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黨內基層民主建設思考

時間:2022-04-09 02:39:00

導語:推進黨內基層民主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推進黨內基層民主建設思考

推進黨內基層民主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以落實黨員主體地位為出發點,以程序性、保障性制度建設為著力點,以廣大黨員干部最為關注且有一定實踐基礎的工作為切入點,重點突破,整體推進。

一、完善推選機制,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

民主推薦和民主選舉是黨員的重要權利。完善民主推薦和民主選舉機制,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要在以下三個方面努力:一是改進候選人推薦提名方式。不事先擬定醞釀推薦候選人建議名單,而是采取黨員群眾直接醞釀提名、多輪投票篩選的辦法進行,切實將大多數黨員群眾的意愿作為推薦候選人的基礎,差額確定初步候選人。二是規范考察選舉方式。公開考察過程,擴大參與考察范圍,完善候選人介紹辦法,擴大差額的比例和范圍,讓候選人充分競爭、黨員充分選擇,使選出的代表或干部真正體現民意,防止產生利用民主程序實施不民主的意圖、形式上民主實質上并不民主的問題。三是逐步擴大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直接選舉范圍,并適度放寬候選人推薦提名條件。目前仍存在根據內定人選規定候選人提名條件、把提名人圈定在很小的范圍內的情況。這實際上限制了黨員的選舉權。

二、改進決策方式,提高黨員群眾參與度

科學的決策離不開群眾的智慧。黨內重大事務的決策,必須按照有關程序擴大參與范圍,體現廣大黨員群眾的意志,確保決策的科學性、準確性。為此,要建立以下三項制度:一是建立黨內重大事項征求意見制度?;鶎狱h組織要確定重大事項的范圍,列出重大事項清單。決策重大事項,要加大黨員的直接參與的力度,事先通過邀請黨員參加座談會、討論會、意見征詢會等形式,暢通黨員表達意見的渠道,組織黨員對事項的可行性、解決的辦法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等進行思考、討論,使民主討論的合理意見成為決策時應考慮和吸納的重要內容。二是推行討論決定黨內重大問題票決制?;鶎狱h組織選舉黨組織班子成員和出席上級黨的代表會議代表、黨員發展和預備黨員轉正、黨員表彰和處分、集體收益管理使用等重大問題,應召開全體黨員會議票決。黨組織研究決定黨內重大問題和重要干部任免,要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進行投票表決,防止“私下授意、背后通氣”的行為。三是探索推行黨員代表常任制和任期制。要實現黨代會對重大問題的決策作用和黨員的廣泛參與,必須完善縣、鄉黨代會代表選舉制、代表年會制,明確黨代表的會議審議權、決策權、選舉權、提案權和閉會期間的督查權、視察權,定期聽取和審議黨委年度工作報告、提案辦理工作報告以及提交的其他重大事項,共同討論和決定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并作出決議。同時,建立黨委委員聯系代表、代表聯系黨員、黨員聯系群眾的制度,建立健全上情下達、下情上傳和基層黨組織、黨員、群眾反映意見的便捷通道,構建黨代表特別是基層黨員參與黨內事務的平臺。

三、推進黨務公開,提高黨內工作透明度

黨務公開是推進黨內民主的一大抓手。20*年以來,我市適應廣大黨員的要求,加大黨員發展工作公開力度,在民主推薦入黨積極分子、確定發展對象、預備黨員轉正三個環節全部進行公示,切實提高了發展黨員的質量。但從黨務公開的整體運行情況來看,還存在隨意性較大的問題,有的單位黨務公開避重就輕,有的只公開過程不公開結果,有的公開不夠及時到位。下一步,應該就黨員群眾關心的重要事項加大公開力度,進一步豐富和規范公開形式,切實保障黨員對黨內事務有更深、更多的了解和參與。一是開放“三會”。召開市委全委會、鄉鎮黨委會、村黨支部會前,對有關議題進行公告,本著自愿的原則,按一定程序吸收對有關議題感興趣的基層黨員(代表)參加。二是透明“三過程”。透明財政預算、項目實施、城鎮改造、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重大事項的決策過程,透明干部推薦、考察、選舉、公開選拔、競爭上崗、職務任免等重大人事變動的操作過程,透明重點工程招投標、重大問題處理和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的解決過程。三是搭建“三載體”。建立黨員會議通報情況制度,定期通報黨內重要情況;建立黨務公開欄,及時張榜公布黨員群眾關心的重大問題;在黨建網站建立交流互動平臺,隨時反映黨建工作動態,聽取黨員群眾意見,讓黨內各項工作的運行始終置于陽光之下。

四、著眼良性互動,提高與經濟社會的關聯度

加強黨內基層民主建設,決不能僅就黨內抓黨內,而應當緊密聯系黨外基層民主的實際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首先,在推進政治民主方面,要更加注重黨內外民主的互動共進。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當前村民自治的先行探索和經驗,通過制度設計,變黨外民主的壓力為推進黨內基層民主的動力;一方面要發揮黨的組織優勢和政治優勢,為人民民主的探索把握好方向,提供環境保證,使黨內民主和黨外民主相互交融、良性互動。其次,在推進經濟民主方面,要更加注重發揮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當前多種經濟所有制并存的情況下,我市農村基層黨組織積極探索黨組織發揮作用的有效形式,通過黨支部領辦行業協會、發展經濟合作組織、興辦龍頭企業和特色產業示范基地、培育專業市場等形式,啟發帶動群眾對農村經濟的民主化管理,提高了農村經濟的組織化程度,促進了農民持續增收,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其三,在推進黨外民主方面,要更加注重發展基層社會自治和群眾自我管理。應按照黨建共抓、資源共享、事務共管、文明共建、穩定共保的思路,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并以村干部和黨員為骨干,建立群眾自治組織,從農村規劃、婚喪嫁娶,到鄰里關系、柴米油鹽,都有章可循,有人管理,有效維護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

五、注重民主評價,提高黨員群眾滿意度

一要健全基層黨組織報告工作制度,讓黨員群眾知情。對于鄉鎮、部門黨委,應實行黨委書記年終向黨員(代表)述職制度,述職內容包括黨組織開展工作情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和改進措施等方面;同時,對黨員領導干部工作實績,每季度向黨員群眾公示一次,接受群眾監督。對村黨組織,實行年度目標承諾制度,每年初根據黨員群眾意見確定年內重點辦好的實事,明確責任人員,在黨員群眾大會和村務公開欄公開承諾,工作進展情況每季度在黨員大會上通報一次,使黨員群眾及時了解黨組織的工作狀況。二要健全黨組織履行職責情況民主評議制度,讓黨員群眾說話。對鄉鎮、部門黨委書記履行職責情況,每年組織黨員代表評議一次。對黨組織履行承諾和開展工作情況,結合年終班子考核,組織黨員和群眾代表進行評議。三要抓好民主評議結果的利用,讓黨員群眾意愿落到實處。評議結束后,上級黨組織要將評議結果反饋給下級黨組織,提出整改要求。同時,要把民主評議結果作為評先樹優、干部任免和評定獎勵工資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