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經濟運行形勢調研報告
時間:2022-11-24 02:04:00
導語:工業經濟運行形勢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解今年前2個月全省工業經濟運行情況,更好地把握一季度及上半年工業經濟運行態勢,按照委里統一部署和安排,我們于3月7日至12日分三個組赴濟南、青島、淄博、煙臺、濰坊、威海、日照、德州、聊城等9個市進行了調研。調研期間,在重點聽取各市對今年前2個月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分析匯報的基礎上,與各市重點企業進行了座談交流,并深入到部分區(縣)及企業進行了現場調研。同時,電話調度了其他8個市的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從調研調度的情況看,今年以來,全省工業經濟運行態勢良好,繼續承接了去年以來穩定增長的發展趨勢,組織經濟運行的有利條件較多,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生產經營形勢保持穩定;由于國家宏觀調控和結構性調整政策的組織實施,以及市場供求變化和經濟運行中不確定因素的增加,部分行業和企業組織生產經營難度增大,生產效益指標增幅將有一定回落。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今年前2個月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今年以來,各市按照省委、省政府抓緊抓好一季度經濟運行工作的要求,扎扎實實落實各項工作措施,精心組織節日生產及節后生產恢復等各項工作,工業經濟繼續保持穩定較快增長的良好勢頭。
1、工業生產保持快速增長,輕重工業協調發展。1-2月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639.89億元,同比增長21.3%。從全國看,前2個月全國工業增加值增幅為18.5%,較上年同期提高2.3個百分點。我省工業增加值增幅低于海南(34.6%)、內蒙古(28.5%)等省市,在全國居第10位,高于江蘇(19.8%)、浙江(18.3%)、廣東(16.1%)和上海(14.5%),在沿海主要省市中仍保持第1位。從速度看,我省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8個百分點;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8個百分點(去年同期高出8.9個百分點)。由于今年國家調整工業增加值計算方法,統計數據不完全可比,我省及沿海主要省市除浙江外增幅均比上年有所下降(去年同期我省增加值增長25.1%,江蘇23%、廣東16.9%、浙江17.5%、上海16.8%)。
輕重工業協調發展。1-2月份,輕工業完成增加值557.64億元,同比增長20.71%;重工業完成1082.25億元,增長21.64%。制造業發展勢頭良好,完成增加值1369.95億元,占全省工業的83.5%,增長23.77%。
各經濟類型企業保持快速增長。1-2月份,國有、集體企業增長15%左右,股份合作、股份制增長20%以上,外商及港澳臺投資及其他類型企業增長26%左右,私營企業發展較快,增長32%。從各市情況看,有6個市工業增加值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濱州增長35.2%,菏澤增長30.26%,青島增長29.52%,聊城增長24.52%,萊蕪增長24.35%,臨沂增長22.2%。半島城市群完成增加值1111.21億元,占全省的67.76%,增長19.86%。但半島城市群中除了青島高于全省平均增速外其他市均低于全省平均增速。
2、工業經濟效益保持較快增長。1-2月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882.77億元,同比增長29.32%;實現利稅647.17億元,增長27.27%;實現利潤396.5億元,增長27.82%。半島城市群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873.17億元,實現利稅420.29億元,實現利潤273.1億元,分別占全省總額的65.84%、64.94%和68.88%,同比增長27.03%、21.7%和21.27%。