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工作現場報告
時間:2022-10-31 04:45:00
導語:文化工作現場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加快繁榮文化事業,培育發展文化產業,努力創建全國文化工作先進縣,12月9日上午,縣長江濤組織相關部門及部分街鎮鄉負責人在縣文體廣電局召開現場辦公會,專題研究解決全縣文化事業發展中的有關具體問題,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分管(聯系)領導參加會議(名單附后)?,F將會議形成的一致意見紀要如下:
一、提高思想認識,增強發展使命
會議指出,文化產業是極具生命力的“朝陽產業”。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是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提高城鄉文明程度、激發全民創造活力的重大舉措,是打造和諧社會,構筑和諧大足的迫切要求。各級各部門要深化對文化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認識,肩負使命,開拓創新,大力傳承和挖掘獨特的石刻文化、五金文化、民俗文化內涵,努力打造體現先進文化要求和時代精神、具有大足特色的優秀文化,增強大足文化的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
二、加快改革步伐,推進體制創新
會議要求,要按照“管辦分離,事業改制,政府公益,企業辦文”的原則,樹立經營文化的理念,在堅持社會效益的前提下,努力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增強自身造血功能。縣文體廣電局要按照市場化運作模式,培育發展傳媒公司、演藝公司等市場競爭主體,引領全縣文化產業加快發展。抓緊做好縣電影公司、新華書店等單位的改制工作,完善改革方案,盡快組織實施。加快推進文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全員聘用,量化目標考核,形成能上能下的用人機制,調動文化干部職工的積極性。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建立**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的意見》,加強文化法制建設,組建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改善對文化市場的依法管理。完善鄉鎮文化站管理體制,增強文化主管部門對鄉鎮文化專業干部的調配力度,解決文化專干不專的問題。
三、加大文化投入,完善基礎設施
會議要求,要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對文化事業發展的投入力度,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一是按照國有資產處置政策和程序,盤活現有文化資產存量,全額用于文化事業發展;二是將縣圖書館、縣電影院和縣供銷社片區國有資產收益用于縣文化藝術中心建設和縣電影院體制改革;三是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及所屬事業單位要積極向上爭取文化項目建設資金;四是對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規費的縣里留成部分給予減免,用于支持文化事業發展;五是縣文體廣電局不再承擔瀨溪河環境綜合整治工程責任段未建設工程的任務;六是從2005年起,在三年內縣財政每年安排80萬元項目資金給縣文體廣電局(含縣廣電網絡公司協管費),用于文體項目、更新設備、償還債務及文化基礎設施建設??h廣電網絡公司要按季度及時向縣財政解繳協管費,年終統一結算。
會議強調,要在縣文化館所在地盡快啟動文化藝術中心建設。在建筑設計風格上,要根據城市總體規劃要求,充分考慮大足燦爛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采用仿古建筑設計,建筑立面上要反映大足歷史文化內涵和元素,依山而建,與石壁廣場融為一體,達到設計精、建設精、造形美的要求,建成大足的精品建筑。會議明確由縣建委牽頭,文體廣電局、國土房管局、供銷社等單位配合,抓緊做好電影院改造片區規劃、圖書館改造片區規劃和文化藝術中心建設規劃,通過市場化運作手段,最大限度地顯化存量土地價值,滿足文化藝術中心建設需求??h文化藝術中心的建設規模在8000平方米左右,2006年1月底前確保建成。
會議要求,縣廣電網絡公司要切實增強服務意識,立足群眾需要,努力拓展市場,在明年內新增一個有線電視公共頻道,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要積極爭取市公司支持,2005年底前建成廣電大廈。
會議決定于明年上半年召開大足縣文化工作會議,出臺支持文化事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并對創建全國文化工作先進縣進行具體部署。
- 上一篇:法院執行情況自查報告
- 下一篇:實施行政許可聽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