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婦女家庭文化建設思考
時間:2022-04-03 10:05:00
導語:新時期婦女家庭文化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家庭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單位,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建設和諧家庭,離不開和諧文化的支撐。家庭文化是指家庭的精神生活方式,包括家庭成員的思想觀念、價值追求、行為習慣、性格特征、意趣愛好、家庭文化氛圍、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家庭成員處理問題的方式、父母對于孩子的教育等等。家庭文化建設就是要通過各類文化活動來提高家庭成員的道德修養、文化藝術修養、社會法制觀念以及現代科學文化、健康保健水平,從而提高整個家庭的文化素質、文明風貌,構建和諧家庭,從而為構建設和諧社會夯實基礎。在全省共同致力于“全面達小康、建設新江蘇”的歷史新時期,必須充分認識和發揮婦女在家庭文化建設中的特殊作用。
一、家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中國以前并沒有“家庭文化”一詞,如果用老百姓的話來講就是“家教”。改革開放以來,面對傳統文化的影響和外來文化的滲透,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精神文明與價值體系成為人們的共同心聲。中共中央作出《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決議》之后,家庭文化建設正式納入地方各級政府組織工作內容之一。
首先,家庭文化建設在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礎地位。構建和諧社會是一個不斷化解社會矛盾、減少社會沖突的持續過程,需要有雄厚的物質基礎、堅強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良好的思想文化條件,以此化解社會矛盾、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使和諧成為全社會的基本價值取向,使人們在追求個體全面發展的同時,更加重視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形成人人追求和諧、維護和諧的局面。家庭是社會生活的最基本單元,也是最基本的文化層次系統。家庭文化建設是在家庭領域繼承和發展人類精神財富的建設,是社會文化建設的細胞工程和重要內容,是提高人們文化生活質量的重要保證。而且家庭對兒童的養育和教育功能是學校和社會所不能取代的,所以家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自喻,具體表現在:家庭文化建設引導家庭文化消費,進而提高家庭文化生活水平;引導和規范家庭文化行為,是轉型期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環節;提高家庭成員的文化素質,促進家庭成員的全面發展;優化人們的生活方式,使廣大家庭成員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等,從而使人們形成更加文明、健康、科學的家庭生活方式。
其次,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家庭文化的發展提供了豐厚的源泉和廣闊的天地。在人民生活改善后,如何使家庭文化適應多層次、多渠道、多側面地朝著更文明、科學、健康的方向發展,這是一個新課題。具有現代文明意識的家庭,不滿足于舊的觀念和已有成就,他們寄希望于通過家庭文化建設,不斷為家庭生活注入新的生機,提升家庭文化品位??偠灾?,面對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和綜合國力劇烈競爭,面對世界范圍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面對小康社會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必須從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和民族振興的高度,充分認識家庭文化建設的現實必要性
再次,家庭文化建設是發揮家庭功能的需要。就家庭現狀而言,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家庭成員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日趨多元化,有的在基本的家庭道德價值判斷上出現混亂,表現為價值觀念扭曲、道德行為失范、子女教育有誤、婚姻穩定性下降、家庭解體導致單親家庭貧困化、家庭暴力加重等等。特別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留守兒童和老人增多,婦女承擔的責任不斷加重?;鶎咏M織對個人私生活干預力度的減弱,社會對婚前性行為、同居、婚外戀、離婚、“丁克”家庭等現象采取了更加寬容的態度,對傳統家庭倫理道德產生了一定的沖擊,在一定程度上對家庭的穩定和諧造成一定的影響。這些問題的存在,直接影響家庭成員的成長和發展,影響家庭的幸福生活、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加強家庭文化建設,努力構建文明、健康、快樂、和諧的家庭勢在必行。
二、家庭文化建設與婦女的關系
婦女用聰明才智和辛勤的勞動創造和豐富了人類的精神財富,還承擔著養育下一代的神圣使命。婦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決定了她們在家庭文化建設中的特殊作用:其一,作為母親,負有對孩子一生的教育責任;母親的一言一行,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其二,作為家庭主婦,婦女是家庭感情的紐帶和軸心,是家庭的維系者,家庭成員之間、親朋之間、鄰里之間的關系,多數靠她們去協調。其三,由于生理原因,婦女較男性感情細膩、語言表達能力強,家庭責任感強,在家庭生活中自然地成為“中心”。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決定了婦女會對家庭文化建設起到關鍵和主導作用。
那么,婦女在家庭中應該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呢?