從隸屬關系看,地方企業保持大幅增長,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利稅、利潤分別增長31.73%、36.42%和41.9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1個、9.15個和14.11個百分點;中央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增長7.58%,但效益出現下滑,實現利潤同比下降10.52%。主要原因是受勝利油田效益大幅下滑的影響。1-2月份,勝利油田實現利稅、利潤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25%和34%。多數市工業經濟效益保持較好增長水平。有13個市實現利稅、利潤增幅高于全省水平,其中萊蕪實現利稅同比增長1.5倍、利潤增長2.5倍,濟南、日照等市也保持較高增幅,主要是受鋼鐵市場形勢較好、價格持續走高的強力拉動;淄博實現利稅增長74.51%,利潤增長1倍多,主要是由于原油價格持續走低,成品油利潤空間加大,齊魯石化前2個月實現利潤12.74億元,同比增加利潤14億元;受魏橋能力擴張迅速、效益大幅提高、出口快速增長的影響,濱州實現利稅增長73.3%,實現利潤增長105.5%。
運行質量不斷改善。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216.55%,同比提高17.14個百分點;七項主要經濟效益指標繼續呈現良性發展,總資產貢獻率為16.28%,同比提高0.92個百分點,流動資產貢獻率達到3.24次,加快0.33次。
3、工業產銷銜接良好,出口穩定增長。1-2月份,全省工業產銷率達到97.33%,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2月份達到97.81%,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輕工業累計產銷率達到97.96%,降低0.23個百分點;重工業為96.99%,增加0.09個百分點。從各市產銷情況看,濟南、青島、棗莊、東營、煙臺、泰安、威海、聊城、濱州、菏澤等10個市累計產銷率高于全省水平,其中濱州、濟南、棗莊、威海4個市累計產銷率達到98%以上。
工業品出口高幅增長。1-2月份,全省工業完成出口總值95.4億美元,同比增長42.5%;占全省出口比重達到91.7%。機電產品進出口在去年突破300億美元大關的基礎上繼續保持了高速增長,前2個月完成出口總值34.7億美元,同比凈增11.2億美元,增長47.6%,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1個百分點;進口18.2億美元,增長3.6%。受國際市場需求的拉動,鋼材完成出口1.5億美元,增長210.7%;紡織服裝完成出口15億美元,增長30.8%。
4、工業用電量增長與工業發展相協調。1-2月份,全省共完成發電量37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25%,比去年同期提高2.26個百分點;工業用電量達到294.57億千瓦時,增長17.31%,占全社會用電量的77.6%。輕工業用電量增長10.74%,重工業增長19.24%,其中制造業增長17.06%,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6%,采礦業增長4%。分市看,煙臺、日照、菏澤、德州、聊城、棗莊、濟南、東營8個市工業用電量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煙臺增長52.4%(主要是南山集團16萬噸電解鋁投產拉動),日照36.78%,菏澤31.18%。
從前2個月工業經濟的發展趨勢看,初步預測,一季度主要生產效益指標總體上保持穩定較快增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利稅、利潤同比增長20%以上。
二、上半年工業經濟運行形勢分析及預測
根據對各市的調研情況看,綜合分析各方面條件,總體看上半年國家宏觀調控仍是以適時適度重點調控、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為主導,微觀主體發展活躍健康、增勢良好,全省工業仍將繼續保持較快的發展勢頭。從去年工業經濟運行走勢看,工業增幅表現為“前高后低”,去年4月份開始單月增加值均突破900億元,受基數影響,今年有可能仍呈現“前高后低”走勢;同時在投資、信貸、土地、能源等方面存在一些制約性因素和不確定性因素,預計今年工業主要效益指標增幅將明顯低于去年同期。初步估計上半年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生產增長22%左右,效益同步增長,下半年可能有所回落。
