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內部監督作用思考
時間:2022-02-20 06:16:00
導語:審計內部監督作用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們在對4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9家辦事處的審計中,發現了資產處置中的諸多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內部監督機制不健全,內部監督作用發揮不力。其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責任追究機制不健全,責任不清。資產管理公司成立以來,圍繞不良資產的處置,制定了一系列內部管理辦法,這些辦法側重于程序合規性、要素完整性。但對在資產處置過程中因有關人員主觀原因或工作失誤造成處置損失而應負的責任則缺乏明確規定,內部管理上還沒有建立起責任追究機制和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不良資產的處置從方案申報到終結完成要經過許多環節,資產處置人員擔負著最大限度回收國有資產的重任,在這些環節上只要有一個環節出問題,就會造成損失。出現問題造成損失之后無法界定和追究責任,極不利于增強相關人員的工作責任心,減少人為造成的損失。
內部審計機構不健全,人力不足。9家辦事處有的獨立內設專門審計部門,人員也只有2至3名。有的根本未設審計部門,僅在綜合部門指定一個人兼職從事內審工作。資產處置涉及的資金量大、范圍廣、環節多、情況復雜,一個地方出現問題就有可能給國家造成損失。而從9家辦事處在內審機構的設置和人員配備的現狀看,根本沒有力量對資產處置的全過程進行實質性審計,最多也只能在資產處置程序的符合性上做些檢查。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內部審計監控不良資產處置的全過程十分有限,即使進行事中、事后的檢查也只能是走馬觀花。更有甚者,有的辦事處內審工作基本處于停滯狀態,使得對資產處置的審計監督基本處于空白。從審計的情況看,不良資產處置中的諸多問題長期未被發現,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與內部審計監督不到位有很大關系。
內部審計重點把握不準,時間滯后。內部審計作為內部管理與監督的重要手段,重要任務之一就是防范資產處置風險,要根據本公司的特點確定審計的重點和方法。資產管理公司以處置不良資產、資產回收最大化為目標,內部審計也應當以此為重點開展工作。從9家辦事處內部審計的實際情況看,主要是圍繞財務收支的合規性開展工作,對資產處置的審計僅限于對其是否符合規定的處置程序進行檢查,而對于資產處置各環節是否符合資產回收最大化、處置費用最小化,資產處置人員是否弄虛作假等實質性問題沒有涉及或涉及很少。同時,內審對資產處置的審計是選擇在項目處置完畢后進行,即使發現問題也已形成事實,無可挽回。內部審計的重點把握不準,審計時間滯后,沒有起到防范處置風險的作用。
為發揮內審在不良資產處置中的作用,實現不良資產處置收益的最大化,使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如下建議:
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增強資產處置人員的工作責任感,防范和化解道德風險。從審計發現的問題看,少數項目人員在不良資產處置中內外勾結,營私舞弊,隱瞞實情,導致國有資產非法流入個人腰包;經辦人員玩忽職守,無償"贈送"抵押物,隨意置換抵債物,隨意減免貸款企業和買受人的債務,盡職調查不力,造成不良資產被低價處置;不良資產評估過程中走過場、為了評估而評估、假評估等問題造成國有資產大量流失。這些問題的出現,與資產處置人員把關不嚴,內審工作不到位有很大關系。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增強資產處置人員責任感、使命感,提升內審的管理作用,十分重要。
完善內部監督機制,制定處理處罰辦法,強化內部控制。資產管理公司各辦事處每年都要處置大量的不良資產,審計工作量大、要求高,必須有足夠的人員才能有效開展工作,取得較好的效果。要進一步加強內部審計的力量,完善機構,充實人員,使之能夠承擔起資產處置的審計任務;針對資產處置各環節不同的情況,制定相應的處理處罰辦法,完善責任追究制度。資產管理公司審計中發現的許多問題,給國家造成了巨大損失,除涉嫌犯罪移交有關部門處理外,其他問題都沒有相應的責任認定機制和處理處罰辦法。通過制度的建立,明確相關人員在資產處置中應負的責任,既有利于出現問題時對相關人員責任的認定,也能夠依據規定對責任人進行處理處罰。
審計關口前移,變傳統的事后審計為事中、事前審計,進行全方位監督。不良資產的處置從盡職調查、確定處置方案、上報審批,到方案實施回收資產,期間要經過很多程序和較長時間,處置過程一旦完結,即使事后審計發現問題也無可挽回。應將審計關口前移,發揮內部審計情況熟悉的優勢,參與到資產處置的全過程,按資產處置的流程分階段跟蹤檢查,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問題。
- 上一篇:內部審計職能思考
- 下一篇:審計局審計員工作計劃
精品范文
4審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