--作為妻子,要與丈夫互相理解、尊重、寬容、信任;家庭、事業并重,具有現代女性的獨立精神,既能在事業上開創自己的天地,又能成為一個好的“賢內助”。
--作為母親,要重視孩子的教育,用自己的言行來引導孩子、教育孩子,做到愛孩子但不溺愛;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是鼓勵和信任;給孩子最豐厚的財產是優良的品格、淵博的學識和自立于社會的能力。
--作為女兒(兒媳),要多關心老人,多與老人談心,“?;丶铱纯础?,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老人生活得舒適些、幸福些。
--作為婆婆,對兒媳要理解、寬容、大度,不把自己的生活習慣強加給兒媳,要互相適應。
三、引領婦女在家庭文化建設發揮主力軍作用
根據總書記在跟全國婦聯新新一屆領導班子和部分十大婦女代表座談時,對于婦女和婦聯組織要充分發揮在促進社會和諧中的獨特作用的精神,婦聯組織應該在切實維護婦女權益的基礎上,從以下幾個方面引領婦女在家庭文化建設發揮主力軍作用,使每一個家庭都根據自己家庭的實際,創建和諧家庭,真正達到以家庭“小和諧”來打造社會“大和諧”。
1、提高婦女的法律意識。采取集中授課、舉辦講座等學習形式,以《婦女權益保障法》、《安全生產法》、《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等婦女權益法律法規為重點,提高她們的法律意識,確保在日常工作中學法、知法、懂法,進一步增強依法自我保護的能力。在學法、普法過程中,尤其要針對廣大農村家庭生活中存在著很多陋習的實際,注重與樹文明新風的結合,引導婦女樹立“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改變陋習,倡導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
2、實施婦女素質提升工程。實踐證明,女性文化素質越高,其協調家庭各種關系的能力、撫養教育子女的能力、管理家庭事務的能力、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就越強,這樣家庭的文化氛圍就越融洽、溫馨、和諧。首先是強本領。針對農村婦女居住散、事情多以及素質參差不齊等特點,采取辦夜校、辦培訓班、發放有關資料等方式,將農村實用技術送到婦女手中。其次是結對子。采取幫教方式,開展言傳身教“先富”帶“后富”的活動。再次是樹典型。通過組織開展“十大杰出母親”評選活動、“合格家長”評選表彰活動等,大張旗鼓地宣傳“半邊天”在經濟社會發展和家庭文化建設的貢獻。
3、搭建婦女展示風采的平臺。定期舉辦家庭文化節、社區文化節、“新世紀、新女性、新形象”演講比賽、婦女崗位技能大賽等活動,充分展示現代女性的風采。以連云港市為例,自2003年以來,連續組織舉辦了三屆家庭文化節、家庭才藝比賽等活動,既展示了家庭文化建設的豐碩成果,又顯示了婦女在家庭文化建設中的主力軍作用,還拓展了群眾文化的外延和內涵,受到了廣大家庭的喜愛和社會各界的好評,為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構建和諧社會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總之,家庭文化建設事關和諧社會的構建。作為家庭文化建設的主力軍,廣大婦女只要找準定位,發揮優勢,必將大有可為,成為真正的“半邊天”。
- 上一篇:教育產業化問題經濟思考論文
- 下一篇:公司財務報告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