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旅游業發展調研報告
時間:2022-01-01 04:01:00
導語:西部旅游業發展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西部旅游業雖然經歷了快速發展階段,但是與其豐富的旅游資源相比,受觀念、認識、經濟和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開發不足等因素制約,始終沒能成為西部地區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支柱產業。
——西部地區豐富的旅游資源現狀
旅游業具有成本低、利潤大、投入少、產出多、經濟效益好的特點,是一項容易吸收投資、較快得到回報和發展的產業,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逐漸成長起來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新興支柱產業。在西部發展旅游業對推動地區經濟發展有著獨特的意義和作用,不僅可以有效地增加外匯收入和地方稅收收入,促進與國外和國內其他地區的經貿合作、提高本地區的對外開放程度,而且可以拉動和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有利于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首先,西部是中華文明的搖籃和東方文明古國的象征。其次,西部擁有奇特瑰麗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自然資源。第三,西部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第四,旅游資源景色分布組合較好。表現在各省區內旅游景點分布均衡,如陜西省,在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平原和秦嶺北坡地區集中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多處,是建設“國際古代博物館”的天然基地;而東起華山西抵寶雞大散關的秦嶺北坡地區則是陜西省自然旅游資源最為集中且和人文資源風貌結合最好的地區。另外,旅游景點沿鐵路沿線及大中城市周圍分布。
——西部旅游業發展中存在六大問題
寧夏旅游局長李春陽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西部旅游業發展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資源開發不夠。
首先,西北地區有世界遺產3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3個、全國重點文物保單位102處,還有大量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各省區還有不勝枚舉的省、市、縣級旅游景點。但是,由于對旅游資源開發不夠,在整體上存在著分散、品位低、可進入性差、基礎設施簡陋、生態環境和社會文化背景薄弱等問題。目前,除了一些旅游中心城市的旅游資源開發相對稍好外,大部分地區旅游資源開發程度偏低,有的甚至還處于待開發狀態。特別是一些貧困地區和自然環境較差以及交通不發達地區,旅游資源的開發仍然十分落后。
其次,發展意識不夠強。近年來,西部地區各省、市(區)都把旅游業作為主導產業加以發展。但在一些地區、部門和單位中仍然存在著對發展旅游業重視不夠和對旅游資源開發利用不夠的現象,特別是在一些交通條件不便和經濟發展滯后的地區更是如此。主要表現在對旅游景點的文化科技品位重視不夠,不能深入加以開掘;在政策保障體系上仍不夠完善,特別是在投資、財政、金融、建設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不能到位。創新意識不夠,對旅游促銷的宣傳力度不大,主動組織客源不夠,西部大部分地區的旅游設施全年有效利用率低,旅游旺季短、淡季長的問題仍然十分嚴重。直接影響了企業及個人對旅游業的投入,影響和制約了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
第三,旅游設施投入不足。目前尚未形成快捷通暢的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機場、航線、航班和火車臥鋪車廂均少,一到旅游旺季,大部分地區難進難出,加之大部分旅游景點遠離主要的客源市場,旅游路途漫長,旅游直觀價格高,影響了旅游業的發展。
第四,旅游服務落后。一是旅游專業人才嚴重短缺。第二從事旅游業的導游人員、翻譯人員以及旅游飯店服務人員不多。同時,西部地區專門從事旅游服務的飯店和出售旅游商品的專業店少,高檔次的旅游飯店更少,而且布局也不合理。大多數旅游飯店和旅游商品店集中分布在大中城市。偏遠縣城及旅游點中,少有旅游飯店和商品店,特別是高檔旅游飯店和出售旅游商品的商店更少。
第五,發展不均衡,省區之間差異大。陜西省由于其旅游資源在西部地區較為集中豐富,旅游精品相對較多、旅游熱點比較集中。西北地區旅游精品大多集中在此地,這些獨特的旅游優勢,使陜西省躋身于全國10大旅游創匯省區之一,其接待的海外旅游者人數和旅游外匯收入分別居西北五省區前列。而西北五省中的甘肅和新疆,其旅游業雖也初具規模,但與陜西省相比仍有差距,至于青海和寧夏與其的差距就更大。
