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管理狀況報告
時間:2022-09-17 11:56:00
導語:干部管理狀況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干部中設置非領導職務,對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和優化干部隊伍結構,激勵干部工作積極性發揮了較好作用。隨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推進,非領導職務干部隊伍越來越龐大。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年齡較大的領導干部,從領導職務改任非領導職務后,越來越成為一個特殊群體,如何教育好、管理好、使用好這些干部,是當前組織部門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對此我們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縣改任非領導職務干部隊伍現狀
1.數量較多,構成比較復雜。**縣年齡偏大的領導干部從領導職務改任非領導職務的共有266人,其中縣處級7人,占縣處級非領導職務干部總數的46.6%;科級259人,占全縣在編科級干部總數的25.2%。從來源結構看,由黨政主職改任非領導職務55人,占20.6%;由其他班子成員改任的非領導職務204人,占76.6%。從年齡結構看,56歲以上94人,占35.3%;51―55歲139人,占52.2%;50歲以下33人,占12.4%。從學歷層次看,大專以上文化程度198人,占74.4%,其中具有專業技術職稱64人,占24.1%。從工作閱歷看,擔任過主要領導職務,工作年限30年以上117人,占43.9%。
2.職責明確,但管理比較松散。從各單位年初干部分工來看,對改任非領導職務干部職責都比較明確,特別是水利、教育、財政、建設、衛生等業務性較強的單位,對部分改非專業技術干部擔子壓得較重,但管理卻比較松散。一是分工管事不多。主要采取了分線協助、全局協調、專事委托等三種分工形式,客觀上減輕了改任非領導職務干部的工作壓力。二是考核規定不嚴。原則上只要求改任非領導職務干部參加各種會議和政治學習,按時上下班,工作完成任務等,但在考核時,顧于面子,出于尊重,對改任非領導職務干部沒有像對在任干部一樣從嚴要求,造成了少數改任非領導職務干部上班“半日制”。三是引導參與決策不夠。這些干部出于怕影響現任班子的工作和團結,參與決策積極性不高,開會不發言,征求意見不愿談,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3.心態平衡,但滑坡比較明顯。大多數改任非領導職務干部任職多年,工作責任心較強,特別是剛從領導職務退下來的,能服從組織安排,心態比較好。但是由于社會輿論和家庭壓力的影響,有的干部隨著年齡增大,責任意識減退,退職享樂意識增強;有的工作態度消極,作息由剛性變彈性,工作由帶頭變被動;有的組織原則性下降,聯絡感情多、辦公事少,回避矛盾多、講原則少。
4.人才豐富,但浪費比較嚴重。大多改任非領導職務的干部工作閱歷豐富,業務水平較高。改任非領導職務后,部分干部工作熱情驟減,長期處于賦閑狀態。據調查,55歲以上的改非干部,32.5%的與單位是“兩不找”,基本不上班,不能發揮作用。
二、影響**縣改任非領導職務干部管理的主要因素
1.思想認識不統一。對改任非領導職務干部的管理,縣委曾出臺專門文件進行了規范,領導談話也進行過嚴格要求。但單位負責人有的認為管與不管關系不大,到齡改任非領導職務就是提前休息,管不住還不如不管。
2.管理制度不健全。對改任非領導職務干部的管理,目前還沒有一整套規范的管理制度。一是認定機制不健全。改任非領導職務年齡、資質、待遇落實沒有政策規定,每年改任時隨意性較大,造成改任非領導職務人員思想上不平衡。二是激勵機制不完善。由于沒有一套激勵其獻余熱的政策,改任非領導職務后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三是待遇政策有缺陷。在工資福利、話費補貼、生活補助等方面,大多數單位改任非領導職務人員與在任領導沒有同等對待。
3.職責考核難評定。由于改任非領導職務人員大多分管工作少,工作在一線的少,分工中責任小,加上有的改任非領導職務人員平時工作積極性、責任心、執行力與在任領導也有區別,造成考核難評定。因而改任非領導職務人員年度考核一般為“稱職”等次,基本上無“優秀”和“不稱職”。
4.嚴格管理難規范。改任非領導職務人員一般以松散性、間接性管理為主。如果按在職人員管理,怕改任非領導職務人員有包袱,有壓力;如果降低標準管理,又怕在任領導有意見。
三、對**縣改任非領導職務干部管理的建議
1.健全改任非領導職務干部的管理制度。一是明確年齡規定。上級組織部門應統一改任年齡,一般為男55歲,女50歲為宜,并保持政策的合理性和延續性。二是明確待遇規定。改任非領導職務人員待遇規定最好有統一標準,避免相互攀比,越級上訪。三是嚴格改任制度。對改任非領導職務條件,上級要有統一規定,每年干部調整時要有統一標準,不能因人而異。四是嚴格工作制度。改任非領導職務不是到齡休息,要和在職人員一同上班,統一管理,統一考核。五是定期加強聯系。組織上要安排領導與其聯系,傾聽意見,積極為他們解決困難。六是加強考核管理。根據不同改非干部職務的崗位特點設置科學的目標考核體系,明確工作目標,增強工作壓力。七是加強職數管理,不搞超職數配備和照顧性安排。
2.合理使用改任非領導職務的干部,為他們安排適當工作,提供發揮作用的舞臺。一是負責調研工作。圍繞本單位年度工作計劃、重點工作任務和重大課題,開展綜合性和專題性調查研究。二是協助班子成員負責某一具體事務。如堤防建設、修路架橋等,發揮改任非領導職務干部組織協調能力較強、善于處理復雜問題和矛盾的優勢。三是參與中心工作。如先進性教育活動、防汛抗災、處理突發性事件等。四是保留原職級使用。讓教育、科技和衛生等專業技術人員作為中層干部重新安排合適崗位,發揮他們的專業特長。
3.對改任非領導職務的干部要給予更多的關心愛護。一是尊重關愛。各級組織要尊重他們,讓他們精神上舒心,工作上順心,生活上開心。二是開展活動。在財力允許的條件下,要多組織他們到革命老區、經濟發達地區參觀學習。三是組建協會。根據不同業余愛好、專業特長組建專業協會,讓他們集中活動,相互學習,老有所用。四是要關愛弱勢。有的改任非領導職務干部家庭有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各級組織要組織財力、物力給予救助。
- 上一篇:加強農業基礎建設報告
- 下一篇:新農村建設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