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及發展規劃思考

時間:2022-04-03 03:09:00

導語:旅游及發展規劃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游及發展規劃思考

為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促進一、二、三產業更加協調,打造全國知名的旅游縣和中國北方最佳旅游目的地,根據中央、省、市《關于進一步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意見》,結合《*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制定本規劃。

第一章發展現狀

一、旅游業現狀

1、資源現狀

*縣秦時置縣,地處豫西丘陵山區,位于河南省“三點一線”旅游開發重點區域。轄域面積1160平方公里,其中可供開發面積達550平方公里。168平方公里的寬闊水域,山環水抱的世界地質公園,優越的地理、區位優勢,秀美壯闊的自然山水,積淀深厚的歷史人文,為我縣發展旅游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的旅游資源可分為兩大塊:一是以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為代表的自然資源,包括黛眉山、168平方公里的萬山湖、道教圣地荊紫山、黃帝密都青要山、尋根問祖勝地始祖山、鬼谷子(王禪)演兵處鷹嘴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核心景區龍潭峽谷、郁山森林公園等8個景區;二是以千唐志齋為代表的人文資源。包括“石刻唐書”千唐志齋、道教圣地爛柯山(王喬仙洞)、黃河奇石山莊、中國澄泥硯之鄉、漢函谷關等五個景點。

2、開發現狀

*縣旅游業始于上世紀90年代。經過十余年的開發,目前已形成了以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為代表的山水游和千唐志齋為代表的文化游精品景區。1998年6月,青要山景區被評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1年5月,在國家工商總局注冊了“萬山湖”商標;2003年9月,*縣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中國澄泥硯之鄉”稱號;2005年9月,中外旅游品牌推廣峰會授予洛陽萬山湖景區“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景區”;2006年9月黛眉山成功申報世界地質公園;2007年龍潭峽景區被國家旅游局批準為4A級景區;2007年10月漢函谷關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景區基礎設施、旅游服務功能不斷完善。先后籌集資金4.85億元,修建通往景區道路10余條246公里,景區步游道80余公里;綠化、美化旅游景觀大道63公里;修建了南石山碼頭和峪里碼頭;對千唐志齋外圍環境進行了綜合整治;完成了龍潭峽景區一期、二期工程建設?!笆濉逼陂g,全縣共接待游客2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3.2億元。

二、相關服務業現狀

商貿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逐步提高。2007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8.4億元,與2000年相比增長133%。旅游服務設施起步較晚,現有餐飲、住宿設施規模不大,檔次不高,接待能力不足。目前,全縣有住宿賓館、招待所30余家,床位2000余張。其中,中型及以上賓館12家,小型賓館、招待所占半數以上。全縣還沒有一家星級飯店。景區內設施規范,條件較好的農家賓館建設剛剛起步,還處于自發狀態。旅游商品的開發尚處于初級階段,未形成產業化、規?;?。完整的旅游商品系列還未形成。旅游商品開發尚未融入旅游產業體系,與旅游業的良性互動機制尚未形成。市場網絡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

交通道路四通八達?,F有干線公路3條156公里,縣鄉公路40條435公里。景區外部鐵路和公路已基本形成網絡,對外交通條件較好;景區內部道路技術標準不高,很多是盡端式,沒有形成網絡。水上游覽交通尚缺乏規劃及組織協調,船舶發展尚處于無序狀態。

文化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投資2000萬元新建縣文化中心、圖書館、博物館,總面積13880平方米。演藝團隊相對薄弱,演藝活動尚欠豐富,地方特色濃郁的表演和娛樂項目尚需進一步開發;民間曲藝活動內容豐富,社會演藝力量有待整合。休閑娛樂及表演場所建設需進一步加強。

文物資源豐富。目前,全縣境內擁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一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市縣級保護單位32處,一般保護單位160多處。

電信、物流、金融、保險等現代服務業也得到了長足發展。

第二章有利因素與不利因素

我縣發展以旅游為主導的第三產業,存在諸多有利因素和一些不利因素。

一、有利因素

一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世界經濟正由“工業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轉變,服務型經濟已成為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方向和主流,給以旅游為主導的第三產業開辟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二是中央、省、市相繼出臺了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意見,對服務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將服務業發展納入對各級黨政領導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必將從政策層面、領導層面推動服務業以較快的速度發展。三是省、市為了促進服務業發展,提供一部分引導資金,為爭取資金投入創造了條件。四是隨著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觀光旅游、休閑娛樂、度假健身等現代生活需求日益增強,有效擴大了消費空間。五是縣域經濟綜合實力的顯著增強,為發展以旅游為主的第三產業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基礎。

