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心目中帶頭人

時間:2022-01-12 07:30:00

導語:群眾心目中帶頭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群眾心目中帶頭人

一、立志改變家鄉面貌

1995年7月,從學校畢業回到農村的吳健剛滿20歲,看到家鄉面貌依舊,淳樸的鄉親依然貧困,這個血氣方剛的小伙子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酸楚,更有一種立志改變家鄉貧困面貌的強烈愿望。

吳健所在的村當時是一個典型的邊、遠、窮村,無電、無公路,百姓過著點煤油燈的生活,承受著肩挑背磨的痛苦,群眾怨言很多,見到這種情況,吳健在村民代表會上向支部、村委提出建議,強烈要求解決村民照明和修村公路等問題,卻遭到了支部和村委大多數人的反對,他們認為辦實事、搞建設,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還會使原本就窮的村變得更加窮。同時,還遭到了部分人的非議和指責,吳健并沒有泄氣,他深深地認識到要致富就得先修路,要轉變觀念,就得拉通大電,因此,他經常跑到干部黨員家里坐坐,到群眾家里轉轉,給他們講外面的故事,聊外面的發展,談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天長日久,大多數村民對他充滿了信任,村支部、村委會也采納了他的很多建議。同時,支部、村委把他吸收為入黨積極分子,發展為預備黨員,2002年7月轉為中共正式黨員。在他的大力支持下,短短兩年時間,該村籌資9萬余元,投勞2600余個,拉通了大電,結束了照煤油燈的歷史。修通了10.3公里的村道路,從此解決全村人民行路難的問題,結束了肩挑背磨的年代。在村道路建設中,他與支部、村委一道解決土地占用、青苗損失、資金緊缺、勞動力不足等困難和矛盾,不分天晴下雨、白天黑夜,他挨家挨戶做工作,不知花費了多少精力,付出了多少心血和艱辛,深深贏得了黨員干部的信任。2004年村黨支部換屆時,他被全體黨員選舉為村支部書記。同年,建立沼氣池100口,使100戶410名群眾用上了清潔能源。2008年4月該村啟動村道公路3公里的通暢工程(康耐路),在他的帶領下即將完工,進一步提升了村道路的檔次。

二、抓特色產業引導群眾致富

吳健同志緊跟時代步伐,敢為人先,解放思想,勇于開拓。看著鄉親們年復一年家庭面貌依舊,吃飯只能解決溫飽,用錢就是再精打細算也十分緊張,生活相當拮據,他看到本村豐富的山林資源,想到了發展食用菌產業是一生財之道,便主動承頭到浙江麗水市引進技術人才,自籌資金和設備,建起了全縣第二個“食用菌生產專業合作社”,并擔任社長。目前,全村發展食用菌生產100戶、120萬袋,年產值300萬元。本人栽植3萬余袋。2萬袋以上的有7戶,全村人均收入1700元以上。同時,專業合作社以輻射三鄉一鎮(朱元鄉、空山鄉、兩河口鄉、鐵溪鎮)及平溪的鐵廠河鄉,據不完全統計專業合作社社員以達1200余人。明年,預計栽植香菇500萬袋,實現收入1000萬余元。且探索出了“四統一”的路子,來降低生產成本,即:統一進原材料、統一指導生產、統一技術要求、統一組織銷售的產業化發展模式。走出一條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新路子。

根據市場價格看好,需求量增大進一步提高了群眾的積極性,吳書記正在探索攻克技術難關,進行技術改造,將原來需要24小時的高溫滅菌提高到10小時的蒸汽滅菌,變季節生產為常年生產,生產效率不斷提高,新的增長點正逐漸形成。

三、實干凝聚民心

作為一名基層黨支部書記,吳健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永葆共產黨員先進性,牢記總理視察通江時的囑托,下真功夫花大力氣解決群眾的熱點難點問題,受到了廣大群眾的一致稱贊。

