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社區區域調研報告

時間:2022-04-22 03:55:00

導語:黨建社區區域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建社區區域調研報告

區域化黨建,主要指以地域、行業、產業等為一個區域,整合區域內各類資源,整體規劃、統籌推進黨建工作,共同促進區域和諧穩定、科學發展。按照區委的統一部署,在**街道進行社區區域黨建試點,在充分調研和征求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我們選擇商城社區開展社區區域黨建工作,現已完成階段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試點實踐

商城社區按照“整合、磨合、融合,共建、共享、共贏”的思路,探索開展社區區域黨建工作,在社區區域黨建理念的定位、組織架構的設計和構建、服務平臺的搭建、共建機制的建設和各類資源的整合利用等方面進行探索實踐。

(一)理念的確定。**街道六個社區20**年合并歸置而成,地域上村居交錯,居民村民混居,同時還租住著大量的流動人口,轄區內黨員群體包含機關事業單位在職黨員,離退休、企業改制和自由職業者等在冊黨員,村民黨員,以及外來流動黨員。社區區域黨建的任務就是,打破單位黨組織各自為政的局面,實現單位黨組織內循環、小循環,向社區區域黨建外循環、大循環的轉變。在具體操作層面上,就是通過創新基層黨建工作新機制,對區域內黨建工作進行整體規劃、統籌安排,使單位黨組織在自身得以發展的基礎上,共同推進社區區域黨建工作,使黨建工作覆蓋到每個黨員群體層面。同時,著力探索社區區域黨建與城市社區建設相結合的有效途徑,實現社區區域黨建引領社區共建,把黨建工作滲透、融合到社區管理和服務中去,以社區區域黨建為橋梁和紐帶,增強各種組織和各類社會群體參與社區建設的意識和熱情,實現資源共享,整合各方力量,積極推動和諧社區建設。

(二)組織架構的構建

1、縱向到底的組織機構。設計了“1+N+1”模式的組織機構,前一個“1”即社區區域黨黨委,隸屬于街道黨工委的二級黨委,由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兼任書記職務,負責和領導整個社區區域黨建工作;“N”是指組織關系隸屬于街道黨工委的各個黨組織,包括社區(村)黨(總)支、各類兩新組織黨組織和部分事業單位黨組織,社區(村)黨(總)支下轄若干樓群黨支部和樓道黨小組;后一個“1”指社區黨員服務中心黨支部,負責管理各類流動黨員。

2、橫向到邊的協調機制。建立社區區域黨建聯席會議。社區區域內還有一些黨組織組織關系不隸屬于街道黨工委,以及還有各種各類未建立黨組織的兩新組織。建立聯席會議的主要目的,就是解決與他們的溝通聯系問題,通過這個單位把他們也納入到社區區域黨建體系,同時也出于社區共商共建的考慮。

3、建立服務平臺。建立了街道、社區區域和單位黨組織三級黨員服務中心,按照“四室兩網一欄一窗口”的要求布局,為黨員群眾提供活動場所,完善各項服務。

由此,構建成了以社區區域黨委為縱軸和內核,以社區區域黨建聯席為橫軸和平臺,以街道、社區區域和個體黨組織三級黨員服務中心為服務網絡的立體球狀社區區域黨建網絡架構。

(三)建立健全各類機制

1、黨建共商的協調機制。通過召開社區區域黨委會和社區區域黨建聯席會議,不定期開展社區區域黨建、和諧社區建設研討交流活動。區域黨建聯席會議實行常設主席和輪值主席相結合的領導制度,常設主席由社區區域黨委書記擔任,輪值主席由提出議題的成員單位有關負責人擔任。秘書處作為聯席會議的常設機構,負責會議的召集,秘書長由社區黨總支書記、村黨(總)支書記等人擔任。聯席會議實行議題申報制度,由成員單位根據實際需要,向秘書處申報。

