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宗教活動場所危房整治報告

時間:2022-10-31 10:56:00

導語:全縣宗教活動場所危房整治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縣宗教活動場所危房整治報告

市民宗委:

我縣宗教活動場所(含未經登記開放寺觀、教堂、小廟)數量多、分布廣,絕大多數為土木結構,因年久失修,安全隱患比較突出。為了保護好廣大信教群眾的合法權益,切實有效防止事故發生,確保寺觀教堂安全,按照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宗教活動場所危房整治工作確保寺觀教堂安全的通知》(渝辦發〔**〕206號)要求,我縣高度重視,組織專門工作組,對全縣范圍內寺觀、教堂(包括未經登記,但仍有信教群眾活動的寺觀小廟)等宗教活動場所房屋進行了全面排查,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整治方案并認真組織實施,整治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宗教活動場所危房整治工作,關系到宗教活動場所信教群眾及游客的安全,關系到對外開放的形象,關系到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我縣高度重視宗教活動場所危房整治工作,牢固樹立“宗教無小事”的思想,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切實加強了對宗教活動場所危房整治工作的領導,縣政府成立了以分管領導為組長,縣宗教、安監、財政、建設、國土房管、規劃、消防等部門為成員的宗教活動場所危房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及時召開領導小組成員會和宗教活動場所危房整治工作聯席會議,專題研究整治工作;制發了《關于加強宗教活動場所危房整治工作確保寺觀教堂安全的通知》(足府辦發〔**〕136號)文件,要求各街、鎮、鄉要嚴格按照屬地管理和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切實加強對本轄區內的宗教活動場所危房整治工作的領導;縣政府成立了三個工作組,分赴各街鎮鄉加強指導和督促檢查,并對開放宗教活動進行全面排查,保障了宗教活動場所危房整治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強化措施,狠抓落實

(一)摸清家底,明確任務

為更好地實施整治工作,縣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對全縣宗教活動場所基本情況進行了全面詳細的調查、登記,對宗教活動場所危房進行了拉網式排查和清理,準確掌握危房狀況。目前,全縣有宗教活動場所209處,其中: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5處(佛教4處、天主教1處),臨時登記的場所19處,其他未經登記但仍有部份信眾從事宗教活動的小廟有185處。全縣寺觀教堂總建筑面積22794平方米,危房面積4180平方米,占總面積的18.3%。其中,D級危房3處,1980平方米,占危房總面積的47.4%;C級1處,300平方米,占危房總面積的7.2%;A、B級危房5處,1900平方米,占危房總面積的45.5%。

為進一步明確任務,全縣宗教活動場所危房整治工作按照宗教活動場所的分類進行,以便整治工作順利實施。一是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危房整治工作,由縣民宗辦負責制定整治方案并組織實施。二是未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危房整治工作,由縣民宗辦負責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和街鎮鄉制定整治方案,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所在街鎮鄉組織實施。

(二)制定方案,分步實施

由于我縣宗教活動場所危房數量多、面積大,危房整治資金不足,整治工作任務繁重。我們根據這一具體情況,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整治方案并分步實施。

1、A、B、C類危房整治。各街鎮鄉及宗教活動場所必須在2006年12月底前完成整治工作。

2、D類危房整治。一是屬于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由縣民宗辦牽頭,組織宗教活動場所和相關部門,嚴格按照“拆一建一,就地重建”的原則,研究制定重建方案,并在2008年底前利用宗教場所自有資金實施完成重建工作,確保安全;二是屬于未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的D類危房,由縣民宗辦和相關部門配合所在街鎮鄉進行拆除,拆除后不再重建。

(三)密切配合,齊抓共管

宗教活動場所危房整治工作涉及各街鎮鄉和宗教、建設、財政、國土房管、安監、消費等多個部門。在整治工作中,各街鎮鄉、各相關部門在各盡其職的同時,切實加強溝通與協作,密切配合、積極支持全縣宗教活動場所危房整治工作,形成了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促進了整治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及下一步工作重點

我縣宗教活動場所危房整治工作雖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主要表現在:一是危房數量多,整治維修難度大;二是整治維修所需資金數額大,籌集難度大;三是D類危房比例大,拆除重建時間長。

下一步工作重點:嚴格按照“屬地管理”和“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切實加大整治維修資金籌措力度,強化監督檢查,促進整治工作措施落實到位,保證全縣宗教活動場所危房整治工作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