從有利方面分析:一是工業技改投資仍將保持快速增長。雖然去年國家采取了一系列宏觀調控和結構性調整等政策措施,但宏觀調控會更加注重結構調整、推動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優化升級,特別是隨著節能降耗、發展循環經濟工作的不斷深入,勢必會加大工業技改投資力度,技改投資仍將保持快速增長。前2個月全省工業完成技改投資243.2億元,同比增長48.1%,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5.5個百分點,占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到37%,占全省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60.6%。技改投資增幅分別高出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和全部工業固定資產投資27.1和27.3個百分點。從全省施工的技改項目看,2006年施工技改項目11455項,同比增長31.3%,累計已竣工技改項目4966項,增長30%;今年1-2月份施工技改項目2479項,增長50.6%,累計已竣工項目154項,增長156.7%。這些竣工項目都會在今年陸續發揮作用,技改投資仍將是拉動今年工業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威海市在建項目800項,預計投資增長18%以上;東營市今年實施投資過5000萬元的項目71個,完成工業投資280億元。同時,在工業項目相繼投產達產的帶動下,年初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31331戶,比去年同期增加4464戶,今年1-2月份又新增495戶,新增規模企業將進一步提升全省工業經濟總量,效果在今年上半年逐漸顯現。
二是市場需求穩定增加,企業市場環境較好。從當前市場形勢看,大部分企業市場需求旺盛,訂單比較充足,生產任務飽滿。齊魯石化、濟鋼、重汽、海信、萬華、魏橋、濱化、時風、泉林、臨工等重點企業的市場形勢較好,訂單飽和度也達到70%以上,三角輪胎、環球漁具、黃海造船等企業出口訂單同比增長30%左右。德州市調查的58種重點產品中,有54%的產品已拿到全年訂單,有29%的產品當前訂單發揮能力在50%或80%之間;臨沂市化工、建材、機械、陶瓷、食品等主要行業訂單飽滿,產銷形勢較好;濱州市半數以上企業訂單量占生產能力70%以上,濱化、基德等企業的產品訂單量也達到90%-100%。同時受市場需求強勁的拉動,多數主導產品的產量和價格穩中有升。前2個月,重點統計的120種產品中,有91種產品產量同比保持增長;重點調度的45種產品中,有23種產品價格同比保持增長,有9種產品與同期基本持平或略有上漲。其中鋼材、工程汽車、農用車、紡織品價格比去年同期增長較快,H型鋼每噸上漲800多元,中厚板上漲700元左右,螺紋鋼上漲200多元;浮法玻璃每重箱上漲20元左右,平板玻璃上漲10元;小型拖拉機上漲100元左右,三輪和四輪農用車上漲200元。受市場需求增加和產品價格提升的拉動,成品油、鋼材、汽車、輪胎、金屬切削機床、汽車配件等產品產銷兩旺,有的產品產銷量保持成倍增長,預計二季度增幅會有所回落,但仍保持較快增長。
三是國際經濟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勢頭。國外經濟發展的環境總體趨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世界經濟增長4.9%,美國經濟增長有所放慢,增長2.9%,但歐元區、日本以及大部份新興市場經濟發展很強勁。受國外市場需求旺盛的拉動,前2個月我省工業品出口保持了大幅增長,增幅達到42.5%,其中鋼材出口增長2倍多,機電產品出口增長47%,紡織服裝出口增長30%以上。多數市工業出口也保持了快速增長,威海、煙臺、濰坊、濱州等完成出貨值均增長25%以上。企業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意識也明顯增強,參與國際化經營的能力進一步提高,鐵礦石、棉花、糧食、木槳、原鹽、原油等原料性產品從國外大量進口,制成品大量出口,經濟的對外依存度明顯提高,工業對外經貿發展將繼續保持良好勢頭。
