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加減法”著力破“七難”的報告

時間:2022-07-10 04:55:00

導語:運用“加減法”著力破“七難”的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運用“加減法”著力破“七難”的報告

余杭區各級黨組織以“群眾滿意”為著眼點,做好查找問題、解決問題的“加減法”,著力解決群眾關注的“七難”問題,積極探索“使群眾得利益”的有效途徑。

一、以群眾呼聲為第一信號,做好查找問題的“加法”。近年來,該區每年投入巨額資金,下大力氣解決困難群眾就業、就學、就醫以及農村危房危橋改造、經濟適用房建設等“七難”問題,2003年社會公共支出達5.5億元,2004年達6.08億元。針對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社會經濟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該區以群眾的呼聲為第一信號,認真查找影響群眾生產生活的熱點難點問題。一是深入基層查找問題。區四套班子領導每年都帶領有關部門領導,深入農村、社區、企業和農戶開展“十查民生”活動,即:查失地農民保障、查農村危房改造、查拆遷安置、點信訪問題解決、查低保落實、查五保戶集中供養、查新型農民合作醫療報銷、查拖欠民工工資、查村務公開、查平安余杭創建等情況,通過“駐村入戶進企到社區”,傾聽民聲,了解民意,體察民情。二是緊貼中心查找問題。針對重點工程難點多、敏感度高、群眾關注的實際,該區確定了100余項經濟建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方面的續建或新建重大建設項目,通過落實四套班子成員專門聯系,選派區級部門中青年干部到重點項目掛職鍛煉,開展對重點項目的定期走訪、調研和督查等措施,查找并幫助解決項目推進中遇到的問題。三是創新載體查找問題。結合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各單位黨組織根據自身工作實際,開展各類載體活動,擴大征求意見的對象,提高查找問題的廣度。如區財政局組織開展“百名黨員訪企業”活動,到一線重點骨干企業和相對困難企業送政策、解疑難,做到邊服務基層邊查找問題。區行政服務中心開展“千名業主評中心”活動,所有前來辦事的業主,都可以對服務中心的服務工作做出評價或提出意見,做到邊接受監督邊查找問題。

二、以群眾滿意為評判標準,做好解決問題的“減法”。該區規定,對查找出來的問題,具備解決條件的,要馬上解決;通過努力能夠解決的,要限期解決;應該解決但受客觀條件限制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要向群眾說明情況,采取措施逐步解決;承諾解決的問題,必須說到做到,堅決兌現。一是明確責任,擬定解決問題的方案。對查找到的問題,采取歸口認領、分頭落實的辦法,按責任分工處理、解決。如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對區委常委會征求到的90條意見建議,各區委常委在分管工作范圍內,逐條制定整改方案,在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會議上逐條進行匯報交流。二是立行立改,落實解決問題的措施。對查找到的問題,分輕重緩急,從群眾意見最集中的問題改起,從群眾最盼望的事情做起,從群眾最關心的方面辦起。如,針對部分老同志提出“臨平城區老干部活動中心場地設施不足”的問題,區委區政府及時進行了研究,決定對老干部活動中心進行易地遷建,并明確了選址和建設方案。三是群眾評判,確保問題妥善解決。為提高解決問題的實效,該區把群眾是否滿意作為問題是否得到最終解決的評判標準。一方面,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經常性與黨外人士開展交流,在一定范圍內公布整改方案,讓群眾知道改什么、怎么改、什么時候改,以聽取群眾意見,吸納群眾建議。另一方面,對解決問題的結果,通過新聞媒體、電子信函、電話傳真等方式,及時向群眾通報,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對已經解決并獲得群眾滿意的問題,實行辦畢核銷,逐項減少,做好“減法”。

三、以群眾得利益為目標,探索建立長效機制的“等式”。在查找問題、解決問題中,該區注重把整改措施制度化,把整改成果長效化,積極探索“使群眾得利益”的長效工作機制。一是做好服務“三農”,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培訓農民、提高農民、轉移農民、致富農民”為目標,著力做好“三農”工作。專門成立區農業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專題研究農業農村工作;加大社區股份制改造,建立新型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和經營運作模式,整合土地、資金等生產要素;抓好“百千萬”工程,繼續開展農民素質培訓教育,建立十大培訓基地;啟動新一輪33個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的組合式幫扶,強化“造血功能”;開拓農副產品市場,加大技術攻關,延伸產業鏈,促使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二是加強機關效能建設,增強為群眾服務水平。去年,該區本著“以勤政、廉政、優政為準,以便民、利民、惠民為本”的理念,切實抓好機關效能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今年,該區專門成立效能辦,作為長設機構抓機關效能建設。下一步,將進一步深化完善行政服務中心、三級聯動便民服務體系、滿意單位不滿意單位評選等好的經驗和做法,減少文山會海,推行電子政務,實行機關無紙化辦公,堅持不懈地做好改進作風、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工作。三是開展“五不讓”活動,檢驗“使群眾得實惠”的成效。進一步貫徹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大力開展幫扶困難群眾“五不讓”活動,即不讓一名學生因貧失學、不讓一個困難家庭失去基本生活保障、不讓一個農村困難家庭居住危房、不讓一個困難家庭的勞動力失業、不讓一個病危群眾得不到基本醫療救治,并將“五不讓”活動取得的成果,作為檢驗“使群眾得利益”工作取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