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服務調研報告

時間:2022-09-04 11:20:00

導語:稅收服務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稅收服務調研報告

任何經濟活動都離不開某一特定空間,這種經濟活動與特定空間的結合,就形成了區域經濟。區域經濟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空間系統,是具有區域特色的國民經濟。不同區域,經濟特征各不相同,具有差異性,基層稅務機關征管范圍一般而言都具有區域性。當前,如何在區域經濟的視角下,創新治稅理念,構建優質的稅收服務體系,促進區域經濟與稅收的協調發展,打造和諧國稅,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成為基層稅務部門關注的重要命題。

一、區域經濟的內涵及內在要求

區域經濟是指某一特定區域內部的社會經濟活動和社會經濟關系或聯系的總和,是以某種經濟活動或以特定的經濟節點(城市)為中心的具有宏觀經濟意義的地域性綜合經濟體系。在行政區劃概念上,區域經濟是以政府的行政轄區范圍界定的一個經濟圈,在市場資源配置概念上,區域經濟是以資源替換的作用范圍界定的一個經濟圈,通常所講的區域經濟,是指行政區劃概念上的區域經濟。具有不同特性和水平的區域經濟,在空間上相互依存和聯系,構成一國的國民經濟整體。國家機關,是整個區域經濟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和區域經濟的各個部門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依托、不可分割的系統有機整體,各個部門之間必須相互協調,共同進步,才能促進區域經濟的全面發展。

連云港市是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是連接陸與海的海濱港口城市,在振興蘇北和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帶動中西部發展中發揮龍頭作用,其獨一無二的區位優勢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以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關注。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是首批國家級開發區,是東部城區經濟發展的“排頭兵”。2008年,開發區按照“主攻項目,夯實基礎,全面提升,加快跨越”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加大項目招引力度,拓寬項目招引思路,提升項目招引層次,使一批重點工業項目快速落戶、投產。今年,連云港開發區計劃利用外資27000萬美元,計劃開工項目71個,其中重點項目14個。1-4月份,實際利用外資13038萬美元,完成開工項目22個,竣工項目11個,已推進開工建設重大項目6個,竣工2個。新上的具有產業層次高、體量大特點的項目,為形成產業集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些龍頭型、基地型、產業型的大項目對全市經濟發展起了重大的支撐作用。作為稅務部門,服務好職能主體、服務好重點項目無疑也就抓住了服務區域經濟的關鍵和“牛鼻子”。開發區國稅局是前沿陣地的窗口單位,擔負著全區2800余戶納稅人的國稅征管任務,2008年收入任務16.5億元。在連云港經濟處在大發展、的特殊階段,國稅部門如何緊緊圍繞連云港發展大局及開發區區域經濟的內在要求,創新治稅理念,構建一套全方位、多層次、為納稅人提供優質服務的稅收服務體系,真正實現以稅收手段促進區域經濟及社會的和諧發展,已勢在必行。

二、當前國稅系統納稅服務現狀分析

近幾年來,稅務機關已在納稅服務方面進行了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得到了納稅人一定程度的認可和肯定。但納稅服務現狀與區域經濟的深層次發展和納稅人的個性化需求不相吻合,還存在不對稱性,具體體現在:

一是納稅服務的深度和廣度還需進一步拓展。在納稅服務過程中,有些部門只注重服務環境、服務設施的改善,但服務形式單一,內容缺乏深度。要建立新型的納稅服務體系,僅靠微笑的面孔、和藹的態度、環境的美化、設施的規模等淺層次的服務是遠遠不夠的,納稅人更為關注的是效率服務和質量服務,這就要求稅務部門要在納稅服務的深度和廣度上下功夫。在開發區這樣特殊的經濟發展區域,如何為納稅人提供更加系統、全面的稅收服務,為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提供更加及時、到位的全過程跟蹤服務,是當前基層稅務部門急待解決的問題。

二是納稅服務的個性化和人性化管理有待進一步深化。近幾年來,稅務機關推行了“首問責任制”、“一窗式”服務、“一站式”辦結和多元化申報等納稅服務,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得到了納稅人的認可。但美中不足的是對納稅人采取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服務方式,不能滿足不同納稅人的需求。另外,在稅務管理上偏重管理和執法,沒有融入被管理者的情感因素,忽略納稅服務和融洽。因此,稅務部門必須在培育服務個性、突出服務質量和形成服務特色上下功夫。如我市三分之二以上的外國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都集中在開發區,針對這些特殊的納稅群體,我們如何克服語言和文化背景上的差異,根據其特殊需求,為其提供全面、細致的稅收政策服務及財務知識輔導,營造良好的投資發展軟環境,就是一個現實的、突出的挑戰。

