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抓好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調研報告
時間:2022-07-10 05:08:00
導語:著力抓好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江干區非公有制企業經濟比較發達,如何研究、分析和解決這一領域中黨建工作面臨的突出問題,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是江干區黨建工作面臨的重大課題之一。實踐中,江干區經過深入調研,深層分析突出問題,并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4個月共新建非公企業黨組織112家。
一、當前非公企業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一是黨組織覆蓋率低,空白點多。近幾年來,江干區在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設置上進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從總體看,非公黨建工作仍明顯滯后于形勢發展的要求。如全區共有非公有制企業3022家,從業人員達10?2萬人,其中黨員人數只有2146人;相當一部分企業有黨員但沒有黨組織,等等。二是黨員的真實數量難以統計,管理難度較大。非公有制企業尤其是小型的非公有制企業,點多面廣,從業多樣,經營活動節奏快,存在著游散、流動等不確定性。這些企業中的黨員流動性也大,難以納入穩定規范的管理體系,不少“口袋”、“隱性”黨員處于游離狀態,黨員與黨組織的聯系不密切。三是黨員隊伍自身方面,少數還存在理想信念滑坡、宗旨觀念淡化、組織觀念不強、表率作用不明顯等問題。四是黨建工作的理念不易被接受。因為文化背景、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等多方面的差異,業主不太支持黨建工作。不少黨員也因思想意識淡化、顧慮太多等原因,不愿表明黨員身份。
我們認為,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五個方面:一是思想認識上存在偏差。二是非公有制企業自身缺乏規模和穩定性??陀^上對黨組織的建立和開展正?;顒訋砹死щy。據統計,85%以上的私營企業由于規模小、無黨員或僅有個別黨員,不具備單獨建立黨支部的條件;有的即使建立了黨組織,也因為企業變化快和人員流動性大,難以使之鞏固和正常開展活動。三是缺乏優秀的黨務人才和穩定的黨務工作者隊伍。四是黨建傳統體制不適應,新的體制又未健全。如基層黨組織活動經費偏低等。五是黨組織功能定位不準,作用發揮不佳。忽視黨組織的獨立性,一味迎合業主需要,使黨組織等同于一般性群眾組織,甚至淪為陪襯和附屬物。
二、解決問題的主要做法
嘗試將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納入到全區黨建工作的總體布局中,加強組建,擴大覆蓋,抓好管理,有效地推進了非公企業黨建工作。
一是營造氛圍,加強指導和督促。區委及組織部多次召開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會議,強調和加強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重要性,明確規定正式黨員3名以上必須成立黨組織;對固定職工100名以上和年營業額500萬元以上的企業都要加強黨組織的組建和開展黨的工作;多次調查研究,制定了工作規劃和《加強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實施意見》,對進一步加強全區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提出了實質性的指導意見;同時把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列入區、鎮(街道)兩級基層黨建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并建立定期通報等制度,加強督促檢查,進行嚴格考核。堅持黨建帶工團建設,把非公有制企業工會組織和共青團組織建設工作,納入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整體規劃,健全配套組織。
二是靈活設置黨的組織。本著有利于上級黨組織管理、有利于黨組織開展活動、有利于黨員正常參加組織生活的原則,從企業實際出發,因企制宜,靈活設置黨組織:對有3名以上黨員的企業,全部單獨建立黨組織;對有2名黨員或沒有合適的支部書記人選的,由組織委派有一定工作能力和黨務知識的黨員到企業擔任支部書記;對只有1名黨員的企業,將其黨員關系掛靠到所在地商會、園區等黨組織;對黨員人數不足以單獨建立支部的企業,按地域相近或行業相同聯合組建;對有黨員的市場、寫字樓等嘗試了統建黨組織的方式。據統計,全區4個月共新建非公企業黨組織112家,其中正式黨員3名以上的100%已建立黨組織。
三是積極抓好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全過程全天候管理。即嘗試對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實施全程化全天候化動態管理,具體就是“注冊一個、發現一個,發現一個、跟蹤一個,跟蹤一個、覆蓋一個”。其主要做法是:首先是建立數據庫動態管理機制,做到注冊一個,發現一個。江干區全區新建非公企業每年多達上千家,并且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中,為了及時全面掌握非公企業情況,把非公企業黨組織數據庫與區招商局、區工商局、區地稅局(國稅局)、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區統計局等單位的數據庫實施定期核對,對新注冊企業及時發現,有效避免了漏、重、缺等情況。其次是建立工作指導員和聯絡員制度,做到發現一個,跟蹤一個。由各鎮、街道的專職及兼職組織員對發現的重點企業實行跟蹤服務,摸清職工中的黨員及流動黨員情況,與企業主進行溝通,為建立黨組織打好思想基礎和工作基礎,做到了對企業黨員的全程動態摸底和管理。再次是圍繞工作重點,做到跟蹤一個,覆蓋一個。突出三個工作重點:100人以上企業必須組建非公企業黨組織;年產值500萬元以上企業創造條件抓緊組建企業黨組織;50人以上企業必須有黨員。在跟蹤的基礎上,通過黨建工作指導員進行工作覆蓋。
四是抓示范亮點,以點帶面,整體推進。抓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組建的同時,重點抓非公有制企業黨建的示范典型。近幾年來,江干區成功地樹立了?康集團等市級以上的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典型,并重點培育了藍天園林集團、東華鏈條廠等10個區級非公企業黨建示范點,初步形成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示范網絡,較好地發揮了示范輻射作用。同時還樹立了采荷街道“陽光家園”黨員服務中心典型,成立了流動黨員總支,加強對非公有制企業黨員和流動黨員的信息交流、教育管理等。
五是嚴格標準,加強教育,積極慎重地發展黨員。在廣大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中開展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雙學”教育、黨員先進性教育。通過教育黨員始終保持先進性、加強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加強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教育引導等途徑,來提高自身素質和發揮企業黨組織的作用。針對非公有制企業黨員數量少、黨的力量薄弱的現狀,把發展黨員工作作為一個重要環節來抓。并明確發展重點,把發展對象的重點放在生產經營管理骨干、科技骨干和一線優秀工人以及優秀工會干部、優秀團員上。同時實行入黨前的教育和預審制度、入黨時的公示制度等,嚴格了黨員發展程序和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