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公共服務建設報告
時間:2022-10-22 05:37:00
導語:村級公共服務建設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有7個行政村、64個社,2.8萬人。近年來,我們按照縣委組織部的統一部署,切實加強領導,堅持建管并重,有力地推進了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目前,已完成5個村級公共服務中心新建任務,還有2個村已納入今年新建和改擴建計劃。
一、強化“三種意識”,樹立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業主”觀念
(一)強化“領導責任”意識。成立了由黨委書記任組長,鄉長和人大主席任副組長,各村掛片黨委成員和各村黨支部書記為成員,全面負責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的選址、規劃、設計、督查工作,加強了對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的組織領導。抽調財政辦、建管所等部門負責人成立專門的辦公室,由組織委員兼任辦公室主任,確保日常事務“有人抓”。同時,鄉黨委分別與各村簽訂了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目標責任書,明確了職責任務和目標要求。
(二)強化“群眾參與”意識。把群眾參與貫穿到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始終。在建設前,廣泛宣傳加強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的重大意義、建設原則和有關政策規定,廣泛征求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爭取群眾支持。在建設中,廣泛邀請群眾參與監督,切實增強項目建設的公開透明度,消除群眾疑慮。在建成后,邀請群眾代表參與復查驗收,“公共服務”對外開放,引導廣大群眾共享建設成果,回報群眾付出。
(三)強化“不等不靠”意識。加強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是自己的事兒,鄉人民政府是項目“業主”,是“兜底”工程,黨委應義不容辭地加強領導。在縣委組織部下達建設任務后,我們積極謀劃,廣泛宣傳發動、優選建設方案,在首批啟動資金到位前,自籌啟動資金及時啟動建設,充分運用好“黃金建設期”。在建設中出現的征地、資金、材料、安全等一系列問題,我們積極采取措施進行處理,確保了問題不出鄉、矛盾不上交。
二、硬化“三項措施”,扎實推進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
(一)因地制宜“強規劃”。堅持因地制宜,充分考慮各村的人口規模、分布狀況、經濟積累、地形結構等方面的因素,按照位置適度集中、方便群眾辦事、便于發展村級經濟的原則,在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指導各村選好陣地建設用地。按照全面實現“五大功能”的要求,優選建設方案,堅持“適度、適用”的原則,從節約建設資金出發,在保證功能齊備、設施完善的前提下,有效整合村小學、原村辦公室等閑置資源,有效地避免了相互攀比、貪大求洋、爛尾工程等現象發生。
(二)多方籌資“保建設”。按照“各方力量出資、黨員干部帶頭出力”的思路,在管好、用好縣上劃撥的8萬元建設包干資金的基礎上,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了建設成本,保障建設資金。一是認真做好群眾工作,調出村集體建設用地,免交土地征用費;二是積極爭取幫鄉部門的幫助支持;三是鄉財政對每個村追加1萬元的建設包干資金;四是積極發動廣大黨員干部開展義務勞動、出工出勞;五是充分整合閑置資源,合理利用并校后的學校、外遷移民房屋殘值和長年流動人口中已遷居的農民住宅的合格建筑材料,真正做到了既不增加群眾負擔,不增加村集體負債,又保障了建設資金的“多贏”效果。
(三)健全制度“重管理”。一是安全管理。嚴格執行項目法人責任制、工程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合同管理制、項目審計驗收制等各項建設管理規定。在施工過程中,實行地基、大梁、砌墻等六道重點工序由村黨支部書記、鄉駐村質監員和鄉黨委書記簽字的“三級聯簽”制度,確保了工程質量。二是資金管理。在財政辦公室設立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資金專戶,實現專戶專帳,嚴格控制各類支出和拔款進度,人大、紀檢和財政辦公室定期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嚴肅查處擠占、截留、挪用建設資金和偷工減料、弄虛作假等違紀行為。三是考核管理。堅持把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與黨委成員掛片實績考評、與村級黨建考核掛鉤,把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作為申報評選“五好”村黨支部一項硬性指標,定期進行檢查評比,實行“一票否決”。
三、搭建“三大平臺”,充分發揮村級公共服務中心作用
(一)構筑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平臺,發揮“堡壘”作用。一是加強制度建設。及時對活動場所進行規范,配齊所需設施設備,制定了《黨支部工作職責》、《村級財務管理制度》等15項制度并統一制作上墻,推進了村“兩委”工作的規范化。二是完善黨務、村務公開。在各村設立黨群“連心墻”,定期宣傳方針政策,公布黨務村務事項,以互動的方式接受群眾對村級組織建設的監督和建議,實現了“陽光黨務”、“陽光村務”。三是強化服務職能。村級組織有了固定的辦公場所和服務群眾的窗口,村干部為群眾辦事由原來的“約時定點”轉變為“坐班制”,既提高了村級辦事效率,又增進了干群關系。
(二)構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平臺,發揮“橋梁”作用。一是建立實用技術教學點。聘請農村實用技術專家、致富能手現場為黨員群眾講課,開展種植、養殖、病蟲害防治等實用技術培訓。僅在今年全鄉邀請各方面專家培訓黨員群眾共計1200余人次。二是以村級公共服務中心為依托,加強對利民惠農政策的宣傳,積極開展醫療衛生或農技農資服務,為促進農民群眾增收致富提供綜合性、多功能的服務。三是以村級公共服務中心為窗口,通過轉變村“兩委”會職能,增強協調服務的能力,積極引進經濟項目。今年全鄉共引進業主5戶,實現土地流轉520畝,有效地整合和帶動優勢產業發展。
(三)搭建繁榮農村文化事業的平臺,發揮“舞臺”作用。一是拓展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功能,全鄉已建成圖書閱覽室5個、農家書屋7家,有各類書籍10000冊,免費向村民開放;建立農村黨員干部遠程教育站點2個,配備了彩電、電腦等電化教育設備,定期播放電教片,組織黨員群眾開展學習。二是利用村級公共服務中心的多功能活動室和院壩,開辟群眾文體活動場地,組織廣大村民開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去年以來,全鄉組織群眾開展籃球、乒乓球賽等各種文體活動13場;舉辦了計劃生育知識競賽8場次;開展3次送文化下鄉活動。三是針對部分村校文體設施缺乏的問題,我們有意識地將村級陣地與學校比鄰修建,實現球場(臺)共享、書庫共用,為農村學生開展文體活動提供方便。
精品范文
10村級巡察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