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社會戰略思想思考

時間:2022-04-02 02:53:00

導語:構建和諧社會戰略思想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構建和諧社會戰略思想思考

第一,把實現社會和諧的理想與完成階段性社會和諧的任務緊密結合,從能夠辦得到的事情做起,堅持一步一個腳印地扎實推進。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任重而道遠,是一個需要隨著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而不斷推進的很長的歷史過程。社會主義社會,需要我們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斗,才能鞏固和發展。構建從屬于社會主義的和諧社會也不是一項短期的任務,同樣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斗,才能逐步實現。當然,無論是建設社會主義,還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是有階段性的。只有扎扎實實地從現實問題出發,不斷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才能不斷地完善、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這就需要把實現社會和諧的理想與完成階段性社會和諧的任務緊密結,既著眼于長遠,做好長期努力的準備,又立足于現實,根據已經具備的條件,積極主動地推進和諧社會建設,重點解決好現階段的問題。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階段,必須按照六中全會《決定》提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九大目標任務”和“六大原則”,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著力落實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建設和諧文化、完善社會管理、增強社會創造活力“五大部署”。貫徹這些部署和要求,構建和諧社會,絕不是一句口號,是實實在在的,靠空喊不行,靠背書不行,靠背文件不行,需要將這些部署和要求變成工作的指導思想,變成具體的措施對策,并狠抓落實,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地去做。要清醒地意識到現階段的和諧社會建設工作困難多、任務重,特別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人一之、我十之”地努力、苦干。

第二,把突出重點與兼顧全面緊密結合,善于解決突出問題,善于加強制度建設。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必須既統籌兼顧,又突出重點。在實際工作中,既要把和諧社會建設落實到包括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等在內的黨和國家全部工作之中,又要突出重點,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要找準本地區、本部門群眾最關心的實際問題,提出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一個一個加以解決。要善于解決突出問題,敢于觸及矛盾,學會化解矛盾。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突出重點,還包括重視和加強制度建設。這次全會通過的《決議》,突出強調了制度建設和創新對促進社會和諧的重大作用,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和任務。落實好這些要求和任務,歸根到底要靠深化改革。要適應社會發展要求,根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繼續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改革和創新,尤其要不失時機地推進社會體制改革和創新,努力在保障人民權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強化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推進社區建設、健全社會組織、完善人民內部矛盾處理機制、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等方面取得新的進展。

第三,把黨的領導與社會共建緊密結合,形成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強大合力。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鍵在黨。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堅強有力的政治保證。各級黨委要把和諧社會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努力使思想觀念、工作部署、工作方式、領導體制、執政方式更加適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要加強社會建設理論和社會政策的學習和研究,探索和把握新形勢下和諧社會建設的特點和規律,努力提高管理社會事務、協調利益關系、開展群眾工作、激發社會創造活力、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維護社會穩定的本領。要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要加強基層基礎工作,通過多種渠道吸納社會工作人才,提高專業化社會服務水平,培養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宏大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以優良的黨風促政風帶民風,營造和諧的黨群干群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