2、社區共建的運行機制。開展機關事業單位、兩新組織黨支部與樓道黨支部結對共建活動,要求開展一次黨的活動、建立一個宣傳陣地、舉辦一次文體活動、幫扶一個困難群眾和辦理一件實事,探索建立社區和主管部門對共駐共建單位的聯考聯評制度,促使各單位和廣大黨員群眾,共同參與社區建設和管理。

3、黨員共管的管理機制。在完善對全體黨員信息統一管理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社區區域內黨員教育管理新模式,針對各類黨員群體的不同情況和特點,實行分層分類管理,對在職黨員實行“雙向管理”,對自由職業者黨員實行“溫暖管理”,對離退休黨員實行“屬地管理”,對困難黨員實行“關愛管理”,對流動黨員實行“動態管理”,對兩新組織黨員實行“規范管理”等等。

(四)整合利用各類資源。一是整合行政資源。進一步發揮社區區域內行政事業單位、“兩新”組織和其他各類社會組織職能作用,通過加強配合協作,實現單位資源向區域資源的整合轉化。二是整合群團資源。把工青婦等群團工作納入社區區域黨建的總體格局,通盤考慮,同步推進,進一步發揮工、青、婦等群眾團體的作用,形成以黨建帶動工建、團建和婦建,工建、團建和婦建促進黨建的良性互動。三是整合陣地資源。整合黨員服務中心、愛心超市、婦女學校、社區戒毒所、流動人口管理所、社區黨校等陣地資源和職能,充分發揮區域黨建凝聚黨員、凝聚群眾、凝聚社會的功能。四是整合社會資源。充分發揮區域內學校、企事業單位在場地、設施、器材等資源上的優勢,實現優勢互補,無償或有條件對社區公眾開放。

二、初步成效

通過前階段的試點實踐,商城社區區域黨建架構體系已經

建立,在此基礎上進行了運行試驗,并根據實際情況作了適當的調整完善,從整體情況判斷,達到了試點的預期效果,黨的建設和社區共建各個方面有了新的提高。

(一)基層黨建有新提高,迸發出新活力。

1、黨建覆蓋面和內涵得到擴大和延伸。推行社區區域黨建,創新基層黨建新機制,打破了單位黨建封閉、單一的格局,由內循環、小循環向外循環、大循環改變,形成了點、線、面的新格局,基層黨建內涵不斷發展豐富,內容涉及到黨建、社區建設和兩者相結合形成的新領域,基層黨建影響力不斷擴大。

2、各類黨組織實現了共贏。單位黨組織在社區區域黨建體系中,找準了各自的著力點,發揮了各自的積極作用,共同推進了社區區域黨建,同時又在這個過程中,自身不斷得到發展壯大,形成了良性循環。

3、黨組織在社會生活中的主導引領作用更加突出。社區區域黨建聯席會議機制的運行,改變了以往單位黨組織單兵作戰的局面,各類黨組織加強了經常性的溝通聯系,整體戰斗力和凝聚力不斷增強,在和諧社區建設中的主導地位更加突出,在各方面發揮的作用和成效更加明顯。

4、黨員隊伍的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得到體現。推行社區區域黨建,黨建覆蓋面和內涵得到擴大和延伸,影響涉及到社區建設的各個方面,黨員隊伍發揮作用有了更大的舞臺,黨員隊伍在各項工作中起到的骨干作用,在更大范圍和更大程度上得到彰顯和認可。

5、黨員教育管理有了新措施。實行黨員分類管理后,教育管理覆蓋到各個層面的黨員群體,解決了單位黨建對新產生的黨員群體教育管理不到位的問題,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更加靈活,針對性更強,教育管理的內容更加豐富,具有時代性,教育管理的成效更加顯著,實踐性更突出。

