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村級“六事”制度的報告
時間:2022-07-10 04:39:00
導語:推行村級“六事”制度的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5年九月份以來,建德市在蓮花鎮開展了以“干部理事、群眾說事、按章議事、專人包事、便民辦事、定期評事”為主要內容的“六事”制度試點,并結合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在全市512個村全面推行。通過農村“六事”制度,進一步規范和創新了農村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機制,加強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有效解決了一些黨員、村干部中存在的“不干事、不作為、不民主、不廉潔”的突出問題,解決了一批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和生產生活中的難題,受到村民群眾的歡迎和肯定。
一、推行農村“六事”制度工作的動因
一是為了進一步改善干群關系。當前有一些基層干部工作作風不扎實,缺乏對群眾的服務意識,在崗不干事,有位不作為,在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上手段單一;個別農村干部作風不民主,辦事不規范,說話憑狠氣,處事講義氣,解決問題靠霸氣,導致群眾有怨言、不滿意。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通過一種行之有效的制度來使黨員、干部經常深入群眾,能夠與群眾面對面的交心談心,以此改善干群關系。
二是為了進一步規范村務管理。在去年的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過程中,群眾反映最集中的問題是村級管理不規范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尤其是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和財務管理不夠民主、不夠透明的問題比較突出,這些問題的存在,制約了村級各項事業的發展,挫傷了群眾參與民主管理的熱情。因此必須通過一種行之有效的制度來約束規范黨員和干部行為,增強民主管理意識,按照規章制度進行村務管理,自覺主動地接受群眾監督。
三是為了有效化解農村矛盾糾紛。當前既是農村發展的“黃金期”,也是各種矛盾的“凸現期”,土地征用、房屋拆遷、新農村建設以及其他各項事業發展中都不可避免地會發生一些矛盾糾紛,如果不能給予基層群眾一種比較暢通的利益訴求渠道,及時解決他們反映的問題,將會影響農村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因此也需要我們探索一種行之有效的制度來促使基層黨員、干部能夠主動去心系群眾的生產生活,去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推行農村“六事”制度目的就在于,通過“干部理事”來促使黨員、村干部主動深入群眾,通過“群眾說事”來及時了解群眾訴求,通過“按章議事”來加強村級民主管理、促進團結,通過“專人包事”、“便民辦事”來強化責任、為民服務,通過“定期評事”來做好群眾對黨員、干部的監督,從而有效地解決上述問題,促進農村和諧、穩定、發展。
二、推行農村“六事”制度的基本做法
干部理事。一是深入群眾問事。問群眾家常事、煩心事、急難事、困惑事,詳細掌握村情民意,要求每個黨員、村干部必須聯系3戶不同類型的農戶,并通過定期走訪、個別了解、座談問詢等方式,掌握群眾難事、急事和關心的問題,并認真如實地填寫“問事”記錄本。二是認真分析理事。黨員、村干部對了解到的群眾意見建議進行認真分析,及時梳理,以書面形式整理了解到的群眾生產上、生活上、發展上和村級組織建設上存在的問題。
群眾說事。一是隨機說事。突發事、應急事、特殊事可以隨時向黨員、村干部反映,黨員、村干部要隨說隨辦、及時辦理;對一時不能解決或黨員、村干部個人難以處理的事項,黨員、村干部要及時向村兩委報告。二是定期說事。規定每月不少于一天作為群眾“說事日”,有條件的村每半月安排一天“說事日”,凡是有困難、有想法、有矛盾的群眾都可到村兩委說事。三是懇談說事。不定期地組織群眾代表召開“民情懇談會”,讓群眾發表意見建議。村里對待群眾說事要有說事記錄本、有說事辦理結果登記薄。此外,還要求在村務公開欄設立意見箱、公布說事電話,方便群眾說事。
按章議事。一般性問題一月一議,急難性問題隨說隨議,敏感性問題村民代表參與議,全局性問題村民大會共同議。通過按章規范議事、解決問題,做到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專人包事。按照著力解決群眾反映的難點問題、困擾發展的重點問題、影響穩定的焦點問題的要求,對群眾反映的事情和經研究需要解決的問題,根據黨員和村干部年齡、能力、文化、身體狀態等實際,安排專人負責處理,能解決的盡快加以落實,對一時不能解決的要向群眾說明情況,本村解決不了的問題要以指定專人代辦、建議上級協調等方式爭取解決,以確保群眾反映的問題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便民辦事。人口多、群眾辦事不方便、有條件的村要建立和完善便民服務站,及時辦理群眾需要村里解決的事項,全程為群眾代辦需要到鎮和市里有關部門辦理的事項。不具備條件建立便民服務站的村,確定農村工作指導員或村兩委主要負責人為群眾代辦。