四是工業生產的物質支撐條件穩定好轉。目前,全省煤電運等重要生產要素供應形勢穩定趨好,對工業企業擴大生產起到了較好的支撐作用。一是煤電運供求形勢較為平穩。1-2月份,全省煤炭產量達到2147萬噸,同比增長2.7%,主力電廠進煤1075萬噸,其中省內382萬噸,省外693萬噸。截至3月21日,電煤庫存達468316萬噸,可滿足24天以上耗用量。電力建設步伐加快,電力生產增長較快。在去年新增裝機1200萬千瓦的基礎上,今年將新增裝機913萬千瓦,屆時,全省發電裝機總容量達5880萬千瓦,電力對工業發展的支撐力和保障力大大增強,大部分市用電能夠安全穩定。1-2月份全省電網最高統調用電負荷達到2832.5萬千瓦。二是鐵路運輸穩定增加。1-2月份,濟南鐵路局鐵路運輸換算周轉量完成315.9億噸公里,同比增長6.2%;完成貨物發送量2878.5萬噸,增長5.7%。三是原油、棉花、鐵石、原鹽等部分大宗原材料價格相對穩定,有利于我省能源型企業和基礎性行業進一步擴大生產,提高效益。
五是重點行業發展勢頭良好,上半年多數行業生產效益仍將保持穩定快速增長。具體情況是:
(一)冶金、汽車、機械等行業生產效益將保持快速增長。
冶金行業:從市場看,市場鋼材需求總體趨旺,工業加工用型材、建筑用鋼材以及其他類型鋼材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全省前2個月生產鋼材765萬噸,同比增長39%,濟鋼、萊鋼等大企業的鋼材產量增長迅猛,分別增長41%和34%。隨著天氣轉暖、施工項目相繼開工建設,鋼材用量會逐步加大,預計上半年全省鋼材產量達到2300萬噸。從價格看,目前鋼材價格呈現出小幅上揚的趨勢,建筑用鋼材比年初增長3%,中厚板增長5-7%左右,上半年價格將小幅波動,逐步回歸到合理價位。從效益看,受市場需求回升的驅動,直接帶動企業效益的大幅增長。1-2月份,日照鋼鐵廠實現利稅3.8億元,利潤2.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1%和96%。但由于原材燃料及運輸費用上漲,企業成本上升較大,盈利空間將有所縮小,預計上半年冶金行業生產、效益增長30%以上。
汽車行業:二季度將繼續保持穩定快速增長的態勢。2008年北京奧運場館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高速公路建設逐年加快,運輸需求增長,為重型汽車和商用車帶來良好機遇;重點汽車企業發展態勢良好,產銷將繼續快速增長,帶動全省改裝車行業和零部件行業穩定增長;國家將進一步改善宏觀環境和消費環境,并將加大對國產汽車出口扶持力度,這為國產汽車占領海外市場創造了條件。重汽集團1-2月份生產載貨汽車1.25萬輛,同比增長60%以上。預計上半年重汽、一汽青島分別生產重型汽車4萬輛和5萬輛,東岳汽車生產轎車7.5萬輛,福田諸城汽車生產輕型車12萬輛;榮成華泰的圣達菲新型越野車自去年10月投入市場后,產品供不應求,今年1-2月份生產汽車2240輛,同比增長2.4倍,目前已落實訂單3.8萬輛,預計上半年生產2.5萬輛。不利因素是原材料和物流成本持續上漲,企業效益受到較大影響。預計上半年汽車行業生產、效益均增長30%左右。
機械行業:二季度將呈現出生產、效益逐步攀升的發展態勢。分主要行業看,電工電器企業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目前市場需求旺盛,產品價格較高,但銅、鋁等有色金屬價格持續走高,預計上半年生產將保持較快增長,效益增幅有所下降,前2個月魯能泰山電纜公司實現銷售收入、利稅增長2倍多;機床工具行業國內市場需求潛力巨大,訂單較為充足,但由于我省機床加工規模較小,出現了有訂單不敢接的局面,預計生產、效益將保持快速增長;船舶工業市場需求強勁,生產、效益增長迅速,黃海造船目前貨源充足,合同定單已簽到2009年,實現效益大幅提升,增長近3倍;農機行業受農民收入增加以及財政支持的到位,市場需求好于去年同期,但消費升級明顯加快。大中型拖拉機、四輪新型農用車將保持較快增長,小型拖拉機和三輪農用運輸車市場需求有所下降。時風集團通過加大技改投入,積極調整產品結構,目前已形成了包括農用車、輕型皮卡、發動機、輪胎、聯合收割機等一系列的產品體系,生產的巨型工程子午胎出口歐洲和北美洲,一條輪胎價值高達25萬元,成本只有10萬元,而新研發生產的聯合收割機已接訂單近1000臺。石油機械出現了近幾年少有的旺盛勢頭,市場需求較大,目前價格小幅上揚,但工程機械受季節影響,產銷量有所下降。預計上半年機械行業生產增長30%以上,效益增長20%左右。
(二)煤炭、化工、紡織、輕工等行業將保持穩定增長。
煤炭行業:今年煤炭產量仍將維持在去年1.4億噸的水平上,但受需求量增多的拉動,煤炭價格穩中有升,比年初每噸上漲20元左右。預計上半年煤炭行業效益增長10%左右。
