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征納調研報告

時間:2022-09-05 05:37:00

導語:國稅征納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稅征納調研報告

2002年1月1日起,在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開業)登記的企業,其企業所得稅由國家稅務局負責征收管理。至此,加上原來征收的中央企業所得稅,由國稅部門負責征管的繳納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已具有一定規模。筆者根據近幾年的征管實踐和調研,認為新沂市國稅企業所得稅的征納工作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對提高納稅人的會計核算水平、強化企業所得稅征管基礎建設具有現實意義。本文力圖對企業所得稅的征納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一一列舉,并提出建議,以期引起各級國稅機關對企業所得稅征管工作的重視。

一、存在的問題

(一)納稅人存在的問題

1、投資規模小型化(見表一)。截至2003年底,新沂市國稅局轄區內繳納企業所得稅的共有190戶,其中注冊資本在300萬元以上的只有16戶,占8.42%;注冊資本在60萬元以下的達156戶,占82.1%(其中私營有限公司148戶,占94.9%)。同時,私營有限公司年戶均銷售只有230萬元,盈虧相抵戶均負利潤0.6萬元,戶均所得稅0.06萬元。調查結果說明,所得稅納稅人投資主體主要表現為私營有限公司,其規模主要表現為小型化,收入少、利潤少、所得稅少、虧損面大。

2、刻意選擇查賬征收方式(見表二)。在調查中的174戶私營有限公司中,實行查賬征收的有135戶,占77.6%;而在148戶注冊資本在60萬元以下的私營有限公司中,有121戶注冊資本為50-60萬元,占81.8%,其中查賬征收的有109戶,可以看出,企業對查賬征收方式具有一邊倒的傾向性。其內在原因在于省局在2002年規定:當年新設立的(注冊)企業注冊資本在50萬元以下的,原則上采用核定征收方式征收企業所得稅。按照企業的說法,核定征收名聲不好。其實,這些企業的根本出發點是能夠掌控財務核算,從而達到至少是少繳所得稅的目的。有些納稅人的注冊資本本來是50萬元甚至更低,但為了實現查賬征收,這部分納稅人千方百計將注冊資本抬高,事后,又有相當一部分納稅人將資本抽出。收入少、利潤少、所得稅少、虧損面大的現狀已很能說明問題。

表一

項目

行業(戶數)

投資規模(戶數)

年戶均

銷售

(萬元)

年戶均

利潤

(萬元)

年戶均

所得

(萬元)

合計

工業

商貿

其他

60萬元

以下

300萬元以下

300萬元以上

私營有限

174

80

50

44

148

13

13

230

-0.6

0.06

國有

6

2

4

4

2

1500

61

18.3

集體

10

6

2

2

8

1

1

480

-2

合計

190

86

54

50

156

18

16

3、會計核算不真實(見表二)。以表一為基礎,報告期調查區域內共有會計證3042個,其中行政事業單位1201個、企業1841個(其中金融、保險系統持有會計證324個、持證未從事會計崗200個,其他企業會計從業人員1317人)。通過調查發現,各投資主體的會計從業人員均為持證上崗會計人員,而除了國有企業(2001年12月31日前舉辦的企業)的會計人員均是正式員工外,集體和私營有限公司(國有改制企業不在本調查范圍)會計人員屬于代賬性質的分別達43%和72%。今年初,我局和財政、地稅等部門對新沂企業會計核算水平進行了初步評估,總體評價是“兩頭小,中間大”,即非常正規的占比例小,非常不正規的占比例也小,一般水平的占多數。以被調查企業為例,一般水平的比例達到了58%,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會計核算不真實,進而造成財務成果、所得稅失真。究其因,主要是納稅人有法不依。具體講,一是代賬人員責任意識不強。由于代賬人員要么是兼職,要么是專業代賬(最多的給8家企業代賬),每月只需要上班兩、三天,月收入在300-600元之間,90%自己繳納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具有臨時性、流動性大,而穩定性、自我保障能力差的特點,因此其責任感、敬業心大打折扣。業主提供什么樣的憑證,就按照什么樣的憑證做賬、或按業主要求做假賬,他們只對形式上的“賬”負責,不愿意去核對憑證來源的真實性、合法性,不可能按照《會計法》的要求去做,財務成果已經沒有真實性可言。二是納稅人法律遵從度不高?!稌嫹ā穼嫏C構、會計人員審核原始憑證等進行了明確規定?!抖愂照鞴芊ā穼~簿、憑證方面也有明確規定。以具有代表性的私營有限公司為例,業主大多直接從事供應業務,對會計的要求不是精通業務,而是老實聽話,他們將不合法取得的憑證、取得的不合法憑證交由會計人員做賬,從源頭上直接導致財務核算不實,納稅申報不實。另外,企業還存在帳冊不齊全、科目混亂、責任簽章不規范等純會計基礎的問題。