第六,旅游業的綜合開發不夠。在當前西部地區的旅游業發展中,各地往往只注重旅游業部門之中各個行業的發展。有些地區或部門由于至今還沒有認識到旅游業之外的其他行業或部門的發展對旅游業的促進作用和支持作用,往往忽略了旅游業部門之外的其他行業或部門的發展。即使是在旅游部門之中的各個行業,往往也只是重視對旅游景點的開發,而忽略了旅游行業,住宿業和交通客運業的發展。
——六項措施發展西部地區旅游業
寧夏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慶寧說,西部地區旅游業要想加快發展,必須先確立西部地區旅游業發展的戰略目標,樹立開發西部旅游業的創新意識。西部地區發展旅游業應結合當前國際、國內旅游業發展的現狀和前景,立足西部,輻射全國,走向世界。把西部地區建成21世紀絲綢之路(北方、南方)的重要樞紐和現代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心。使旅游業成為該地區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盡快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當然,還要加強環境意識、市場意識、特色意識和民族意識。
其次,合理開發旅游資源,不斷發掘新的旅游資源。一要樹立精品意識,各省區都要努力培育一些世界級、國家級的旅游精品,并向全地區加以推廣,促使西部地區的旅游景點能普遍上一個檔次,以增強吸引力和增加經濟效益;二要加大對西部各?。▍^)地區、縣一級旅游資源的開發,特別是要加大對貧困地區旅游資源的開發,要利用國家開發西部旅游的資金加以重點支持,合理規劃,發展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區、景點,以形成各省(區)、最終形成和西部各?。▍^)及全國聯合的旅游網絡,充分發揮旅游資源的優勢、創造出更好的經濟效益;三要樹立創新意識開發新的旅游資源。當前西部地區旅游資源的開發已經具有一定的規模,但是,對旅游資源開發的標準化、規范化和多樣化仍然不足。西部地區除了要進一步完善景區、景點觀光旅游資源外,還應開發紅色旅游資源、觀光農業旅游資源,生態旅游資源,以及建設度假村等,發展紅色旅游、文化旅游、健康旅游、宗教旅游、商務旅游、假日旅游等。
第三,加強橫向聯合,發揮整體優勢。在西部旅游資源的開發上應積極開發溝通西部各省區的立體旅游線路,把世界遺產游、重點風景名勝游、歷史文化名城游、歷史遺跡游、旅游勝地游、少數民族民俗民風文化游和革命傳統教育游等結合在一起,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形成若干條獨具特色的國際知名旅游熱線。與此同時還要不斷開發新的旅游資源和旅游產品,逐步形成獨具特色的西部旅游網絡。在西北地區,按照以上思路就可以設計從洛陽經西安、天水、蘭州到西寧的旅游線路。還可以由大同經太原到風陵渡,甚至可以設計從大同經呼和浩特、銀川到蘭州,從包頭經榆林、延安、黃陵到西安,從蘭州經定西、會寧、六盤山、銀川、綏德、榆林、延安、洛川的紅色旅游線路。
第四,多方籌資、努力改善旅游設施。積極爭取中央財政支持,通過財政轉移支付的辦法爭取資金。西部各省區應盡快拿出有開發前景、有市場潛力、有文化內涵,值得中央支持的旅游項目,努力爭取中央的資金支持。
張慶寧建議中央發行西部地區旅游債券或旅游彩票籌措資金,支持西部旅游業的發展。
另外可以積極開展旅游信貸業務,努力拓展民間籌集渠道。
第五,加快人才的培養,促進旅游業的發展。張慶寧呼吁,全國高等院校和西部地區各省區的高等院校都應針對西部地區旅游管理人才缺乏的現狀,有計劃地設置旅游專業,為西部地區培養旅游高級管理人才;西部各省區的從事旅游業的部門應在采取委托培養、定向培養等辦法培養一批旅游產業需要人才的同時,還應采取招聘,接收大學生等辦法,努力吸引全國范圍內學習旅游專業或相近專業的大學生、碩士生等到西部地區工作。
同時,西部地區的旅游部門可以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辦法,有計劃、有目的地對當地從事旅游業的高級管理人員進行有計劃的培訓,甚至可以以訪問學者或短期培訓的辦法送他們到國外旅游業發展較好的國家,如瑞士等國培訓,提高素質,以便從整體上提高西部旅游業的管理水平。同時,還可以請國外旅游管理方面的專家、學者或具有實踐經驗的實際工作部門的專家到西部來舉辦學習班,培訓西部旅游管理人才。與此同時,還應采取相應的優惠政策,積極從外地引進高層次的旅游專門人才。
第六,強化對外宣傳促銷工作。在西部旅游資源的宣傳上各省區要推出名牌產品、拳頭產品,加大宣傳力度,吸引國內外游客到西部來,一睹西部風采;在旅游產品的宣傳上,西部各省區要聯合作戰,要杜絕各自為戰,單兵獨進的做法。要形成拳頭,大造聲勢,樹立西部旅游業的整體形象。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大力宣傳西部地區旅游的優勢,努力提高西部地區旅游業在海內外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使西部地區的旅游業上一個新的臺階,成為西部地區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對外宣傳促銷在宣傳手段上,要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甚至可以運用網絡技術、加快旅游業發展。
- 上一篇:旅游市場調研報告
- 下一篇:老年旅游市場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