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組織引領協會報告

時間:2022-10-23 04:19:00

導語:黨組織引領協會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組織引領協會報告

**縣**鎮在破解農民增收難題,保持和發揮農村黨員先進性,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做了有益的探索。**年通過組織引、黨員帶、群眾跟的發展模式創建了黨員群眾經濟聯合體,在黃梔子、葡萄、蜜梨等8個生產領域共建聯合體39個,參與黨員256名,下帶農戶1560戶,并及時組建了黃梔子、葡萄、蜜梨等生產協會。2004年鎮黨委以黃梔子和葡萄兩大產業為試點,在原鳳凰山村蜜梨協會黨支部的基礎上,成立了**鎮黃梔子協會黨支部和葡萄協會黨支部,并在一些具備條件的聯合體中建立了黨小組。從此,原來形合神散的民間群眾組織有了“主心骨”,協會和聯合體內的256名黨員有了自己的新“家”,拓寬了農村黨建工作維面,促進了協會的運轉和聯合體的壯大,帶動了全鎮經濟的發展。

一、科學設置,建好組織。一是在協會上設黨支部,把黨組織建在產業上。為加強對協會的引導,保障協會的正常運轉,充分發揮協會中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該鎮打破原按行政村設立黨組織模式,改為按產業設置黨支部,把黨支部建在協會上,及時組建了**鎮黃梔子、葡萄協會黨支部和鳳凰山村果業協會黨支部,使同行業的黨員按產業聚集。二是在聯合體中建黨小組,把黨員進行分類管理。一方面在協會黨支部內按生產區域將同一聯合體和鄰村聯合體中的黨員劃為一個黨小組,推選確定黨小組長,黨員經常以黨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另一方面,在沒有成立協會諸如訂單優質稻(種糧大戶)、生豬養殖等產業聯合體中的黨員按類別跨村、組建黨小組,將黨員進行分類編組管理。全鎮共建聯合體黨小組41個,其中協會下設黨小組26個,協會和聯合體中所有黨員全部按行業分類別編入產業黨小組。

二、強化核心,配強班子。一是選好“兩套”班子。一方面在協會組建中幫助選好協會會長、理事及骨干成員,積極把一批黨員致富能手、技術和經營骨干推選到協會班子中來;另一方面選好協會黨組織班子,采取民主選舉、組織指派等方式,嚴格程序,選準書記,配好班子。二是實行交叉兼職。努力把政治思想好、創業本領大、技術過得硬、組織能力強的黨員致富能手推選到班子中來,并提倡協會班子、協會黨支部、行政村黨支部交叉兼職。該鎮黃梔子協會黨支部書記由崇麓村黨支部書記、黃梔子協會會長擔任,葡萄協會黨支部書記由協會會長、鎮葡萄生產技術員擔任,鳳凰山村果業協會黨支部書記由該村黨支部書記兼任,41個黨小組長由聯合體領辦人或村、組干部擔任。三是加強陣地建設。為確保協會黨組織能發揮作用,該鎮投入4.2萬元為3個支部改造了支部活動場所,幫助建立了協會黨支部的各項制度,使黨員活動有場所、教育有陣地。

三、準確定位,明確職能。協會黨支部在職能定位上主要是發揮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幫助指導建立健全協會內部組織體系,監督協會章程的實施情況,切實發揮支部在協會中政治核心作用。對協會和聯合體的運轉和具體生產事務參與不干預、到位不越位、引導不包辦。一是把黨組織職能定位在隊伍培養上。一方面加強對協會和聯合體中黨員的教育管理,明確其中黨員實行雙重管理,黨員既要參加原所在行政村黨組織的活動,又要參加協會、聯合體黨組織開展的活動,積極發揮帶頭作用。另一方面,協會黨支部積極培養能人、發展黨員,把致富能手、協會骨干成員、聯合體領辦人培養成黨員,把黨員致富能手推選為協會班子成員和聯合體領辦人。產業協會內的農民只要條件成熟可依照個人意愿,既可向所在協會支部申請加入黨組織,也可向所在行政村申請加入黨組織,探索了農村黨員“雙線發展,雙向管理”的新模式。協會黨支部成立以來已發展6名致富能手入黨,并有36名協會會員、聯合體成員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二是把黨組織職能定位在協調服務上。協會支部重點協調好產業協會進入市場和發展壯大過程中與社會各方面的關系,在市場信息、政策法規、資金技術等方面搞好服務,做協會發展的堅強后盾。該鎮葡萄協會黨支部在鎮黨委及縣農業部門幫助下,順利通過了省級無公害農產品和省級無公害生產基地的評審,提升了產品的檔次,增強了果品的市場竟爭力。收獲季節,商販蜂擁而來,供不應求。三是把黨組織的職能定位在示范引導上。在發展葡萄、黃梔子產業中,協會黨支部幫助統一規劃,調整耕地,做好土地流轉工作,使葡萄種植成園成片。種植面積由2002年的18戶56畝,迅速發展到110戶1100余畝。四是把黨組織職能定位在技能培訓上。在協會組織中構建實際、實用、有效的培訓網絡,協會黨支部將電化教育搬進培訓基地,定期組織技術骨干舉行技術培訓。黨組織建立以來已舉辦培訓班56期,培訓3000余人次,印發各種資料3萬余份,會員生產技能和生產水平得到明顯提高。鳳凰山村果業協會黨支部組織聯合體領辦人到贛州學臍橙高位嫁接技術,該村入黨積極分子、全市十佳種養能手、桔子山聯合體領辦人周科斗先后十余次在自家果園現場傳授嫁接技術,并獲得了成功,去年,該村聯合體16戶臍橙種植戶嫁接的臍橙均掛了果實。五是把黨組織職能定位在銷售流通上。為防止種植戶在銷售上相互殺價、惡性竟爭,協會黨支部會同協會對銷售過程進行全面指導,全程監管,實行統一測產、統一定檔、統一包裝、統一價格、統一外調、分戶采摘“五統一分”管理模式,有效地提高了產品市場竟爭力,增加了農民收入,葡萄價格平均比上年增長23%,會員戶均增收近3000元。同時,協會黨支部積極培育鄉土經紀人,建立一支懂市場、善經營的銷售隊伍。