化工行業:從主要產品發展趨勢看,純堿,國內外市場價格略有上漲,帶動產品生產和效益的穩定增長。煉油行業隨著成品油定價機制進一步完善,原油價格持續走低,成品油利潤空間加大,生產、效益將保持較快增長,齊魯石化前2個月同比增加利潤14億元;同時地方煉油企業由于原料來源和產品銷售渠道進一步理順,生產形勢穩定好轉。輪胎市場需求穩定,訂單比較充足,生產、效益將平穩增長,目前三角輪胎出口訂單比同期增長30%以上,上半年可生產輪胎850萬條。燒堿、化肥供大于求的矛盾較為突出,目前價格有所回落,濱化集團、魯北化工、華魯恒升等企業保持適度增長,生產增幅達到30%以上,效益增長25%左右??傮w看,上半年化工行業將保持平穩增長,增幅在20%左右。
紡織行業:國內外市場需求保持穩定,紗、布等重點產品價格穩中有升,棉花價格比較平穩,行業生產將保持穩定較快增長。重點企業產品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生產經營保持較快增長。魏橋集團生產經營形勢很好,前2個月生產棉紗15.6萬噸、坯布27300萬米,均增長25%以上;實現銷售收入單月突破了50億元,前2個月達到103.2億元,增長69%;出口拉動明顯,完成出貨值10.4億元,增長26.9%。魏橋受第三工業園二期和第四工業園一期相繼投產運行的拉動,二季度產銷量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東營市紡織行業前2個月實現利稅、利潤分別增長225%和221%。但由于出口退稅政策調整、貿易摩擦增加、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等因素影響的逐步顯現,出口增長將有一定回落。預計上半年生產、效益增幅有所回落,增長保持在25%左右。
輕工行業:骨干優勢企業發展勢頭良好,將繼續帶動整個輕工行業的較快發展。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食品消費上半年將保持平穩增長,青啤集團的啤酒產銷量增長25%左右,效益增長20%以上。造紙行業產能擴張明顯,市場需求有所回落,價格持續走低,白卡紙、白板紙的價格比年初每噸下降300元和500元,書寫紙下降100元左右,受此影響,生產將保持穩定增長,效益下滑明顯。汽車、住房消費升溫帶動了輕工家具、家電等產品的市場需求。前2個月海信完成產值增長50%以上,海爾增長15%以上,空調產量增長40%。家電行業繼續呈現穩步增長,產品升級換代加快,競爭能力進一步增強。預計上半年生產、效益增長20%左右。
(三)石油、建材等行業生產增幅將有所回落,效益下滑明顯。原油價格持續走低,目前油價每桶僅為42美元,同比下降22%,致使勝利油田實現利稅、利潤分別下降25%和34%。預計上半年石油行業生產增長10%以上,效益下降20%左右。水泥生產能力進一步向大企業集中,旋窯水泥比例進一步提高,重點企業生產保持穩定增長。但由于產能過剩矛盾突出,競爭非常激烈,水泥、玻璃的價格比年初均有所下降,預計上半年生產增幅將有所回落,增長15%左右,效益變數較多。
從當前經濟運行存在和面臨的問題看,主要是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回落將加劇部分結構性產能過剩行業市場和效益的波動,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中土地和信貸兩個閘門仍然較緊,給企業帶來生產經營成本的增加,企業增支減利因素增多,工業加快發展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企業提高效益的難度逐漸加大。具體分析:
一是固定資產投資對工業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減弱。前2個月全省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648.6億元,同比增長21%,但增幅較去年同期回落了16個百分點。當前我省工業增長主要是靠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拉動和投資類行業快速增長的支撐。國家進一步加強固定資產投資調控,一方面,將導致投資類產品的市場需求明顯回落,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擴大產品銷售難度增加,從而影響生產增長。另一方面,將直接影響工業投資和項目建設,進而影響企業生產能力的進一步發揮。國家出臺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增加了企業投資成本。工業用地實行“招拍掛”政策,加強土地調控,嚴格用地審批管理,建設用地將更加緊張。一些征地規模較大的項目,比如運輸設備產業中的造船業等項目,落地難度加大,實施進度受到很大影響。據青島、煙臺、淄博、威海、濰坊等市反映,目前都有一批符合產業政策、投資效益好的項目因用地指標限制不能及時開工建設。今年煙臺市立項的土地需求為8萬畝,而配額土地數量僅為1.94萬畝,尚有6萬畝的缺口。