表二

項目

會計人員狀況(%)

會計核算狀況(%)

征收方式(戶數)

戶數

合計

會計證

正式

員工

代賬

人員

一般

查帳

核定

私營有限

100

28

72

23

57

20

135

39

174

國有

100

100

100

6

6

集體

100

57

43

100

10

10

合計

151

39

190

4、對所得稅政策了解不夠。具體表現為對一些基本政策沒有掌握。比如優惠政策的應用、稅前扣除的計算。企業運用前者得當可以獲得直接利益,對后者計算是否準確又直接影響企業利益,可是在調查中發現會計人員和業主對這些政策不了解。比如2003年當年新辦商貿企業40多戶(其中盈利13戶),按現行規定對新辦的獨立核算的從事商業、物資業、對外貿易、居民服務業、飲食業等企業或經營單位,減征或免征所得稅1年,但法定期限內只有2戶企業主動申報減免稅。另外,許多會計人員不熟悉財務政策與稅收政策的差異。

(二)國稅機關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乏管理人才。一是所得稅管理人才出現斷檔。國、地稅兩家分設后,比較熟悉所得稅征收管理、財務管理、會計制度業務的人員連同業務整建制調整到地方稅務局;國稅系統原來負責征收的中央級所得稅涉及面小、工作量少,本來參與管理的人員就少,加之崗位變換頻繁,使得這部分管理人員流轉到其他崗位,無法指導全局性業務水平的提高。二是未及時進行知識更新。2002年以前的各種考試、競賽活動未將所得稅相關內容納入重點,基層的稅務人員認為與工作無關而沒有自學積極性。2002年擴大征收范圍以后,由于重視程度不夠,輔導和培訓力度欠缺,造成基層人員吃不透精神,無法形成系統的業務知識或技能。

2、輔導監督不到位。2003年的新一輪征管改革,將基層分局的一半人員集中到了城區,每個農村分局只保留6、7人,各鎮也無駐點;而城區具有管理、調查、執行的分局雖然增加了人員,企業責任區的人員也還是只有10來個人,且分工太細,力量過于分散。由于業務量大,加上依申請的業務受理與管理、調查、執行工作分離為兩個分局管轄,這些人員與企業人員見面的機會很少。實行片管員、責任區后,該問題仍然沒有能夠得到徹底解決。

3、稅務稽補稅罰款、輕調帳監督?;鶎佣悇栈橐廊淮嬖诒粍邮降牡劝冈?,沒有把提高征管基礎、提高征管質量為己任;即使查過的企業也是重補稅罰款,輕調帳監督等問題。

(三)協調管理存在的問題

1、會計管理部門監管職能弱化,客觀上導致了企業對會計作用的弱化。政府對會計的管理只限于發證、驗證、換證;政府機關減并、國有企業改制后,企業主管部門職能弱化;財政部門、企業主管部門也不再按行業、按系統組織定期財務會審,導致企業及會計人員不再約束自己。

2、財政、稅務、工商等部門對會計的要求不同,促使企業瞞天過海且不受處罰。法律授予財政部門為會計的管理部門,但其行使職能有局限性。稅務部門在辦理一般納稅人(同時大多數也是企業所得稅納稅人)認定手續時,要求提供的是會計證的復印件。工商部門要求的也是復印件。從實踐情況看,復印件的使用等于承認假證、未檢證的效力。

3、中介機構的負面影響。中介機構同國家和納稅人是三角關系,屬于“一肩擔兩頭”,為了自身利益的發展,在驗資、會計報表審計中就賬論賬、就表論表,未完全做到依法公正,失去了會計核算的客觀性、真實性原則。而政府部門、執法部門又常常以驗資報告、審計報告為依據,納稅人有了甜頭便樂此不疲。

二、加強會計核算,強化企業所得稅征管的建議

9月16日,國家審計署2004年第四號審計結果公報,公布對全國788家“財務制度比較健全、管理相對較好的重點稅源大戶”稅收征管情況的審計調查結果。審計顯示,大量企業存在會計核算、納稅申報不實是普遍現象。就新沂市而言,上述現象也確實存在,因此企業所得稅征納中存在的問題亟需解決。現就如何提高企業會計核算水平,加強所得稅管理,杜絕假賬提幾點建議。