二、不利因素

我縣發展以旅游為龍頭的第三產業,雖然有許多有利條件,但同時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一是發展以旅游為主的第三產業,還沒有成為全縣人民,特別是各級領導的共識。二是我縣以旅游為主的第三產業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存在定位不明確,景區開發層次低,缺乏精品工程、精品線路和專業人才缺乏等問題。三是我縣旅游相關服務業發展緩慢,基礎設施薄弱,接待能力較低。四是旅游及相關服務業招商力度不大,資金投入不足。五是旅游資源存在區域、條塊分割現象,沒有得到有效整合,其效益難以得到充分發揮。

第三章指導思想與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2008—2010年,*旅游及相關服務業發展的指導思想是: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黨政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十六字方針,圍繞自然、人文兩大優勢,以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為統領,以一山(黛眉山)一水(萬山湖)兩峽(龍潭峽、黛眉峽)一館(千唐志齋博物館)一關(漢函谷關)開發為重點,以旅游及相關服務業項目為支撐,以打造二日游、三日游精品旅游線路、精品旅游景區為載體,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以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為動力,以營造誠信服務為保障,著力提高核心競爭力,緊扣“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強力發展旅游業,全面發展相關服務業。以旅游業的大發展,促進相關服務業的大繁榮,使旅游及相關服務業成為*經濟新的支柱產業。逐步使*成為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健身度假、體育競技、會議商務為一體的全國知名的復合型優秀旅游縣和中國北方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

二、基本定位

充分發揮我縣生態環境良好,自然風光優美,人文底蘊積淀深厚的優勢,結合旅游及相關服務業新呈現的“普及化、多樣化、產業化、信息化”等新特點,突出山水、人文、田園特色三大主題,叫響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著名品牌,引進戰略投資商,做足水上競技、娛樂、休閑文章。

支持龍潭峽景區爭創5A級景區,千唐志齋博物館爭創4A級景區,實現品牌建設新突破;爭取到2010年底,3A級景區達到3家。

將萬山湖水域培育成我國北方黃河流域最大的水上體育運動和競技中心,力爭到2010年,使黃河萬山湖區域觀光旅游和休閑度假旅游區初具規模,將其建成風格獨特的國家級生態度假區,形成著名的旅游品牌。

三、發展戰略

1、政府主導戰略。旅游業是一個綜合性強、外部經濟性明顯的產業,旅游發展中涉及到的許多重大問題,都需要政府發揮有形之手來加以推動實施。要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資源環境保護、市場秩序治理、旅游整體宣傳促銷、社會氛圍營造等方面投入。發揮政府投資的積極導向作用,引導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向旅游及相關服務業。

2、旅游品牌戰略。特色是旅游業的生命,沒有特色,旅游業就沒有生機。實施品牌戰略就是要發揮*旅游資源優勢,突出特色,提高品位,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防止盲目和粗放開發,培育市場競爭力強和綜合效益好的旅游產品。目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著力把黛眉山、千唐志齋、漢函谷關、萬山湖作為旅游精品景區,充分挖掘資源潛力,進一步豐富資源內涵,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層次管理,全方位服務,使之盡快成為世界有名、全國知名的旅游精品。突出搞好旅行社建設,強力宣傳推介黛眉山旅游產品,做到建成一個,包裝一個,推介一個,提高精品景區知名度,拓寬*旅游市場。在黛眉山景區已成功申報世界地質公園的基礎上,穩妥推進漢函谷關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進程;2010年前,適時啟動千唐志齋博物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和龍潭峽景區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程。努力把黛眉山、千唐志齋、漢函谷關三大景區打造為世界地質、自然遺產、文化遺產三大世界級“名片”。

3、可持續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是人口、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既要達到發展經濟的目的,又要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和環境。要按照“嚴格保護、合理開發、持續利用”的原則,把我縣豐富的生態資源和人文資源開發好、利用好、保護好,走資源節約、生態平衡、集約發展的道路。盡快做好重點景區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堅決制止景區內濫采濫挖等非法采礦現象,盡快恢復小浪底庫區沿岸景區植被綠化,保證我縣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