二是資金緊張的問題進一步顯現。從銀行業情況看,一季度往往是信貸投放的高峰期,但目前央行多次出臺緊縮性貨幣政策(如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發行定向票據等),在去年央行先后三次提高銀行準備金率1.5個百分點,兩次提高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0.54個百分點的基礎上,今年又提高了銀行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18日又上調了存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金融機構可用資金進一步收縮,必然會減少信貸投放能力,信貸投放也會更加謹慎,企業資金特別是流動資金供給缺口將會擴大,融資成本將會增加,據測算,全省工業企業流動資金缺口達180億元。1月份,全省工業短期貸款比年初增加84.61億元,但同比少增17.74億元;票據融資1月份增加71.42億元,占全部貸款新增額的19.3%,同比下降21個百分點,同比少增176.08億元。
三是進一步擴大出口難度增加。從去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節節上升,加上紡織、鋼鐵、建材、電解鋁等產品出口退稅政策、加工貿易政策和出口關稅政策相繼調整,使一些在國際上有競爭力的產品,由于出口成本上升,使大量的國外訂單流失,產品出口受阻。據測算,人民幣每升值1%,紡織行業銷售利潤率下降2%-6%。聊城紡織品預計今年出口2.5億元,出口退稅率由13%降到11%,將影響企業利潤1000多萬元。魏橋全年將影響利潤1.5億元。濰坊市的產品出口受人民幣升值影響全年將直接減少利潤8億元;受出口退稅率調整影響,全年將影響利潤1.8億元。威海部分水產品加工企業受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影響,目前對日本水產品訂單很謹慎,大部分企業已經著手開拓歐美市場,預計二季度水產品增速將放慢,同時受天然橡膠價格、美國將實施新的DOT質量認證輪胎測試標準,輪胎出口增速受到限制。
四是熟練工人匱乏,部分企業用工缺口較大。隨著勞動用工政策的逐步到位和規范,企業用工需求量逐年增加,多數勞動密集型企業出現人才外流、招工不足問題,直接影響到企業正常生產。澳柯瑪股份公司生產一線缺少400名技術工人;青島正大公司缺少工人1000多人;即墨市90%企業用工不足,共缺少工人3萬人;蘭雁集團職工平均流動率高達12%,職工缺口在2000人左右。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二季度是組織經濟運行的黃金季節,我們將針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堅持以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精心組織經濟運行,努力保持工業經濟良好發展勢頭。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加強對經濟運行的監測分析,努力把握經濟運行趨勢。一是按照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原則。及時分析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國家經濟政策調整對工業經濟運行的影響,深入分析投資、消費、出口等宏觀指標變化對企業生產、成本及效益等微觀指標變化的影響,超前預測,努力把握工業經濟運行趨勢。二是建立完善市場預警預測體系,對煤電油運及棉花、礦石、橡膠、紙漿等重要原材料供需情況定期進行調度分析,及時掌握供求變化及價格變動趨勢,分析這些變化對重點企業生產成本、價格、產銷及效益的影響,引導企業采取措施消化增支減利因素,不斷提高效益。三是加強對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的調度。及時調度大企業資金運行、項目建設、企業生產、經濟效益變化等情況,密切關注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行業分布、新經濟增長點及生產經營情況。加強工業用電量的調度分析工作,扎實做好各項基礎工作,及時掌握不同發電企業、不同類型機組的發電裝機情況,確保各類數據的準確性,適時掌握其變化規律。
