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出版文物執法調研報告

時間:2022-11-26 02:44:00

導語:新聞出版文物執法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聞出版文物執法調研報告

為更好地適應新一輪的文化體制改革需要,構建統一高效的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隊伍,進一步優化執法資源配置,充分發揮執法部門在新聞出版業、文物業的執法職能,現按照局黨委的統一部署,將近期所做的調研情況整理如下:

一、我市新聞出版業現狀及執法職能發揮不足的成因分析

經過多年的培育、發展,我市的新聞出版業在近幾年得到了較快地發展,行業整體實力有了較大地提高,現有各類經營單位近千家,其中書店344家,報刊出版單位11家,印刷廠175家,復印打字經營單位166家,行業從業人員近萬人,年實現產值近10億元,但發展不平衡、布局不太合理、執法力度不夠等不盡人意的問題同樣存在。如全市登記在冊的175家印刷企業中,位于市區的印刷企業有119家(其中新浦區89家),四個縣的印刷企業共有56家,僅為新浦區的五分之三;且在實際執法過程中,所接觸的經營單位、從業人員對執法檢查、行政處罰等行為不太理解、不很適應。探究其成因,可簡要歸納為以下四點:

1、重扶持,輕執法。為實現本行業的快速發展,管理部門在扶持發展上著力較多,對存在問題多靠專項整治、聯合行動等執法方式進行解決,對法律法規的日常管理的震懾力度不夠。

2、人手少,力量薄。由于執法人員嚴重不足、執法職能不能充分發揮,市場管理力度不足,管理對象容易抱有僥幸、攀比心理,導致守法經營現象減少,違法經營現象增多,表現為違法行為屢查不絕,屢禁不止。

3、教育多,處理少。原有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模式使管理和執法相互纏繞,職責分工難以明確,執法成本、難度加大,使執法的事中、事后監督職能不能體現。

4、顧忌多,執行難。對于一些違法違規經營行為,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往往難以將處罰執行到位,未充分樹立起執法權威。

二、我市文物資源現狀及執法職能發揮不足的成因分析

我市歷史悠久,文物資源豐富,現有地面文物古跡近500處。目前有文物保護單位有128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處(22個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47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56處。這些文物古跡、文保單位布局呈現出點多線長、分布零散、交通不便的特點,并且相當一部分還位于山區、農田等地形復雜區域,文物保護管理、執法難度較大,文物違法案件也時有發生。造成上述狀況存在的原因有:

1、誘因增多,側重刑事打擊。國內文物市場的不斷升溫、文物保護意識的缺失給破壞古遺址、古墓葬,盜竊文物增加了誘因。且目前我市對破壞、盜竊文物的打擊主要側重于刑事方面,文物保護行政執法管理則相對較弱。

2、地方保護,執法難以到位。有時地方政府、企業為了經濟利益,存在短視行為,破壞、損毀文物,而對其進行執法存在一定困難。

3、人員較少,協作機制仍未健全。我市現有文物保護專業執法隊伍人員嚴重不足,且存在文物保護業務工作和執法工作不分的客觀現實,使得僅有的執法力量也不能有效地投入到現實文物管理工作中去。

4、被動執法,未掌握管理主動權。文物受到破壞、偷盜,文物保護部門多數是在事發后獲取信息,并且受到執法權限的限制,無法及時有效地開展調查取證。文物的不可再生特點,決定其一旦遭受損壞,往往很難恢復其原有價值,造成嚴重后果,通常要追究相關責任人的刑事責任,而不僅僅是行政責任。

三、執法單位有效履行新聞出版、文物方面執法職能的建議

新聞出版、文物管理的現狀是客觀的,造成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樣的,為了在紛繁的表象下廓清思路,理清線索,促進執法單位在新聞出版、文物管理方面職能的有效發揮,現提出以下幾點淺見:

建議一:統一思想,優化配置,全面貫徹落實局黨委綜合執法的指導思想

執法職能是市文化局、新聞出版(版權)局的重要職能。從微觀層面而言,“執法”指行政主體對市場主體經營行為的規范。

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稽查隊受市局的委托,代為行使對全市文化市場、新聞出版市場、文物保護的執法職權,其作出的具體執法行為是代表市文化局、新聞出版(版權)局的意志,而不代表其自身具有這樣的權力。如果把稽查隊的工作僅僅看作是稽查隊自身的工作,把稽查隊形象的好壞認為與市局形象的好壞沒有直接關系,把稽查隊的職能與業務處室的職能看作是等同的,這就不是用全面的、聯系的、發展的觀念看問題。相關執法部門、單位只有各負其責、密切協作、緊密團結,才能完成好上級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

建議二:改變舊式思維,進一步理順管理和執法關系,使二者回歸其真實本位

在一年前,我市的文化市場、新聞出版市場、文物保護還存在著指導性管理、業務性管理與具體執法行為不分,錯誤的認為那種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的管理模式就是經典的、科學的管理形式。不了解作為“兩性人”的尷尬,更不知道面對“兩性人”的無奈,還談何發揮管理與執法的積極作用,當然,上述現象的出現是有其認識上的不足,更有其體制上的桎梏。

從理論上講,管理與執法是有區別的,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二者又是有聯系的,不是彼此孤立的。作為對市場的管理形式,要發揮二者的積極作用,就要對二者進行科學的規劃和設置,要建立起管理與執法的協調機制,理順行政管理與行政執法的內部關系,使二者回歸其本位。從體制上建立健全相互獨立、各司其職的管理運行機制。業務處室負責相關業務工作,稽查隊專職負責稽查執法工作,通過相互協作,真正促進市場經營從自發到自覺,從盲目到科學,從無序到有序,從管理的宏觀微觀不分到逐漸清晰、科學。

建議三:強化團結協作意識,降低執法成本,進一步優化執法工作機制

努力強化對文化事業的責任感,樹立全局意識,摒棄個人主義、部門主義,強化溝通,增強協作,對一些經常出現的需要及時處理的事務建立工作制度,保持工作連續性,增強事前、事中、事后工作的銜接,尤其是要保證處室與稽查隊信息、線索的共享、互動、暢通,為執法活動事先評估和介入鋪平道路,整體聯動,擴大工作績效。杜絕那種執法是我的事,管理是他的事,或者執法是他的事,管理是我的事;我的事他就不得參與,他的事我就不予支持的錯誤認識,剔除將個人利益凌駕于集體利益之上的錯誤思想,端正工作態度,強化職業道德,提高政治思想品質,防范、杜絕不應有的羈絆、掣肘甚至是拆臺的行為。

建議四:建立激勵機制,進行量化考核,充分調動管理處室、執法部門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執法工作處在第一線,執法對象素質參差不齊,有時甚至還會遇到各種人身攻擊、威脅,要在現有條件下,引進激勵機制,健全各項保障機制,建立起包括工作質量、數量、強度在內的科學考評機制,加強績效考核,獎勤罰懶。努力探求建立管理處室、執法部門的連帶評價機制,調動工作積極性。這一方面有利于改善傳統的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主動被動一個樣、配合制肘一個樣的舊式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它也是對付出多、工作量及工作難度大的同志辛勤勞動的一種社會認同,是對工作主動、大局意識、配合意識強的同志的一種褒揚,有利于增強個人的成就感、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激發大家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配合協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