4、合力興游戰略。旅游產業發展,不僅憑借旅游資源優勢,更重要的是依托工業、農業、交通、運輸、商貿、文化(物)、市政基礎設施及其他社會事業的發展,并帶動各產業的發展,形成旅游的戰略聯動,在國民經濟產業中擴大產業規模,提高產業素質和效益,真正提高我縣旅游產業的發展水平,形成旅游產業和其他產業協調發展的格局。

四、發展目標

總體發展目標:總量再上新臺階,質量效益達到新水平,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旅游及相關服務業管理體制和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運行機制。

2008年:全縣游客接待量達到38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6.6億元以上,分別比上年增長20.9%和20.7%;旅游及相關服務業增加值達到19.6億元。三產服務業增加值達到30.9億元,比上年增長17%,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5.6%。

——進一步提升景區品位?;就瓿芍攸c景區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深度開發與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千唐志齋二期改造和萬山湖、荊紫山、青要山等景區的開發。

——品牌建設實現新突破。培育龍潭峽、千唐志齋為國內外知名品牌。龍潭峽爭創5A級景區,千唐志齋爭創4A級景區。

——形成比較完善和成熟的二日游旅游線路。打造龍潭峽—南石山碼頭—萬山湖—濱湖度假區—黛眉山—千唐志齋旅游精品線路。

2009—2010年:2009年,全縣游客接待量達到43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7.4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3.2%和13.3%。旅游及相關服務業增加值達到24.4億元。三產服務業增加值達到38.6億元,比上年增長20.1%,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6.3%。2010年,全縣游客接待量達到47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8.1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9.3%。旅游及相關服務業增加值達到30.4億元。三產服務業增加值達到48.2億元,比上年增長21.5%,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7.1%。

——形成比較完善和成熟的三日游旅游線路。打造青要山—濱湖度假區—萬山湖—南石山碼頭—荊紫山—奇石山莊—千唐志齋—漢函谷關旅游精品線路。

——打造四個品牌。形成以龍潭峽、千唐志齋博物館、萬山湖等精品景點為核心的旅游發展格局,形成競爭力強的旅游產業系列和產業規模。初步打響“名峽”、“名湖”、“名館”、“名關”四大品牌。

——旅游業知名度明顯提高。以景區知名品牌為內涵,使*躋身全國旅游業發展先進縣行列。

第四章重點建設項目

以打造二日游、三日游精品游線為目標,以龍潭峽和千唐志齋兩個景區為支點,以一山(黛眉山)一水(萬山湖)兩峽(龍潭峽、黛眉峽)一館(千唐志齋博物館)一關(漢函谷關)等景區開發建設為主體,以旅游商品開發與市場建設、旅游道路交通、旅游賓館飯店、旅游文化娛樂為配套,選擇確定項目53個。

2008年實施項目(開工建設)25個,投資66240萬元;

2009年計劃實施項目21個,投資35430萬元;

策劃項目(建議、待定)7個,投資16300萬元。

一、景區景點開發項目

2008—2010年,在相繼啟動千唐志齋改擴建工程、龍潭峽三期工程和漢函谷關保護開發工程的基礎上,把黛眉山景區(含黛眉峽)的開發建設作為打造二日游、三日游精品游線的突破口和首選景區來實施。把黛眉山(含黛眉峽)景區建設成高品位的領軍景區,使其成為萬山湖水上游線和陸路游線的重要節點和交匯點,充分發揮其世界地質公園的品牌效應。通過黛眉山(含黛眉峽)景區開發的率先突破,來帶動和實現青要山、荊紫山、鷹嘴山、始祖山和峪里濱湖度假區等眾多景區景點開發的整體推進。

龍潭峽三期工程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地質博物館、地質廣場、回程道、親水駁岸工程、申報國家5A級景區等。建設期限2008—2010年。概算投資2500萬元。

千唐志齋改擴建工程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環境治理拆遷、張鈁故居修繕、南院建設、休閑廣場、主題文化廣場、旅游產品一條街、窯洞新展廳及博物館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建設。建設年限2008—2010年。概算投資2000萬元。

漢函谷關保護開發建設項目。建設內容:拆遷安置420余戶、原址修復、博物館、水上樂園、傳統文化一條街等。建設年限2008—2010年。概算投資15300萬元。

黛眉山景區(含黛眉峽谷)開發建設項目。建設內容:道路周邊綠化、美化,上山道路、景區內步游道建設,棧道建設,停車場,風景長廊和游客服務中心等。建設年限2008—2010年。概算投資13000萬元。