(二)社區共建有新發展,呈現出新氣象。

1、社區共建意識更濃、熱情更高。借助社區區域黨建這個平臺,轄區內各類組織、群體,參與到社區建設的討論、決策等各個環節,社區民主程度進一步擴大,社區建設更加符合社區發展的實際需求,更廣泛地發動了社區群眾,參與到社區建設的各項實際工作,在奧運維穩定、多城同創等中心工作開展過程中,廣大群眾以大局為重,積極出謀劃策,相互配合協作,確保了各項工作任務的圓滿完成。

2、加強了社工隊伍建設。社區區域黨建工作開辟了社區工作新領域,社工隊伍的工作范圍更廣,工作任務更重,促使社工隊伍自加壓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積極創新工作方法,來打開新的局面。社區區域黨建推進過程中,社工隊伍的整體素質得到了鍛煉和加強。加強了志愿者隊伍建設,組建了以黨員、團員、老人、新**人等各個群體組成的志愿者隊伍,在多城同創、創建衛生城市和社區戒毒等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3、擴大了社區服務內容。依托街道、社區區域和單位黨組織黨員服務中心等平臺,為社區廣大黨員群眾提供了各類服務。充分發揮黨員責任區、黨員“一人一崗”、黨員志愿者服務隊、黨員奉獻日等載體的作用,積極開展志愿服務,為群眾日常生活排憂解難。社區服務的范圍、品種和內容更加豐富,在文化服務、生活服務、家政服務、就業服務、弱勢群體服務等各個方面均得到了加強和深化。

三、幾點啟示

商城社區區域黨建試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著許多問題和不足之處,需要進一步探索完善。總結前階段的工作,若在街道全面推開這項工作,應當要把握好以下幾個關鍵點。

(一)科學定位是前提。我們對社區區域黨建有兩個定位,一是單位黨組織“小黨建”向社區區域“大黨建”的轉變,二是以社區區域黨建引領和深化社區共建。建立社區區域黨委和社區區域黨建聯席會議,把社區各個單位黨組織凝聚起來形成整體,實現了“小”到“大”轉變。借助社區區域黨委會和社區區域黨建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有了“說”即共商的機會,依托街道、社區區域和單位黨組織三級黨員服務中心這個窗口,對社區廣大黨員群眾提供各類服務,有了“做”即共建的平臺,通過“說”和“做”,實現了社區區域黨建對社區共建的引領和深化作用,使社區區域黨建從理論層面進化到實踐層面。

(二)合理劃分黨建區域是關鍵。商城社區和河西村、良二村,村居交錯,居民村民混居,區域黨建所定義的商城社區是個“大”商城社區的概念,地域上包含兩個村。只所以選擇商城社區進行試點,考慮到三方面因素,一是社區內各種類型的組織比較多,黨建資源、社會資源等各類資源集中,區域黨建有開發挖掘的空間,二是社區黨建基礎比較扎實,可進一步得到發展,所積累的經驗做法也能起到借鑒作用,三是社區干部、村干部素質相對較高,工作經驗較豐富,群眾公認度較高,各單位也比較認可,對推進區域黨建工作有利。全面推開社區區域黨建工作,劃分黨建區域時,這三點可以作為參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劃分,不能一概而論。

(三)長效機制建設是重點。就是如何發揮成員單位參與社區區域黨建工作積極性的問題。試點初期階段,我們召開了懇談會,各單位對社區區域黨建這項全新的工作充滿好奇,饒有興趣,提出了很多觀點和建議,對開展具體工作有積極的作用。隨著工作的一步步推進,各單位的重視程度、參與意識、支持度有所減退,對本單位關系緊密的活動,積極性較高,無關緊要的工作,反應比較冷淡。因此,在提高各單位對社區區域黨建工作認識的基礎上,長效機制建設顯得尤為必要。長效機制建設應當充分考慮到,他們的需求是什么、社區區域黨建能提供什么、他們愿意接受多少等問題。解決了這些問題的長效機制,才能使成員對社區區域黨建工作保持長期的熱情,才能確保社區區域黨建體系正常運轉,并不斷得到深化發展。