(一)加強協調,注重實效,努力提高企業會計核算水平

1、部門配合,依法檢查。根據《會計法》規定,財政部門對各單位會計核算、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工作情況等實施監督;還規定財政、審計、稅務等部門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職責,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實施監督檢查。稅務系統也有法律規定。如果財政部門牽頭,有關部門配合,對納稅人進行拉網檢查,對明知法律規定不可為而為之的會計人員、對授意指使會計人員違法的業主,依《會計法》和其他有關法律分別處理,將是近期和今后提高會計核算水平的有效途徑。

2、實行會計資格的準入準出制度。加強換證、驗證管理,對那些做假賬等違規會計人員的從業資格堅決予以吊銷,迫使業主聘請不到敢于違反法律的會計人員。具體操作上,財政部門根據掌握的情況認為應當吊銷會計證的,立即吊銷;其他執法主體(比如稅務機關)根據會計人員的違法實事提請主管財政機關依法吊銷其會計證。

3、加強發票管理。加強發票管理是做好會計核算工作的基礎。對目前普遍存在的“白條”入賬問題,首先要責令限期改正,限期不改正的,依法處罰,直到符合核算標準為準。對個別情愿被處罰也要“白條”入賬的納稅人,可以按份數處罰,提高“白條”入賬的法律成本,直至符合標準為止。

(二)提高認識,采取措施,切實加強企業所得稅管理

1、國稅系統內部應提高對所得稅管理重要性的認識。一是應當認識到企業所得稅歷來是最為復雜的稅種,其管理涉及到財務、會計、稅收政策以及生產流程、成本核算,有行業之別、權限之別,專業性強。二是應當認識到企業所得稅地位日益重要。2003年,新沂市局入庫企業所得稅660萬元,占稅收總量的4.4%;而今年截至10月底,該局已入庫1178萬元,占稅收總量的8.1%,比重大幅提高。同時,隨著東隴海鐵路沿線經濟帶、徐州都市圈的形成和招商引資力度的加大,以及南方發達地區部分產業的北移,調查區域內企業數量將進一步擴大,企業所得稅地位將進一步提高。三是應當認識到企業所得稅的調配作用。從大的方面說,是加強宏觀經濟調控、緩解社會分配不公、保持社會經濟的穩定和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從具體工作上說,能有效地堵塞稅收流失,強化稅收基礎管理,促使企業加強內部管理,有利于稅負公平,有利于稅收增長和企業發展的良性循環。

2、充實管理力量,強化日常培訓和輔導。目前,新沂市局新辦企業性納稅人每年以200戶左右的速度遞增,而企業的管理力量明顯不足,調增企業管理力量勢在必行。增加管理人員后,要不斷提高素質、細化責任、明確目標。并將日常輔導作為主要工作的一部分,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采取辦講座、搞座談、以會代訓、網上培訓等方式,及時將會計差異、債務重組、股權轉讓等新政策送到納稅人手中,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財政部2004年4月27日印發的《小企業會計制度》定于2005年1月1日起在小企業范圍內執行,這是規范小企業會計核算的契機,稅務部門應借機及時、全面的將《小企業會計制度》落到實處,使稅務人員熟練掌握該制度,并掌握該制度與稅收制度的差異。

3、加大核定征收力度。對賬證健全且能夠準確核算財務成果的業戶實行查賬征收方式;對賬證較健全戶實行查賬與核定征收相結合的征收方式;對經縣以上稅務局批準暫不建賬或不設置賬簿的業戶、做假賬的業戶嚴格核定征收程序,加大核定征收力度,以平衡建賬戶與核定征收戶的稅收負擔,配合提高納稅人的會計核算水平。

4、用老辦法解決新問題,實行會審、觀摩制度。歷史上稅務機關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提高會計核算水平和強化所得稅管理的辦法,就是對企業的賬證表不定期進行會審、觀摩。這一辦法不但可以繼續使用于對企業的賬證表進行會審、觀摩上,而且可以推廣到匯算清繳上。將政治素質好、業務水平高的會計人員臨時結合進匯算清繳隊伍,每年輪流到信譽好的企業進行2-4次賬證表會審、觀摩,一方面會計人員有被執法機關重視的歸屬感,另一方面可以做到優勢互補、共同提高、增進溝通,提高匯算清繳工作的效率,最終達到強化會計核算和所得稅征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