景區碑建設項目。概算投資100萬元。2008年完成投資。

峪里濱湖度假區改擴建項目。建設內容:景區濱湖沙灘公園、休閑花園、黃河生態觀光園、餐飲商業街、娛樂城、賓館等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年限2008—2010年。概算投資3200萬元。

地質大道、地質廣場建設項目。建設年限2008—2010年,概算投資3000萬元。

二、商貿項目

商貿流通業要按照服務旅游發展的要求,體現景區、景點開發在哪里,商貿流通業就發展到哪里的原則,科學合理實施商貿流通項目。

老城轉角樓大型購物中心項目。建設內容:購物廣場20000平方米。建設期限2008—2010年。概算投資5000萬元。

新城西區商貿中心項目。建設內容:綜合購物廣場10000平方米。建設期限2009—2010年。概算投資為3000萬元。

龍潭峽土特產品一條街項目。建設內容:購物面積5000平方米。概算投資500萬元。2009年實施,當年完工。

新城東商貿中心項目。建設內容:購物面積10000平方米。建設期限2009—2010年。概算投資600萬元。

紫霞街休閑、娛樂一條街改建項目。估算投資100萬元。2009年建成。

畛河大道餐飲文化一條街項目。估算投資200萬元。2009年建成。

始祖島萬山湖水產品批發交易市場項目。建設內容:水產品批發貿易面積10000平方米。概算投資500萬元。2010年開工建設。

三、交通項目

結合縣城及鄉鎮服務基地建設和景區景點開發,加速完善景區范圍內各景點的道路改造和建設,統籌考慮景區道路交通設施與水上交通設施兩種交通方式的銜接,使水、陸交通成為一個整體。萬山湖水域碼頭及水上游覽船舶交通根據景點分布合理組織;建設新型旅游碼頭,完善水上旅游交通運輸。

牛家門至石山頭公路改建工程項目。建設內容:改建三級公路10.25公里,目前已經完成路面工程6公里,2008年底投入使用,概算總投資為1250萬元。

隴海線鐵門立交橋及引線工程項目。建設內容:公路三級,大橋1座,小橋1座,引線300米。目前施工圖設計已經做出,2008年開工,當年投入使用。概算總投資為700萬元。

磁(澗)—五(頭)—倉(頭)公路項目。建設內容:新修二級公路23公路。概算總投資6000萬元。2008年開工,2009年竣工。

龍潭峽谷旅游公路改建項目。建設內容:改建三級升二級公路8.2公里,概算總投資為2500萬元。2009年開工。

峪里濱湖度假村至碼頭公路改建項目。建設內容:改建三級公路3公里,概算總投資為400萬元。2009年開工。

下石井客運碼頭建設項目。建設內容:道路、停車場、站房等。概算總投資1200萬元。2009年開工,2010年竣工。

倉頭至鷹嘴山公路改建項目。建設內容:改建三級公路12.5公里,概算總投資為1700萬元。2009年開工,2010年竣工。

黛眉山旅游公路項目。建設內容:新建三級公路5公里,概算總投資為400萬元。2009年開工。

荊紫山后背至四孔窯公路項目。建設內容:新建三級公路5公里,概算總投資300萬元,2008年開工,2009年竣工。

紅崖寺至杜家莊公路項目。建設內容:新建三級公路3公里,概算投資180萬元,2009年開工。

萬山湖游艇、游船俱樂部項目。建設內容:整合庫區現有游艇、摩托艇,組建萬山湖游艇、游船俱樂部1個。2008年完成。

萬山湖石山碼頭服務區建設配套項目。建設內容:售票廳、候船廳、行李寄放處等。概算總投資2000萬元,2010年開工。

四、文化項目

多功能綜合演藝廳項目。建設內容:演藝展覽面積300平方米,概算投資30萬元。2008年建成投入使用。

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網站項目。概算投資10萬元。2008年建成投入使用。

文藝旅游綜合藝術團組建項目。演職人數30人以上,2008年5月組建,7月份正式演出。

多功能綜合演藝中心項目。建設內容:建筑面積8000平方米。概算投資8000萬元。2010年開工。

五、文物項目

洞真觀修復項目。概算投資300萬元。2010年開工。

六、旅游賓館飯店項目

根據專家預測,到2010年我縣海外游客對涉外飯店所需床位數為200—300張;國內游客所需床位數為10000張左右。現有餐飲、住宿設施規模小,檔次低,接待能力嚴重不足,加快旅游賓館、飯店建設步伐,是完善旅游配套設施建設的工作重點。