三是納稅服務的服務功能和監督功能仍需進一步強化。現行稅收征管中,稅收政策的制定,征管制度的設計及征管軟件的開發,大多是重監管、輕服務,從內部看,多側重于對稅收執法情況的考核,忽視對服務情況的考核;從外部看,納稅服務缺乏有效的社會監督和必需的保障機制。目前,在基層稅務部門缺乏一套系統、規范的服務體系,有些部門雖建立了納稅服務中心、稅務網站、服務引導臺、納稅服務綠色通道等,但仍然缺乏一套較為完善、可以量化服務質量的考核制度和評價機制。

三、構建區域性稅收服務體系的實踐與探討

所謂區域性稅收服務體系,就是指在區域經濟的視角下,構建以公共稅收治稅思想為理論指導,以“三橫三縱”脈絡為基本框架,以科技手段為技術支撐,以和諧互動為基本形式,能促進稅收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稅收服務網絡。具體來講,就是指通過為政府領導、為職能主體、為納稅人提供涉稅服務,即三橫體系;為重點企業項目提供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服務,即三縱體系,為納稅人提供零距離、零差錯、零投訴服務,即零標準服務,簡稱“國稅服務330”體系。

第一,創新服務理念,強化服務宗旨,以公共稅收治稅思想為區域性服務體系的構建提供理論指導

創建公共型機關、服務型機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稅收作為政府公共管理核心內容之一,應當把公共稅收作為新時期的治稅思想,以公共服務型政府理論為指導,以創建服務型稅務為目標,實現依法治稅、和諧興稅,以服務為先導,實現從權力本位向社會本位、納稅人本位轉變。構建區域性服務體系,就是要以公共稅收作為新時期的治稅思想,正確處理好管理與服務、和諧興稅與依法治稅的關系,具體說來,就是不僅要把納稅人作為管理對象,更要把納稅人作為服務對象,把開展納稅評估、加強稅收信用等級制度建設以及保護納稅人合法權益等作為融洽稅企關系的關鍵環節來抓,正確處理好執法與服務的關系,在優化服務中規范執法,在規范執法中優化服務。進一步強化服務職能,轉變服務模式,真正實現從管理型到服務型的跨越,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稅收執法與納稅服務的作用,進而實現征納關系的良性互動。

第二,創新服務思路,強化服務主體,以三橫三縱脈絡為區域性服務體系的構建提供基本框架

橫向脈絡指能為政府領導、為職能主體、為納稅人提供系統的稅收服務。一是及時提供稅收政策及收入進度變化情況,為地方領導提供決策服務。通過重大事項做專題匯報、階段事項做書面匯報等形式,為地方領導即時提供國家稅收政策變化情況及對開發區經濟發展的影響;適時報告國稅收入進度情況,分析增減變化因素;定期匯報重點行業、重點稅源、重大項目稅收動態等涉稅事宜。二是實行對口跟班作業,為職能主體提供涉稅服務。如對連云港開發區招商部門,通過選配業務骨干,設置AB角,對口配置到招商主體,為招商活動提供政策宣傳咨詢服務;為重大項目提供全方位設稅服務;適時向招商人員提供稅收政策變動情況;輔導招商人員掌握稅收基礎知識;積極參與招商主體招商活動。三是將管理寓于服務,為納稅人實行全過程服務。為納稅人提供公開公正的執法服務、簡捷高效的辦稅服務、及時到位的政策服務、促進發展的信息服務、文明禮貌的優質服務、奉獻社會的延伸服務。