(二)繼續抓好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列統”工作。加強對規模以下成長型工業企業的培育和指導。在去年建立成長型企業檔案的基礎上,定期調度分析企業生產形勢和效益變化情況,預測下一季度各市新增規模以上企業戶數。加強對進入預備庫企業的指導和培育,在市場、技術、項目、智力人才等方面提供信息,在落實政策方面搞好服務,及時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問題,促其快速膨脹,成長為規模以上企業,使經濟增長和投資增加盡快轉化為規模以上企業戶數的增加,轉化為工業總量和效益的增加。同時加強與統計部門的配合與溝通,積極抓好規模以上企業的“列統”工作,做到應統盡統,如實反映工業發展情況。
(三)大力開拓國內外市場,努力擴大產品銷售。針對當前部分產品市場需求趨緩、產能過剩的問題,大力開拓國內外市場,并根據消費發展趨勢和市場特點,引導企業加快產品結構調整,積極開發研制適銷對路的產品,滿足不同層次的市場需求,促進產銷銜接。充分發揮我省裝備制造業、原材料和輕紡工業的優勢,開展形式多樣的市場開拓和技術合作活動,努力擴大農村市場、省外和國外市場銷售,進一步提高我省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占有率。
(四)大力淘汰落后產能,進一步調整和優化行業結構。認真貫徹省政府《關于“十一五”期間我省淘汰落后產品生產能力促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意見》,嚴格控制鋼鐵、電解鋁、焦炭等熱點行業低水平建設項目,下更大的力量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積極組織實施淘汰落后“百項”重點工程,加大資金支持和政策引導,控制增能,上優汰劣,在把淘汰任務落實到具體企業和項目的同時,提出工作進度及配套措施。今年完成淘汰300立方米以下的高爐和4.3米以下的焦爐、5萬噸以下的草漿生產線和單條線立窯生產線企業的任務。目前,我們正在組織力量,抽出專人制定工作方案,加快工作進度,確保淘汰落后生產能力任務的完成。
(五)加強全省發電量計劃管理工作,提高電力工作管理水平。切實加強發電量計劃管理,落實好我委下達的年度發電量計劃,妥善處理計劃落實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定期召開電量計劃銜接會和執行情況調度會,確保全省發電量計劃管理的統一性和嚴肅性。進一步規范發電量計劃的管理,結合貫徹落實國家關停小火電機組以及改進發電調度方式的有關意見要求,深入推進我省經濟調度,促進電力生產降耗,研究出臺節能發電調度方式管理辦法,按照節能、環保、經濟的原則,客觀、科學、公正監測發電機組能耗水平(供電標煤耗、供熱標煤耗),根據各類機組能耗排序編制發電量差別計劃,優先安排可再生能源和高效、清潔的機組發電,限制能耗高、污染重的機組發電,限制并逐步減少小火電機組發電利用小時。研究制定出臺《關于優化我省電力資源配置的意見》、《山東省熱電聯產機組在線監測管理工作實施意見》、《山東省替電管理暫行辦法》等文件,使我省電量計劃的編制與管理工作更趨科學與規范。積極做好電力迎峰度夏的各項準備工作,保證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供應。
(六)加強綜合協調,確保煤電運、資金等重要生產要素的供求銜接。進一步加強煤炭訂貨情況的調度,積極搞好煤炭的產運需銜接,確保重點企業和人民生活需要。搞好生產要素的供求協調,積極探索建立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要素應急協調和供應保障的新機制。對煤炭、原油、棉花、鋼鐵、運輸等重要生產要素的市場供求情況進行定期調度,搞好分析預測,抓好協調。加強對企業資金的調度和協調,抓緊排出一批有市場、有效益、有訂單和流動資金緊張的企業單子,積極與金融部門銜接,加強銀企合作,引導資金投向,支持企業搞好生產。
- 上一篇:廉政建設交流
- 下一篇:濱州東營經濟運行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