積極支持紫燕大廈和*賓館設施更新和服務水平提高,力爭2010年前申報并達到三星級標準。引導社會住宿餐飲企業規范管理,提高服務質量;在縣城和龍潭峽景區規劃建設四星級賓館一座,三星級賓館兩座。在萬山湖、黛眉山等景區和五頭、磁澗、倉頭等鄉鎮建設農家賓館150家;在峪里濱湖度假區建設中高檔家庭旅店,滿足不同層次游客需求。

新城西區四星級賓館項目。建設內容:建筑面積13000m2,總投資3500萬,2008年開工,現征地已結束,正在論證規劃設計方案,預計6月份開工,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

東區三星級賓館項目。建設內容:建筑面積8000m2,概算投資2000萬元。2009年開工,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

五頭鎮龍泉山莊項目。建設內容:大洼村休閑、娛樂餐飲服務一體化。概算投資500萬元,2008年開工。

石山頭家庭賓館項目。建設內容:農家賓館20家床位200張。概算投資100萬元,2009年開工。

龍潭峽星級賓館項目。建設內容:200張床位。概算投資3000萬元。2009年開工。

七、旅行社建設和人力資源培養

按照“面向市場、強化管理、規范秩序、提高素質、改善質量、提高效益”的發展方針,積極籌建旅行社。到2010年底,*縣旅行社爭取數量上達到8家,其中國際旅行社一家。

新建旅行社應屬獨立法人企業,承擔債權債務和民事法律責任。積極引進國外旅行社或合資、合辦股份形式旅行社,可采取一業為主,多種經營方式。

加強對旅行社的行業管理力度,促使其健康發展,旅行社從業人員應持證上崗,定期培訓和考核。旅行社應轉換經營機制,采取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與國際接軌。

根據預測,到2010年我縣旅游人力資源需求將達到7萬人。積極開展對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旅行社、旅游飯店、旅游定點餐館和旅游景區從業人員等旅游人力資源培養、管理。加強旅游從業人員的技能培訓及道德培養,注重高級旅游專門人才培養,做好一般旅游服務人員的培訓和管理。

八、旅游形象策劃和市場營銷

實施旅游業發展的形象驅動模式,以大宣傳來促進旅游大發展。在對外形象宣傳中突出“以青山綠水有機結合為中心,以挖掘青山綠水文化底蘊為拓展方向”和“在青山綠水環境下營造出的原始生態性”兩個特色原則,強力包裝推介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設計推出山水風光系列、歷史文化系列、民俗風情系列、生態旅游系列以及區內、國內、海外宣傳口號。

通過組織旅游會展、節慶活動等系列活動,加大對外宣傳和影響力度,借助輿論界、學術界、藝術界、旅游界的力量,共同打造旅游總體形象,形成整體競爭力,推動對外品牌效應及旅游事業的持續、快速發展。

到2010年底,有選擇性地開展黃帝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全國墓志銘拓片展覽研究會,黃河萬山湖山水風光、歷史文化、動植物攝影繪畫展,世界墓志銘拓片展覽研究會,*縣小浪底黃河文化旅游節,中國黃河(三門峽—小浪底)水上自行車拉力賽等全國性旅游會展、節慶活動和*民俗文化日、*“九蓮燈”燈會、黃河奇石展等地方性會展、節慶活動。

在宣傳推介上,要叫響一個品牌,重點突出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的統領地位,把我縣自然生態旅游資源優勢和眾多景區景點整合到黛眉山風景名勝區的旗幟下,形成合力和整體競爭力,實現共贏。