定期評事。每季度末確定一天為集中“評事日”,由村兩委向黨員和群眾代表通報“理事”、“說事”、“議事”、“包事”、“辦事”情況,并對“包事”和“辦事”情況進行評議和測評。對群眾滿意率達不到80%的事項,責成“包事”、“辦事”責任人限期整改,直到群眾滿意為止。“包事”、“辦事”責任人是黨員的,“包事”、“辦事”的結果納入到黨員量化積分卡考核中;在年終黨員“雙爭雙評”和村干部述職評議時,把“理事”、“包事”、“辦事”作為重要內容。對“包事”、“辦事”群眾不滿意達到2項(次)的,是黨員的不得評優,是村干部的扣除20%的年度考核獎。對“包事”、“辦事”群眾滿意率高的黨員和村干部,可以作為評優的優先條件之一,并根據該村的實際情況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霸u事”結果一般在評事日后的7天內在村務公開欄中公示。黨員和村干部每年的“包事”、“辦事”的累計情況,在下一屆村級組織換屆時要向村民公布。
三、推行農村“六事”制度工作取得的成效。
通過村級“六事”制度的實施,用制度的形式使黨員、干部經常深入群眾,與村民面對面地交心談心;用議事的方法使黨員、干部尊重群眾意愿,實事求是地作出決策;用黨性的要求促使黨員、干部心系群眾生產生活,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辦實事好事;用評議的手段使黨員、干部公開管理村務,自覺主動地接受監督,從而使農村黨員、干部作風得到明顯轉變。具體成效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基層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顯現。“六事”制度實施以來,鎮村黨員干部中深入基層做實事的人多了,不少村干部白天工作忙,經常抽出晚上的時間走訪農戶。如蓮花鎮11個村在兩個月集中“理事”和“說事”過程中,共有271名黨員干部參加“理事”,走訪農戶1782家,收集群眾反映的各類意見建議498條,目前已經辦結384件,共投入資金587萬元,其中向上爭取獎金535萬元,自籌資金52萬元。在為群眾辦實事過程中,黨員干部爭當模范,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勇于奉獻,不計個人得失。在群眾中的形象明顯提高。
二是基層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洋溪嶺村畜禽養殖戶反映用水困難,村兩委決定一邊通過鉆井打水來解燃眉之急,一面統一規劃全村人口及畜禽的飲用水工程建設,受到村民的好評;里芳村村民余金良由于好吃懶做且喜歡賭博,導致與妻子離婚,但家中還有兩個上小學的小孩,生活十分困難,村主任徐冬軍多次上門談心鼓勵,并幫助他擔保借貸了3?3萬元資金購買了農用車,使他走上了自力更生、勤勞致富之路,這一舉動在村民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動,村民們議論:村干部連懶漢都扶得起,我們從心底佩服!
三是基層組織執政能力進一步提高。加強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先進性建設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切實提高執政能力建設,許多村通過“六事”制度的實施,解決了許多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得到了群眾的稱贊。如勝利村吊瓜種植面積已達到1500余畝,群眾在“干部理事”過程中提出目前賣吊瓜籽價格低,應該做好深加工的文章,村兩委對此進行研究后,決定由吊瓜種植大戶、村委委員宋志紅牽頭進行解決,經過多方努力,吊瓜籽加工廠已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之中,瓜子不開口等技術難題也已被攻克,村兩委還準備將有關技術無償轉讓給種植戶。
四是理順了群眾情緒,農村穩定進一步鞏固。如里芳村長期以來村民建房用地比較緊張,因此引起的糾紛不斷,其中村民徐水根和廖振華因宅基地糾紛,產生的積怨很深,并有可能發生家庭械斗,黨支部書記廖樹坤主動包事,多次上門對當事人進行耐心勸解和政策解釋,最終使兩個家庭重新和好,并針對理事問事中群眾對新農村整治方面提出的意見,村兩委進行認真研究,做好了新村建房的規劃,徹底解決了全村因宅基地問題帶來的糾紛。
五是村務管理進一步規范。通過議事評事的有效落實,村務管理更加規范透明,尤其是財務管理和村級重大事項的決策,避免了由個別人說了算,增強了群眾的監督,使村干部規范干事、干凈干事有了更有效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