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在區域經濟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稅收服務要有針對性,強調深度和系統性。因此,在構建縱向脈絡中側重為重點企業項目提供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服務。一是事前服務。在重點項目處于考察、協商、簽定意向協議階段,積極參與重大項目的考察調研活動,提供稅收政策宣傳咨詢解讀服務,利用各種場所深入宣傳區域稅收優惠政策,印制發放各類宣傳材料,建立暢通的溝通渠道,設立重點項目稅收服務臺賬,使政策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經濟優勢轉化為招商引資具體措施。二是事中服務。在重點項目處于項目規劃、立項審批、開工建設階段,為重點項目培訓財務人員,使其熟練掌握稅收基礎知識和稅收政策,輔導建賬建制,協助辦理相關證照等涉稅事項,按照稅收征管要求幫助其建立和完善各類資格認定軟硬件條件,明確稅收日常管理責任區責任人。三是事后服務。在重點項目竣工投產進入達產達能、經營銷售階段,協助并快速辦理完畢稅種認定、納稅申報、發票領購等相關涉稅事項,輔導財務人員正確完成納稅申報、稅款繳納、匯算清繳等辦稅事宜,并熟練掌握各類稅收政策。落實稅收管理員制度,定期訪問、走訪納稅人,開展稅收調研活動,掌握并協助解決納稅人的實際困難。

第三,創新服務形式,強化服務標準,以科技手段為區域性服務體系的構建提供技術支撐

服務形式創新離不開科技手段創新,構建區域性服務體系,要緊緊依托信息和網絡技術對稅收管理的支撐作用,實現管理與技術協調發展、相互促進,和諧互動的基本形式:一是聯系互動。發放稅企聯系卡,將責任區責任人的姓名及聯系電話印在稅企聯系卡上,發放到服務單位和納稅戶,便于納稅人隨時與稅務干部和對口服務人員聯系,第一時間幫助解決困難。舉行納稅人沙龍,組織企業就最新稅收政策進行座談討論,組織財務人員探討企業內控、票據、財務分析等新手段,提升企業財務稅收業務水平。二是走訪互動。建立定點走訪制度,各服務責任區責任人員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向“共建共鑄”單位開展走訪活動,及時宣傳稅收政策,跟蹤了解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及時解決企業需要辦理事項。三是信息互動。建立信息平臺開通網站。開通稅收咨詢服務博客,提供稅法知識速遞及政策咨詢解讀等服務。利用手記信息等平臺,適時發送涉稅政策信息,預警提醒辦理涉稅事項,幫助納稅單位避免逾期處罰。設立服務宣傳欄。在辦稅服務廳等場所設立稅收宣傳欄,公布相關事項,讓納稅人及時、準確掌握各種稅收信息。

服務標準是衡量服務質量、檢驗服務效果的尺度,只有制定嚴格的服務標準才能確保優質的稅收服務。一是服務方式零距離。各服務區責任人嚴格按照服務規范要求,對納稅人重點項目實施全方位涉稅服務,力求做到執法服務深入細致,辦稅服務不遺余力,政策服務不厭其煩,信息服務準確快捷,優質服務精益求精,延伸服務不分晝夜。二是服務質量零差錯。執行政策準確無誤,業務處理準確無誤,落實政策準確無誤,解讀政策準確無誤,輔導咨詢準確無誤,審批審核準確無誤。三是服務要求零投訴。文明用語零投訴,服務態度零投訴,限時服務零投訴,環境衛生零投訴,勞動紀律零投訴,廉政紀律零投訴。

第四,創新考核辦法,強化服務職責,以監督考評機制為區域性服務體系的構建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建立三級責任區制度。為保證活動措施的落實,實行分級管理、責任到人、層層負責的辦法。建立“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各責任人對口的責任體系。二是建立定期走訪制度。局領導、對口服務人員定期走訪各招商主體和重點納稅單位,了解招商情況及項目服務的需求。三是建立反饋制度,每季度發放征求意見函一次,了解服務人員的服務情況,掌握服務單位的服務需求,考評服務人員的服務質量。四是建立考評制度。把干部服務數量的多少、服務質量的高低作為年度考核、獎懲和評先的重要依據。并通過聘請黨、紀、監、企等方面的特約監督員,拓寬完善社會監督渠道,置稅收服務于全社會的監督之中。五是建立稅收服務電子臺賬。開發設置稅收服務電子管理臺賬,適時記錄活動的內容,對比管理活動的質量,督查督辦活動的進度,監督考核活動的成果。六是開展服務明星評選活動。每年年終,對在服務活動中表現突出,納稅人、招商主體滿意度高的人員,評比表彰年度服務明星,設置服務明星流動紅旗,兌現獎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