務的集聚地,也是黨組織開展黨員教育管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有效平臺。黨的十六大以來,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經濟一體化的逐步實現,流動黨員教育管理、非公企業黨員教育管理、企業退休職工社會化管理后的社區黨員教育管理等等,這些問題對新時期黨建工作提出了不少新的課題,其中黨建活動陣地建設如何適應新形勢、新環境和新任務的需求是做好新時期黨員教育管理的重要保證。

近年來,江干區緊緊圍繞“以示帶動規范、以規范提升功能、以功能促進教育”的總體思路,抓住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有利時機,在探索黨建活動陣地網絡建設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初步形成了以黨建陣地示范點為龍頭,規范化黨建陣地到邊到底的建設格局,為黨員實施分類管理、分層教育,實現黨員日常教育管理的全覆蓋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一、以示范帶動規范,進一步加大陣地建設力度。

1、培植典型抓示范。為確保黨建活動陣地規范化建設有序、順利開展,江干區從2004年開始,在社區、村、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等不同層面選擇了30個黨建基礎較好的基層黨組織開展了黨建陣地示范點的創建活動。按照“設施齊全、功能到位、作用明顯”的要求和“有地方可看、有內容可聽、有經驗可學”的目標,區委組織部專門成立考核組對全區30個申報示范黨建陣地進行檢查驗收,最后確定20個涵蓋社區、村、企業、機關事業等不同層面的黨建陣地示范點,并在全區組織工作會議上予以表彰命名,在全區樹立了黨建陣地建設的先進典型。

2、總結經驗抓推廣。江干區在大力培植先進典型的同時,積極探索總結不同領域黨建活動陣地建設的新路子,適時召開黨建活動陣地建設經驗交流會、現場推進會,充分發揮示范帶動和幅射作用。制定下發了《關于黨員活動中心建設的意見》和《關于黨員活動室規范化建設的意見》兩個規范性文件,對各鎮(街道)黨員活動中心的設置和功能進行明確定位,要求全區黨員活動中心按照“兩站兩室一窗口”的標準,設置黨員綜合活動室、報刊圖書閱覽室、流動黨員管理站、電化教育站和服務咨詢窗口。對基層黨員活動室提出“三亮相、五個有、十上墻”(“三亮相”即亮身份、亮形象、亮風采;“五個有”即有黨員活動室的牌子、有必需的播放設備和經費、有黨支部的職責和任務、有活動播放工作臺帳、有一定數量的黨報、黨刊和電教片;“十上墻”即:黨旗、入黨誓詞、黨員的權利、義務、偉人頭像、黨員“三亮相”、黨支部基本概況和職責任務、黨建工作三年任期目標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黨建工作十項制度和黨員電化教育三項制度、黨員參加組織活動情況和設崗定職表、黨員繳納黨費情況表)的達標型標準和“設施好、機制好、管理好、功能好、作用好”的“五好”示范型標準。對黨員活動室內部布置的內容、位置、格式和色彩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規定,黨員活動中心和黨員活動室由江干區委組織部提出統一設計、統一標識要求。

3、加大建設抓保障。要高標準、規范化建設黨建活動陣地,實現“建設一個、鞏固一個、提高一個”的目標,人員和資金的保障是關鍵。在人員保障方面,我們采取輪崗制和向社會招聘專職管理人員等多種方式,明確崗位管理職責,定期舉辦上崗培訓等方法,既解決了黨建活動陣地無人管的問題,又有效地解決了黨建活動陣地管理難的問題。如江干區采荷街道陽光家園,采取聘用社區有十多年黨建經驗的老書記來管理黨員活動中心;閘弄口街道向社會招聘應屆大中專畢業生來管理黨員活動中心等。在資金保障方面,通過多渠道籌集資金和以獎代撥等形式,有效地保障了黨建活動陣地規范化建設的資金需求。如在社區(村)的黨建活動陣地建設過程中,按照各級財政預算一部分、黨費獎勵一部分、轄區單位籌集一部分的方式保障建設運行資金。同時,進一步加大對黨建陣地建設的獎懲力度,對已經完成建設任務并達到“示范”標準的,按照每個黨建活動陣地5000元的標準下撥給基層黨組織,對沒有完成建設任務的給予通報批評,并在黨建目標考核中進行扣分。形成激勵先進、鞭策后進的氛圍。僅2005年,全區用于以獎代撥的資金就達20余萬元。