四、規范運作,積極扶持。一是明確隸屬關系。明確協會黨支部與行政村黨支部并行隸屬于鎮黨委,服從黨委的領導。協會黨支部作為產業黨支部同樣具有培養、發展、教育、管理黨員權利、責任和義務。黨員原則上在原行政村交納黨費。協會中的黨員按行業和特長結合居住地編組,參加組織活動。協會和聯合體中的黨組織按照鎮里總體工作部署,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鎮黨委、政府對協會及其黨組織工作堅持做到指導不強迫、扶持不包辦。二是安排人員掛點。每個協會支部黨委安排一名黨委成員負責聯系,并選派一名熟悉黨建工作的黨員干部作為協會支部的黨建指導員,選派一名技術員作為協會科技特派員,指導制定工作計劃,幫助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三是大力予以扶持。安排一定活動經費,幫助解決協會及其黨支部的活動場所,積極爭取上級部門對協會黨支部以及協會的扶持。該鎮葡萄協會被列為全省十個重點扶持協會之一。同時,鎮采取補助苗款、贈送肥料、聯系小額貸款、優先列為退耕還林項目等措施促進葡萄、黃梔子、臍橙等產業的發展。

五、打造平臺,發揮作用。在產業發展過程中,黨員帶頭示范,帶頭領辦聯合體,帶頭加入協會,帶頭學習傳授技術,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體現新時期農村黨員先進性。一是當農民增收致富的“領航員”。葡萄協會支部書記付金清,無償傳授葡萄種植技術,上門提供技術幫助,帶動周邊26個村小組110戶農民積極加入協會,葡萄產業蓬勃發展,種植超千畝,畝平單產4000元,是種植水稻效益的3—5倍,2005年產值達300萬元,成為該鎮乃至全縣一個特色產業。二是當促進產業發展的“宣傳員”。結合退耕還林政策的實施,在黃梔子聯合體黨員及領辦人的宣傳發動下,黃梔子產業得到迅猛發展,黃梔子種植面積由2002年的7000畝,發展到現在的1.3萬畝,年產值達1300萬元。種植戶由原來的1260戶發展到現在的2600多戶,面積近百畝的大戶占整個產業的三分之一,并衍生了120多戶販銷、加工戶。三是當群眾利益的“守護員”。在聯合體發展過程中,黨員領辦人始終堅持以為民服務為已任,以共同富裕為目標,在處理與農戶之間利益關系中本著起步階段無利、發展階段微利、絕不允許暴利的原則,切實保護會員的利益。四是當提高農民素質的“教導員”。結合當前農村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學教活動,提高黨員素質。以黨員為中心戶加強對協會成員的思想教育,上田間地頭傳授生產技術,在會員中組織開展比技術、比產量、比品質,講效率、將誠信、講奉獻“三比三講”活動,帶動農民綜合素質的提高。

在產業協會和聯合體中建立黨組織,充分顯示出黨組織在產業發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有力地推動了產業的發展和壯大。黨員幫帶村民調整產業結構,成為黨的“富民政策”的引路人;黨員致富能手當起了“村官”,成為農民增收的“領頭羊”;鎮黨委、政府在協會發展和協會黨組織建設中轉變了領導方式,成為協會和聯合體發展的助推器;鎮、村黨員、干部積極融入到產業發展中,成為領辦協會和聯合體的擔綱主者。真正做到經濟活動延伸到哪里,黨組織就建到哪里,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就發揮到哪里,較好地實現了農村黨建與經濟建設互融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