一是經過多方協調,解決了堰子口河村民小組100余人因過去的一些遺留問題而有電不能照;二是組織全村黨員、廣大干群,通過多方努力解決了焦坪11戶村民因去年暴雨發生大面積滑坡,房屋倒塌的搬遷和重建問題。解決了災民的燃眉之急,確保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三是強化“村規民約”。組織發動群眾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籌資7000余元,投勞500余個,清除沙石200余立方米,對該村10.3公里的村道路、2條社道路、5條院戶路進行了徹底整治,解決了群眾行路難問題;四是跑關系,找路子,組織發動群眾架通了34.7公里的程控電話線路,使全村電話覆蓋率達80%以上,解決了信息閉塞問題;五是組織干群投勞700余個修復了三條共2500米的渠堰,新修堰渠4600米,找水打井26口,改建衛生井8口,解決了400畝糧田灌溉和群眾飲水難的問題。同時2007年實施了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建集中供水點4個,使群眾用上了清潔水、放心水。避免了過去因水而難以避免的矛盾糾紛;六是改造學校危房。去年他組織群眾對該村70年代修建的一棟土木結構的房子進行了排危改造,并多方奔走爭取資金,暑假期全面完工,徹底解決了上學難;七是組織發動群眾開展新農村建設。農戶搞“五改三建”,全村80%的農戶完成了改櫥、改廁、改圈的任務,村容村貌徹底改觀;八是把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惠民政策兌現到農戶。退耕還林糧食直補、兩免一補、農村養老保險、救災救濟、糧種補貼等惠農政策公開、公平接受群眾監督。不厭其煩地宣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有關政策規定,全村參合率達到96%以上。

四、切實抓好基層組織建設

在改革開放,物質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農民溫飽問題基本解決時,精神文明建設顯得尤為重要,作為村黨支部書記吳健深知這一點,要執行和落實這一艱巨浩繁的任務,他必須從細處著手,從自身做起。

一、是加強團結,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首先是加強支部,村委的團結,開展定期交流,以增強席子議事的透明度;其次加強黨員內部的團結。定期過組織和民主生活會,相互交流,以增強信任度;再次是對支部20名黨員根據不同情況,因人而異制定了崗位職責、政治學習、經濟發展、基礎設施、新農村建設、幫貧致富等制度和規劃定期檢查,逗硬獎懲。

二是注重組織建設,不斷壯大黨的基層組織。近兩年來,發展黨員8名,轉正10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35名,不斷為基層黨組織注入新鮮血液。在黨務工作上按時召開組織生活會,落實“”,廣納群眾意見,不斷改進支部工作。

三、是扎實加強黨員的先進性和廉政教育。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為契機,結合農村工作實際,面對群眾所關心的熱難點問題,集思廣益,講在口上,寫在紙上,落實在行動上,檢查到項目、戶頭和田塊地角。帶領支部一班人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辦法,組織黨員干部學習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深入到院戶調查研究,化解鄰里糾紛和矛盾,使全村人心穩定,由過去群眾常年上訪到省的典型村轉變成村民有事主動找村兩委解決,無上訪的新局面。帶領全村黨員開展幫扶活動,通過對10戶特困戶的幫扶,收到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深受群眾的好評。特困戶譚建華因常年生病,經濟拮據,很想發展養殖業,可連看病都是東借西貸,吳書記得知后,二話沒說主動掏錢為其買回了2頭仔豬圓了其小小的發展夢。

四、是加強黨務村務公開增強了群眾的信任度。村支部書記吳健自始至終把黨務村務公開作為取信于民的主要措施和方法。堅持公事公辦不徇私情,團結和凝聚了民心,杜絕了一言堂、家長制,得到了廣大村民的擁戴。村風、民風和社會風氣根本好轉,干群關系十分和諧。

五、是以農村現代遠程教育為平臺為載體,著力抓好黨在農村的惠民政策、法律法規和農村科技的宣傳和教育,提高了群眾的政策法律法規水平,做到了知法懂法;提高了農業科技含量,達到了良種良法;提高了該村的民風民俗,達到鄰里互助團結和諧的目的。

通過以上措施土墻坪村得到了根本轉變,村容整潔,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經濟發展勢頭良好,人民安居樂業,村民和諧相處,這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吳書記也贏得了群眾的聲聲贊譽。

人物簡歷:

吳健,通江縣長坪鄉土墻坪村黨支部書記,現年33歲,大專文化。1995年高中畢業回家務農,2000年建土墻坪食用菌專業合作社任社長,2001年被評為通江縣“十佳優秀青年農民”,2004年被評為巴中市“優秀共產黨員”,同年10月當選為土墻坪村支部書記。2006年、2007年兩次被為通江縣“優秀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