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開展手拉手活動的報告
時間:2022-07-15 10:12:00
導語:深入開展手拉手活動的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解決一些農村基層黨組織班子發展思路不清、一部分農村黨員“雙帶”能力不強、個別機關事業單位的黨員干部服務質量不高等問題,自2004年以來,中衛市堅持每年在城鄉黨支部之間組織開展“手拉手”結對幫扶活動,通過支部互聯、黨員互動、干群互助,實現優勢互補,進一步深化和拓展了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加強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推動了農村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形成了“黨員受教育、群眾得實惠”的長效機制。
一、精心選擇,認真確定幫扶對子
為了使“手拉手”結對幫扶單位之間能夠取長補段,優勢互補,實現結對后工作成效的最大化,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圍繞“五個緊密聯系”合理確定幫扶對象。一是緊密聯系農村黨支部的工作實際確定幫扶對子。在各鎮(鄉)上報所需結對幫扶村黨組織名單的同時,要求其簡要闡述該村的產業優勢和經濟發展情況以及黨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并提出幫扶需求,在此基礎上,通過綜合考慮各村的具體情況確定幫扶對象。二是緊密聯系機關事業單位的經濟實力確定幫扶對子。根據結對村黨組織的要求和全市的實際情況,選擇資金狀況相對較好的機關、事業單位黨支部與經濟狀況較差的農村黨支部結成幫扶對子,幫助農村黨支部快速發展。三是緊密聯系機關、事業單位的項目優勢確定幫扶對子。按照機關、事業單位所擔負的行政職能以及農村黨支部的產業發展實際確定幫扶對象。四是緊密聯系機關事業單位的技術優勢確定幫扶對子。根據機關事業單位黨支部的行業特點和技術優勢,選擇有技術優勢的機關、事業單位和產業規劃帶上的村以及迫切需要技術指導的村結成幫扶對子。五是緊密聯系農村黨員、群眾的家庭實際確定幫扶對子。要求的機關、事業單位中的黨員、干部和結對村的黨員、群眾結成“手拉手”對子,針對農村黨員、群眾的家庭實際,缺資金的幫資金,缺技術的幫技術,缺致富項目的幫致富項目,加快農村黨員、群眾脫貧致富的步伐。2007年,全市共有496個機關事業單位黨支部與540個農村黨支部、11715名機關黨員、干部與7327名農村黨員、群眾結成了幫扶對子,互相幫助,共同發展。
二、圍繞中心,明確結對幫扶任務
圍繞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這個中心任務,對機關黨支部、機關黨員和農村黨支部、農村黨員在活動中的任務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求機關黨支部要幫助農村黨支部達到“建設一個好班子、理出一個好思路、形成一套好制度、建設一個好陣地”的“四個好”目標;要求機關黨員、干部要幫助農村黨員、群眾實現“有比較固定的增收致富項目、有較強的黨性觀念和法律意識、有一定勞動技能和致富本領”的“三有”目標。同時,要求農村黨支部要幫助機關黨支部達到“服務意識和廉潔自律意識明顯增強,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明顯提高,工作作風進一步好轉,各項管理制度更加科學、規范,依法辦事、照章辦事的自覺性進一步增強”的目標,農村黨員、群眾要幫助機關黨員、干部做到“服務態度明顯好轉,工作效率和辦事效率明顯提高,工作作風進一步轉變,依法辦事的意識明顯增強,廉潔自律意識明顯提高,生活作風更加文明健康”的“兩個轉變”的目標。
三、突出重點,積極開展結對幫扶活動
活動中,機關黨支部定期不定期地與農村黨支部進行聯系,依托各自優勢,促進共同發展。一是進村入戶“結對”。機關事業單位黨支部組織機關黨員深入到農村黨支部和農村黨員家中,了解村情民意,并與農村黨支部和農村黨員結成“1+1”或“2+1”幫扶對子。同時,根據結對村的具體實際情況,認真制定幫扶工作方案,幫助村支部和農村黨員找差距、理思路、定措施、謀發展。二是圍繞主題“拉手”。機關黨支部重點圍繞“建班子、建陣地、建項目、建制度”和“助黨性提高、助觀念轉變、助發展信心、助致富本領”的“四建四助”任務,幫助農村黨支部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幫助村“兩委”班子轉變觀念、增強信心、快速發展。機關黨員、干部則發揮自身優勢,對農村黨員、群眾進行黨的方針政策、農村實用技術、市場信息等方面的服務和指導,并切實解決農村黨員在發展資金、致富信息、農產品銷售、看病就醫、子女上學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幫助其盡快發家致富。三是傾注真情“幫扶”。城鄉黨支部結成幫扶對子后,機關黨支部經常組織黨員、干部深入農村黨員、群眾家中,及時了解群眾的所需、所盼,并努力創造條件,就農民群眾關注的“行路難、看病難、上學難”等生產生活中遇到的突出問題進行傾力幫扶,獻出自己的愛心。