九、其它服務業

隨著全球“服務型經濟”進程的加快和科學發展觀的進一步落實,服務業已成為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手段。我縣二、三產業比為78:14.8,服務業發展明顯滯后,特別是為工業企業提高全方位服務的生產性服務業,如:第三方物流和社區服務業、演藝業、社會化養老等發展緩慢,對我縣縣域經濟協調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同時對我縣工業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將帶來一定的制約因素。發展服務業既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也是我縣今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強力發展服務業要堅持兩手抓,即一手抓以旅游為龍頭的生活性服務業,一手抓為工業發展提供服務的生產性服務業,計劃用1-2年時間完成企業服務業的分離工作,增加財政收入,提高三產比重。發展重點為:一是發展與旅游相關的吃、住、行、游、購、娛等傳統服務業;二是發展現代物流業,努力打造一批重點物流企業,支持、引導現有物流企業做大做強;三是發展信息服務業,進一步完善信息基礎設施,積極推進電子商務、企業信息化和社會服務信息化,促進信息資源的開發共享;四是發展中介服務業,支持重點中介企業發展,提升中介服務業發展水平;五是拓展新型服務業領域,大力發展物業服務、社區服務、家政服務和社會化養老等服務業;創新發展廣播、影視、演藝、新聞等傳媒服務業;加快發展文化、體育等服務業;積極發展各具特色的專業商業街(區),滿足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生產、生活需求。

十、重點旅游鄉鎮建設

根據我縣旅游資源現狀和鄉鎮所在位置,我縣旅游發展重點鄉鎮為石井鄉、磁澗鎮、五頭鎮和倉頭鄉。根據資源類別,石井鄉、倉頭鄉為以生態游為主要特色的旅游鄉鎮;磁澗鎮、五頭鎮為以田園游為主要特色的旅游鄉鎮。

石井鄉

該鄉的旅游業應以黛眉山生態觀光游、荊紫山道教文化游、龍潭峽谷科普觀光游、萬山湖水域山水文化游、峪里濱湖度假區療養度假游為突破口,逐步拓展全鄉的生態文化游、農家樂游、旅游食品及特色手工藝品加工游,構建各具特色、分工明確、具有互補效應的區域旅游、服務網絡體系。形成“一心(旅游交通與服務中心)、二軸(陸上軸線、水上軸線)、四區(黛眉山、荊紫山、龍潭峽、萬山湖)”的旅游空間發展格局。實現以旅游業為主導,帶動全鄉各產業協調發展的戰略目標。

重點實施項目:

青河川龍潭峽—前口7公里治理綠化項目。建設內容:完成區域內農戶拆遷、綠化,在胡莊、栗園、前口建設家庭賓館、購物街、休閑會館等。建設年限2008—2009年。投資5000萬元。

荊紫山景區建設項目。建設內容:完善山前宗教設施和山后休閑度假設施,完成景區內牡丹、芍藥等花卉種植。建設年限2009—2010年。投資2000萬元。

核桃基地建設項目。建設內容:種植面積20000畝。建設年限2008—2009年。投資1600萬元。

龍山半島開發項目。建設內容:景區環湖公路、步游道,景區綠化、美化和休閑度假娛樂及基礎服務設施配套。建設年限2009—2010年。投資15000萬元。

磁澗鎮、五頭鎮

磁澗、五頭兩鎮緊鄰市區,櫻桃種植已有千余年歷史,種植面積15000畝,在國內享有盛譽。目前已形成磁澗禮河、五頭大洼、獨樹、蔡莊、馬頭為代表的櫻桃種植觀賞基地。發展以櫻桃為重點的田園游、農家游,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重點實施項目:

磁澗禮河農家賓館項目。建設內容:農家賓館50家。2008年開工建設。投資250萬元。

五頭櫻桃溝休閑觀光一條街項目。建設內容:農家賓館、購物商鋪面積5000平方米。建設年限2008—2009年。投資500萬元。

磁澗櫻桃及農產品批零交易市場項目。建設內容:建設交易市場5000平方米。建設年限2009—2010年。投資500萬元。

倉頭鄉

該鄉擁有鷹嘴山、萬山湖(部分)等旅游資源,為我縣東線游重點區域。該鄉旅游業發展重在做足做好山、水兩篇文章。圍繞鷹嘴山、萬山湖(部分)實施相應項目。

鷹嘴山度假區項目。建設內容:水上娛樂、療養院等。2010年開工。投資5000萬元。

王村農家賓館項目。建設內容:新建農家賓館40家。2008年開工建設。投資200萬元。

養士石磨面加工項目。建設內容:年加工石磨面50000公斤。2009年開工。投資300萬元。

曹村鄉

以青要山深度開發為重點,以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納入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范疇,著力開發特色旅游,形成*旅游線路中重要的旅游景區。

青要山景區開發項目。建設內容:景區道路綠化,索道,蓄水壩建設,步游道、上山道路改造,娃娃魚館改建和餐飲一條街建設等。概算投資2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