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商標注冊對策
時間:2022-02-24 04:00:00
導語:工商局商標注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農副產品發展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縣地處山西省西南部,位于晉、陜、豫經濟“三大角”的中心地帶,是典型的農業大縣,盛產多種農副產品,如蘋果、柿子、油桃、杏、葡萄、大蔥等,近幾年來,隨著農業逐步向產業化、規?;?、品牌化發展,企業注冊了一些帶地方特色的農副產品及農副產品加工商標,如:用在蘋果上的商標有“都心喜”、“黃土高坡”、“稷王山爭果”,用在柿子上的商標“蜜罐罐”,用在大蔥上的商標“萬泉”,用于農副產品加工的商標有:勇帆、可爾等,但農副產品商標主要存在著品牌意識淡薄,品牌發展嚴重滯后等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注冊商標使用堪憂,大多數商標束之高閣。*縣所處的地理位置獨特,擁有不少的特色產品,這些產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其他特征都是與當地特有的自然條件或人文環境密不可分的,農副產品在周邊縣市享有一定的知名度,這對開發特色品牌十分有利,但是真正使用并發揮其作用的幾乎沒有,有的商標注冊后一直未用,一直閑置,如*縣科豐實驗果園,*年注冊了“黃土高坡”、“稷王山爭果”兩個商標,均未使用過;薛朝一果農注冊的“都心喜”商標,也沒使用過,現人己去世,商標不知去向;山西*縣果蔬開發中心注冊的“萬泉”大蔥商標2001年注冊后,雖使用過,但企業不景氣;漢薛供銷社*年在柿子上注冊的“蜜罐罐”商標雖使用過,但使用量不大,隨著供銷社負責人的變動,新的負責人不知本單位有這一注冊商標,目前更談不上使用;山西省*縣建安綠色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個以蔬菜果品脫水加工,各種小食品加工,主要從事果脯加工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年注冊了“勇帆”商標,*年注冊了“可爾”商標,均用在果脯加工上,近兩年生產“勇帆”和“可爾”果脯2200多噸,企業雖然有了自己的商標,有自己的品牌,但由于企業規模小、利潤低,今年基本上不生產,又與農戶簽訂種植辣根合同,對辣根進行粗加工。
2、品牌意識不強,注冊商標質量不高。隨著農業生產逐步走上市場經濟的軌道,近年來盡管政府、工商部門在培植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拉動產業結構調整,使農產品增值,讓農民增收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仍有部分企業存在著“產品銷路好,未必要商標”的觀念,沒有認識到瓜果蔬菜等農副產品的含金量,對注冊自己的商標沒有積極性。如:華榮果庫是果業龍頭企業,生產的果品銷往歐洲、東南亞等國,并獲得南美四國、泰國、毛里求斯的出口注冊認證,我局曾多次深入企業幫助其選用注冊自己的商標,但至今積極性不大?,F有的農副產品商標中,沒有一件地理標志的注冊商標,沒有一件知名、著名商標,更淡不上馳名商標。
3、檔次品牌滯后。一個地方擁有商標數量的多少,特別馳名、著名商標的多少,標志著這個地方經濟發展的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能力,同樣,一個企業的商標馳名程度及其擁有數量的多少代表著這個企業的經濟實力、產品質量、經營狀況、誠信程度及其產品或服務的市場占有情況,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反映了社會公眾對某一企業產品或服務的認知度和忠誠度。對農產品來講同樣如此,如建安綠色食品有限公司是農副產品龍頭企業,由于資金短缺,企業規模上不去,全年斷續生產時間不足6個月,這不僅不能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對周邊群眾致富奔小康的帶動作用,而且造成企業生產運行成本高,管理費用大,資金周轉期延長的被動局面,使企業的品牌打不出去。
4、品牌戰略政策扶持力度不大。農產品特色品牌不僅是商標所有人自身的巨大無形資產,同時也是當地的巨額財富,怎樣開發利用和保護好這些無形資產,政府的相關政策扶持是不可能缺少的。今年省、市工商局出臺了創立馳名商標、著名商標、知名商標的激勵政策,使商標所有人可以在創立品牌過程中“名利雙收”,但我們與縣政府分管領導匯報要求縣政府出臺獎勵政策,未予批準,雖然我們做了一些工作,但顯得力不從心,收效不大,在引導企業創品牌上,沒有建立積極有效的激勵機制。
5、品牌的宣傳力度不大。受傳統農業經營理念和分散經營模式的影響,農副產品商標所有人還不能認識到商標的潛在價值,心存“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想法,重經營或輕宣傳,社會公眾根本不了解,這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限制了這些品牌做強做大。
二、發展農副產品商標的對策
1、以服務“三農”為出發點,積極引導農副產品商標注冊。積極引導農副產品注冊商標是推動*縣農業向產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的有力舉措,針對當前農副產品生產、經營者商標意識淡薄、對使用注冊商標認識不足的現狀,對未申請注冊的農副產品盡快動員生產、經營者對其產品申請注冊商標,并根據申請注冊商標的類型,進行分類指導,提高商標申請注冊效率,增加注冊商標總量,在指導商標注冊工作中,要把那些已形成規模生產的特色農副產品、特定地理環境和特定人文因素條件下生產出來的農副產品注冊集體商標、證明商標作為發展農業品牌的工作重點,加大指導和扶持力度。做到兩抓:一是抓宣傳。要采取印發宣傳資料、舉辦專題講座、現場咨詢、上門服務等多種形式,宣傳《商標法》及其實施條例等商標法律法規,宣傳實施農產品商標戰略的重要意義,以提高農副產品生產經營者的商標意識。二是抓引導。引導農副土特產品發展注冊商標,引導富有地方特色產業形成規模,引導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產品申請注冊地理標志商標。
2、擇優扶強,爭創知名、著名商標。目前,*縣的農副產品注冊商標不多,這與一個農業大縣極不相稱。為此要采取擇優扶強、跟蹤服務的辦法來推動農產品知名、著名商標的爭創工作,幫助企業加強商標自我管理,用好自己的商標,幫助企業開展爭創知名、著名商標的準備、申報、推薦工作。
3、加強部門配合,積極推進農副產品商標戰略。實施農副產品商標戰略的積極性很大程度取決于部門的指導和服務力度。因此,加強各級部門的配合,發揮部門的職能優勢,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對農民及涉農企業進行全方位幫扶,加大執法力度,打擊商標侵權等違法行為,有針對、有重點地進行幫扶。
4、規范經營行為,增強市場競爭力。培育和發展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農產品品牌,關鍵在商標所有人,面對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商標所有人一定要進一步增強品牌意識、質量意識、創新意識和競爭意識,努力培育和發展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名牌產品。一是樹立抓品牌的觀念。要形成一種“創立品牌,人人有責”的品牌氛圍。二是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做到“機構、人員、制度”三落實。三是加大宣傳力度,培育品牌信譽,擴大品牌市場影響力。四是加強自我保護能力,發現有侵犯自己的注冊商標行為,及時向工商部門舉報,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上一篇:工商理事總結報告
- 下一篇:工商局打擊非法集資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