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民主建設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15 05:04:00

導語:國企民主建設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企民主建設調研報告

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業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本應該發揮重要作用,而實際卻遭遇著重重困窘。怎樣加強企業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是國有企業在新世紀提高競爭力的重大問題。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步伐的加快,國有企業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有了很大的發展。眾多企業在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創造和發展了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職工民主管理制度和民主監督制度,為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職工的民主權利,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不可否認,國有企業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也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問題。

問題:考驗國企改革方向

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還不健全,其作用發揮得還不夠。根據我們的調查,當前國有企業廣大職工對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公民權利的實現程度是比較滿意的,但是,對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不太滿意。根據我國現行法律和法規,國有企業普遍建立了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對企業行使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職能。但在深化改革的過程中,廠長或經理的權利擴大了,而“主人翁”的民主權利卻被忽視了。一些職工認為,說工人是“主人翁”是給工人“戴高帽子”,“企業真正的主人是‘老板’”。

職工的知情權、審議權等方面的權利落實不到位。調查中有的職工群眾反映,一些企業對重大改革和改制方案、租賃和兼并方案、職工分流和安置方案、社會保險的交納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不能做到廣泛聽取廣大職工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就草草召開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聯席會議通過。結果,職工代表大會形成的決議和決定沒能充分和真正表達職工群眾的意愿。

廠務公開的內容避重就輕,職工的滿意程度不高。在調查中,有的職工群眾反映,一些企業在廠務公開工作的運作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雖然大多數國有企業都普遍開展了這項工作,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經驗,但是在廠務公開的內容、程序、形式以及工作制度等方面還存在許多不規范的問題。例如,有的國有企業只重視公開辦事的結果,而忽視公開辦事的程序;只重視公開職工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而忽視對職工意見和建議的處理結果等等。

企業法律和制度建設還不夠健全。在調查中也發現,有的國有企業也存在著侵害工人利益的事情。例如,無故克扣工人的工資、隨意延長工人的勞動時間、不采取安全生產的保障措施。這些問題的存在,是違反“工會法”和“勞動法”的,也影響了工人積極性的發揮。

“新三會”監督不到位。我國國有企業的治理結構,從表面來看,已經形成了“三會四權”的制衡機制,即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分別行使最終控制權、經營決策權、監督權和經營指揮權。我國《公司法》規定,企業改制后的政治機構一般由股東會、董事會(包括經理)、監事會組成。股東會由出資者組成,是公司的權利機構,決定公司的重大事項;董事會是公司的經營決策結構,由股東大會選舉產生,并對股東大會負責;監事會由股東和公司職工組成,是公司內部的監督機構。《公司法》的這些規定原則性很強,但比較抽象,實際操作存在一些問題。在調查中,國有企業在改制后也同樣存在著“三會監督”不到位的現象。具體表現就是,股東大會形同虛設、董事會名不副實、監事會有名無實。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人員,只不過是原來舊體制下國有企業領導班子的簡單過渡。這種情況一方面說明,我國在經濟轉軌的過程中企業家資源匱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國國有企業人事制度的改革還不徹底,國家仍然通過干部人事制度直接控制企業。當然,在當前為了防止腐敗現象的發生是必要的,但是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企業的用人機制也會發生變化。

原因:歷史與現實的交織

國有企業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存在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這是國有企業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存在問題的深刻歷史背景。特別是隨著我國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渡,社會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和人們的思維方式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呈現多元化的特點。部分工人群眾會感到心理不平衡,對政治生活淡漠。二是對中國這樣的后現代化國家來說,由于民主和法制的傳統較少,在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進程中,還會存在許多官僚主義、家長制作風等不民主的現象,甚至出現職工的權益受到侵害的現象。三是職工民主管理的法律和法規還不完善。特別是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廠務公開制度、職工董事監事制度等內容還沒有在相關的法律法規中得到具體的規范,對不履行法定義務和侵害職工民主權利的法律責任也不落實。四是企業管理人員還沒有改變傳統的思維方式,不能正確認識實行民主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五是在以公司制為主要形式的現代企業制度中,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的體現、在法人治理結構中的位置以及與其他機構的關系等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對策:轉變觀念,創新制度

加強國有企業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必須做到堅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方針,保障工人階級的主人翁地位和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的作用。首先,要對企業的領導人員進行教育,提高他們對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重要性的認識。第二,企業領導必須深入到工人群眾中去,真正地了解工人階級的狀況。第三,提高工人階級的民主政治等方面的整體素質,是發揮工人階級主人翁作用的根本途徑。第四,正確處理好“新三會”和“老三會”之間的關系。這就需要特別注意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對企業現有的領導體制和組織管理制度,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積極穩妥地加以改善;二是要選擇和配備好各個組織機構的組成人員,當然,股東會要遵循市場經濟的原則。特別是要解決好黨委會和董事會、監事會交叉任職的問題,以人員素質和代表性方面來保證每個組織既按照各自法律、章程和條例充分履行職能,又能搞好協作和配合,真正形成科學的權利運用和權利制衡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