二、以規范提升功能,進一步拓展陣地建設內涵。

1、明確責任抓職能。黨建活動陣地的規范化建設是強化黨建活動陣地功能的基礎和前提。江干區在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黨建陣地網絡建設過程中,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層層落實責任,明確黨建陣地功能。如區一級的黨建陣地通過設立教育實踐培訓基地等方式,重點履行全區性的黨員、黨務干部教育培訓職能;鎮(街道)一級的黨建陣地根據區域黨員的特點,重點履行黨務工作政策咨詢、黨建知識教育傳播、接轉黨員組織關系、提供黨員活動場所、開展區域性黨員志愿服務、為轄區企業單位推薦黨務工作者等六大職能;社區(村)的黨建活動陣地重點做好在冊黨員的日常教育管理,履行黨和群眾的橋梁、紐帶職能。

2、強化管理抓機制。黨建活動陣地重在建設,貴在堅持。江干區在抓好陣地硬件建設,明確職能的同時,不斷探索發揮黨建活動陣地作用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先后制定出臺了江干區黨建活動陣地管理辦法、黨建活動陣地考核細則等一系列工作機制,對黨建活動陣地的使用和管理提出了具體要求。如對鎮、街道一級的黨建活動陣地,要求實行坐班制,確保工作日有人管理、有人接待、有人服務。對社區(村)黨建活動陣地,要求基層黨組織每年開展不少于12次的教育活動等等,這些工作機制有效地保證了黨建活動陣地的正常運作和使用。

3、拓展功能抓服務。黨建活動陣地不僅是黨員接受教育,開展組織活動的一個重要平臺,更是黨組織服務黨員、黨員服務群眾的一個重要平臺。在注重發揮黨建活動陣地基本功能的同時,進一步拓寬黨建活動陣地的服務功能。如在實施流動黨員“安家江干”工程時,各鎮(街道)黨員活動中心把流動黨支部和流動黨員作為服務的重點對象,為流動黨支部供應學習資料和師資力量,提供活動場地。安排轄區流動黨員參加支部組織生活,并盡可能在生活、就業等方面提供幫助;在服務群眾方面,通過設立陽光服務站,民情工作站等有效載體,設崗定責,引導和教育黨員主動參與志愿服務群眾、服務社會工作,形成365天,天天都有黨員為民、便民和利民服務。此外,利用現有的黨建陣地網絡資源,建立外來青工學校,市民學校和入黨積極分子業余黨校等,使黨建活動陣地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

三、以功能促進教育,進一步發揮陣地建設作用。

1、健全網絡抓共享。經過近年來全區各級黨組織的共同努力,江干區逐步形成了以區黨員活動中心為基點,輻射8個街道(鎮)黨員活動中心,220余個規范化黨員活動室的黨建陣地網絡。各街道(鎮)的黨員活動中心全部達到200平方米以上。依托各街道(鎮)黨建活動陣地網絡,通過聯建、共建等形式,使得黨建資源充分利用、全面共享。不僅為轄區新經濟和新社會組織提供了黨組織掛靠、黨員教育管理和黨員學習活動場所等方面的服務,同時也為促進社區大黨建格局形成,實現黨對兩新組織的組織工作全覆蓋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2、分層施教抓需求。在黨內,由于黨員所處階層、承擔角色隨著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發生了巨大變化,不同層次的黨員對黨組織的教育管理訴求也出現了明顯差異。通過抓黨建活動陣地建設,黨建活動陣地的強大功能為黨員實現分類教育管理提供了堅強的保障。如采荷街道黨員活動中心利用陽光家園“七園一家”的強大功能,根據黨員的不同需求,實行菜單式的黨員教育管理新模式,黨員可根據自己的時間、需求和愛好來選擇教育學習內容;閘弄口街道依托黨員活動中心的優越地理位置,根據轄區黨員的特長,建立若干支黨員志愿服務隊,每月定期在中心開展為民、便民服務,有效地解決了黨員作用發揮難的問題;凱旋街道依托黨建活動陣地資源,根據轄區黨員的興趣愛好,成立特色黨支部,寓教于樂等等。

3、立足難點抓突破。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是新時期黨建工作的一大難點、熱點問題。2005年以來,江干區以黨建活動陣地為家,在各鎮、街道和科技經濟園區等9個黨員活動中心設立了流動黨員管理站,扎實推進流動黨員“安家江干”工程的實施,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取得了實質性的突破。在江干區,流動黨員只要憑《黨員證明信》、《流動黨員活動證》等到黨員服務窗口登記,就可與在冊黨員一樣編入一個黨組織參加活動,并享受中心一站式的高效服務,使得流動黨員可以減少接轉組織關系等眾多的繁雜手續,讓黨員流動變得簡單。據統計,全區各級黨組織依托黨員活動中心的流動黨員管理站,建立流動黨組織34個,黨員1100余名,黨員活動中心正逐步成為流動黨員的服務機構、學習機構和管理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