通過開展城鄉黨支部“手拉手”結對幫扶活動,主要取得了以下4個方面的成效。
一是切實加強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在“手拉手”活動中,機關、事業單位黨支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切實幫助農村黨支部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對“兩委”班子不健全的村,通過走訪調查,幫助村上物色“能人”;對缺乏發展思路的村,通過幫助村上分析產業優勢,理清工作思路,幫助村上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對黨員活動陣地陳舊、活動設施缺乏、老化的村,則通過向村黨支部提供建設資金、建筑材料和活動設施等方式進行重點扶持。據統計,自活動開展以來,機關黨支部共幫助農村黨支部調整“兩委”班子成員182余名,發展黨員800多名,培養積極分子1000余名,建立健全各項制度20多項,配備電教設備、活動桌椅、活動器材等1000多套。
二是有效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鄉黨支部結成幫扶對子后,機關黨支部和黨員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幫助農村黨支部對農村黨員進行政策理論和農村實用技術等方面的培訓,促使農村黨員轉變觀念,增強致富信心。同時,幫助村黨支部和農村黨員理清發展思路,確定發展項目,制定發展措施,并積極幫助他們解決發展資金、致富信息和農產品銷售等方面的困難,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市人大常委會機關黨支部與柔遠鎮馮莊村黨支部結成幫扶對子后,幫助村上制定了經濟發展五年規劃,邀請技術人員為農民舉辦了小弓棚韭菜種植技術培訓班,并組織黨員群眾到東園鎮韓閘村等科技示范點參觀學習,開闊了群眾眼界,啟迪了發展思路。市水務局機關黨支部和永康鎮豐臺村黨支部結對后,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幫助該村確定了發展硒砂瓜、經果林種植等項目,并幫助20戶農村黨員種植硒砂瓜500畝,發展經果林100多畝,種植苜蓿82畝,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
三是實現了優勢互補、城鄉共贏。城鄉黨支部“手拉手”后,機關黨支部充分發揮部門優勢,積極幫助農村黨支部解決資金、技術和信息等方面的困難;機關黨員也積極發揮自身特長,為農村黨員提供信息、技術等方面的服務。同時,通過組織機關黨員、干部服務農村、服務農民,用實踐教育了機關黨員、干部,促進了機關黨員、干部工作作風的進一步好轉,從而使農村黨支部和機關黨支部、農村黨員和機關黨員之間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形成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新格局,實現了城鄉“共贏”。據統計,自活動開展以來,機關黨支部和黨員共為各結對村爭取項目資金1000多萬元,新上集體經濟項目29個,培育支柱產業20多個,救助困難黨員220戶460人次。特別是一些年輕機關干部,通過參與活動,開闊了視野,積累了農村工作經驗,使他們在實踐中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四是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顒又?,機關黨支部經常組織黨員深入到農村黨員和困難群眾家中,了解村情民意,了解群眾在生產生活方面的困難和問題,并積極爭取各方面的支持,千方百計幫助群眾解決住房、飲水、看病、行路、上學等方面的困難,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自活動開展以來,機關黨支部和黨員共為農村基層和群眾辦實事、辦好事1146件,其中幫助修整村道27條100多公里,維修渠道50多公里,幫助勞務輸出5000余人次,幫助貧困學生上學1000多名。市醫院黨支部與東園鎮黑山村黨支部結對后,積極組織醫務人員開展了“送醫送藥下鄉活動”,為該村14戶貧困群眾贈送了價值1500元的藥品,并為4戶困難黨員提供幫扶資金1000元,得到了廣大黨員群眾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